天祝藏族自治县矿产资源较丰富,目前天祝藏族自治县已发现各类矿产29种,占武威市已发现矿种数的66%;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23种,其中不乏一些重要和优势矿产,目前全县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15种。
另外,近年来的农资经营服务呈现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农资流通企业在服务方面也加大投入,雇用更多的农化人员走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农化服务。但是,基于资金、技术、人员有限,农资流通的一体化配套服务相对滞后。李殿平表示,一方面经营服务组织大多单打独斗且功能单一,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难以为广大农民提供综合性的产业链全程服务;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扶持农业的资金资源分散,尚未形成聚合效应。从整体上看,连锁经营、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农资供应链服务、农资个性化服务、农资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矿产资源所在地区不少为地质、地貌复杂的地区,无序地开采矿产资源极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尾矿库溃坝等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涉及矿山及其相邻地带。另外,取土对山体的开挖,造成高陡黄土边坡和基岩危岩体,在强降雨或地震等影响下,随时都有崩塌,直接威胁坡脚村庄和交通设施,同时堵塞沟道,引发加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经调查,天祝藏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丰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辖区内采矿活动强烈,矿点规模小、数量多、无序开采等问题较为突出。由于长期忽视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且受开采条件、开采方式、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制约,使得矿山地质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一定时期内引发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在矿山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研究矿山地质灾害与基本特征,利用有效性的手段来有效杜绝这些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天祝县所处位置比较特殊,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断裂、褶皱十分发育。复杂的地质构造再加上当地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规划、科学管理与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造成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较为发育,地质灾害较多,主要包括的类型有泥石流、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四类,各灾害所占比例见(图1)。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共个36,其中泥石流9条,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25%;滑坡3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8%;崩塌15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42%;不稳定斜坡9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25%。区内地质灾害以崩塌为主,泥石流、不稳定斜坡次之,地质灾害较发育。
土质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黄土丘陵地带,斜坡前缘多因人工切割形成陡坎,陡坎高度一般3m~6m,呈近直立状,近几年来雨季时坡体前缘出现小范围的滑(坍)塌现象,坡面出现横向裂缝及局部地带蠕滑较明显,存在潜在发生崩塌、滑坡灾害的隐患。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其实阿姆斯特丹的很多建筑也是建立在木桩上,市区有很多运河和桥梁,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城内纵横交错的河道,不仅滋养了整个城市,也给人们观赏这城市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从地图上看,密密麻麻的水道将城市的街巷条条块块地分割开来,仿佛以水为丝的巨型蜘蛛网。相比威尼斯,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更有价值。威尼斯的运河仅仅与大海相通,没有与大陆水运体系相连;而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既与大海相通,又与西欧的莱茵河连通,与广大的腹地有非常便利的交通联系,使商业规模的扩大有了更强的基础。在这里,把欧洲内陆的货物运送到英国和波罗的海沿岸,进一步向美洲和亚洲运送。
文道观与经世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若要具体了解欧阳修散文创作中的文道并重,就要先明白欧阳修散文中的“道”。在欧阳修之前,就有对“道”的多种阐述,唐代的古文运动就是以文道合一,以道为主作为理论的基础。韩愈所论的“道”,主要是神圣莫犯的儒家礼治秩序与伦理关系等,整体上偏向高妙精深。欧阳修虽然也推崇儒家圣人之道,但他的“道”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将生活中的小事也纳入“道”的范围,把抽象的“道”转换成具体实在的“道”。
区内分布有黄土滑坡一处,滑坡位于大红沟乡干沟村东侧,滑坡体主要由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风成黄土组成。滑坡平面形态呈簸箕形,滑动面位于黄土层内,滑面较陡;滑体长27m,前缘宽39m,后缘发育有拉张裂隙。滑坡后壁高1.4m,为浅层、小型滑坡,由洪水冲蚀坡脚引发坡体失稳,牵引下滑形成。
(2)堆积层滑坡
区内分布有堆积层滑坡2处,其滑坡体主要由各种成因的残、坡积物组成。分布于褶皱断块低山丘陵区山坡地带。该区域山体坡度较大,残坡积物厚度较小,一般1m~5m,在连绵不断的降雨作用下,堆积层内水份临近饱水状态,堆积层在自身重量和人为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沿基岩表面蠕动下滑,形成滑坡。
崩塌是调查区最为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崩塌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本次调查,区内共发育有具危害性质的崩塌15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42%。多分布于基岩陡崖地段或公路切坡地段,风化作用、坡脚开挖、地震等外应力是诱发崩塌的主要因素。无前兆、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是区内崩塌的显著特点。
区内崩塌以基岩崩塌为主,占崩塌总数的93%。崩塌类型多为小型,以倾倒式垮塌为崩塌的主要运动形式。调查区主要发育为基岩崩塌,总共14处,多分布于公路沿线陡峭山坡地段,风化作用和公路切坡是诱发岩体崩塌的主要因素,崩塌规模以小型为主,塌落形式为倾倒式。基岩崩塌以极乐寺崩塌较具代表性。
泥石流、滑坡及崩塌灾害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复发性活动特征,其中尤以泥石流最为明显。泥石流活动周期与降雨周期基本保持一致。较大的泥石流沟,均存在很大的复发性。调查发现,区内多条泥石流沟均呈现多次发生的特点,造成多次灾害,具有复发性。
由图1可以看出,2007—2016年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量呈现波浪式增长。其中2009年是中国乳制品进口增长最快的一年,相比2008年进口量增长了54%。2009年乳制品进口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给中国乳制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国内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使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进口乳制品,从而带动了进口量的迅速增加。2011—2013年,中国乳制品的进口量缓慢增长,之后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016年开始乳制品进口量又呈现增长趋势,但相对先前而言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天祝县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人为活动强烈,区内共发育不稳定斜坡共9处,占灾害点总数的25%。区内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沟谷两侧陡坡地段,分布较广,在大红沟、华藏寺、赛什斯、炭山岭、朵什和哈溪等乡镇均有分布。
(1)黄土滑坡
(1)土质不稳定斜坡
滑坡是调查区危害性较严重地质灾害类型,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滑坡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本次调查,区内共发育有不同类型的滑坡3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坡脚开挖、地震等外应力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是区内滑坡的主要特点。区内滑坡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占滑坡总数的67%,黄土滑坡1处,占滑坡总数的33%。滑坡规模均为小型,以浅层滑坡居多。滑动特征以低速蠕滑为主,高速滑动较少。现以滑坡物质组成分类对区内滑坡分别阐述如下:
在得到GMC的估计量后,我们还需要确定带宽。带宽的选择可以采用Sain等(1994)提出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R软件的“ks”包实现,也可以采用交叉验证法来选择。由于E(Y|X)=minl(x)(Y-l(X))2,E(X|Y)=minl(Y)(X-l(Y))2我们可以选择h使得h满足
不稳定斜坡坡度陡峻,坡度多在35°~60°,坡高一般20m~50m,坡体岩性主要为黄土、砂砾卵石。斜坡威胁对象主要为坡脚居住村民、房屋及乡级公路,危害方式以摧毁、压埋及阻塞等。斜坡规模为中型和小型。典型土质斜坡河西组不稳定斜坡。
(2)岩质不稳定斜坡
区内岩质不稳定斜坡发育少,斜坡体岩性表层上部为黄土或黄土、砂砾卵石,中下部由泥岩、砂质泥岩构成。斜坡坡度陡峻,坡度在35°~70°,坡高15m~60m,斜坡坡脚均因村民修建房屋或乡村公路时,对坡脚开挖切坡形成不稳定因素所致,变形迹象较明显。威胁对象为坡脚居住村民、房屋及公路,规模以小型为主。
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性能、植被、人口密度、人类工程活动、气候的季节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区内的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性和时间差异性。
3.1.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调查区内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除中松山镇、抓喜秀龙镇、东大滩乡、毛藏乡外,其余各乡镇均有地质灾害分布,受地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各乡镇的灾害密集程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灾害点主要集中在中部的河谷带状平原区,以华藏寺分布较多,灾害点最多。区内安远镇、大红沟镇地质灾害发育略小于河谷带状平原区。调查区内其他乡镇,灾害点相对较少,表现出空间区域上的不均匀性与发育的相对集中性。
3.1.2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调查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历时短、突发性强等特征,尤其是崩塌灾害,承灾人员及财产往往来不及撤离,易造成危害。境内泥石流多为稀性泥石流,其形成过程短,流动速度快,加之狭窄的沟谷地形和宽阔的汇水面积,使得泥石流具有突发性质,加重了灾害的致灾程度。
(1)突发性特征
尽管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可是由于“她”感到无路可走,内心受“绝望”情绪的左右,仿佛世界上一切都停止了运转,所以视觉上看到虽然是动态事物,但心底感受到的事物却是静态的——雪、风、烟、热气都停止了运动。
加固前的大坝坝坡5种计算工况为:①工况1:由正常蓄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②工况2:设计洪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③工况3:校核水位形成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④工况4:由校核水位骤降至正常蓄水位形成非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⑤工况5:由正常蓄水位骤降至死水位形成非稳定渗流期的上、下游坝坡。
(2)周期性
区内泥石流的发生与区内降雨密切相关,致灾气候条件的年内、年际周期性变化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周期性发生,据气象资料分析,调查区地质灾害具有3-5年的小周期和30年左右的大周期。
3.2.1 复发性特征
据了解,世界肥料大会是由国际肥料科学中心组织的与肥料有关的序列会议,也是肥料领域和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会议,在世界肥料领域中拥有很大影响力的顶级会议。世界肥料大会的召开,为中国科学家和企业了解世界肥料科学研究的现状和产业发展趋势,学习交流肥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的先进经验,解决我国肥料利用率低和环境问题,全方位宣传我国肥料研究、企业生产和应用的成果提供了高层次的平台。本次大会对加快土壤营养与肥料学科发展,促进我国肥料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基本方略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科学实践。
泥石流是调查区内数量仅此于崩塌的地质灾害类型,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泥石流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本次调查,区内共发育有具危害性质的泥石流沟9条,发育密度0.0013条/km
,占地质灾害总数的25%。泥石流多发生于5~9月份,均由暴雨引发,突发性较强,危害极大。
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复发性虽然没有泥石流明显,但强降雨过程往往诱发一定区段内小型滑坡和崩塌的复发,而长时间的降雨过程则更容易诱发大型滑坡的强烈活动甚至滑动。
3.2.2 群发性特征
区内地质灾害的多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域内多种地质灾害同时发生。每年夏末秋初,区内多暴雨天气,致使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活动较为频繁,且表现出多条(处)、多种灾害同时发生现象,如2002年6月7日,暴雨引发境内多处洪水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淹没农田数百亩、公路多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通过针对天祝县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发现,泥石流灾害仍为境内主导灾害,这与天祝县特有的山地地形和暴雨发生频率高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天祝县境内分布有具危害性质的泥石流沟9条,每年暴雨季节多有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力度的不断加大,区内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泥石流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崩塌灾害为区内数量最多的灾种,多表现为碎、块石的坠落,由于大多分布于道路两侧,故灾害损失较轻。区内滑坡灾害多为古滑坡灾害,古滑坡形成时造成的损失因年代久远,难以考证,灾害损失未计入本次灾害损失统计之中,因此,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表现的较轻。
泥石流灾害隐患点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最为严重,预测直接经济损失8220万元,将占到全部地质灾害损失的58.19%,其次为不稳定斜坡灾害隐患点,预测直接经济损失4140万元,将占全部地质灾害损失的29.31%;区内滑坡灾害隐患点多分布于县乡两级公路沿线,隐患点前承灾对象少,故预测崩塌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为50万元,将占全部地质灾害损失的0.35%;崩塌灾害由于规模较小,隐患点前承灾对象少,预测经济损失为1716.4万元,预计占全部地质灾害损失的12.15%。
音频信号选用的窗函数为汉明窗,帧长256点,帧移80点。采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分类检测,高斯混和密度为5,状态数为5。
从地域来看,人口密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区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相对较大,人口稀少、人类工程活动弱的区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相对较小。如人口密集的华藏寺镇,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2400万元,占全部潜在地质灾害损失的16.99%。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打柴沟镇,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2500万元,占全部潜在地质灾害损失的17.70%;境内其余各乡(镇)灾害损失预测相对较小。
分别计算(xp1,yp1)、(xp2,yp2) 、(xp3,yp3)、(xp4,yp4)的距离差值d,取d(i)的最小值对应的坐标作为改进灰狼算法的初始值,i的取值为1~4。
天祝县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地质灾害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为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地质环境的保护,要根据地质环境现状及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主次,有重点的进行保护;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要根据危险性分区成果,同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对策,即是做到“全面规划、突出重点”。首先应当加强对水源地及其上游的保护,合理开发水资源,同时加强矿山管理,恢复矿区环境,以小流域为单元,逐步展开地质环境治理,并且强化道路边坡治理,合理规划道路建设。
5.2.1 防治规划建议
根据规划区内各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大小、危害程度,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对天祝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必须进行全面规划,划分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然后有计划分主次的进行防治。
重点防治对象为危及乡镇、学校、旅游景区、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尤其易危及城区的重大灾害点应优先防治。
苍峄铁矿带位于鲁西隆起南缘尼山凸起的南缘,尼山-白彦断块凸起与陶枣断陷盆地之间[1-2],是山东省内非常重要的成矿带,属沉积变质型铁矿(“鞍山式”铁矿)[2]。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陆续开展过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2],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多处大中型铁矿床,2007年后,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沿苍峄铁矿带(白水牛石)向东陆续又发现了王埝沟铁矿床、凤凰山铁矿床和沟西铁矿床。笔者通过分析以往勘查成果,认为其成矿受原始矿源层和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作用控制,探讨了铁矿形成过程及成矿模式。
5.2.2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树立以防为主的观念,在重要地质灾害点建立专业监测点,进行灾害点的动态监测,特别是雨季要加强监测,时刻掌握灾害动态,以地质灾害天气预报为指导,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
根据不同灾种和不同灾害点发育特点,编写不同的防治方案。对威胁主要城镇人口集中居住的地质灾害在突出防灾的同时,还要进行治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治理效益,对该搬迁的立即搬迁,做好治理资金的最大效益化。地质灾害的防治要与地质环境的保护相结合进行,特别是对一般防治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对地质环境的保护上,通过保护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1)成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在天祝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实行分级管理,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化。
(3)积极推进灾害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由图4和表7中对投资者情绪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出,在第1期,投资者情绪只受自身因素的冲击,第2期开始,受自身因素冲击逐渐减弱并受股票价格冲击的影响,且逐渐增强,在第11期趋于稳定,自身因素的贡献为70.63%,股票价格对投资者情绪的贡献为29.37%,整体来看,投资者情绪受自身因素冲击更大,与方程M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投资者情绪系数是相互印证的。
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需不断的对天祝县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加强调查,并针对区内矿山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评价,扩大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力度,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自觉参加到群测群防工作中去,共同推进天祝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最大程度的控制和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为当地矿产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刘淳.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8):49-50.
[2]薛志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19(15):120-121.
[3]臧贻州.大型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及治理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4):109-111.
[4]甄日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方案构建的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07):277-279.
[5]甘礼洪,李宇.关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0):139-140.
[6]海俊杰,苏犁,张林,刘正军.湖南省宁乡县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J].中国矿业,2019,28(S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