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电方法在银铅锌矿外围找矿的应用

2022-08-11 13:45:50吕晓宇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8期

支家地银矿床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城南13km处。1980年中冶三局进行物化探工作圈出3个银、铅、锌异常。2005年以后自1320m标高向下进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地质找矿有所突破,新增银、铅、锌资源量。

由此可见,造成柱塞泵密封总成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柱塞磨损和盘根的漏失。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柱塞磨损和盘根漏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支家地铅锌银矿位于灵丘县高家庄乡,是华北成矿带中极其重要的矿床。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断块的涞源块隆与五台山块隆的过渡地带,即太白维山环形构造带北部。区内出露地层较全,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支家地铅锌银矿床成因类型典型,有用组分复杂。

区域出露地层有太古界五台超群;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本区所在的太白维山矿田构造十分复杂,它是在燕山运动早期区域网格状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可划分为三个系统:一是推覆构造系统,二是区域性断裂构造系统,三是火山构造系统。太白维山破火山口是在燕山活动早期区域构造背景基础上,于晚侏罗世形成的中心式火山构造。其范围大,结构形态典型,岩性发育齐全,热液活动频繁,矿化蚀变显著,区域控矿作用明显,是区域范围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区域内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五台期、吕梁期和燕山期。燕山晚阶段次火山岩在张家口期火山喷发后沿环状断裂、放射状断裂、火山颈和层间破碎带侵入,主要由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组成,有时伴随隐爆角砾岩。本期岩浆活动与区域成矿作用关系密切,是银、锰、多金属等内生矿床成矿的动力和成矿物质的主要源泉。岩株状的隐爆(角砾)岩常是很好的银、金多金属成矿构造,此大型银矿床就赋存其中。锰矿体产于花岗斑岩与白云岩接触带、白云岩中的断层破碎带中。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

勘查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一至四段(Ch

g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

)。

1.2 构造

JD2异常位于工作区北西部边界,位于工作区西部北部。异常8字形呈南东向展布,向工作区西边界外延伸未封闭。该异常极值4%,极值位于工作区边界,工作区内JD2异常长约350m,宽约150m~250m,面积约0.094km

,异常规模较小,异常位于视电阻率梯度带或低阻区,异常范围地表均出露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及少量基性岩脉,区域多金属含矿性不明显。

研究者区分了教师的两种工作信念与投入状态:“用脑工作”与“用心工作”。当把教学理解为一种专业技能层面的工作时,教师做好这项专业技能工作,“用脑工作”即可;但教师若要充满工作激情并对学生产生感召性影响,则必须“用心工作”。[6]名师”走向“明师”的前提就是“用心工作”,就是对教育工作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不是抽象的思辨或理论的推演,而是真正浸润教师心灵的真知灼见。“明师”的这种对自我、对工作、对学生、对使命的认知,是一种人格化的教育精神。这种人格特色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是思想、情感、道德、审美凝聚而成的教育情操,是名师真正成为“明师”追求的最高境界。[7]

1.3 岩浆岩

对JD1、JD2两个异常进行了地面检查,均未发现有意义得多金属矿化线索,实地调查了解,因太白维山矿区开采勘查历史较长,异常区深部以往施工的坑道较多,由支家地矿山施工了1320、1400中段运输巷道,东驼水村小沟施工了大型掘进坑道,西驼水村西沟施工了大型掘进巷道,上述巷道掘进方向均总体向南、向太白维山矿田推进,南北方向均贯穿了本次勘查区,东西方向大致位于本次勘查区西部,位于JD1、JD2异常范围内,因此初步认为异常由地下坑道干扰引起,非矿致异常。

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工作后,圈出异常三处,为进一步验证异常的客观存在以及研究极化体地质产状,在激电异常较好地段布设1:2000地形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工作量5km,分别为P1、P2、P3、P4、P5。

2 地球物理特征

在矿区坑道内及地表采集了各类岩(矿)石标本126块,进行了电性参数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数理统计,给出不同岩性视电阻率的平均值和常见值。

JD3异常位于工作区北东部,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形态规整与地层走向吻合。异常走向JD3异常长约500m,宽约50m~100m,面积约0.026km

,异常规模较小,异常极值3.1%,东南侧为极化率梯度带,视电阻率对应于高低阻梯度带上,地表对应为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体及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该岩体区域多金属成矿不明显,经地面踏勘检查,未发现有意义矿化线索,但该异常形态规则,梯度变化明显,建议对该异常适当投入工作,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3 激电异常特征解译

3.1 激电异常平面特征解释

激电中梯扫面测量野外工作结束后,绘制视极化率等值线图(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区极化率特征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整体特征,电阻率则为东南部较高以及大面积基岩出露区较高

。结合工区地形地质图,工区北东部为大面积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总体呈北东向在区内展布,工区东南部则为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认为工区北、西部极化率背景值高于南、东部是变质岩体与地层的不同极化反应所致,在岩体与地层接触部位则表现为极化率变化较快的梯度带,岩体内部则表现为随极化体的不均匀分布反应为局部高极化异常。在工作区西部、北部以3%极化率值共圈定3处激电异常,分别编号为JD1、JD2、JD3,现将各异常特征分别描述如下:

爱的冲动在时间上存在着这么间不容发的一点,可她没有切实地把握住,她终究是让他离开了,如野云孤飞,不留形迹。那时的她呆愣愣站在围墙边,就好似站在恶魔的通道前,而未意识到其瞬间的魔影将使她的一生黯然失色。有个时期,她企图依靠暴饮暴食来填补想念那只猫带来的空虚感,可始终收效甚微,往口中狂塞食物麻痹不了自己的心。然而说来也不可思议,那么透明无色的记忆竟会给她的人生涂上那样绯红的色彩,日居月诸,这色彩因为毫无指望而一天天变得焦黑。

工作区以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为基底,总体基底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其上,表现为盖层构造,盖层岩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30°~56°。在工作区东北部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内出露一性质不明的断层,断层走向为150°,倾向约30°断层沿走向方向被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

区内岩浆岩地表主要是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总体呈北东向展布于勘查区北部,该岩体是区域性分布的老岩体,变质变理化、片麻理化发育,片麻理约200-230°∠44-55°,是构成本区基底的主要岩性体。

JD1异常位于工作区西南部,异常向西南边界延伸未封闭,工作区内极化率异常呈南西向串珠状展布,存在两处极值,均为3.5%,异常走向长约JD1异常走向长约480m,宽约270m,面积约0.127km

,异常规模较小,异常位于视电阻率低阻或梯度带上,地表处于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和高于组白云岩接触部位,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和高于组白云岩的多金属含矿性不明显。

由参数测定结果可见:区内银矿石随金属矿物的含量、成分不同,电阻率和极化率有较大的变化,但总体表现为低阻、高极化,明显有别于围岩,其平均视极化率(ηa)达6.98%,为其它围岩的4~6倍;平均视电阻率(ρa)253,仅为其它围岩的1/2~1/5。区内主要围岩白云岩随蚀变、矿化程度的不同电阻率变化也很大,在328Ωm~4179Ωm之间波动,平均阻值为1320Ωm,为本区电阻率最高的岩性。表层出露的火山角砾岩随孔隙度、角砾大小以及成分的变化,电阻率一般在106Ωm~3044Ωm之间,呈相对低阻低极化,电阻率与矿体差异不大,但可根据其规模、面积加以区分。银矿体顶底板为石英斑岩、凝灰角砾岩,两者呈相对高阻低极化。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者,建议选择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前常规腹股沟区备皮,开放静脉通路,准备手术物品及药品,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术后取平卧位,保持床单位整洁,防止皮肤受压,观察切口处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起搏导线是否位移,电极是否脱落及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通知医生调节起搏器参数[3]。导管穿刺处敷料每日更换,预防感染。

3.2 激电剖面异常综合解释

工作区西侧及东北部则少量基性岩脉侵入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中,脉体走向多呈东西向。工作区南部与支家地采矿区接壤部位存在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中酸性侵入体多呈东西向脉状展布。岩脉岩性为钾长花岗岩,风化面为砖红色,新鲜面为肉红色,块状构造,粗中粒花岗结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

P1、P2线垂直于JD3异常走向布设,分别长400m。由剖面曲线图可以看出两剖面在53-27号点附近均为低阻高极化反应,异常极值3.2%,曲线异常宽约260m,极值两侧梯度为西陡东缓,推测极化体产状为北东走向,南东倾。P2线相对P1线异常曲线圆滑,极值较小,根据两剖面位置关系推测极化体南西向埋深较大。

P5线全长1700m,南北走向,由南向北穿过JD1异常东侧异常中心,矿部南侧低极化异常带、JD2异常中部,北至工作区北边界。剖面曲线整体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电阻率则升高。19-91号点反应为低阻高极化异常特征,对应为JD1平面异常位置,83-121号点对应矿部南侧北西向低极化异常带边部,极化率值下降,1320运矿平台附近舍点7个,附近数据受人文干扰严重。123-141号点对应平面JD2异常,之后极化率略有下降,电阻率值增大,从剖面异常值分析,由于供电方向不同,剖面曲线上反映的JD2异常极化率值较小,一般低于3%,说明JD2极化体各向异性现象明显,是否确与采掘巷道有关,应进行查证。

3.3 激电测深异常综合解释

在P2剖面39-59号点异常部位实施激电测深工作。由视极化率断面图看出,41-49号点,1/2AB为350m附近存在一处南东倾向的高极化体,视电阻率断面图对应为低阻,与剖面推断产状吻合,根据经验公式推测其顶端埋深约为120m。51-59号点深部为高阻体,对应极化率低值,55-59号点为浅地表高极化体且向西北方向未封闭,电阻率为低阻,建议少量工程验证该低阻高极化体,查明引起极化异常原因。

killall & iptables -D INPUT -s 198. **.98.245 -j DROP

4 结论

通过地质填图及地质剖面测量,了解到勘查区以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为基底,总体基底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1-4段(Chg

)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其上,表现为盖层构造,盖层岩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在本次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工作,共圈出3个激电异常,其中JD3号异常,激电剖面测深工作成果与激电中梯扫面成果吻合较好,经查阅《五台-恒山测区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报告》,该异常范围无金、银等多金属元素化探异常,地表踏勘检查也未发现矿化线索,但就异常本身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异常部位投入适量探矿工程进行揭露,同时采取部分化学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1]李树臣,周利霞.山西省灵丘县支家地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J].地质与勘探,2008(03):18-21.

[2]祁晓雨,张胜业,石砚斌.大功率激电测深在内蒙古某铅锌矿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5(06):719-723.

[3]夏文婷.激发极化法在南靖北坑铅锌矿区勘探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0(01):102-103.

[4]姜鸿,孟祥方.豫西熊耳群火山岩山区激电法找铅锌矿的效果[J].物探与化探,1992(03):1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