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国内外斑岩型矿床的研究逐步深入,相应的成矿理论已日臻完善,我国在这方面专著已有多部,根据这些成果可把斑岩型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矿理论概括如下:
(1)斑岩型矿床主要产在不同时代的造山带中,以中、新生代为最多,其次为古生代,也有少数产在地台区内的前寒武纪,中新生代斑岩型矿床集中分布于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和岛弧地区及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区,两地区均构成了全球性的大成矿地带。
(2)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岛弧带,其次为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板内走滑断裂带和拉张盆地内
。
全球范围内斑岩型矿床可分为三个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带,古特提斯成矿带和中亚-蒙古成矿带,这些地带恰是板块会聚、碰撞、消减形成的安山岩带。
(3)与斑岩型矿床有关的岩体主要是多期侵入的岩株或筒状杂岩体,不少为爆破角砾岩筒。岩石主要为钙碱性的中-酸性浅成-超浅成斑岩。以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为主体
。
(4)绿泥石化:暗绿色,常与绿帘石伴生,其主要也是有中、低温火成岩有关的蚀变,也是间接的矿化标志。
3)采动影响系数K值的大小直接决定含应力包裹体瓦斯煤体动力现象发生后形成的孔洞形状,K值越大,孔洞口越小。
6-12月龄TUBABC品系野生型斑马鱼成鱼,饲养于苏州大学生物钟研究中心。采用专业的饲养系统(上海海圣工贸有限公司)进行饲养,水温维持在28.5±1℃,pH为 7.2-7.6之间,鱼房的光照周期为 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即14L:10D,每天早晚喂食丰年虾,中午喂食干饲料。
大多数斑岩型钼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蚀变分带。一般而言,自内而外,自下向上的分带是:钾长石化带(黑云母-钾长石化)→似千枚岩化带(石英-绢云母化)→泥化带(高岭土-蒙脱石化)→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化)。矿体常产于泥化和似千枚岩化带发育部位
。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再一次昭示了国家对产教融合的重视。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人社部于2010年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场所和一体化教师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资源。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不断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资源建设。一体化教学改革至今,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陷入误区,一体化教师依然短缺。必须实事求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判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效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踏踏实实地研究、开发和提升一体化教学,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实用人才。
国内外银矿床都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单一的银矿床,即以银为主要开采对象的银矿床,国内外都比较少见,约占银矿床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几;②金-银共生的矿床在银矿产资源总量中约占百分之十③银与有色金属共生形成组合矿床或作为有色金属矿床的伴生组合,顺便开采回收的银矿产,国内外都是银矿床资源的主体,约占银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④就矿床类型来说,如若以银矿床赋存的围岩类型为主要分类依据,则国内外的银矿床不外乎如下五类,即火山-沉积岩型、沉积岩型、变质岩型、侵入岩型和沉积改(再)造型
。
华北地台北部的内蒙地轴作为地台二级构造单元的地轴部位,银矿床(点)相对集中该单元,它的南北两侧为深大断裂所挟,东、西止于伊通深裂带和狼山深断裂带。带内自元古代以来就经历了多旋回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NNE和EW向展布的构造岩浆带,已发现一系列独立银矿床及具有大型前景的共生银矿床,以及数十个富银矿点,成为我国重要的银矿成矿带,已获白银储量占华北地台白银总储量的1/2。又如康滇地轴,银矿床也比较集中,探明储量有几千吨,占扬子准地台银总储量1/5
。而森吉银钼矿点处于华北地台北部的内蒙地轴,成矿前景比较大。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较少,工作程度低,仅局限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所以有必要开展蚀变特征研究。森吉银钼多金属矿点位于内蒙古中西部钼多金属矿成矿地区,其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宝音图隆起带内。矿点位于狼山成矿带中北部成矿亚带的东北边缘,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矿点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下元古界宝音图群第一岩组、华力西中期和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图1)。
森吉银钼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宝音图群第一岩组、华力西中期和燕山早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中,热液蚀变较复杂。蚀变主要类型有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和钾长石化等,其产出特征对找矿有指导意义。下面从野外围岩蚀变、镜下蚀变特征入手,开展初步研究。
孩子们如饥似渴地弹钢琴、学画画,却欣赏不到音乐和绘画的美。“音色,就像没有云朵的晴空一样,无比透明;超凡的瞬间变化和动态响应,纯净无瑕。”这样的钢琴魅力是老师的说教。孩子的体验是“差不多练到‘皮开肉裂’才算修成正果”。为考级,为升学加分,从来没有感受到这是在追求自身的高尚,这是在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没有了美感,只剩下技巧、分数,那么,孩子成了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
式中:Acav是接收器采光口面积,htotal是总对流换热系数,hn是自然对流换热系数,hf是强制对流换热系数。
(1)绿帘石化:暗绿色或者黄绿色,主要发育于岩体的节理和裂隙中,是由热液带入铁、镁组分发生交代蚀变而成。绿帘石化主要形成于中一基性火成岩中,它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2)绢云母化:一种广泛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在中性和酸性火成岩中最常见。与硅化、绿泥石等蚀变共生,也可能是近矿围岩蚀变。
野外调查观察到主要蚀变为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和钾长石化。
(3)硅化:灰白色,强、弱硅化分布广泛,弱硅化岩石呈网脉状,强硅化岩石呈致密块状,这些蚀变岩石组成了硅化带,呈带状分布,成群连续排列,与成矿关系密切。在森吉银钼矿点中,硅化几乎在所有的岩石中都发育,可推断硅化在高温到低温条件下均可能产生。硅化常与钾长石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等蚀变共生发育,是直接找银钼多金属矿的标志,可能是重要的近矿围岩蚀变。
钼矿主要的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钼矿床、矽卡岩性钼矿床、脉型钼矿床和沉积型钼矿床。我国钼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成矿区域如:大兴安岭钼成矿带、胶东-辽东钼成矿带、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和长江中下游钼成矿带等。西南部成矿区域主要集中在“三江”钼成矿带。西北部的成矿区域包括祁连山钼矿化区和北天山钼矿化区
。
(5)钾长石化:肉红色,主要以钾长石为主的蚀变,钾长石交代原黑云母花岗岩中的斜长石、石英等。钾长石化在局部地区强烈发育,间接的反映了矿化的强度,可能是主要近矿围岩蚀变。
综上,在野外观察蚀变现象比较复杂,推测硅化和钾长石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硅化与钾长石化共发育,而且蚀变程度比较强烈。
根据我们野外采集回来的样品中挑选了10个样品来做薄片实验,与临近的哈喇图钼矿床进行了对比。其具体蚀变镜下分布特征见表1:
斑岩型钼矿床是金属钼最重要的来源,在时间、空间、成因上与斑状花岗质体有关,是由岩浆在结晶过程中释放出的富金属热液形成的。侵入体成分上从花岗闪长岩到高硅富碱的花岗岩均有,钼主要呈辉钼矿的形式赋存于相关侵入岩的顶端的网状石英细脉中。矿区斑状花岗岩可能也指示着成矿的特点。
(1)绿帘石化。绿帘石主要为斜长石经蚀变形成,它形-半自形,呈散粒状与绢云母、石英等一起交代斜长石及少量钾长石,交代不彻底,一般仍可见斜长石的半自形板状结构。
哈喇图钼矿床的镜下绿帘石化:绿帘石成碎片状或者柱状分布,有明显的晶面条纹、平行的一组完全解理,正高突起,最高干涉色为II级蓝绿,干涉色比较鲜艳明亮(图2-a),其柱面呈平行消光,并与硅化共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其常常与角闪石一起出现,或者说在角闪石表面,说明角闪石被绿帘石化,而且蚀变彻底,已至角闪石或长石不易辨认。
(4)绿泥石化。绿泥石化:绿泥石主要为黑云母经蚀变形成,肉眼下可见绿泥石呈黑云母原始片状结构(图2-f),其颜色呈墨绿色-黄绿色。晶形为板状或者鳞片状,正高突起,最高干涉色为Ⅰ级橙黄,具有斜消光的性质。其主要是黑云母和角闪石被蚀变为绿泥石,使长条状的黑云母出现缺口,角闪石蚀变较严重,晶形不完整,残留较少。黑云母、石英和角闪石表面被交代蚀变为绿泥石,绿泥石与绢云母伴生。
(2)绢云母化。绢云母化:具有丝绢光泽,哈喇图钼矿床的镜下绢云母化非常强烈(图2-c),绢云母呈鳞片状,正中突起,蓝、绿、黄、红等干涉色交织在一起,有暗化边现象。在森吉银钼矿点中,标本镜下也显示着同样的蚀变特征(图2-d),但是绢云母化反映的颜色比较单一,干涉色不是很强烈,局部有绢云母化且程度比较低。在观察过程中很难判别其有没有绢云母化,有时把黑云母、绢云母和白云母混在一起。通过反复鉴别才确定其矿物表面发生了绢云母化。绢云母化可能是黑云母被蚀化为绢云母、白云母或者长石被蚀化为绢云母。绢云母或白云母在交代长石时常先以鳞片状形态出现,以至发育为鳞片集合体。
5.使用药剂拌种来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用吡虫啉拌种,对灰飞虱有短期的防治效果,这样有效的控制了灰飞虱在玉米苗期的发生数量,来达到控制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播。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将制备好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作为敏感元件,当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将此时的生物反应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极输出对待测物质进行检测的技术。该技术灵敏度相对比较高,对待测物质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当待检测样品数量很大时可以采用此方法。费世东等[30]把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作为基底,建立起苯并芘的电化学传感器,对水样中的苯并芘进行检测,最低检测限是0.035μg/L。
(3)硅化。硅化在镜下表现的是石英的不规则状或者呈不等粒状的分布。是由其他的岩石如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等矿物蚀变而形成的。森吉银钼矿点的镜下硅化强烈(图2-e),而哈喇图钼矿床的镜下硅化相比前者不是很明显,前者花岗岩中的原生的长石和原生石英逐渐被小颗粒的石英所交代蚀变。它与银钼矿化有密切相关。
而森吉银钼矿点中绿帘石化在镜下呈孤立状,颜色为淡黄—黄绿色,其特征跟哈喇图钼矿床的镜下绿帘石化类似。但是森吉银钼矿点中绿帘石化范围小,其蚀变程度没有后者强烈,局部绿帘石化(图2-b)程度比后者强烈,且发育绢云母化。
总之,在镜下观察到明显的蚀变,其中硅化、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最强烈。而绿泥石化只出现在森吉银钼矿点样品薄片中,哈喇图钼矿床样品薄片中可能有但是没有观察到。说明森吉银钼矿点中绿泥石化可能与银矿化有关系。镜下硅化与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共生,而绿帘石与绢云母伴生。
融资难是众多中小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对中小企业而言,不断提高自己技术进步,增加信息透明度而提高企业信用,以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与财务管理机制为基础,引进创新型人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融资水平的有效方法。
蚀变作用及其有关的蚀变岩石很早就被人们当做重要找矿标志和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根据。
从前面通过野外和镜下蚀变特征可以得出蚀变对找矿的指导意义,如下具体分析:
(1)通过对哈喇图钼矿床和森吉银钼矿点的蚀变特征的对比发现,森吉银钼矿点具有类似于哈喇图钼矿床的特点。森吉银钼矿点除了个别蚀变特征不明显外,其它蚀变特征都比较明显,而且如绿泥石化和硅化强于哈喇图钼矿床的蚀变。所以,森吉银钼矿点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望以后能够再对其多投入勘探工作。
2017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3.67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高于前10年平均2.3%的增速。北美地区天然气消费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仍占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25.7%;中国消费大幅增长,拉动亚太地区消费量强劲增长,达到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21%;欧洲、中东、非洲、中亚-俄罗斯地区天然气消费量稳定增长;中南美洲地区天然气消费量持续下降。主要天然气消费国呈“一大、三中、六小”特点:“一大”为美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7000亿立方米;“三中”为俄罗斯、中国、伊朗,各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六小”为日本、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6国,每个国家的天然气消费量超过700亿立方米。
(2)根据矿石光谱分析的资料得知,森吉矿点银钼矿化与硅化和钾长石化有密切的关系,对发现银钼矿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3)根据斑岩型矿床成矿的蚀变分带规律,多数情况下自中心向外可分为: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和青盘岩化带。而森吉银钼矿点由于在普查阶段,所以该矿点可分为4个阶段: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阶段。这些蚀变阶段是间接的找矿标志。随着勘探工作深入,可能会发现银钼矿。
(4)根据前人对斑岩型矿床的研究
,提出了很多的成矿模式,很多时候没有对蚀变能控矿的重视。斑岩银钼(铜)矿床上部硅化带,不仅在山西五台,而且在美国Chuquicamata斑岩钼(铜),其它一些大型的矿床也有这一套交代蚀变岩发育。因此,必须注意地表硅化带对寻找下部斑岩银钼(铜)矿的意义
。在斑岩钼(铜)矿的上部近地表的火山岩中,也常有硅化岩石的发育。除此以外,沿着断裂带可形成巨大规模的硅化带
。在森吉银钼多金属矿点发育大量的硅化带,是找矿最明显的标志,也可能会沿硅化带发现大型的银钼矿。依据硅化带的分布来布置探槽等工程,对下一步的详查工作奠定基础。
[1]申婉妮,内蒙古毕力赫斑岩型金矿床围岩蚀变与成矿[J],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
[2]王成良,程丽华,斑岩型钼矿评价标志在浙西南找矿的适用性,西部探矿工程[J],2009:1004-5716.
[3]石晓琛,中国钼矿资源评价与开发可行性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010(4).
[4]黄典豪,董群英等,中国银钼矿床[M],中国矿床(上册).
[5]王静纯.西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潜力与矿业发展战略[J].地质与勘探,2002,(01):66-69.
[6]胡受奚,交代蚀变岩岩相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7]中国矿床编委会,中国矿床[M],地质出版社,1986(3).
[8]侯万荣,聂凤军,徐斌等,内蒙古中西部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J],地质与勘探,2010,46(6):0495-533.
[9]芮宗瑶,张洪涛,陈仁义,王志良,王龙生,王义天.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J].矿床地质,2006(04):49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