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国,郭梅燕,2,常剑波,李成军,董宁禹,李淑君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行业黄淮烟区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 许昌 461000;2.河南省项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项城 466200;3.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烟草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不仅吸食汁液,影响烟株生长,而且分泌蜜露,诱发煤霉病,传播多种植物病毒,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1-3]。目前,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吡蚜酮是防治烟蚜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药,它们独特的作用方式和内吸活性,在生产上应用时不仅可以直接喷雾触杀害虫,而且在一些作物上还可以作为拌种剂、缓释剂,被作物吸收后在较长时期内持续防治蚜虫[4-8]。比如用吡虫啉拌种小麦对蚜虫的防效为83.10%~98.58%,持效长达整个小麦生长期[9]。在烤烟生产中,这5 种杀虫剂主要使用方法有喷雾和颗粒剂穴施,其他施药方式应用甚少。虽然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等新型烟碱类农药喷雾对烟蚜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90%以上[9,10],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工成本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烟叶需求日益增长,对天敌昆虫和环境保护更加重视[11],人工喷雾防治烟蚜的作业方式日益受到限制。移栽期穴施吡虫啉颗粒剂的安全间隔期长达70 d[12],使用不当易导致烤烟中吡虫啉残留。在小麦生产上,吡虫啉常做拌种剂,但烟草种子用吡虫啉拌种后会抑制种子发芽、延迟萌发时间,并在烟草苗期表现出对地下部生长的抑制作用[7],导致出苗率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新的使用方法,使吡虫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农药顺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机械化栽培的需求,解决烤烟种植中烟蚜防治的难题。
为了寻找投入低廉、简单高效的施药方式,根据烟碱类杀虫剂的内吸活性,结合烟草种植的经验,本研究在烟苗移栽时用吡虫啉、噻虫嗪等5 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烟苗蘸根处理后再移栽,观察调查蘸根处理后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及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烟蚜防治提供新的施药方式以供参考。
1.1.1 试验条件 烟蚜来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室昆虫饲养室;盆栽试验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温室大棚烟蚜饲养室内完成,每株烟人工接种25 只无翅蚜;大田试验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试验田完成,该试验田为多年烟蚜发生地块(连续5 年种植烟草)。
1.1.2 试验药剂 25%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1%噻虫嗪悬浮剂、20%噻虫胺悬浮剂(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日本三井化学AGRO 株式会社);25%吡蚜酮悬浮剂(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1.2.1 试验处理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1%噻虫嗪悬浮剂,20%噻虫胺悬浮剂,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25%吡蚜酮悬浮剂,所有供试药剂稀释倍数均为500 倍;清水对照(CK)。
经预先盆栽进行稀释倍数比较,稀释倍数为100、500、1 000、2 000 倍时,500 倍时防效较好,故此试验选择稀释倍数为500 倍。
1.2.2 试验设计
1)盆栽试验。2019 年3 月20 日—5 月20 日进行盆栽试验。各试验处理按浓度要求配置成药液倒入塑料盆中,试验所用烟苗苗龄60 d,叶片数为8~9 片真叶,茎高为7~9 cm,叶片浓绿,无虫无病壮苗。将培育好的烟苗在塑料盆中浸泡5 min,药液浸湿带基质的根系后,将烟苗移栽到直径9 cm 的花盆中。每个处理10 株烟苗,3 次重复。移栽后将花盆放在温室大棚中,各处理随机排列,温室温度为(22±2)℃、相对湿度70%,每株烟苗接种25 头无翅烟蚜。
2)大田试验。2019 年5 月11 日—7 月20 日进行大田试验。5 月11 日大田移栽时将各试验处理按照“1.2.1”方法配制成药液倒入塑料盆中,将育苗盘放入盆中浸泡5 min,然后将烟苗移栽到对应的试验区内。烟苗苗龄65 d,叶片数9~10片真叶,茎高8~10 cm,叶色浓绿,无虫、无病壮苗。试验各处理重复4 次,共24 个小区,各试验小区田间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3 行烟,每行20 株烟,株间距为110 cm×50 cm。试验期间不施用其他杀虫剂。
1.2.3 调查方法 盆栽试验每3 d 观察1 次烟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每10 d 调查1 次每株烟上的无翅蚜数量。大田试验从移栽后每7 d 观察1 次烟株生长发育情况,每10 d 调查1 次无翅蚜数量,烟株打顶后结束,每小区调查25 株烟,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方法,定点定株,每点连续调查5 株,记载每株烟上的无翅蚜数量、有蚜株数。打顶后调查各处理的株高、茎围、最大叶片长和最大叶片宽。
采用Excel软件统计数据,并计算各处理的有蚜株率、受药害株数和防治效果。采用SPSS17.0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 法。计算公式如下[13]。
其中,盆栽试验采用公式(2)计算防效,田间试验因药前蚜虫量为0,故采用公式(3)计算防效。
采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和吡蚜酮蘸根处理后,各药剂处理组的蚜虫数量显著减少,在试验调查期内无翅蚜数量均低于清水对照组。在试验的前50 d 对照组蚜虫数量随着蚜虫的生长繁殖和迁飞不断变化,蚜虫数量最高时达到45 头/株以上,各药剂处理组蚜虫数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保持在0~5 头/株。第60 天,清水对照组烟蚜数量急剧减少,平均无翅蚜数量下降到11.94 头/株,各药剂处理区烟株上的无翅蚜数量开始增加。第70 天,因个别盆栽烟株出现枯萎死亡现象,试验调查结束。
经防效计算得知(表1),药后10 d,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吡蚜酮5 种药剂蘸根处理后对烟蚜的防效达到99.37%以上;药后20~50 d 药剂对烟蚜的防效在98.15%以上,各药剂在60 d 时对烟蚜的防效为29.70%~70.72%。说明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吡蚜酮5 种药剂蘸根处理后均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通过对各个药剂处理的防效进行方差分析可知,5 种药剂蘸根处理后对烟蚜的防治效果药后50 d 没有显著差异,第60 天调查结果,部分处理有差异。
表1 杀虫剂蘸根后对室内烟蚜的防治效果
5 月上旬开始调查,7 月中旬结束,清水对照区蚜虫量在整个大田中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呈扩散-聚集-扩散的趋势。5 月初烟田蚜虫种群数量低,平均单株无翅蚜量小于10 头,6 月10 日蚜虫量达到高峰,平均单株无翅蚜量大于50 头/株。随着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和蚜虫本身聚集习性等因素的影响,7月10 日调查时烟田只有个别烟株上有蚜虫,平均单株无翅蚜小于1 头/株。药剂处理区蚜虫数量也呈现动态变化趋势,但平均单株蚜虫量在整个调查期内均小于16.2 头/株,明显低于清水对照区。
由防效计算结果可知(表2),药后10 d,即5 月21 日调查结果显示,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吡蚜酮对烟蚜的防效为78.47%~100.00%;药后21 d,即6 月1 日调查结果显示,5 种药剂对烟蚜的防效为20.41%~73.74%;药后40 d,即6 月19 日调查结果显示,5 种药剂对烟田蚜虫的防效为89.42%~97.62%;药后50 d,即6 月30 日调查时对照区蚜虫数量剧减,处理区蚜虫数量变化较小,防效整体偏高,为83.57%~96.65%;药后60 d 时对照组无翅蚜数量为0,无法计算防效。经方差分析,吡蚜酮对烟蚜的防效在药后10~20 d 在0.05 水平下显著低于其他药剂的防效,其他各药剂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药后30~50 d,5 种药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表2 杀虫剂蘸根后对大田烟蚜的防治效果 (单位:%)
通过对蘸根后烟株的生长情况观察,盆栽试验中个别植株出现叶片变细、畸形、扭曲等现象。通过对畸形率调查得知,吡虫啉处理、噻虫嗪处理各有1株烟苗叶片畸形,比率为3.33%,呋虫胺处理有2 株烟苗叶片畸形,比率为6.66%。药后40 d 畸形烟株恢复正常生长。在大田试验中,烟株没有出现畸形扭曲等不良现象,均生长正常。对于盆栽试验出现的个别畸形现象,是否为药害所致,是否和用药量有关,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
在大田试验中,各药剂蘸根处理后,蚜虫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烟株生长良好(表3)。从表3 可以看出,各药剂处理烟株的株高、茎围、最大叶片长和最大叶片宽的数值均高于清水对照,吡虫啉处理的平均株高较对照高8.50 cm,呋虫胺处理的平均茎围比对照高0.94 cm,噻虫嗪处理的最大叶长比对照长7.77 cm,噻虫嗪处理的最大叶宽比对照宽4.59 cm。经过统计分析,各药剂处理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没有显著差异,部分指标显著高于对照。
表3 各处理对大田烟草生育期农艺性状的影响(单位:cm)
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独特,不仅具有高效的胃毒、触杀活性,而且还有超强的内吸传导活性[14],在生产上不仅可以喷雾触杀害虫,还可以作为拌种剂、缓释剂,被作物吸收后在生长期防治害虫。吡蚜酮作为一种吡啶类杀虫剂,也具有很强的触杀和内吸活性。本研究表明,移栽时用吡虫啉等内吸性农药蘸根处理防治烟蚜的施药方法是可行的,吡虫啉等内吸性农药可以被烟草根系吸收,达到防治烟蚜的目的,持效期可达50 d,可以减少烟苗生长前期的施药次数、药剂用量和人工成本,还可以避免喷雾施药对天敌昆虫的伤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而且也可降低烟叶的农药残留,满足卷烟低残留、绿色烟叶的需求。
药剂蘸根处理的施药方法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于蔬菜、苗木等移栽,促进蔬菜或苗木的生根、提高成活率[15-17]。在烟草生产上也有应用,刘峰峰等[18]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在移栽时蘸根并结合移栽后30 d 叶面喷施对香料烟根系发育、活力和烟碱含量有很好的促进效果。郭麟翔[19]研究表明移栽时根部沾取肥料增效剂能提高土壤活性,促进烟株养分吸收,对烟株生长有促进作用。使用吡虫啉等内吸性杀虫剂蘸根处理防治烟蚜是首次报道,本试验结果说明移栽时采用药液蘸根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治烟蚜,但还有许多问题,如盆栽试验中出现个别烟株畸形现象,是否为试验药剂造成的药害,和用药量是否有关,有待后续试验验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植保团队将根据河南省烟叶生产中烟株移栽技术环节,结合移栽水深入研究,得出合理的用药量及使用浓度,并监测农药残留动态。河南烟区地域生态差异较大,烟蚜发生的情况各异,特别是豫西烟区近年来伏蚜的发生,给烟叶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结合该方法制定科学的烟叶生产使用技术方案并推广应用,在烟蚜发生高峰时发挥作用,使该技术服务于烟叶生产。
采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吡蚜酮5种内吸性杀虫剂蘸根处理后烟苗移栽,对烟蚜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表明在烟蚜发生高峰期,5种药剂处理的防效在97.84%以上,大田试验表明在烟蚜发生高峰期,5 种药剂处理的防效为89.42%~97.62%。而且在大田中施药对烟株生长安全,还可以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说明这5 种内吸性杀虫剂可以通过蘸根处理的施药方法应用到烟叶生产中防治烟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