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鹏达
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镇”的庄河市光明山镇,地域面积238.9 平方公里,人口5.16 万人,全镇建棚1.3 万余栋,占地3.8 万亩,年产草莓超过4 万吨,产值过10亿元。作为庄河草莓产业的龙头,光明山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 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10 亿元镇”。
春节前夕,在庄河市光明山镇金线沟村草莓种植园内,棚外寒意袭人,棚内温暖如春,村民们正忙着把草莓果摘下装入托盘,然后包装、装箱,为春节销售旺季忙得不亦乐乎。“今天上午客户来收走了200 斤,卖了4000 多元。”一位村民喜滋滋地说。
在光明山镇乔屯村,近一半的村民都种植草莓,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温棚安静地伫立在村道两旁,十分壮观。村干部介绍说,近几年,政府积极引导农户与金融机构对接,因为有了贷款,极大缓解了农户的资金压力,多数农户主动增加投入,收益也明显提高。
光明山镇是庄河的农业大镇,这里地理条件优越,水源和土地均未受污染,非常适合种植草莓。多年来,光明山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有机草莓生产和发展草莓文化旅游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光明山镇种植草莓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 世纪二三十年代。20 世纪90 年代初,金线沟村农民率先将陆地草莓引入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获得成功,并由此带动了周边群众。然而,当时由于缺少统一规划,零散种植,光明山草莓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2001 年,镇党委、镇政府以水田改旱作的契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户集中连片发展温室草莓,使光明山草莓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当地村民告诉笔者,他们这个地方本来很穷,家家户户过得都不富裕,村里不少年轻人为娶个媳妇能欠一屁股债。镇里推出扶持政策,鼓励村民兴建草莓大棚,吸引了一批有眼光的村民先行动起来,随之产生了强烈的带动效应。几年间,草莓大棚迅速增加,草莓种植形成规模效应。随着草莓种植项目的繁荣,村民们手里不仅有了余钱,而且越来越多。大家感慨地说:“简直跟做梦一样,以前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现在,经由光明山镇金线沟村的草莓交易市场、草莓物流平台流转出去的草莓,就占到整个庄河市草莓的一半以上,年流转量超过八万吨。临近的步云山乡、太平岭乡、蓉花山镇等十多个乡镇种植的草莓通过这里流转出去,北京、天津、沈阳等多地的物流往返于此,有的还设立了“常驻办事机构”,极大地解决了光明山镇的草莓销售问题。不仅如此,由此产生的草莓经纪人就有近百人,搬运草莓雇用的人员就有200 人之多。
政府的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帮扶助力,加之草莓的良好经济市场,当地许多村民主动开始种植草莓。这其中不乏一些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光明山镇小营村一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回想起自己刚种草莓的时候感慨地说:“最开始完全不懂种植,但是老师教完后就学会了。”这位“新农人”口中所说的老师是来自辽宁省和大连市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们。近几年,庄河市政府协调光明山镇对接科研院所等机构,通过邀请乡土人才开设小课堂、请专家进农户家里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解决村民种植难题。
在光明山草莓产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除了一些外来的专家,还有大批生长在本乡本土的“土专家”。镇党委、镇政府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靠产业牵动,产业振兴靠人才支撑。多年来,他们把培养“名专家” “田秀才”等乡土人才作为一贯思路,利用“社区教育学院”、乡村读书室、文化广场,开展“红色有约”观影、光明山农业科技大讲堂、草莓科普大集等活动;依托草莓基地、棚头房等,常态组织“田秀才”“土专家”“棚大户”交流种植“金点子”;利用村屯大喇叭、移动小广播等,坚持早播报,晚资讯,将农业致富新闻、农民致富经验送进千家万户,让家家懂种植、屯屯有能手、村村有大户。
为了让这些土专家真正“香起来”,镇党委建立产业人才库并动态管理,每年组织草莓产业为主的人才评选,给予一定奖励或荣誉。每年组织60 余名土专家、300 多名经纪人对农户培训超万人次。邀请其列席乡镇、村“两委”有关会议,参与工作研究决策,让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在全镇蔚然成风。
除此之外,他们还先后与省农科院和省草莓研究院合作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三个。邀请专家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培育冷藏户58 家,提供种苗670 万株,引进冷藏苗促早栽培技术,冬季草莓提早60 天上市,单价高达100 元/斤,全镇增收近2000 万元。依托团队建设草莓市场16 个,解决草莓销售后顾之忧。
光明山镇金线沟村山头屯只有40 多户人家,但草莓大棚数量却已经达到60 多个。有村民告诉笔者,他家的草莓还没有大批量成熟,商贩也没来集中收购。他指着棚里放着的塑料保温盒说,现在赶上春节了,有很多亲戚朋友来买草莓作为串门拜年的礼物,一买就是十多斤,价格不菲,而且不愁卖。
金线沟村是庄河市草莓协会的所在地,这里生产的草莓果质优良、果味鲜美、果色纯正,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金线沟”。而同样坐落在金线沟村的大连华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因成功入选2022 年北京冬奥会供京基地合作伙伴,让庄河草莓品牌声名大振。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为了提高草莓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光明山镇党委和政府积极培育和引导走产业发展道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户、典型引路、政策扶持、提高示范作用,鼓励草莓种植户在施肥、防治病虫全部参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要求,并与科技部门合作建立无公害、有机优质草莓基地。
2012 年3 月,光明山“金线沟”牌草莓、“翠宇恒”牌草莓和小营村有机草莓代表大连来到首都北京,参加了被誉为“草莓界奥运会”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大会上,光明山草莓不负众望,依靠出众的品质赢得中外专家客商的交口称赞。同年,光明山镇被中国园艺协会草莓分会授予 “中国草莓第一镇”称号。接下来,光明山镇又被评为“中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光明山草莓还喜获 “中国优质果品金质奖”。
随着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安装、调试成功,庄河第一个农家大棚物联网在光明山镇冯西设施农业大区投入使用。镇领导介绍说,光明山镇与大连联通及北京康吉迅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为辖区内大棚种植户安装物联网。通过安装在智能农业大棚内的无线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无线土壤温度传感器、无线土壤含水量传感器、无线光照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棚内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信息,传输到电脑、手机等终端上。
物联网平台可按照预定程序,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实时智能决策,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的环境调节设备。还可通过一体化控制器自由控制各种农业生产执行设备,包括喷水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等,喷水系统可支持喷淋、滴灌等多种设备,空气调节系统可支持卷帘、风机等设备。为满足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光明山草莓逐步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方向发展,不施农药、不施化肥,施用有机菌肥,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草莓。信息技术在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使大棚生产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全程化追溯。通过大区与大区之间相连,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统一管理。将来,消费者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就可以直接看到大棚内农产品的生长过程。
如今的光明山镇,已经成为庄河草莓种植产业名副其实的龙头。全镇13 个村,每个村都有草莓温室,全镇1.5 万户农民70%以上的人家有草莓温室。小营草莓专业合作社、常青树生态采摘园、大连金线沟草莓专业合作社等行业龙头相继崛起。目前草莓温室大棚达到1.277 万栋,总种植面积达4 万多亩,产草莓预计达6 万吨以上,从事草莓生产销售的农户已超过1 万多户。人们对于草莓产业的明天也有了更大的期许与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