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短视频自2014年在腾讯视频发端以来,到如今走过了近八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短视频的发展摆脱了其萌芽阶段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开始具有了类型化“意识”并逐步走向成熟。“怀旧——英语词汇nos-talgia来自两个希腊词语,nostos(返乡)和algia(怀想),是对某个不再存在或者从来就没有过的家园的向往。怀旧是一种丧失和位移,但也是个人与自己的想象的浪漫纠葛。”怀旧在短视频中是一个热点类型,它以叙事情景剧、记录城镇生活、展现时代风貌、讲述青春故事为核心内容。大量的PGC、UGC、PUGC和MCN围绕怀旧这一题材不断创作出佳作,涌现出了“张同学”“八零彪子”“小卖部老板娘”“寻觅童年”“追忆旧时光”“吃货兄弟”“怀旧小苏”等一大批怀旧类型的短视频创作者。
乡土元素重现,搬演怀旧叙事。70后、80后和90后群体成长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经历着社会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怀旧情感也在这种现实与过往的快速割裂中产生。在短视频中创作者再现过去的服饰、发型、经典歌曲、建筑物、空间场景,再现或复制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段。这种别样的题材在短视频中快速“出圈”,在引起回忆的同时取得了较高的观众接受度,形成了鲍德里亚所说的观众对“历史表象的‘消费’”。
怀旧类型短视频是对乡土元素的重构,它重新搬演怀旧叙事中的记忆,以及记忆中的人、事、物,用影像感伤时光流逝,追寻记忆中的身份。在抖音平台上,从叙事内核上以乡愁故土为情感内驱力是怀旧类型短视频的一大特色。这类短视频表现在叙事内容的怀旧上,以表现对童年发生的事件、昔日同窗和故园旧居为主题。抖音账号“八零彪子”以符合上世纪八十年代审美方向来打造账号,在他的视频中不仅有丰富的地方美食烹饪,还有一些生活用品的手工制作。同时,在叙事内容上还展现过去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观众被质朴无功利的情感所打动。主角“彪子”被设定为一个大龄未婚农村男性的形象,虽然情感并不得意但在追求生活的美好上却一丝不苟富有情趣,并且通过行动展示出来。“彪子”总是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伸个懒腰才慢慢开始一天的生活。“彪子”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青年,制作生活用品、烹饪美食等技能样样精通,冬天结冰时坐上自己制作的雪橇上滑雪,夏天悠闲地在老式风扇前吹着凉风,在他的作品中再现了很多80后童年的娱乐活动。
形式模仿,复刻时代特点。在抖音平台上,从摄影、场景、服装、美术等外在形式上复刻某一特定年代是怀旧类型短视频的又一大特色。观众通过汽水、校服、搪瓷缸、收音机、玩具等老物件试图拼凑出过去的记忆。抖音账号“瓜子”主打“怀旧+剧情”的创作模式。主人公每期视频都在具有年代特色的情节中展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如结婚、种田、元旦晚会、过年走亲戚等。固定的中分发型强化了他的视觉造型,而新潮时尚的小镇青年、青涩的新郎等形象也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变化。在他的作品中,人物置身于社会的群体之中,而并非割裂、孤独地存在。在群像之中突出主人公,这也更符合怀旧情怀对于友情、亲情的情感需求,因为在过去的大院、胡同、村落之中人的活动本身也是合作性的。
集体记忆,乡愁怀旧的数字图景。农耕时代正在逐渐消失。现在,人们的一只脚还没有彻底离开农耕时代,另一只脚却已经踏入工业时代中。原有的农耕文明框架下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散、泯灭。物质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身在其中的人也被迫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停下脚步回望过去时,它已变得面目全非,曾经的友情、亲情、空间和物质都幻化为一种记忆的符号。真诚情感的缺席和情感世界的荒漠化令人不自觉地在内心深处憧憬着理想的情感皈依,促使人们急切地回到过去寻觅以往美好的点点滴滴,而产生对过去时光的向往与认同。
身份认同通常指个人在情感或价值观层面将自己视为某群体中一员的心理归属感。观众在怀旧类型短视频中,通过呈现的年代气氛和人物群体而获得归属感。80后、90后成长的年代正是我们国家经历巨大变化的时代,个体价值高度融合于集体价值之中,人们以奉献自我为荣誉,人们相信集体的力量可以克服一切困难,那种拼搏励志的精神就隐匿在影像的背后。在短视频中常出现的写着劳动模范的背心、奖状,这些道具都是人物渴望成功的物化和渴望被认可的期待。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下的艺术品发出了担忧,在怀旧题材短视频中一大批创作者回归手工,用精致的镜头影像表现诞生的过程,动态的影像所诠释的正是观众对于工匠精神的认可与呼唤。
构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人物是影像叙事的核心,观众从人物视觉形象出发,经过情节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与电影和电视艺术相比,短视频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呈现,没有太长时间的戏剧铺垫,主张开门见山。因此,创作者要快速构建起人物形象。通过建立典型化的人物形象,观众可以快速被其外在表层符号所吸引(言谈举止、着装、相貌),并进而转向深层符号(人物的道德、心理状况、情感等)。戴着蛤蟆镜留着中分发型,是那个时代所谓的“时尚”,与其说是追求潮流不如说是一种反叛精神的外化。女孩的马尾辫,接近全国统一式的校服,这些都是时代背景下对人物的典型记忆。
怀旧题材短视频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具有很强的现实贴近感。以小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叙事上也以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戏剧矛盾点来创作。他们以追求生活本身的幸福为目的,单纯而质朴。一顶老军帽加上拼接褪色的黄线裤成了“彪子”个人的识别符号,还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群体热情洋溢的精神面貌。非职业演员的本色表演加上符合情景的服装,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识别度。
搭建怀旧复古空间。怀旧空间可以分为现实空间和意识层面的空间。现实空间是承载演员表演的空间和场景。创作者依托实景或搭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空间,形成影像上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完全重现,而是被传播媒介再加工的产物。快手账号“怀旧小卖部”依照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商店的样貌搭建了一个场景,玻璃的橱窗下琳琅满目的小零食、贴满报纸的墙壁、货架上的玩具都非常契合80后童年记忆中的样貌。具有时代感的空间与当下所处的空间是有视觉和心理上的差距感和陌生感,形成了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的“见离化”效果,“见离”意义在于“为受众形成陌生化和距离感的场域”。
意识层面的空间是观众的记忆和创作者意图营造空间的交集。怀旧题材短视频中的视觉景观,一部分是观众有过亲身经历,留存在记忆中的认识,还有一部分是未直接参与过而是通过电影、照片、书籍等其他媒介形成的视觉经验而产生。姜文导演创作的怀旧青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空间就是导演主观意识假想出来的,阳光总是那样的刺眼和朦胧。季节也似乎总是夏天,马小军汗水也从未擦干过。视觉化细节是指观众眼睛能够看到的细节,小到人物的眼神、动作及道具使用,大到一个事件,都可以蕴含细节于其中。
此外,带有年代印痕的各种意象符号能够唤起回忆的生活细节。信号总是不好的黑白电视机常常伴随着雪花点,卡带游戏机、汽水瓶、磁带等道具在怀旧短视频中一出现,瞬间就把观众的记忆拉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易于识别的符号记忆能够帮助观众快速进入情境之中。
象征性色彩的运用。短视频的叙事是碎片式的,相对时间内若没有交代出观众感兴趣的信息,便有可能被划走。信息的交代是需要载体的,色彩就是不容忽视的载体。色彩是视听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创作者不仅通过色彩表达思想,还对影像的造型、氛围烘托、风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真正意义上成为视听语言,在于色彩不仅仅满足于对客观世界的简单摹写与还原,还在于对色彩象征意义和主观表现性的运用。从色彩中的色相这一维度来看,在怀旧题材短视频中红、黄、蓝、绿是运用较多的颜色,这些色彩对比明显、饱和度高,因而更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
在历史纪录片、老照片、老电影中,观众往往会通过色调对于时代有一个初步的视觉印象和记忆。粉红色的棉袄、鹅黄色的丝巾、蓝色的工厂服装、墨绿的军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常见物品的颜色,丰富、强烈、鲜明的色彩碰撞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在色调上怀旧题材短视频大多以黄色的暖色调作为影像的主色调,黄色给人温暖和复古的感觉。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庭以白炽灯为主要照明方式,而它所散发出的暖色光将家庭也浸染成暖色,所以这种暖色也成为了时代的记忆。白炽灯下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光成为了怀旧的一种符号存在,也正是这样的色彩将人们逐渐忘却和模糊的记忆再次勾勒出来。还有一部分创作者则彻底将色彩饱和度除去,使影像变为黑白,结合模拟胶片划痕现象特效制作出老电影的效果,让观众形成了一种对过去的象征性感知。
随着终端播放设备的发展,屏幕色彩空间和分辨率得到提升,色彩在短视频中参与叙事的作用性越来越强。一些预算较高的创作团队已经按照电影的制作方式去拍摄短视频,利用专业摄像机捕捉更为丰富的颜色细节,同时留给后期制作大的调色空间进行二次创作,以期在影像上发挥出更多的视听语言魅力。
走心文案,增强粉丝认同感。观众观看短视频时,标题、影像和声音是同时出现的。文字作为最直接的语言符号能让观众快速了解到视频的主题和内容,文案可以迅速地传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短视频碎片化的叙事风格决定了影像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叙事背景交代清楚,因此通过标题和文案即可将影像和声音没有完成的信息进行补充,使影像的主题和情节形成完整的线索。通常一条成功的文案能够超越影像本身而更吸引观众,从而使其成为爆款传播。在文案之中还有标签和“@”带话题功能,这样便能进一步锁定自身的类型,锁定圈层实现快速传播的效果。“张同学”常采用的文案是悬念式的,例如“我手里的馒头不香了”在标题上设定出一个悬念,究竟为何不香的谜底也会藏在视频之中,观众也就带着这个期待心理跟随“张同学”进行释疑。“瓜子”选用共情式的文案,如“还记得儿时我们放学最喜欢的游戏吗”,利用文案给内容先定位,让观众知道此条视频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提供的内容和观众内心期待相契合便成功吸引住了观众。
短视频的即时互动性在评论区得到了最大体现,创作者在后台可以观测到作品的播放数据,如评论量和完播率等。创作者根据评论区互动了解观众喜好,从而修正下一次的拍摄方案和选题。账号“踏入童年”发布《这是不是你小时候睡觉前的场景》作品,评论区粉丝发出感慨:“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候了,虽然日子苦了点但过得开心”“那时候我才十岁,快过年了,有炮放,有肉吃”“看着这么喜庆的事,怎么有点小伤感,好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粉丝对于作品的反馈激发了创作者的热情,同时也为选题提供了方向。
经典老歌引发不同年代观众的共鸣。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能够更引起情感共鸣、强调共同回忆,具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作用。音乐与影像的结合自电影诞生伊始便是如影随行的,音乐能够作为画面的补充元素,强化影像的叙事和渲染故事的气氛,传达难以用台词和动作等形式呈现的复杂感情。2021年“张同学”爆火“出圈”,他的多个短视频作品均以发行于1991年的歌曲Aloha Heja He作为背景乐。歌曲强劲的金属感让人听到振奋人心,岁月的洗礼让老歌更显经典。天气预报背景乐《渔歌唱晚》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每当音乐响起,总是令人回到过去围坐在电视机旁的情景。《追梦人》《小芳》《水手》《十七岁》《同桌的你》等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典老歌频频在怀旧题材短视频中出现。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减少了户外活动,对手机的依赖更多了。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怀旧类型短视频激发了观众对于过去的怀旧情愫,成为了一个心理寄托的方式。怀旧立足当下将触点转向过去,在怀旧中淡化尔虞我诈、远离疫情的袭扰,着力渲染和强调那个充满集体记忆的时代来对抗物质主义主导的现代都市生活。
短视频作为一个媒介时代的产物,其自身带有强烈的商品属性。现在一大批做怀旧题材短视频的账号已经开始以带货为主要目的,内容质量严重下降。在资本作用下,观众的怀旧情怀还有多少可被消费,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流量吸引着创作者,掌握了流量便拥有了话语权,在流量倾向于某一题材时便会有大量创作者闻风而动以期分一杯羹。抖音“新农人”计划诞生了“张同学”为代表的一大批账号,让“农村+怀旧”创作模式迅速火爆全网,伴随而来的是大批模仿和复制。相同的背景音乐和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出现,不断透支着观众的怀旧情怀,更有甚者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而丑化人物,曲解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