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媒体向中国新闻奖学什么?
——探寻融媒创新“破圈”的内在逻辑

2022-08-10 13:06潘玲英
声屏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破圈

□ 潘玲英

县市级融媒体如何从表面硬融到内在“水乳交融”,需要向其他成功转型的媒体多学习借鉴,从作品出发,亦可管窥其策划之新、视角之新、书写之新、制作之新。中国新闻奖作为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评选出的优秀融媒作品无疑是最生动的教材,最具示范意义的“他山之石”。本文试图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数篇获奖作品为范本,寻求融合创新的底层逻辑,探寻基层媒体的融合创新之路。

切忌不同媒体形态“一张皮”,各擅其能、放大优势的传媒矩阵才是真融合

不少媒体都在打造融媒体记者,要记者做到会拍、能写、可出现场、懂剪辑、能做后期。这要求说高也不高,相信大部分年轻记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都能掌握其基本技能。如此,便能在某些关键时刻(比如限定采访人数的重大会议新闻、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实现“一个人等同一支队伍”,锤炼“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新闻铁军。但是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短时间内让记者完成采、写、剪辑并兼顾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呈现形式,笔者认为,这种工作强度既不可持续,且最终呈现的效果可能也未如人意。尤其很多基层媒体急于相融,却没有考虑到必需的人员配置,导致出现了太多高度同质化、新瓶装旧酒的所谓“融媒体”作品。

笔者观察到,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中的视频专题作品就多半为多人或集体创作。网络专题一等奖作品——“华声在线”选送的《村里最远那一户》,在华声在线双首页、门户网站等点击量高达1681万。它虽是网络专题,但集合了海报、短视频、图文报道等多种形式,主创人员也是多达29人,足见调集精兵强将、发挥所长、形成合力在融媒体报道中的重要性。它对基层媒体的融媒实践有不少借鉴和启发意义:不同形态的媒体聚合是“合而不同”。它充分发挥视频的视听觉效果,进行文字消息的深度开掘,利用地图海报的直观呈现,以动画的互动性连接受众,在一次报道中实现了传媒矩阵传播的叠加效应。

《村里最远那一户》的宣传片可以说是“先声夺人”。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配以东方日出、巍巍群山里盘山公路汽车飞驰的意象起笔,开宗明义阐明主旨。紧接着解释为何选取的是“村里最远那一户”,因其交通不便,脱贫攻坚的任务更艰巨。随后就是媒体行动,派出14路记者记录最鲜活的脱贫故事。短短一分钟,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文字有力量,画面有冲击,在大气磅礴中展示立意深远,在细致入微出体现温暖关切。向右翻页是地图,湖南下属14州市、从村委到采访对象家位置,直观点题“村里最远那一户”,再翻页就进入14个走村短视频加图文报道页面。以《双手炒出幸福味,快乐日子赛神仙》为例,三分多钟的短视频讲述十八洞村龙建家的脱贫故事,它充分凸显声画的优势,质朴悠远的苗歌,热热闹闹的乡村旅游、农家乐和曾经躺在床上看星星的陋室形成鲜明对比,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的珍贵画面点明了沧桑巨变的根本原因。而图文报道则补充了短视频来不及展开的历史背景和很多感人细节,比如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以及龙建因自己是村干部主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遭妻子埋怨的小故事,体现脱贫群众“不等不靠加油干”的志气。最后一页用笑脸集合的动画效果吸引受众互动,点赞过万。它围绕核心主题进行创意策划,从宏观到微观,从视听到阅读,不同媒体形态实现了内涵到形式完全不同的呈现,像在网上打开了一本“融媒书”,又如同步入苏州园林般有“移步换景”之趣,受众的心理预期和阅读习惯得到满足,丰富的感官体验有效实现了融媒作品“破圈”传播。因此,基层媒体的融合实践应该是围绕主题进行创意策划,配置组合式的采访团队,发挥各种媒体形态优势,融中有分,分而聚之,放大传媒矩阵的传播效果,方能取到融媒体报道的“真经”。

力避“新八股”套路新闻,俯下身子“沉浸式”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是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具体新闻实践中,庸俗地把党的领导理解为时政新闻的文山会海,充斥大话空话套话,把新闻要服务人民、通俗易懂理解为只关注现象、满足于碎片化新闻记录的并不少见。这代表新闻记者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解不到位和新闻素养的匮乏。在如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平台优势急剧下降,这种从立意到行文到遣词造句都千篇一律的“新八股”套路新闻,令人提不起兴趣,又何谈新闻影响力。

要提高新闻在互联网的舆论影响力,基层媒体就要打破从思想到形式的套路,让新闻重新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作品要“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因为那些最真实、最贴近、真正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关切和期许的话题,才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要采写到真实鲜活的新闻,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从丰富的生活里、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创作的智慧与灵感。《村里最远那一户》创意策划的可贵之处就在于2020是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之年,在总书记最初提出“精准扶贫”的地方,用记者跋山涉水的脚力写好具体到每个人的“精准扶贫”文章。选择了“村里最远的那一户”,是把最深切的视线投向最苦最穷的那些群众,看似“随机”的选择,又收获了各式各样“笑中带泪”的脱贫故事。

《村里最远那一户》在形式上的创新之一,是14个短视频摈弃了惯用的客观中立风格的“第三人称”叙事,让脱贫户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家的脱贫故事,还有扶贫干部当起了Vlog博主,让贫困村无缝接入互联网时代发展“网红经济”,接地气的同时也富有时代气息。电视新闻专题三等奖作品《果果的译语世界》聚焦一个听障团队的传奇创业故事,也采用了“第一人称”旁白的形式,艺术化地赋予聋人以声音。这种人称的转换,看似只是叙事视角的简单变化,但作为传统媒体“不约而同”的选择又有其深意:可以看作是传统媒体应对社交媒体、自媒体盛行的主动转型中的一种尝试,那就是在新闻中更加注重“情绪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社会动员都是通过传递和分享共同情感经验的方式实现的。”为了激发更多的情感体验,所以尝试讲述“我的故事”,好处在于能够给观众很强的代入感、体验感,很容易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他们的甘苦。

当下大热的VR新闻,在全景式、交互式方面走得更远,通过三维虚拟技术“为用户营造一种对新闻事件的‘沉浸’与‘在场’,成为虚拟现实新闻及其传播效果的终极追求”。在资金技术条件尚难具备的县市级媒体,可以通过不断践行“四力”,以纪录片风格的拍摄一个个好故事,尽可能为观众创造沉浸感、在场感。电视新闻专题一等奖作品《闽宁纪事》、电视新闻专题二等奖作品《鄱阳湖最后的渔民》《第一书记种瓜记》等都是这类。《闽宁纪事》摄制组行程10000公里,拍摄素材500多个小时,浓缩成1小时的成片。8个精品故事之一,闽商为了在宁夏种葡萄先投资十多亿元种树,住了十年板房,历经数次挫折失败,最终酿出了醇美的葡萄酒,村民就业脱贫了,戈壁滩也变成了金沙滩。片子被传至哔哩哔哩网站后引来许多弹幕评论:“十多亿,有魄力”“人人脸上带着快乐,这样种出来的葡萄也会更甜美吧”“这样的商人多来点”。闽商一波三折的创业故事,爱拼才会赢、先富带后富的主题,是通过大量同期声拍摄实现的:无人机、超广角、微距镜头……通过新技术加持画面叙事,地面空中360度拍摄以及娴熟的镜头语言,引来90后、00后强烈的共鸣。《鄱阳湖最后的渔民》也是如此,节目组历时近1年先后50余次深入鄱阳湖区,与片中主人公同吃同住,全程记录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政策出台后渔民转业转产的故事。它本身是一个有矛盾冲突、张力十足的好故事,如果用配音加采访机械穿插就浪费了一个好故事,因此节目组决定少用配音、多用不同场景采制的大量同期声进行结构与叙事。比如渔民手拿全家福讲到养育子女,镜头切换到渔船边的小娃,转接非常自然,把养儿育女概念具象化,形成更易感知的镜头叙事。无论是动员大会上渔民带着“火药味”的发言,还是渔船被拆时忍不住掉泪的不舍,这种对于渔民真实困境的原生态记录,有真情流露带来的共情,更能吸引受众对人物命运走向的关切,有很强的感染力,也能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在场感,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上也实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比客观、全面的新闻专业主义走得更远,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更懂得共情的重要作用。这种同理心和感受力有助于记者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生动地讲好故事,如果建立在新闻伦理和尊重常识的基础上,那么必然比传统“我播你看”的单向性传播,具有更强的舆论影响力和传播力。

拒绝漠视历史的无知,以纵横时空为轴开掘新闻的深度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新闻的及时动态传播已成常态,越来越快的新闻时效性让全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新闻的空间距离也在缩小,但有一种错觉:新闻记者就该关注追赶那些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旧闻”被轻易归入“历史的尘埃”,记者有没有历史意识好像无关紧要。但不具备历史意识,往往会让新闻作品变得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很难对一件事情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无法深层次地发掘新闻作品的价值。笔者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发现,记者要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不认真学习历史并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出不来好作品的,记者能否以历史思维来看待当代问题决定了最后片子所呈现的高度与分量。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开创、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闽宁纪事》的主创团队要完成这部重大主题作品,必须具备相当的历史意识,在纵横的时空轴中考虑宁夏闽宁镇脱贫的价值和意义。主创团队找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宁夏电视纪录片,这让观众对当时宁夏西海固“十年九旱”的状况有了直观了解,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亲临宁夏调研,通过检测泥土成分他提议贫困百姓异地搬迁至靠近黄河水源的闽宁村就显得充满智慧。然而片子回溯的历史,还不仅限于从帮扶之初到现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是院士专家团队每年开会都为宁夏发展群策群力,福建农林大学校长、教授兰思仁通过多年造林治沙的经验发现云杉年轮变宽,得出宁夏从2011年后逐渐由“干旱半干旱”地区变成“湿润半湿润”地区,不但为宁夏人打破观念、发展更多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依据,更提出这划分干湿区的400毫米降雨线,吻合古代长城的分布线,这意味着可以从更长的历史维度去解读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它翻开了2000年历史的新篇章。这个故事对新闻价值的开掘令人拍案叫绝。当然,这离不开新闻事实本身的存在,但如果记者没有足够的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又如何从浩如烟海的闽宁故事中找到这精华?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全片共21分钟左右,它呈现的长江大保护主题宏大,渔民转业转产故事丰满。该片的写法上也是大开大合式的,渔民的“点”和渔村、长江的“面”相互穿插,在岁月和现实的交互中进行叙事,有笑泪,有思考。即便在那么短的片长内,作者还不吝笔墨介绍了长山岛有500多年历史,透过渔民翻开厚厚族谱的镜头,几百年来长山岛人靠打渔为生的生活变得真实可感,而今为了保护长江画上句号,就显得那样意味深长,也显出中国人面对生活的韧劲。

应该说,以故事化讲述、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做法,因其对电视制作的便利性、受众接受的容易度、传播效果的良好性已经被广泛运用,但如果要让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么在这“众声喧哗”时代,记者要学会在日常的碎片化呈现之中炼就一双发现真新闻、好新闻的慧眼。具有可操作性的一大方法是:无论是对故事素材的挑选,还是故事深度的开掘,一定要将它们置身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中去呈现,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那些符合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先进性、时代性、人民性的新闻,才是新闻工作者最该去记录和大力表现的。因此,基层媒体新闻工作者既要脚踩泥土也要仰望星空,在深邃的历史时空中去关照当下,因为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

猜你喜欢
破圈
重新定义水产功能料!凭三精新标准“破圈”,福美康品牌价值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露营“破圈”背后,这家房企解锁了新社区美学
破圈出击 年轻人玩出收藏卡新活力
棉花娃娃强势“破圈”
敢于奔跑,勇于破圈
从《惊·鸿》看传统戏曲的“破圈”传播
破圈
CCG EXPO 2020|让动漫破圈,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泡泡玛特“破圈”
小众马术赛事如何在传播中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