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袁舒 王雪迎
一批批支教老师牵起孩子们的小手,暗自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们走出沙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距离新疆和田市80多公里远的沙漠中,有一个很多当地人都很少去的巴克墩村。这里气候恶劣干燥,沙尘暴频频发生。但这里却有一群年轻人,他们离开舒适便捷的大城市,用支教的方式为沙漠中的孩子架起一座通往广阔未来的桥梁。
从北京出发,经过3000多公里的路程,坐30个小时的直达火车到乌鲁木齐,再换乘两天两夜的大巴,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和田市,最后在和田市区坐小车,到达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
2017年以前,这里的孩子们因为贫困、教学条件差等原因无法接受合格的教育。巴克墩村小学在塔瓦库勒乡11所村级小学中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学不到标准的拼音读法,有的学生到毕业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2017年开始,自治区团委采用“驻村支教、志愿支教”的教育扶贫新模式,每年从全国各地选派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和支教老师来到巴克墩村,帮扶村小学和幼儿园解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
巴克墩村三面被沙漠包围,学生们带支教老师彭梦(左二)到沙漠里玩。摄影/韩东锋
支教项目伊始,许多初到巴克墩村小学的支教老师都被这里的环境吓到——校园里,两排平房相对而立,教室后面架着煤炉,空气中氤氲着黑烟,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离得远的同学丝毫感觉不到暖意,一双双小手生了冻疮。有时上着课听到咣当一声巨响,发现一个学生摔倒在地上,是她坐的板凳散架了。而老师还没来得及上前帮忙,小孩就早已娴熟地将连接板凳的铁丝扭好,坐回去继续听课了。
在开始具体学科的教学前,先要帮助学生们重新养成学习习惯。“帮家里干活”“带弟弟妹妹”……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村里孩子们不来学校上学,整体到校率不到30%。参与第一批支教的古丽艾谢姆挨个给学生家里打电话,由班长带路,一家家地走访。看到学生帮父母照看弟弟妹妹的情况,她就去给家长做工作,尽量想别的办法来替代,如果家里实在有困难,就让学生把小弟弟小妹妹带到学校来,由不上课的老师轮流照看。一次次家访过后,同学们旷课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一个月后,全校学生的准点到校率提高至90%以上。
2021年6月,蔡汉左来到巴克墩村,成为第5批支教老师。蔡汉左教的是数学,刚到这里时,她精心准备了很久的第一节课,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孩子们为什么听不懂?蔡汉左不断地琢磨。她白天上课,晚上看名校教师视频课,总是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学习。为了提起孩子们的上课兴趣,她还尝试自己动手做有趣的教学道具。
韩东锋负责带全校成绩最差的五年级二班,虽然任务艰巨,但他仍然踌躇满志。支教老师大多是非师范类专业毕业且尚未走入社会。他们来时就知道,巴克墩的孩子是他们的第一批学生,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批。这让他们更加珍惜时间,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韩东锋说:“在巴克墩更有一种存在感,少了你,就少了一个老师;多了一个你,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这里的确太需要改变了。这里的女孩听从父母的话,多数初中毕业就结婚,认为农民的孩子只能当农民,沿着父母走过的老路活着。他们不知道沙漠的那边是什么样子,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要从这里走出去。“在经济和文化上,巴克墩也是一片沙漠。”从北京大学来支教的刘继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其落后的社会环境让这里几乎与外界脱节。“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没有任何想法,没有期待。”但最后打动刘继的,还是孩子们对知识发自内心的渴望。于是一批批支教老师牵起孩子们的小手,暗自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们走出沙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巴克墩村小学的成绩从全县排名倒数第二,提高到和田县139所村级小学全科总分第一名,及格率从2017年的3%提高到现在的51.55%。过去想转学的学生不走了,方圆十几公里的村还有不少家长把孩子转过来上学。
2017年12月,“驻村包校”伊始,学生们在旧教室里大声朗读课文。摄影/茹可
学生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开始因为厌学哭着不肯去学校的苏比努尔渐渐爱上了学习,而她也以最高分数从巴克墩村小学毕业,考入了新疆内地初中班。“以前我不知道这些汉族老师为什么会无条件地对我们好,他们图的啥?后来我通过参加夏令营,来到乌鲁木齐、北京,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才明白,就图我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和田,到内地多看看。不要像父辈一样,一辈子守在沙漠边上。”而她也已经想好了未来的路——“我想像老师一样,一直读书,成为一个独立女性,走一条和妈妈姐姐不一样的路。”
年轻的支教老师们用汗水改变了沙漠中的这所小学,而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改变了自己,在奉献中收获了无比珍贵的人生感悟。
来自山东的姑娘杨锐承认自己以前有点矫情。读本科时,650元的耐克鞋两天就要用软毛刷刷一次,衣服不超过两天必定过水。起程前,她还往皮箱里塞了一条1300元的枣红色大开衫毛衣裙和一条优雅的淑女裙。但是,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刮来的恼人风沙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78元网购的两件小棉袄换着穿,洗得都快变了形;50元两双的鞋子换着穿,淑女裙送给了学生阿曼尼沙的妈妈;保持了3年的化妆习惯也彻底停了。甚至为了消灭虱子,还和女同学们一起剃了光头。如今的杨锐不再那么在乎那些外在的东西,只有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进步,才能给她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在大城市打拼的同学都觉得杨锐彻底消失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偶尔也会劝她:“不要那么幼稚,去新疆待两年,大龄剩女还没钱,你都不考虑爸爸妈妈?”杨锐知道朋友是好心,但她也发现,大学毕业成了人生的一道分水岭,每个人的追求并不一样。现在的她,能看到学生们悄悄放在讲台上给老师的葡萄和红枣,是最开心的事情。在巴克墩村,每天都能感受到爱与被爱。
5年时间里,来自北京、河南、上海、陕西、广西、四川等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一批又一批来到巴克墩村小学用青春完成着一场盛大的接力。他们之中虽然有很多人已经返回,但是与学校的联系却从未间断。支教结束前,刘继把40个电子文档整理成教学手册,留给了学校,而他到现在还时常和正在巴克墩村支教的老师们视频讨论教学。巴克墩村小学已经成为他割舍不下的牵挂。
“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做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每个来到这里支教过的年轻人的心里话。如今的巴克墩村小学获捐10台钢琴,组建了第一支鼓号队、足球队、舞蹈队、朗诵班,这所沙漠中的小学已经能够承载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梦。
为了消灭虱子,支教老师杨锐选择和女同学们一起剃光头。2018年10月16日,剃完头的第二天,杨锐为学生们上课。 摄影/王雪迎
2020年9月13日,考上初中的苏比努尔·阿巴(左一)和海尼克孜(左三)在启程前回到巴克墩村小学看望赵萃校长(左二)和魏冉顺老师(右一)。 摄影/王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