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宇轩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布局,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22年6月30日,中宣部就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齐家滨表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 亿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2.2 亿”这个数字,是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突破的最好见证,也是我们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最佳成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发展大势作出科学判断,深刻阐明了人才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强烈信号,推动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才工作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22年7月,在制造业大省广东,政府搭建了百家龙头企业和百家技工院校组成的技能生态平台,通过“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出管理,龙头企业出标准、出岗位、出师傅,院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的模式,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新工匠”。
十年间,我国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培养技能人才,使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 亿人,占7.5 亿就业人员的26%。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从亲自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颁奖,到多次会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领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新时代人才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革。2016年2月,我国印发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放权、松绑”为核心,突出“精准、分类”要求,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
2017年9月,中央组织部召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从《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再到《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续出台,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从完善人才培养到改进人才评价,从畅通人才流动到激励人才发展……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人才链、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日臻完善,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
2021年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在2022年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人才驱动推动创新驱动、以人才强国助力科技强国指明方向。
山东省农科院2021年8月组织了“破四唯”岗位竞聘工作,经过现场答辩、专家组评审和综合评议,10 名科技人员成功晋升到高一级岗位。崔凤高便是2 名晋升为研究员的受益者之一。
因长期扎根基层一线,贡献突出,晋升研究员的崔凤高激动地说:“由于只有大专学历,以前我无法晋升正高级职称。这次通过‘破四唯’竞聘,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
持续深入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打牢了坚实基础,彰显了党和国家识才爱才用才容才的诚意,人才引擎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2022年5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海外学成归国到南京大学工作的120名青年学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工作感悟,表达了弘扬优良传统、担当强国使命的坚定决心。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希望他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战略下,我们党对广大留学归国人员的关心爱护和殷切期望。
2020年4月22日,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14 位西迁老教授。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一身本领投伟业,一片丹心为报国。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是广大人才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创新创造最深沉的动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成就。人才的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03 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 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2年的第34 位快速上升到2021年的第12 位。超7839 万人的专业技术人才、超6000 万人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54.6 万名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奔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决战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人才、靠创新、靠科技。
踏上新征程,日益壮大的人才大军必将进一步支撑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坚持党管人才战略、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必将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美好图景在神州大地渐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