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春雷
说到狷急之人,我想到王蓝田,王述。他吃鸡蛋的搞怪故事,《世说新语》里描述得很生动,这里就不赘言了。其实王蓝田是一个很正派的人,就是对提拔他的恩人宰相王导,也是有一说一,从不讨好卖乖。有一次聚会,王导每说一句,下属们都大声叫好,这让坐在末座的王蓝田很不爽,他站起来说:“王丞相不是尧舜,哪能事事都做得对?”王蓝田的话,虽然很煞风景,但却得到王导的肯定。可惜的是,世人记得住的,好像并不是王述正派的优点,而是他性急的缺点。
虽然古人强调,“不以一眚掩大德”,但是,雍容大度,气定神闲,是一种君子之风,一个人,一旦犯了性急的毛病,似乎就不能入君子的门墙,而须杂厕小人的行列。孔子及其弟子当年被匡人围困,三日不火食,饥肠辘辘,弟子们都焦急万分,但是孔子却弦歌不辍,这的确显示出一种大家风范。我们常常欣赏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高贵气度,所以王述的狷急,在君子看来,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幼稚得可笑。
苏轼《陌上花》诗序中,记载了一个动人的传说:“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王盼王妃归来的心情,肯定是急切的,但他却在书信中叮嘱王妃“缓缓归”,不要太急迫,这就显示出一种动人的体贴情怀。吴王不是以“王”的身份居高临下给王妃下命令,而是一种温情的告白,“缓缓归”三字,展现出吴王充满人性的一面,给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王安石《北山》诗中有:“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在宋神宗时候实行革新,是一个雷厉风行的政治人物,但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是王安石的另一面。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也开始在大自然中消磨光阴,涵养性情。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人生并非总是战场,战斗间歇,也是需要喝喝茶,赏赏花的。从某种角度说,王安石像是一个在战场上打了败仗的人,但读他这首诗,我们却感受不到一个败军之将的懊丧颓废之气。且不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单是他在诗中表现出的那份淡泊坦荡的情怀,就可见这个人的气度不凡。
历史上,谢安同样是一个相当有气度的宰相。淝水之战战况报来的时候,谢安正在同人下围棋,听说了捷报,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说了句:“小儿辈大破贼!”绝没有喜形于色、手舞足蹈的表现。要知道,这一场战役,对东晋来说,是生死战,败了,东晋将再无立锥之地,只有逃到海上去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谢安的气度,其实在年轻时,即慢慢养成。有一次谢安和王羲之、孙绰等一帮友人划船到海上嬉戏,结果风涛大作,王羲之等人神色大变,纷纷要求调转船头返回,谢安却气定神闲,悠然吹着口哨,让船夫继续往海的深处进发。“缓”说到底就是一种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人格风范,是一种举重若轻、抓大放小的办事艺术。
我家有个斗方,上书林语堂的四句话,其中一句是:“缓者有雅致。”我很欣赏这句话,也用它来自勉。一个人要成为一个“缓者”,是要有一番修炼的功夫的。这又让我想到《菜根谭》中的名言:“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这段话实在说得好。缓者的雅致,是要在“浓艳场中”“纷纭境上”经历一番磨折,才会有的。就像海上的风涛,砥砺出谢安不喜不惧的气度,这才有淝水战场,指挥若定。
王喆《恨欢迟》中言:“似菊花、如要清香吐,缓缓等浓霜。”人要成为一个缓者,也是急不得,要缓缓修炼才行。这恰如菊花,若要吐露清香,完美亮相,就得“缓缓等浓霜”,光是“浥露”还不够。我们讲“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缓”才是一个人慢慢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