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谦君 YANG Qianjun 吴晓楠 WU Xiaonan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研究热,对众多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者与理论家的学术遗产展开了研究。作为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第一人”,朱皆平在城市规划理论传播与学科建设中的贡献巨大[1],其理论与实践展现出的思想体系与专业理念,或许可以为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及国土空间规划带来启示。
回顾朱皆平的学术历程(图1),其求学期间所涉专业广泛,主攻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他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有着深入了解与研究,在市政、卫生、水文等领域皆有建树。作为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的学生,他紧紧追随并传承格迪斯的区域规划理念,提倡新城市运动,运用“地方—工作—人民”三项式,解决近代中国城市建设问题
图1 朱皆平的求学工作经历及主要理论著作
[2]。上世纪40 年代,朱皆平以固定召集人的身份,主持研讨“武汉区域规划”各项工作,拟定相关研究报告和规划计划内容,成就了中国近代历史上首次区域规划实践[3]。
他所撰述的文章不仅涵盖城市市政工程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建设理念、区域规划理论的转译与应用思考,更有大量著作涉及到基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城市经营理念、构建城市设计本底逻辑的城市美学思想,以及从全局性统筹考量国土空间资源分配组织的国家规划。本文将着重讨论朱皆平在这3 个方面的规划理念。
在《武汉区域规划初步研究报告》[4]中,朱皆平对武汉的历史资源保护开发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也完整地表达了他的遗产观。
首先是历史层积性的观念萌芽,站在汉阳龟山上观景,他构述了“远—近”历史景观概念。远处是饶有画意的由山河林野组成的集体影像,“代表大自然之赐予非薄”;近处是在抗日战争中被破坏的城市聚落,其中不乏被摧毁的古迹,“由我辈承受遗产者谋之不藏耳”。面对这样一幅由山川与城市、历史与眼前汇集的画面,应将其“留民族永恒之纪念”。
对一个具有历史层积性的空间赋予“纪念碑性”[5]的意义,首要应当遵循的是“古迹之历史真实性”,这是一切古迹价值存在的基础。登高远眺看到眼前的城市,能唤起人们的意识在时空中交织,最终落位于某一个历史上发生重大事件并留有遗迹的点,这种承载了“人类时光的证言”且具有史实文献性质的“废墟”[6],就是朱皆平所认为的“古迹”。至于对古迹的保护问题,他非常积极地提出了“以旅游开发获取收益促进良性循环”的建议。
朱皆平的城市遗产保护观念落实在规划实践中,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如何保护历史遗迹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与城市遗产的关系;二是从如何利用城市遗产的角度,为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2.2.1 关于历史遗迹的保护
早在1942 年,朱皆平便已提出了城墙保留与否及如何保护利用的对策,其基本思路建立在限制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发展中小型城市为主的城市网络基础上。他认为,城墙天然地为限制城市大小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将有城墙的城市划分为大城市和小城市两大类,且小城市的城墙又可划分为3 个次级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墙,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大城市以北京、西安等历史古城为主,这类城市的城墙“严整壮伟”,应当完整地保留,并作为“最合理想之人工界限”,可在清空沿城墙和城门外大道的建筑后,在城墙外围建设5~10 km 的农业地带,形成自然屏障。
小城市则依据“城”与“墙”的形态关系,分为“城包街式”“街包城式”和“无围墙之大市镇”。其中,“城包街式”的小城市,“城墙之工程,相当伟大,尤以一面或三面临水者,为最饶画意”,应予保留缮葺,可以同时体现城乡分界、纪念先人、防水围堤的功能;“街包城式”的小城市,其城墙较为寻常,拆除后可在城基位置建设林荫道,“富于历史或美术意义”的城门可以作为古迹保留[7]。
2.2.2 对城市遗产的利用
在《近代城市规划原理及其对我国城市复兴之应用》一文中,朱皆平阐述了关于旅游促进遗产经济的观点。对于构成旧城市建成区的核心肌理骨架——旧城老街,他称其“街道狭窄,饶有古趣”,以这样的意趣招揽游客,“入其中者,只觉身入画境”“热闹而谐和,殊有鱼相忘于江湖之乐趣”“古色古香,自有其财富价值也”。对于因家道败落、子孙穷困而陷入“任其颓废或变卖改做他种建筑物”的私家园林,他提出由政府统一收购、修缮、管理,园林是“地方历史之荣光”,其中的奇花异草供人观赏游览,“犹可化而谓附带之金钱收入也”[7]。
1946 年,朱皆平将自己的理念落入武汉区域规划中,建议充分利用辛亥革命的历史遗迹,在阅马场建设武汉最重要的“文事中心”;在蛇山、龟山及附近主要湖沼等风景名胜区开辟“游道”,发展旅游业;保留汉口旧市区的几条古街,作为“老城”遗迹。他反复强调风景古迹的保存并不只是“承平风雅之事”,历史也可作为资本。他认为,欧洲国家以地方历史为资本招揽游客形成的“游览事业”(tourist Industry),是值得武汉学习借鉴的[4]。
回看朱皆平的遗产观念和规划设想,他对历史遗存的态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地保留并静置在城市空间中。相反,他非常在意对历史资源的利用,无论是线性边界的城墙,还是肌理骨架的旧城街巷,亦或是点状分布在城市中的私家园林,都能够提出激活历史空间的对策。不仅要使历史遗迹在时下的生活中继续承担承载历史传递信息的文化作用,更要通过发展旅游、展览业态,形成良性的、流动的盈利模式,使被保留的历史遗存能够将自身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实现“遗产经济”的利益最大化。
在朱皆平提出的近代城市规划四原则中,美学即占一条。19 世纪工业革命兴起后,机械主义、功能主义占领了主流话语,西方城市追求急速的经济发展与工业技术进步,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展现古代艺术文明的城市建成空间造成了巨大破坏。美学与经济的利益之争不休。朱皆平秉承克罗齐的观点,认为经济与美学是人类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皆必需的追求,应当在它们之间寻求综合、调和的路径。在朱皆平的观点中,美化与经济之所以会被对立争论,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脱离了人本位。城市中经济与美化不可相容,是没有从“实际人”角度去考量的“理想家之不切实际”。他重新定义了其观念中所谓的“经济”与“美化”,即:经济不再囿于“金钱经 济(money economy)”,而是“人生经济(life economy)”[4];美化也不再浅显地表现在外表的装饰,而是对人的内心需要的切合。它们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环境要求后,对人生意义和内在价值的追求,二者合而为一,都是人的“超我”的表达。
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近代中国率先发展民族工业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服务于工业建设,过于偏重实用功能而忽视了人居环境品质。朱皆平把因此丧失美感的空间称为工业贫民窟(industrial slum area)。无论涵盖怎样的实用功能,首先映入眼帘给人以直观视觉印象的,都是建筑、园林、街道乃至整个城市的外部形态,而这种印象也是物质形态被创造出来后由观赏者从认识的角度赋予其意义和价值的瞬间,各式各样的外部形态中,“其表现程度至完美与否之问题,是生美学上之公案矣”[4]。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具体地辨析“美”,仅仅凭借直观视觉和精神冲击感受到“良好的印象”,也能够激发人们潜在对美的体悟。一座城市如何给人“良好的印象”,既可以壮观瞻,又能够激发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对城市乃至对国家的桑梓之情?朱皆平从平面空间的形态布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城市平面布局的图形,其实是人的意识、一个地域的文化传统以及对美的认知在空间中的映射。不同国家、地区在布局原则、设计手法方面的差异,本质是基于各国的文化传统和对美的理解与认知上的差异,通过城市规划工具,将不同文化性格的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形态表达在物质空间中。最终所呈现出的空间形态,是带有民族基因的一种文化形式。朱皆平提倡弘扬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利用象征田埂的经纬几何线条,作为平面图形的划分形式;在建筑设计等细节之处,以“玲珑”的形式与“鲜明颜色之谐和配用”,展现“国人心灵之‘精细性’为外国人所永未梦见者也”[4]。更进一步地,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同时,需要展现出博大宽宏的精神,综合吸收西方国家的规划理念和规划经验,推进实现中国城市规划的近代化发展。
可以看到,无论是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讨论,或是从理论基础、规划思路等角度分析城市美学,或进一步以游览、贸易事业的发展为古迹保护利用和美化城市做保障,城市经营的理念始终贯穿在朱皆平的思想中。他从良性、健康、可持续的远景角度,为城市构建了具有自驱力的循环路径,将城市中的一切内容转换为可利用的资源为城市赚取利益;又以城市经济收益反哺城市的发展,继续推动古迹保护和美化城市的深度开展。
1934 年,朱皆平在《交大唐院季刊》杂志上发表《从城市规划说到国家规划》一文,首次提出了“国家规划”概念。基于城市的系统性、关联性特征,他提出应当发展“城市系统”,倡导制定城市规划时“跳出城市范围以外”,将“区域规划”的概念扩大化,建立“国家规划”。他认为,城市规划的价值在于“有充分的张本,与贤明的规划者”,在规划前期需要先行展开大区域的“文事测量”;国家规划也是建立在相同的逻辑上,“要根据已往与现在的张本,而向未来里预留地步”[8]。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国家规划是在对全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经济贸易、生产生活、建成环境等各项要素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之后,确定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组织制定有关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城市改造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政策措施与行动方案。
由朱皆平的主张可见,国家规划是经由城市规划中衍发出来的,以“大都会”作为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发展的支撑力量,从时间的长度与空间的广度考量城市发展在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中的意义与作用。他跳出城市界限本身,以广阔的全局视野反思城市“文事”工程的推进,其目的在于由城市的伟大谋求国家的伟大。这样的视野与思维,显然也是对格迪斯“区域观”的传承与发扬。
从国家规划的角度出发,朱皆平提出了“科学立场的城市布置”,具体从全国城市的整体分布情形和重点城市的内部布置两方面展开讨论。就全国的城市分布情形来说,他认为国家规划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以地理为背景、以历史为纲领、以各种交通运输为线索的,使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网”。相较于以“首都中心”为核心环绕分布“外围要塞”的蛛网式结构,朱皆平提出的城市网络更在意均衡性,意在形成类似“渔网”的“结结自紧,线线有力”的组织结构,不仅在城市形态布局中结成“渔网”,还要在物资供应、运输体制、经济能量上形成均质化、高连接度的网络体系。对于一个城市的内部布置,着重从防灾角度考虑,强调城市应具有“空旷”“抗火”“抗震”的特性,要求在设计中以坚实的建筑材料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对水源和用水量有精密的计算和充分储备[8]。
此外,朱皆平非常注重建设以中小型城市为基础、重点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结构,他曾在1944 年撰文提出,对“一千人口之镇市”要格外提起重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在1 000 人口规模的小城市中的居民总数占总人口比重的83%左右。从国家规划的角度出发,对这类城市通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来实现工业化,不仅能够疏解人口,还能利用小规模的工业生产,与西方国家争夺商品生产市场[9]。
1930 年,朱皆平学成归国,任江苏省建设厅公路局工程师。在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的战略框架下,着手为当时的江苏省省会、“实业计划”中重要的内陆商埠镇江市拟定了“镇江城市分区计划”,并于1931年将其成果《镇江城市分区计划及街道系统意见书》发表在《交大唐院季刊》上。当时的镇江,面临着货运改道后港口贸易的衰落,亟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历史资源的先天优势,借助新技术与新理念,开展旧城“整理”改造。朱皆平认为,镇江城市发展式微,但仍具有庞大的家底,未来无可限量,故提出在分区规划中只做一般性的发展引导。这一思路对照今天的发展战略规划也有相似之处。
具体实践中,朱皆平从城市功能的角度展开,结合旧城区历史发展沿革、自然环境特征、经济贸易本底、建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将镇江划分为政治区(文事中心区)、第一商业区(新市区)、第二商业区、第一住宅区、第二住宅区和工业区(图2)[10]。在城市遗产方面,提出通过在市中心设立纪念物,获得市民的情感认同和历史认同;同时,规定使用石材和青铜制作纪念物,并且选址在城市主要道路交叉口的广场上。在城市美观方面,提出各级机关、学校、美术馆、车站、戏院等各类公共建筑在设计建造时,需由专家对建筑形式、高度、材料进行专门的审查;对普通的住宅建筑,则规定了建筑不得超过2 层,且外部形态应当与相邻建筑和周围自然环境相调和适应。
图2 镇江城市分区计划图
此外,在镇江的分区规划中,也充分体现了朱皆平的城市经营理念,提出利用镇江的千年历史,利用“江上三山”“南郊三寺”与长江沿岸及城市周边自然丘陵共同构成的风景,发展旅游业。规划计划结合市区外环的名胜和丛林设置园林区,以“三寺”为中心建造公园,公园间以“风致林”串联,构建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形成城市居民的康养场所、城市生态环境的韧性屏障以及吸引游客的独特风光。
通观朱皆平的学术成就,可以充分感受到其思想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超前性。
他总是以系统性、关联性的视角,尝试给出城市病的治疗方案。城墙可以限制城市的大小规模,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道路不仅服务于居民的日常出行、交通运输,也是城市的通风管道和生态走廊。虽然朱皆平的主线目标是推行分散主义城市布局和公共卫生改造,但他提出的规划对策也对保护城市历史古迹、提升城市美学品质、合理划分城市用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在科学性上,他不仅在学科教育和工程实际中具有先进性实践,也在理论转译和学科基础的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1934 年,朱皆平率先提出“城市规划”为本学科最恰当合理的中文名称,通过辨析英国语言习惯中Town 与 City 的区别,剖析规划工具的作用方式,指出Town Planning实质上是一种将“城市”(Town)通过规划变为“都会”(City)的过程[7];而城市规划的动态特征,也是朱皆平一再强调并贯穿其文章著述的核心要义。
受自身教育背景的影响,朱皆平非常注重城市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他不断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提出通过预防医学与公共环境卫生的双管齐下,改善人居环境和健康生活品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崇以“治未病”的思路提高人均寿命和生存质量[11]。
对于城市中的一切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朱皆平认为都可以进行资本化经营,使城市资源为城市创造财富。他格外重视的诸如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等要素,都被纳入城市经营的框架内,用以转换眼前的短板困境为发展优势,平衡了不同声音的诉求。他从未来的角度,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注入能量,也从历史的长河中实现了城市规划师对人类价值证据的守护。
在今天来看,朱皆平强调跳出城市的线形范围,从更广阔的视野考虑自然环境与城市物质机体的关系,自然本底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生产生活资料的影响,城市功能划分与平面形态的表达,以及一个城市与周围其他城市之间的网络关系,这种观念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相似之性。
在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社会,提出保存城市历史遗迹、开辟游览胜地,尊重历史空间格局,提倡分散的城市网络系统,从广域视野考量城市甚至国家的规划建设,具有非常超前的、先进的发展眼光,甚至对当今的城市规划工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继续深入发掘研究朱皆平的学术遗产,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一项工作。
在后疫情时代,在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回顾朱皆平的规划思想,发现许多可以借鉴的思路。公共卫生是城市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预防”是为人们构建健康堡垒至为重要的一步。同样地,城市建设乃至国家建设都需要从宏大处着眼、在精细处落脚,通过规划的手段“预防”可能会出现的城市问题。对于过去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安全韧性保障的做法,亟待城市管理者与城市规划师共同构建新的价值体系。
(感谢马鹏博士对论文提出宝贵的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