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莲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三病区,河南 淇县 456750)
慢性肾衰竭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我国发病率约为10.8%,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1]。慢性肾衰竭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危及机体各个系统。中早期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目的在于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疾病进展。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病机与脾肾阳虚密切相关,通过补肾温阳、健脾益气有助于保护肾功能[2]。同时,近年来有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反应在慢性肾衰竭进展中有重要作用,通过监测氧化应激程度有助于明确疾病进展[3-4]。本研究用温脾补肾方辅治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109例,均为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男39例,女15例;年龄53~71岁,平均(61.96±4.27)岁;病程6~23个月,平均(14.52±4.07)个月;体质量指数19.2~27.2 kg/m2,平均(22.92±1.09)kg/m2;原发疾病为高血压肾病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23例;临床分期为失代偿期36例,代偿期18例。观察组男38例,女17例;年龄52~73岁,平均(62.41±4.42)岁;病程5~25个月,平均(14.81±4.22)个月;体质量指数18.9~27.8 kg/m2,平均(23.05±1.14)kg/m2;原发疾病为高血压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24例;临床分期为失代偿期35例,代偿期2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中相关要求。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经B超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血清肌酐(Scr)>133 µ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30mL/min。②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型;主症: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肢寒畏冷、食少纳呆;次症:脘腹胀满、夜尿清长、大便不实、腰部冷痛、舌淡、脉沉弱。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血压、血糖经控制;③临床资料完善,可配合完成研究;④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近6个月有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②本研究药物禁忌;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心肝功能不全。
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复方氨基酸胶囊(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727)350mg,日2次;口服卡托普利(安徽城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710)12.5mg,日2次。
观察组加用温脾补肾方。药用大黄12g,山茱萸9g,当归9g,桂枝9g,附子6g,熟地黄12g,人参6g,芒硝6g,山药9g,干姜9g,甘草6g。日1剂,常规煎煮,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3个月。
以中医证候评分评估总有效率。依据症状严重程度,由轻到重主症依次记为0、2、4、6分,次症依次记为0、1、2、3分。显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大于75%;有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45%~75%;无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小于45%。
以生化分析仪检测Scr、血尿素氮(BUN)评估肾功能。
抽取空腹静脉血4mL,离心提取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评估氧化应激反应。
用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5 23.42±4.15 10.11±2.45 20.342 0.000对照组 54 22.74±4.03 15.82±2.66 10.531 0.000 t 0.868 11.660 P 0.388 0.000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Scr(µmol/L) BUN(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229.65±28.46 158.34±19.32*14.62±2.04 8.62±1.54*对照组 54 227.61±27.59 178.66±22.06*14.35±1.96 10.38±1.68*t 0.380 5.118 0.704 5.703 P 0.705 0.000 0.483 0.000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MDA(nmol/L) SOD(µ/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8.62±1.15 5.06±0.94*74.26±8.41 120.36±11.55*对照组 54 8.43±1.09 6.83±1.02*76.12±8.94 96.42±10.81*t 0.885 9.424 1.119 11.168 P 0.378 0.000 0.266 0.000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尿毒”、“癃闭”范畴。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气血不足、肾脾亏虚,进而水毒湿邪蕴于体内,造成酸碱失衡、内分泌紊乱,发为本病[5]。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为脾肾阳虚证,病机为气化功能不足、肾气亏虚,治宜健脾补肾。温脾补肾方以大黄、山茱萸、当归、桂枝、附子、熟地黄、人参、芒硝、山药、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方而成,方中附子、桂枝可温阳补肾,共为君药;山茱萸为臣药,可补肝脾、益精血,滋阴补肾;佐以大黄、芒硝、当归、人参,可益气养血;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温脾助阳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桂枝提取物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扩张肾血管,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可减少自由基产生[6]。因此,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脾补肾方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保护肾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cr、BUN水平均降低更加明显,说明温脾补肾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具有明确效果。
相关报道指出,慢性肾衰竭可导致肾小球过滤率持续降低,造成机体酸碱平衡紊乱,导致肾脏缺血、缺氧,提高自由基水平,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并进一步造成肾功能损伤[7]。MDA是脂质过氧化物,其水平变化可分析机体细胞损伤程度;SOD是酶类抗氧化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效果,对改善氧化应激损伤有积极作用。温脾补肾方中甘草、人参提取物可降低MDA水平,提高SOD活性,且具有调节血压作用,对改善机体缺氧、缺血状态有积极作用[8-9]。因此,温脾补肾方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证实温脾补肾方可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损伤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温脾补肾方辅治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型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