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姗,张云宁,欧阳红祥
(1.湖南城市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2.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布置、流程、指令等具有复杂性,且多为露天作业、易受气候影响,作业时间长、施工机械品类多等特点使得建筑行业成为工作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安全生产仍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根据住建部数据统计,近十年来,建筑业死亡人数与安全事故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死亡人数在600~1000内波动。传统安全管理理念认为事故的发生源自人和物两个方面,提出“物因环境”的改善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1],但本质上由物引起的后果也部分来自于人的行为。对于建设项目组织的安全管理,需要项目管理方加强安全监管,也需要施工方主动参与安全管理。21世纪初期,有学者提出安全公民行为概念,包含安全服从与安全参与两个维度[2]。此后有学者提出安全绩效概念,定义其为所有安全相关行为效果的总和[3],用以衡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安全投入、优化控制等方面均取得了丰富成果[4-5],但也发现硬件设施提供的安全边际效应并不随着投入的增多而提高,“物因”环境的改善存在限度,“人因”环境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更多目光转向积极组织行为学,学者们提出真诚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伦理型领导等具有积极特质的领导行为,认为其对于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6]。积极的组织领导行为有利于员工积极心理状态的开发与形成,促进其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管理。
伦理型领导由来已久且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管理人员的伦理型特征使其更易获得员工的信赖与遵从。伦理型领导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强调规则的执行,提倡员工的利他精神,鼓励做出对组织和他人有利的事。德治自古受到推崇,注重领导者的德行,笔者尝试将伦理型领导引入安全管理领域中,探索伦理型领导特点及维度划分、伦理型领导及各维度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再以安全氛围为中介变量,验证各维度在伦理型领导与施工企业安全绩效影响关系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根据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及管理启示,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伦理型领导早期被认为是一种思考方式。随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维度对伦理型领导的内涵进行研究,TREVINO等在文献[8]中认为伦理型领导包含道德的管理者及道德的个体两个维度。RESICK等在文献[12]通过对全球管理者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伦理型领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共性,并提出了四维度模型。黄杰在文献[10]中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三维度模型。
具体的伦理型领导维度梳理如表1所示。
表1 伦理型领导维度
笔者研究的伦理型领导内涵和维度应涵盖3个方面:①是拥有领导美德的“道德人”,能够在日常中做到内外一致,有着高尚的伦理道德意识,真诚可信任;②表现出利他主义观,这是我国文化中千百年来独有的和企业持续注重的一点,领导者应不仅仅关注个人利益,更要关注他人利益,并在下属中传播;③善于集体激励,是“道德守护者”,通过正负激励措施,强化组织伦理规则,使员工必须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保持与企业价值观一致,增强团队凝聚力。因此,笔者将伦理型领导分为领导美德、利他主义、集体激励三个维度。
安全绩效早期主要以某项工作实施期间出现的伤病、安全事故等造成的损失进行测量,是衡量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组织管理角度出发,廖中举等[15]提出安全绩效是安全管理系统日常运行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安全目标的达到与风险预防措施紧密相关;MICHAEL等[16]提出安全绩效也包括个人安全行为与结果。企业的安全绩效既关乎于组织管理、也在于个体行为,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笔者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绩效的研究侧重事故的预防,将安全绩效定义为依据企业生产目标对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和员工安全行为现实表现的测量结果,分为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绩效和安全行为绩效两个维度。前者为企业安全方面的制度、风险控制方案、管理措施、防护装置等的有效性;后者为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方面的参与、遵守、态度及行为等相关的情况。
社会认知理论指出,个体的行为受自身经历与对他人的观察学习影响,管理者具备的美德、利他精神能对员工产生榜样作用[17],对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增强员工的安全心理和安全认知,促进工人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安全行为[18]。伦理型领导利用自身职权对企业生产工作行为进行判断,参与制定合乎伦理的企业规则,在保证自身行为与人际关系中的示范合乎规范的同时,能通过强化、双向沟通与决策促进下属的类似行为[19]。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若管理者具备正直、诚信等美德,注重集体利益,对现场施工人员给予关怀,制定合乎伦理的安全准则,以身作则并贯彻落实,不仅能促进安全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也能使员工的安全行为向规范靠近;同时,根据员工的安全行为给予相应的正负激励措施,能使安全规则得以强化,增强组织认同感。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伦理型领导对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假设1a-1c领导美德/利他主义/集体激励对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绩效和安全行为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安全氛围”最早由ZOHAR[20]提出,认为是组织成员对环境中的所有危险的感知总和,其后于2010年对该定义中危险感知的途径加以完善,认为组织成员的危险共识通过领导导向、教育、沟通、激励等方式形成。也有学者从组织角度切入提出安全氛围是安全方面作业现场水平的客观认知,脱离于个体,即企业现有的安全文化和行为管理状况[21]。关于安全氛围维度的划分和测量尚未形成统一定论,较有代表性的安全氛围测量量表有ZOHAR依据Israel企业提出四十问题八维的安全氛围量表。已有研究多从组织管理、环境、个人三个方面展开,测量指标主要包括管理者对安全的承诺、员工参与、安全沟通、安全培训、风险感知等。回顾文献综述,笔者将施工企业安全氛围定义为工人对所处环境的危险感知及对施工环境的客观评价,分为以下四个维度:①管理层承诺,是组织管理层为了实现安全目标提出的安全承诺完成度情况,体现的是组织整体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②安全交流,是工友之间、上下级之间、企业内外利用一定的渠道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经验、资料、意见和知识等内容的沟通,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增强共鸣,以形成安全生产工作的合作共赢;③安全意识,是工人内心具备“施工一定要安全”的态度以及看法,也是工人对于施工表现造成自身或工友人身伤害的潜在危险的预警和自我保护本能;④施工环境,是指施工现场的客观安全水平,包括机械的安全运行、施工材料的放置、防护设备的布局等等。
(1)伦理型领导与安全氛围。安全氛围通常受到作业环境和安全隐患问题的影响,表现为人与组织在特定时间段对周围安全状况的认知。个体对于安全氛围的营造感知极为敏锐,领导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可通过采取积极手段来营造组织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伦理型领导对安全氛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假设2a-2d伦理型领导对管理层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施工环境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2)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企业安全氛围对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绩效、员工安全行为间的影响关系已得到学者一致认同,ZOHAR等认为安全氛围通过员工产生的期待进一步影响其安全行为。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3:
假设3安全氛围对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层承诺体现了组织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及安全态度,能使工人产生积极反应,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积极实施;安全交流能反映员工对于安全行为的认知与相互之间的共识;安全意识即员工对自身或工友人身伤害潜在危险的预警和自我保护的本能,良好的安全交流与安全意识能促进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行为,提高企业安全绩效;而施工环境则是安全施工的必要条件,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a-3d管理层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施工环境对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3)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伦理型领导对安全绩效具有直接影响,也能通过中间变量间接产生影响,有学者提出伦理氛围可以在伦理型领导对下属不正当表现的作用关系中充当中间变量,作用于两者之间的促进关系[22]。伦理型领导的伦理特征会影响组织氛围的形成,领导的管理行为通过安全氛围的中介作用对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影响,作用于企业安全绩效。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安全氛围在伦理型领导与安全绩效影响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假设4a-4d管理层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施工环境在伦理型领导与安全绩效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本文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假设模型
调研对象为施工现场的一线工人和中基层管理者,为保障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实证部分分为预调研与正式调研两个阶段,正式调研前通过预调研结果对问卷题项进一步优化。预调研样本来自湖南省某施工企业,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7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通过SPSS20.0计算各题项的CITC值和Cronbach′sα的值,根据信度分析结果对问卷题项进行净化(CITC值小于0.3且该项删除后Cronbach′sα值变大)。对净化后所有题项做探索性因子(EFA)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并将方差最大旋转,进一步计算KMO值及Bartlett’s球体统计值,经验证效度满足要求,形成正式调研的问卷。
正式调研阶段样本来自湖南省、江苏省、上海等地的施工企业,通过电子问卷和现场发放两种方式获取。共发出问卷370份,回收340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有效回收率达88%,满足不小于题目数五倍要求。正式调研样本中男性占82.7%、国有企业占72.0%、从业时间3~5年占34.7%、普工占72.3%,故此次调研的样本主要是40岁以下的男性工作人员,以国企为主,有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人和工长居多。
变量测量量表设计主要参考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量表,根据研究对象特点进行调整,题项的设置尽量做到易理解、无歧义。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
伦理型领导量表主要参考高伟明等文献[11]中基于国外经典量表开发的适用于国内企业使用的伦理型领导问卷,分为领导美德、利他主义、集体激励三个维度,设置6、5、5项问题,如“我的领导总是能做出公平公正的决定”、“我的领导总在工作中能有效提升员工士气”等。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23、0.956、0.932。
安全氛围测量量表主要参考孙峻等[23]开发的针对施工现场的测量量表,分为管理层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施工环境四个维度,分别设置4个问项共16问,如“领导会对工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安全培训机会”、“领导会征求和重视工人的意见”等。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31、0.953、0.933、0.947。
安全绩效在董小刚等[24]提出的测量量表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分为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绩效和安全行为绩效两个维度,分别设置6、8问,共14问项,如“公司有完善的事故处理预案”“我在作业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46、0.933。
量表数据均值均大于3.0,方差位于区间[0.8,1]内,样本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偏度绝对值均小于3,峰值绝对值远小于10,可认为此次调研的量表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2.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通过Cronbach′sα系数对量表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上述量表问题的所有项CITC值远大于0.5,整体的Cronbach′sα值均在0.9以上,信度良好。
效度检验采用CFA分析法,通过AMOS21.0对变量的收敛效度、区分效度、关联度进行验证。伦理型领导、安全氛围、安全绩效的路径系数估值均在0.01水平上显著,各变量因子负荷量均在区间[0.5,0.95]内,对应的各维度组合信度(大于0.7)、AVE(大于0.5)值均优于标准值,具有良好的聚敛效度;各维度的平均方差抽取值均大于相关性系数平方,符合判断标准,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如表2所示,χ2/df值(小于3)、REMSEA(小于0.08)值均小于模型评价指标值,NFI、GFI、AGFI、CEI、IFI值均优于评价值(0.9),量表具有良好的拟合度[25]。
表2 验证性因子分析
2.3.2 相关性分析
通过SPSS20.0对伦理型领导三个维度、安全绩效两个维度、安全氛围四个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得到的Pearson相关系数可知,伦理型领导各维度与安全绩效各维度、安全氛围各维度与安全绩效各维度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伦理型领导与安全氛围各维度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施工环境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2.3.2 主效应检验
通过AMOS21.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伦理型领导对安全绩效的直接影响。各拟合指标值均优于评价值(χ2/df=1.023,RMSEA=0.021,GFI=0.921,AGFI=0.913,NFI=0.948,IIFI=0.928,CFI=0.948,TLI=0.937),拟合度良好。各变量对应的因子负荷量均在区间[0.5,0.95]内,指标值均优于标准;伦理型领导与安全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88(sig<0.01),即前者显著影响后者,假设1得到验证。
进一步建立伦理型领导各维度对安全绩效各维度关系模型,探讨伦理型领导各维度对安全绩效各维度的影响,结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其影响路径系数及拟合指标,指标值如表3所示,可得拟合度良好,且存在显著相关性,假设1a-1c得到验证。
图2 伦理型领导各维度对安全绩效各维度的结构模型图
表3 伦理型领导各维度对安全绩效各维度模型的拟合指标值
2.3.3 中介效应检验
在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时,应保证依次检验的变量与回归系数具有显著相关性,若发现不存在显著作用关系,则中止检验。部分中介变量与完全中介变量的界定解释:解释变量A对被解释变量B具有显著的作用关系,任一逻辑链上的变量C,受A显著影响同时显著作用于B,此时A对B的直接效应与加入C后的间接效益均显著但影响系数数值减小,存在“遮掩效应”,称C为部分中介变量;若影响系数降低至零,则称C为完全中介变量。按此思路,对伦理型领导与安全氛围、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之间的显著性关系进行验证,若满足中介效应的前提,将安全氛围加入伦理型领导与安全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中,分析其是否产生中介效应。
选用分层回归统计学方法,控制人口特征变量不变,验证伦理型领导对安全氛围及安全氛围各维度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回归结果可得,在p<0.001的条件下,伦理型领导对安全氛围具有显著的影响(β=0.412,R2=0.540,F=25.123),假设2得到验证;除施工环境外,伦理型领导对安全氛围的管理层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均有显著作用关系,假设2a-2c成立,假设2d未通过验证。
表4 伦理型领导与安全氛围及各维度间的回归分析
第一步检验满足要求,验证安全氛围及其各维度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其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从分析结果可知:在p<0.001的条件下,安全氛围对安全绩效存在显著的作用关系(β=0.345,R2=0.450,F=25.387),假设3成立;安全氛围各维度对安全绩效均具有显著影响,假设3a-3d成立。
表5 安全氛围及各维度与安全氛围的回归结果
在伦理型领导-安全氛围-安全绩效两两变量的相关性满足显著影响的基础上,在伦理型领导-安全绩效明显关系中依次加入安全氛围及各维度变量(不包括施工环境),得其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伦理型领导在p<0.001条件下显著地作用于安全绩效(β=0.883,R2=0.371,F=34.169),在其影响关系中依次加入安全氛围及管理层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三个维度,其关系的影响系数值均有所下降(β=0.883→0.460 0.468 0.490 0.475),即存在“遮掩效应”,可证明安全氛围及管理层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在伦理型领导与安全绩效影响关系中能发生部分中介作用,假设4、4a-4c成立。
表6 安全氛围对伦理型领导与安全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
(1)主效应分析。伦理型领导对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路径因子负荷量为0.882,且在p<0.001的水平下显著),证明了领导者行为是企业管理重要的“人因”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并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有效推动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优化,从而达到安全事故预防作用。建筑施工企业的伦理型领导主要表现在领导美德、利他主义、集体激励三个维度,安全绩效体现在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绩效和安全行为绩效两个维度,进一步探究发现伦理型领导各维度对于安全绩效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对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绩效而言,领导美德较集体激励、利他主义作用最大(p<0.01的水平下影响路径因子负荷量依次为0.245、0.179、0.176)。建筑施工现场员工往往存在一定的负面、应激情绪,“德才兼备”型领导的道德决策和伦理行为可对此进行有效的缓解。面向一线员工的中基层管理人员,从员工视角出发,注重日常作业行为准则和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伦理型因素,能有效促进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提高企业的安全绩效。对于安全行为绩效,利他主义影响最大,其次是领导美德、集体激励(p<0.01的水平下影响路径因子负荷量依次为0.226、0.176、0.101),利他主义鼓励员工在日常生产作业中采取更多有利于组织和他人的行为,员工基于领导和其他员工的利益考虑,会更注重自身行为是否执行了领导命令、是否合乎安全规则,虽不具有强制性,但能促进其对于集体安全的维护,提高组织安全绩效。
(2)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分析。伦理型领导对安全氛围有显著影响(p<0.001的水平下标准化系数为0.412),表明具有伦理特征的领导会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对其安全工作的重视,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友和上下级之间的安全沟通,形成良好的组织安全氛围。伦理型领导对管理者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均能产生正向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451、0.341、0.360),对管理者承诺影响最大,可见伦理型领导不单单是下达安全命令,同时勇于做出安全承诺,并付诸于实践。相比之下,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施工环境作为客观因素受规章制度的影响较大,即使领导者的伦理型特征不明显,也会提供法律要求的施工环境,伦理型领导愿意主动改善施工环境,但此研究中其对于施工环境这一因素尚不具有显著性。
安全氛围能显著促进安全绩效的提升(p<0.001水平下标准化系数为0.345),且其各维度对安全绩效均可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表明安全氛围越好,工人表现的安全行为水平也越高,安全管理系统运行也越有效,肯定了安全氛围这种软性因素对安全绩效的促进作用。安全氛围是主效应作用关系的中间变量,对管理者承诺、安全交流、安全意识均能产生中介效应。伦理型领导能促进组织管理层勇于提出安全承诺,从而提升工人的安全积极性,保障作业行为的安全。其次,充分的安全交流有利于工人主动做出有利于组织的举措,以提高安全行为水平和安全系统运行水平。对符合伦理型领导制定的安全管理标准行为给予奖励,可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在施工工作中保持警惕,降低不安全行为度。安全氛围各维度影响效果不同,施工企业可根据自身现状,针对性予以加强,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最大化提高安全绩效。
(3)管理启示。重视中基层管理者伦理型领导特质的培养。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作业特点加大了其对于伦理型领导的需求,不仅要注重管理层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其是否具有伦理型特征,能否更好发挥组织功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在安全生产越来越被重视的背景下,领导者的伦理特质和行为能提高其在员工中的威望,激励员工向安全准则与规范行为靠近,提高企业的安全绩效。
注重安全氛围的营造。建筑施工企业也应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开展日常安全教育与培训,灌输安全生产理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管理者应积极兑现安全承诺,并对安全行为给予一定奖励,加强与员工及工友间的安全交流,优化施工现场环境,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氛围。
(4)研究局限。①从数据层面,回收的问卷数据基本属于同时间获取的截面数据,缺乏纵向对比;②样本的来源比较单一,涉及地区少、企业类型较为单一,缺乏普适性;③中介变量的探索有待补充,作用关系中可考虑加入调节变量,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