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中煤地华盛水文地质勘察有限公司环境分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1)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客观要求。据调查,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尚好,但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旨在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同时营造良好的人居空间。良好生态环境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更可增进民生福祉。为切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对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监管及生态修复,防止重金属等污染物向地下水扩散,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降低经济损失。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地处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与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四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为200 km左右,与北京、天津的距离均小于450 km。研究区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高差较大,最高处和最低处相差1 800 m左右。研究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研究区蕴藏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是中国著名的高品位铁矿石产区,其中,武安市铁矿资源储量占邯郸市铁矿资源储量的90.8%,其是全国四大富铁矿基地之一。邯郸市为资源型老工业基地,钢铁冶炼、煤化工及焦化产业发达。目前,邯郸市拥有25家工业园区。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区25家工业园区的企业分布、生产活动、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确定各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危害,并分析污染成因,判断各工业园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是否存在环境风险,为工业园区科学精准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一般将土壤监测点布设在工业园区边界红线外的裸露土壤中(20 m范围内),若20 m范围内无裸露土壤点位,可向外延伸,最远不超过40 m。综合考虑污染物迁移方向和周围敏感目标位置等因素,监测点尽量布设在受企业污染影响的区域。为掌握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并尽可能减小扰动对监测点的影响,地下水流向的上游、下游为重点选择地,地下水监测点一般在上游、下游各布设1个。土壤监测点可满足地下水监测点要求时,可布设水土复合点位。
根据以上原则,在25家工业园区共布设监测点892个。其中,土壤监测点有820个,地下水监测点有72个。土壤样品全部监测pH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的45个基本项目,对于其他项目,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点监测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根据企业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进行选取。地下水样品重点监测pH、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耗氧量、挥发性酚类、氟化物和总硬度等31项因子。
土壤样品测定项目包括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氨氮、氢化物、石油烃和硫化物等。对于用于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的土壤样品,单独采集,不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也不采集混合样;对于用于监测含水率、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氨氮和氢化物等指标的土壤样品,用采样铲将土壤转移至广口样品瓶内,并装满填实,土壤样品与瓶口形成切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样品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为防止密封不严,密封时瓶口螺纹要按规范进行清洁;对于用于监测重金属、氟化物的土壤样品,采样时应剔除石块等杂质,然后装入聚乙烯自封袋中密封保存。现场土壤样品采集如图1(a)所示。
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保证土壤样品没有被污染。样品采集后,逐项逐件对样品进行清点,并一一与采样记录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按规范要求分类装箱。若样品清点结果与采样记录有差异,立即查明原因,逐一进行情况说明。样品装运需要流转单,明确样品名称、采样时间、样品介质、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样品寄送人等信息。样品和样品流转单要同时放到保温箱,一同转运。保温箱要有足够的蓝冰,直至样品完成实验室交接。
地下水样品采集后,按照监测因子添加一定量的保护剂,按规范要求立即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现场地下水样品采集如图1(b)所示。标签设计一般应包含测井井号、采样深度、采样时间、地点、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采样人等信息。
图1 现场土壤、地下水样品采集
标识后的样品立即存放在现场装有适量蓝冰的低温保存箱中,使用前需要仔细检查,确保其无破损,密封性良好。所有样品经分类、整理、造册后包装,12 h内发放实验室样品。运输期间,样品放入0~4 ℃密封的移动式冷藏箱内保存,应尽可能降低样品转移次数。
为保障土壤监测资料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要对整个监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分为现场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两部分。为判断采样瓶在采样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要设置现场空白样。在采样过程中,在现场打开现场空白样采集瓶,采样结束后盖紧瓶盖,与样品同等条件下保存、运输和送交实验室,以判断采样过程是否受到现场环境影响。
为检测样品瓶运输至地块以及从地块运输至实验室的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要设置运输空白样。运输空白样的可能污染方式包括:试验用水被污染,采样瓶不干净,采样瓶在保存、运输过程中受到交叉污染等。在采样过程中,现场平行样的质量控制样数量要不低于目标样品总数的10%。
研究区内25家工业园区周边土壤中,除两个园区存在砷、铊、苯并[a]芘超标外,其余工业园区所有监测因子均未超标。通过收集详细资料,摸清园区的企业类型、企业分布和周边环境,发现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园区的主导产业为煤化工、黑色金属冶炼等,砷、铊、苯并[a]芘为煤化工、黑色金属冶炼的特征污染因子。
地下水监测井数据显示,除磁县经济开发区外,研究区其他工业园区地下水均存在超标现象,超标因子包括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硒、锰、氯化物、氟化物等。经综合分析,参考邯郸市地下水背景值,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与邯郸市平原区地质结构有关。研究区第四系松散岩层发育,地下水多赋存于此,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其次是入渗补给,主要为河渠及灌溉回归水,其三是潜水侧向补给。
当前,邯郸市要坚守底线思维,坚持系统治理,全面落实企业责任,有效提升监管能力,强化污染土壤管控,守护土壤环境安全。
随着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实施,各级各部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体系逐步建立、不断完善,因土壤污染问题导致的环境事件得到有效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稳中向好。但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与滞后性,企业通过渗井、渗坑、暗管与暗道非法排污,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事件频发。各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部分金属开采矿区、化工园区周边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土壤污染风险较高。各工业园区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守土壤环境安全底线思维,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安全利用成效。要分析、查找并聚焦园区及周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盲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有针对性地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策略并稳步实施,逐步实现从局部重点区域治理向全局综合防控、从突发性环境事件遏制向关键性问题解决、从夯实基础向综合性制度完善的转变,有效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严格落实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准入制度,在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监测特征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本底值,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将其列入环保“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验收内容,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加快推进重点行业统一规划、集聚发展,推动钢铁、焦化行业企业实现集团化、园区化、专业化管理。全面清理和整顿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治污设施差的小型工矿企业,依法搬迁或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取缔不符合当地产业政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小型铁矿采选、钢铁冶炼加工、金属加工、化工(含煤化工)等生产项目。推进钢铁、焦化等企业退城入园,以采选矿、钢铁冶炼、焦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园区土壤和重点行业企业及周边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和重点地块土壤环境监测与动态监管名录相结合的制度,明确重点行业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切实抓好重点行业的全过程土壤环境风险管控。
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精准确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面落实污染防治要求。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的处理处置监管,开展危险废物环境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全面查清涉危单位生产经营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环境风险隐患,精准掌控涉危单位产生、储存、运输、接收、利用、处置等情况,建立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台账。配合市县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涉危企业环保智能监控体系建设,在涉危重点企业安装视频监控、智能地磅、电子液位计等设备,集成视频、称重、储存、工况和排放等数据,实时监控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流向。对于已查明用地土壤严重污染的重点单位,应督促其落实必要的污染源隔断、污染区域阻隔等风险管控措施。重点单位应结合生产设施或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同步实施物料和污水输送管线架空、车间和固废储存场所防渗改造、重污染区域土壤修复。
环境监管能力薄弱是工业园区管理的突出短板,一些园区环境管理人员缺乏,特别是土壤环境,监管执法能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快推动土壤环境监管、监测、预警、执法能力建设,健全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监测制度。以实施搬迁、关闭企业为重点,开展重点行业土壤污染调查和治理修复,践行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结合行业特点建立1~2个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项目,形成适合本地情况的技术路线与治理方案。将矿山修复与生态恢复相结合,加快推进闭坑和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程。定期开展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详细调查,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土壤污染风险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
本文通过测定研究区25家工业园区的土壤样品和地下水样品,判断各工业园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是否存在环境风险,为园区后续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监测结果表明,两个工业园区土壤样品存在砷、铊、苯并[a]芘超标,其主导产业为煤化工、黑色金属冶炼;研究区地下水样品普遍存在超标现象,超标因子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等,参考邯郸市地下水背景值,地下水水质因子超标与邯郸市平原区地质结构有关。未来,要加强管控,有效管理污染土壤,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扩散,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降低经济损失,切实维护当地群众的环境权益,保障区域社会安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