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良
(湖南长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14)
在进行大面积钢纤维混凝土耐磨地坪建设时,需要在已经振捣密实的钢纤维混凝土表面铺撒耐磨的材料,使其能够形成整体。选用这种建设形式,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耐磨强度,从而满足工程的建设要求。钢纤维混凝土是指,在普通的混凝土材料中,添加均匀的短钢纤维,使得建设完成的混凝土结构抗弯拉强度更强。短钢纤维还可以堵塞混凝土结构的毛细血管内部,避免混凝土结构在使用时,出现干缩裂缝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一结构的耐久性能[1]。
以某一地区的厂房建设为例,该厂房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78059.14m2,占地面积为51001.01m2。厂房选用了钢结构的建设形式,建筑高度为24m,厂房局部地下1层,地上1层,建筑尺寸375×144m。在进行实际施工时,设置有3 个厂房区域,需要对各个厂房进行具体的建设。在进行大面积生产车间地坪施工时,不仅要设置厚金属的耐磨地面,还要建设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在进行工程施工时,施工企业选择了特殊的合金骨料进行耐磨地坪的建设,并且对耐磨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2]。
在进行耐磨地坪施工时,施工企业需要明确技术的应用难点,首先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设计,并且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在进行钢纤维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时,设计结果的合理性,会对制作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的和易性,产生直接性影响,进而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在对材料的配比进行设计时,需要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对各项配比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测,从中选择最优配比。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其进行持续优化,才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性能,因为钢纤维两端带高很容易出现结团的现象,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优化时,各项工作的开展难度比较大,实验人员需要对各项配比条件下,结构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才能制定更加合理的配比方案。在对耐磨地面的平整度进行控制时,因为厂房的建设对设备的安装存在较高的要求,还要符合机器设备的行动需求,所以要对耐磨地面的平整度进行严格控制。实际上,平整度的控制属于施工难点,施工企业需要选择合理的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解决。在进行耐磨地面建设时,地面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一裂缝问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在进行回填土夯实施工时,作业存在缺陷或者选用的级配碎石压实度不足,就会引发不均匀的沉降问题,在进行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没有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就会对后续各个环节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引发裂缝问题。如果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求不能出现裂缝问题,那么在进行地坪施工时,需要引进更加先进的工艺和技术[3]。
在进行具体施工时,要做好回填土的夯实作业。在进行土方回填时,主要存在分层施工的方法,每层的回填厚度在300mm 左右。如图1 所示,如果施工企业选用了振动式的压路机设备开展碾压作业,要对设备的吨位进行具体选择,还要对碾压的作业速度进行严格控制,要保证最终的碾压结果,符合工程的建设要求。如果存在无法碾压到位的区域,要选用蛙式打夯机设备开展夯实作业。回填土夯实作业完成之后,需要通过环刀取样,开展相应的实验,对回填土的压实度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压实度符合相应的规范。在进行级配碎石垫层施工时,要对级配碎石的粒径进行严格选择,需要按照级配的区间分布情况,对其进行均匀搅拌。如果选用了装载车设备进行材料的运输,将碎石材料铺设到回填土上方区域,需要对铺设的厚度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选用合适的振动式压路机设备,对其进行充分碾压,确保级配碎石的压实度能够满足工程的建设要求。在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之前,需要通过浇水作业,对级配碎石层进行充分的湿润,还要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采用网格式的浇筑形式。在进行具体浇筑时,要对地面的平整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为后续各项作业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图1 振捣整平作业
在进行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建设时,要做好钢模的架设,可以采用22 号槽钢进行相应的建设。在钢模内外两侧,每隔800mm 左右选用电钻工具进行钻眼,并且交错锚入钢筋材料。在对钢筋和木楔进行加固处理时,要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为了对模板的平整度进行良好的控制,在进行大面积厂房建设时,需要按照纵横方向每隔6m 布置一个标高控制点。在进行钢模架设时,需要选用水准仪器设备,利用标高点开展测量工作。如果发现存在标高偏差等问题需要选用楔块,对其进行有效调整。尤其是在对槽钢的连接区域进行检查和调整时,要保证各项偏差处于标准范围内。在对钢模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安装的要求进行标准作业,尽可能降低人工失误问题的发生几率,还要保证钢模处于平直的状态。在对其进行加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还要对钢模的牢固程度进行全面检测。钢模架设完成之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合格之后,可以选用水泥砂浆材料,对钢模下方区域进行填堵,确保填堵的密实程度符合相应要求,避免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浇筑时出现漏浆问题,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质量[5]。
在对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优化时,因为在进行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建设时,不仅存在和易性的要求,还要降低结团问题的发生几率,确保整体的韧性和抗拉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在进行配比优化时存在较多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反复的实验,确保最终的配比更加合理。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建设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在对材料进行搅拌时,施工企业需要选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作业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才能提高这一环节的监测质量,避免因为材料搅拌不均匀,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技术人员在对现场的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时,如果发现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配比设计进行材料的搅拌,需要对不规范的作业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还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坍落度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这一数值处于标准范围内[6]。
在进行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建设时,还要按照设计的分割缝进行地坪的分仓处理。一般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浇筑作业时,采用了跳仓法开展浇筑作业。这一施工技术在实施时,可以保证相邻两仓的混凝土结构浇筑时间处于合理的区域,并且对混凝土结构的坍落度和水灰比进行有效控制。在进行结构浇筑之前,首先要湿润垫层,才能为后续各个环节的作业提供有效支持。在进行实际浇筑时,如果发现钢纤维存在聚集的情况,要立即将其抖散。在每个分仓内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保持连续的作业情况,不能出现施工中断等行为,要一次性将结构浇筑到设计的标高位置[7]。
还可以采用振动板和振动棒结合的作业方式,对结构进行有效振捣。施工人员可以选用震动棒,对钢模边角区域和柱边以及墙边的区域进行充分振捣,其余部位可以使用震动板工具开展作业。在进行振捣时要提高密实的程度,最后选用钢滚子,对其进行全面滚压。直至结构表面翻转之后,可以选用刮尺对其进行刮平,还要做好压浆处理,确保水泥浆的厚度更加合理。在对结构的渗水问题进行处理时,需要选用真空设备,对其进行有效消除,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应用密实度,并且缩短耐磨材料的施工等待时间。在进行耐磨面层施工时,首先要做好撒布作业,其次对其进行收光修饰。结构建设完成之后,需要立即开展养护作业,并且对伸缩缝问题进行处理[8]。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在进行大面积钢纤维混凝土耐磨地面建设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标准作业,才能提高各个环节的建设质量。在进行标高控制时,需要采用加密控制的方式,还要对现有的材料配比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促进各项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施工企业可以结合跳仓浇筑和分仓浇筑等技术,提高耐磨地坪的平整度,并且将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工程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延长地坪的使用时间,提高工程的应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