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丛春 段晓峰 胡 洁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
佛得角共和国是大西洋的一个群岛国家, 国土面积4 033 km2, 海岸线长1 020 km, 专属经济区面积734 265 km2。 佛得角群岛包括向风群岛和背风群岛两部分。 圣文森特岛是佛得角共和国向风群岛的重要岛屿, 是佛得角第二大城市中心, 也是第二大政治经济中心, 岛屿面积227 km2。 2016 年, 全岛居民81 863 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5.4%。 2015 年, 圣文森特岛经济总量为25 308 百万埃斯库多, 占佛得角经济比重的15.9%[1]。
历史上, 圣文森特岛明德卢市是大西洋中部的主要 “加煤站”, 是蒸汽运输时代欧美非三大洲海上通道的重要桥梁, 也是佛得角与世界沟通联系的贸易平台。 佛得角政府一直期望从战略高度挖掘圣文森特岛的发展潜力, 使之成为佛得角经济转型发展的杠杆,并通过圣文森特岛带动北部四岛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减少贫困。
2017 年, 佛得角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 希望中国协助编制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规划。 应佛得角政府的邀请, 中国政府派出专家团队对佛得角圣文森特岛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考察, 并于2018 年启动了海洋经济特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中佛联合专家组通过对圣文森特岛经济发展现状、 问题与潜力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建设的基本理念、 目标、 发展方向、 空间布局和政策框架, 描绘了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发展蓝图。 通过这项工作, 不仅使我国对大西洋岛国佛得角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而且在践行“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 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塑造中非合作的成功典范方面也将发挥深远的影响。
圣文森特岛是一个位于佛得角共和国西北部的典型的北大西洋海岛海域生态系统, 因其与大陆隔离,且其周围存在岛屿效应, 生物区系独特, 陆地生物多样性贫乏而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 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生态系统。 同时, 该岛处于海陆相互作用的动力地带, 敏感性强, 稳定性差, 在当前频繁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各种动力耦合的作用下, 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出复杂和多样的特征。
圣文森特岛是侏罗纪晚期北大西洋火山爆发后形成的一个火山岛, 其地表多为火山石和火山灰, 缺少植物生长的腐殖质, 适宜农业的区域很少, 植被覆盖率非常低, 只有少量的灌木, 缺少乔木, 树种单一且多为地方特有种。 该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盛行干热的东北信风, 年均气温20 ~27 ℃, 最低19 ℃(1 月), 最高31 ℃(10 月)。 岛上终年降雨稀少, 年降雨量约240 mm, 年蒸发量约1 800 mm, 基本没有台风等自然灾害侵扰。 岛上大部分陆域基本保持原始状态, 环境质量良好。
圣文森特岛周边海域大陆架很短或缺少大陆架,该岛和圣安唐岛之间有本国为数不多的大陆架, 但水深超过200 m。 离岛1 000 m 外的海域水深可达1 000~2 000 m, 水动力强, 水流急, 风浪较大。 该岛海岸带主要是岩礁岸线, 偶有沙滩分布。 周边海域海水质量状况好且稳定, 属于寡营养盐水质, 无富营养化的风险。 在周边海域共发现81 种海洋生物, 包含大多数海洋生物门类。
圣文森特岛矿产资源较为匮乏, 几乎都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包括石灰石、 浮石、 岩盐、 石膏、 黏土、白榴火山灰、 玄武岩等。 该岛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年日照时数达3 750 h 以上, 岛上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 800~2 000 kW·h/m2。 岛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 年平均风速达8 m/s 以上。 佛得角海域有6 个渔场, 渔业资源较为丰富。 此外, 周边海域波浪能、 海流能和温差能资源潜力巨大。
2015 年, 圣文森特岛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253 亿埃斯库多, 占全国GDP 的比重为15.9%,2010—2015 年GDP 年均增速为2.6%。 圣文森特岛三次产业结构为3.7 ∶31.4 ∶52.3,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1]。圣文森特岛在全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比较低, 但近年呈上升趋势。 2010—2017 年, 圣文森特岛外国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平均为3.5%。 2017 年, 圣文森特岛外国直接投资508.9 万欧元, 占全国外国直接投资的6.9%[2], 位列全国第4。
2016 年, 圣文森特岛8.19 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5.4%, 居全国第2, 城市人口比例达95%, 人口平均年龄30.6 岁, 2011—2016 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1.1%,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该岛首府明德卢市是佛得角第二大城市, 人口约占全岛90%以上。 2016年, 圣文森特岛失业率为16.2%, 15~24 岁的青年失业率为43.3%,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佛得角海域渔业资源种类较多, 但种群密度较小, 主要包括金枪鱼类、 小型中上层鱼类、 底层鱼类、 龙虾等。 近海渔业资源年可捕捞量为3.6 × 104~4.4×104t, 其中金枪鱼资源占2/3 左右。 2016 年, 圣文森特拥有捕捞渔船183 艘, 占全国捕捞渔船总量的10.1%。 其中, 半工业和工业捕捞渔船48 艘, 手工捕捞渔船135 艘, 分别占全国的39.3%和8.0%。 2010—2016 年, 圣文森特半工业和工业渔船捕捞量稳步增长, 近3 年稳定在5 000 t 以上, 主要以金枪鱼等深海鱼类捕捞为主; 2011—2015 年, 手工渔船捕捞量基本稳定在300~400t 左右。 以生产金枪鱼类等罐头产品为主, 该岛产品主要出口西班牙、 意大利、 美国、 德国以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 当地市场约占加工厂销售总量的8%。
图1 2010—2016 年圣文森特半工业和工业渔船捕捞量
格兰德港 (Porto Grande) 位于圣文森特岛明德卢湾东岸, 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也是全国货物的集散中心。 码头总长约1 710 m, 拥有9 个泊位, 最大水深12.5 m, 堆场面积85 590 m2, 能停靠300 米以下国际邮轮和3 万吨以下集装箱船 (载箱量3 000 标准箱左右)。 格兰德港以国内旅客和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主, 每年停靠船舶2 000~3 000 艘。 2017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4.8×104t, 占全国的36.3%, 其中国际货物吞吐量56.4 × 104t, 约占港口货物吞吐量的66.6%;集装箱吞吐量2.1×104标准箱, 占全国的27.2%, 其中国际集装箱吞吐量1.9×104标准箱, 约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91.7%; 旅客吞吐量35 万人次, 占全国的40.1%, 以国内客运为主, 国际客运仅占6.5%[2]。
表1 2017 年佛得角主要港口发展情况
圣文森特岛CABNAVE 船厂位于明德卢海湾东北端, 是佛得角现有的唯一船厂, 属国有资产, 由荷兰公司设计, 始建于1982 年, 1983 年正式启用, 现由CABNAVE 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主要维修中、 小型船舶。 CABNAVE 船厂占地面积10 hm2, 码头长145 m, 共有6 个船台, 1 组下水滑道, 最大可维修2 800 t 排水量、 长110 m、 宽16 m、 吃水5 m 的船舶, 设计年生产能力200 艘左右。 CABNAVE 船厂现有固定工人155 人, 主要从事船体油漆、 设备安装、暖通空调、 钣金、 管道、 主辅机、 船体、 尾轴的维修和保养等。 近年来船厂运营状况不佳, 实际修船量远低于设计生产能力, 据统计2009—2017 年船厂年平均修船量不足75 艘, 多数年份处于亏损状态。
圣文森特岛晴热少雨, 全年气温在20~27 ℃之间, 基本没有台风等自然灾害侵扰。 宜人的气候、 优美的岸线、 美丽的海湾、 洁净的沙滩、 云雾缭绕的绿山、 一览无余的火山地貌等构成了岛上独特多样的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葡式和英式风格的建筑群与现代化建筑混合布局, 岛上文化节庆活动形式多样, 艺术氛围浓厚, 颇负盛名的猫鲨湾狂欢节、 国际沙滩音乐节和跨年庆祝活动, 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 海洋旅游业逐渐成为推动圣文森特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展势头良好,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2016 年圣文森特岛旅游收入为833 百万埃斯库多, 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在各行业中增速最快, 年均增长17.1%[1]。 2017 年圣文森特岛拥有酒店45 家, 住宿接待能力为1 571 床位/ 天, 提供就业岗位511 个, 接待游客4.5 万人次, 其中国外游客3.7 万人次[2]。 法国是圣文森特岛主要旅游客源国, 占游客总数的26.4%。 依托格兰德港的天然优势,圣文森特岛的邮轮旅游业蓬勃发展, 居全国首位。 2016年格兰德港停靠邮轮56 艘次, 占全国的44.1%, 邮轮游客人数4.9 万人次, 占全国的62.8%[1]。
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建设是佛得角利用海洋优势融入世界经济舞台的重要途径, 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发展挑战与困难。
3.1.1 区位优势突出
佛得角地扼欧美非三大洲海上交通要冲, 是从欧洲经西非沿岸去往亚洲的海上航线必经之地, 在大西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 距南美、 北美飞行时间分别为4 小时和6 小时, 距南欧、 北欧飞行时间分别为4 小时和5.5 小时, 距离非洲大陆最西端塞内加尔仅1 小时。
3.1.2 自然条件独具特色
佛得角气候温和, 阳光充足, 干燥少雨, 自然灾害较少, 全年适合旅游, 对欧美地区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地质构造以火山岩为主, 独具特色。 岛上未开发利用空间较多, 自然岸线保留程度较高, 发展潜力较大。
3.1.3 享有欧美市场关税和配额优惠
佛得角与欧洲国家在经贸投资领域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 除武器之外所有商品均可进入欧洲市场, 享有免除关税并取消进口配额限制的优惠政策。 作为《科托努协定》 成员国, 佛得角享有欧洲提供的经济援助以及欧洲市场的特惠进入权, 同时作为美国 《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 (AGOA) 受惠国, 佛得角国内的纺织、 服装产品出口美国也享受税收减免优惠[3]。此外, 佛得角也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 根据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ECOWASCONVENTION),其商品、 货物以及货币可在该地区自由流通。
3.1.4 经济社会环境稳定
佛得角独立40 多年以来, 国内政治、 社会一直保持稳定, 未发生过重大社会动荡。 佛得角实行多党民主制, 政权更迭平稳。 政治治理良好, 2013 年世界银行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政治和体制评估中, 佛得角排名第1。 经济发展环境位居非洲前列,2017 年世界银行公布的营商环境排名报告中, 佛得角世界排名第129, 较2012 年上升10 个位次, 在非洲葡语国家中排名第3[4]。 同时, 人类发展指数位列非洲第3。
3.1.5 人口结构年轻化
2016 年, 佛得角全国人口总数为53.1 万人, 平均年龄为28.3 岁, 0~14 岁占人口总数的44.2%,15~64 岁占人口总数的47.4%[1]。 其中, 圣文森特岛人口平均年龄为30.6 岁, 人口结构年轻化将为海洋经济特区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3.1.6 海洋资源相对丰富
佛得角海域面积辽阔, 渔业、 旅游等海洋资源较为丰富。 渔业资源种类较多, 年可捕捞量3.6 × 104~4.4×104t, 金枪鱼和龙虾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自然风光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圣文森特岛沿岸水深条件较好, 港址资源优良。较为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风能、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海洋经济特区建设的重要基础。
3.2.1 淡水资源短缺, 矿产资源匮乏
圣文森特岛降水稀少, 主要集中于8~9 月, 降水频率和强度不仅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也无法满足地下水的补给。 降水稀缺和不规律造成周期性干旱,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系统脆弱。 岛上矿产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高达75%。
3.2.2 国内市场狭小分散, 区域交流有限
2014 年, 佛得角人均可支配收入222.9 千埃斯库多, 家庭储蓄率为9.1%, 国内消费能力有限, 内需市场狭小。 各岛屿分散分布, 岛屿之间交通不便, 经济交流与合作有限, 生产要素和人员流转成本高, 导致国内市场分散且割裂。 同时, 佛得角远离大陆, 运输成本高, 特别是与非洲大陆尚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仅占佛得角贸易总额的0.1%。
3.2.3 产业结构单一, 外部依赖性较强
佛得角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服务业, 对外依赖性较强, 80%以上的日常生活用品、 全部机械设备、 建筑材料和燃料等均依靠进口, 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 财政收支不平衡, 偿债负担较重, 2015 年财政收入418.3 亿埃斯库多, 财政支出484.2 亿埃斯库多, 外汇储备 (不含黄金) 5.51 亿美元, 外债余额13.43 亿美元[1]。 金融体系不健全, 金融机构实力较差, 国内信贷支持能力弱。
3.2.4 基础设施不足, 水电成本高昂
圣文森特岛机场等级较低, 可起降机型有限, 路网密度欠佳, 公路等级不高。 水电成本较高, 全岛以热力/ 燃油发电为主, 所需柴油、 重油均依赖进口,尽管可再生能源较丰富, 但利用不足, 太阳能、 海洋能尚待开发。 岛上淡水资源稀缺, 用水几乎全部依靠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用电约占电力消耗的10%, 进一步提高了用水成本。
3.2.5 失业率较高且高素质人才流失
2016 年, 圣文森特岛失业率为16.2%, 15~24 岁的青年失业率为43.3%, 分别高于全国1.2 个和2.3个百分点[1]。 由于近年经济发展滞缓、 岛际经济差异较大以及在外侨民关系等影响, 圣文森特岛和圣安唐岛高素质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国内主要流向圣地亚哥岛和萨尔岛, 国外流向欧美居多。
3.2.6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圣文森特岛内经济布局极不均衡, 80%~90%的人口、 重要设施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明德卢市区。 同时, 圣文森特岛与圣安唐岛、 圣尼古拉岛等尽管距离较近, 但各岛之间的经济功能定位模糊, 产业联系较弱, 优势资源未能形成优势产业, 未形成有效互补。
3.2.7 海洋产业规模和水平有待提升
海洋渔业主要以近海捕捞为主, 大部分为手工渔船, 渔港条件简陋, 水产加工及配套设施不足。 海岛旅游尽管近年来发展较快, 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够完善, 旅游资源未能形成产品体系, 与其他岛屿间组合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修造船业主要以修船为主, 设备老化、 配套设施不足、 经营效益和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 港口设施能力、 专业化程度、 服务效率、 服务水平与西非周边港口存在较大的差距。
3.3.1 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经过了近10 年的底部徘徊, 2017 年开始出现较为清晰的复苏拐点, 国际贸易复苏成为全球经济提速换挡的重要动力, 同时随着全球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新技术、新经济、 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 这些均将为海洋经济特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发展机遇。
3.3.2 非洲国家自主发展能力有所增强
近年来, 非洲国家通过与广大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开展合作, 经济政策和发展道路选择上更加多元化, 合作对象的选择范围和合作的议价能力显著提高, 一大批区域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实现了要素的区域流动, 提升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效率。 同时, 非洲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划能力加强, 非盟出台了 《2063 议程》, 非洲各区域组织和主要国家也已经或正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非洲整体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 为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发展创造了相比以往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3 世界主要国家对非洲的关注力度显著加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 非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发展资源和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舞台。 第二届欧非峰会期间, 欧洲国家承诺为非洲提供资金援助。 日本作为非洲最大的援助国, 出台了新的援助非洲措施。 中国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利用丝路基金、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沿线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贷款, 支持并推动了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印度、 印度尼西亚等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大对非洲的关注, 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3.3.4 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2016 年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 高度重视海洋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佛得角总理席尔瓦在施政纲要中提出“佛得角在未来10 年里重视海洋, 使海洋成为创造国家财富的重要因素之一”, 计划依托海洋资源形成以海洋活动为中心的产业链, 推动经济腾飞,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佛得角政府将海洋经济特区建设作为未来发展重要战略, 积极谋求战略合作伙伴, 这将为海洋经济特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4.1 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
2008 年金融危机后, 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土产业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分离主义等逆全球化现象, 佛得角等对外部经济依赖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3.4.2 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薄弱
尽管金融危机以来非洲经济较早地实现了缓慢复苏, 但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尚不具备。 多数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且多为初级产品行业, 服务业基础普遍薄弱, 外向型经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这种区域外部环境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产业转型升级, 对包括佛得角在内的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将产生明显的迟滞作用。
3.4.3 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
当前, 全球地缘政治复杂多变、 冲突频繁。 虽然近年来非洲政治安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传统安全问题时有爆发, 西部非洲地区恐怖主义、 宗教问题、 传染性疾病、 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主要安全威胁, 且向外扩散能力不断加强。 佛得角虽远离非洲大陆, 也很难独善其身, 外部安全问题随时可能渗透到国内, 对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建设造成冲击。
3.4.4 面临周边地区竞争压力
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 水产品贸易集散与航运中转方面, 与拉斯、 达喀尔等地区相比, 虽具有地理位置优越、 政局稳定、 社会治安良好等优势, 但也存在工作效率低、设施水平差、 生产成本高、 配套产业不足等方面的劣势。 旅游业方面, 圣文森特岛与加纳利群岛具有相似的旅游资源, 与塞内加尔、 摩洛哥、 埃及、 土耳其、葡萄牙马贝拉群岛等具有共同的客源市场, 但在旅游产品包装与宣传、 旅游设施与酒店场馆建设、 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与这些地区存在一定差距。
圣文森特岛应依托在区位、 资源、 市场、 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结合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重点围绕港口建设、 修造船业、 海洋渔业、 海洋旅游业、 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加强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增强本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与北部岛屿的经济联系, 提升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继续加强与欧美国家经贸联系, 扩大与亚太及非洲国家经贸往来, 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将圣文森特岛建成经济繁荣、 布局合理、 生态宜居、 富有活力的国际化、 现代化海岛。
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规划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 分步实施。 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建设应立足圣文森特岛的发展基础和战略诉求, 统筹谋划, 确定最迫切、 最关键的优先发展领域, 通过重点突破、 循序渐进、 分步实施、 协调发展, 带动全岛产业联动和北部四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 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以企业为主体, 以股份制改造和私有化为重点, 加快资产重组, 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 同时, 圣文森特岛要重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 政策调节、 组织协调中的作用, 制定优惠政策, 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办事效率, 提供完善的投融资环境。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建设要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保护原始生态环境, 优先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推进产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实现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 不断提升本岛与周边岛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佛得角圣文森特岛的发展实际以及佛得角政府的预期目标, 提出到2035 年将圣文森特岛建设成为在生态环境、 资源利用、 经济社会发展、 人文居住等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际化、 现代化海岛, 将其打造为大西洋中部的国际水产品贸易集散地和渔业服务保障基地、 西非航运中转基地和国际知名海岛旅游目的地。 具体目标包括:
社会民生显著改善。 增加以圣文森特岛为核心的北部四岛的就业机会, 力争到2025 年圣文森特岛的失业率控制在10%以下, 贫困人口显著降低,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类发展指数得到有效改善, 形成公平、 包容、 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良好。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良好, 基本形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经济内生活力显著增强。 优先发展的港口建设、修造船、 海洋渔业、 海洋旅游等产业初具规模, 产业发展环境与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初步构建依托海洋资源、 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力争2020—2035 年圣文森特岛GDP 年均增长7%左右, 形成大西洋中部国际化的、 富有生机活力的创新发展平台。
岛屿空间布局优化。 生产、 生活、 生态空间体系日益完善, 明德卢湾空间布局集中度得到疏解, 城镇体系得到合理规划与布局, 北部四岛经济联系和分工显著加强, 基本形成分工合理、 功能互补、 协调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
基础设施能力显著提升。 供水、 供电、 通信等基础设施服务实现全岛覆盖,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能源中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连接岛内外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与国内外的经济联系和区域凝聚力明显增强。
4.4.1 重点产业
港口建设。 调整优化港口布局和功能, 选址萨拉戈萨港区, 新建集港口物流园区、 货运场站及物流、仓储、 货物贸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货运码头,积极发展以集装箱为重点的国际中转业务, 建设北部四岛综合运输枢纽和西非航运中转基地。 在格兰德港新建邮轮专用码头, 改扩建客运码头和游艇码头, 逐步建设邮轮旅游商业综合体和国际海员服务中心。 完善港口运营管理, 引进国际先进的航运公司, 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作, 拓展国际集装箱航线, 提高集装箱运输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港口淡水、 食品、 燃料等综合补给能力。
海洋渔业。 不断提高海洋渔业设施和装备水平,逐步调整海洋渔业生产结构, 可持续利用近海渔业资源, 稳步发展远海和远洋渔业, 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积极开拓水产品贸易市场, 持续提升渔业服务和保障能力, 完善渔业产业链, 提高渔业附加值, 建设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将圣文森特岛打造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水产品贸易集散地和渔业服务保障基地。
船舶修理与制造。 调整修造船产业布局, 在远离中心城区、 临近新建港区的位置建设新船厂, 开展面向西非的各类中小型船舶的维修和建造, 逐步形成修造并举的生产能力, 同时提升修船技术、 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船舶企业管理, 实现修船规模、 技术和模式的新突破。
海洋旅游。 依托圣文森特岛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 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以及周边三岛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 培育开发旅游产品, 积极发展海岛休闲游、 邮轮游艇旅游、 文化节庆旅游和高端休闲旅游,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发展形成西部海岸、 东部海岸和中部乡村景观三条旅游带的格局, 打造 “北部四岛旅游圈”, 不断完善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将圣文森特岛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 海上运动基地、 全国文化之都和国际知名的海岛旅游目的地。
4.4.2 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 积极推进机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国际、 国内航线开发力度, 不断提升航运服务水平。 完善北部四岛的码头设施, 加快高速客运船舶建设, 强化北部四岛的经济联系, 拓展北部四岛水上交通航线。 同时, 加快建立快速便捷、 低碳环保及智能化管理的岛内交通体系, 加快公路体系建设, 提高路网密度, 优化改善路网结构, 发展公共交通服务, 提升岛内通达水平。
市政基础设施。 致力于建立安全、 高效、 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比例。 加快电网改造升级, 构建现代配电网, 推进智能电网发展。 以保障岛内用水需求和提高供水覆盖率为目标, 优化提升海水淡化设施建设和布局, 改造提升市政供排水网络, 逐步推进淡水、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及再生水分类管路建设, 不断提升水资源处理能力和效率。 加强对现有海缆的维护与改造, 筹划新建圣文森特岛与圣地亚哥岛间的直连海缆, 提高网络稳定性, 建设智能互联的智慧特区。
4.4.3 环境保护与卫生教育
生态环境保护。 提高生活污水、 城市垃圾回收处理能力。 修订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加强工业污染监管, 严格控制项目潜在环境风险。 加强绿山自然公园和城市绿化建设, 提升植被和森林覆盖率。 推进环境综合调查以及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夯实环境监测数据基础。
教育培训。 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探索引进国际办学能力, 服务多元化教育需求。加强与国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与交流互访,根据特区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开设应用性和适用性强的学科。 发展职业教育培训, 引进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办学能力, 设立专业职业培训机构, 建设面向全国、 辐射西非的职业进修和技术培训基地, 重点培养修造船、 航海、 自动化生产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
医疗卫生。 建设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 完善包括中央医院、 区域性医院、 卫生中心、 卫生站和专科医院在内的公立医疗机构的布局与资源配置。 加强医护人员国际交流与进修培训, 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完善医疗便利服务, 设立港口和机场急诊窗口, 为游客、 船员等外籍人员在圣文森特进行就诊、 救治和资金结算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