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引导企业了解行业发展态势,为行业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中国锻压协会通过网络开展了问卷调查,设置了多个调研主题。根据企业反馈的调查问卷,分别对不同的主题进行系列的统计汇总分析,陆续呈现给大家。本文是第三个主题调查结果汇总分析,本次是对调查题目“企业的管理核心是什么?”进行整理,列出了位于前列的大家最为关注的内容,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表2、表3。
上述实例表明,同一待求极限表达式求解方法不唯一(如例1),有时待求极限表达式虽然符合洛必达法则定理,但选取洛必达法则求极限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例2)。因此,在求解极限时,选取合适的、合理的求解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讲解极限的求解方法,而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灵活运用极限求解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调查主题设计主要是想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制度或运营技巧;另一个方面是文化建设,包括如何有效利用优秀的工业文化。
实际调查结果则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持续技术改进、节能降耗,绿色制造;二是高质量的制造能力,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三是加深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主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以上统计数字具体说明如下。
⑴“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的原有产品技术改造和革新以及新产品开发”,受到所有细分行业的重视。重视的原因除了一般认同的原因外,主要反映了锻压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是很快,也没有太多颠覆性的“换代”概念存在。也就是说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生产的产品基本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唯一变化的是“销售价格的不断被挤压”。创新和发展的核心是原有产品质量提升、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完全符合了锻压行业普遍认可的“最伟大的工程师是做原有产品的创新,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归根结底是做原有产品的优化”。在这种理念或现实培养出的观念束缚下,企业开发能颠覆企业原有产品路线或方向的新品非常艰难,多数情况下,一些企业会轻易地对其说“不”。
对原有产品的技术改造和革新必须大力提倡“1元钱”工程,为每个零件节约“1 元钱”而奋斗。节约的方式主要应集中在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实现较高的模具寿命和降低公共费用支出,同时从管理角度看,应减少中间制品留存,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和单位时间内的人均劳动生产率。
根据患者的银屑面积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几组。痊愈:银屑面积减少90%以上;显效:银屑面积减少60%~89%;有效:银屑面积减少25%~59%;无效:银屑面积减少小于25%。总有效率为:前三组之和。
(3)模拟工况测试阻垢率实验。为了使模拟工况测试阻垢率实验不受试样腐蚀的影响,实验选取825耐腐蚀合金,在60℃、常压的条件下进行挂片实验72 h。阻垢率按式(4)计算。
当然在对原有产品的技术改造和革新时必须考虑投资成本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必须谨慎地为原有产品扩大产能。如果与用户关系密切,必须在技术改造中考虑“改进或改型产品”的适应性。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各自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钣金制作行业比较关注流程管理能力,以价格为导向的竞争体系和理念,以及内部管理和运营流程和制度建立。这反映了这是个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批次生产的行业,让所有设备不停歇地处于生产状态,让自己的产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成为了钣金制作行业面临的管理难点。在这个行业中,设备能力的匹配和内部物流以及仓储显得非常重要,也应成为这个行业取得竞争力的一些突破口。
(1)低耦合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型(L—H)。罗源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GDP达到60 197元,但耦合度较小,仅为0.090 8。这类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应注意与邻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资源的流动,实现和谐发展。
⑵“质量稳定优先与质量提高,也就是做符合用户需求的质量”,除板材成形(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没有高的选择之外,其他三个行业都比较重视。这说明,不同质量概念下的质量认知具有区别,在锻件制造和设备制造中,内在性能质量非常重要,因为经过锻造,可以优化微观组织结构,锻造的零件一般在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差。为此,“高可靠性和耐久性比仅仅是尺寸精度高更为重要”,因此锻件生产和设备制造行业必须要重视“合适稳定的高质量”概念的贯彻和追求,不能把无用的“高出去的质量”浪费在寿命周期内,也不要把自己“做死”。
⑶“与用户建立‘共同开发产品’的合作机制,服务制造”也是企业把握市场话语权,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整个行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再是“用户要什么我做什么”,也不是“什么用户需要,我就为什么用户服务”的时代了。提供零部件的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参与用户产品设计阶段的工作,依据本身的特点和长处,为用户提供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成为了一种追求。实现了“在满足你功能需要的条件下,我以最优的方式生产和供应”。
本次调研的主题下,还列入如表4 的一些问题,大家选择的并不多。从这一点看,解决企业现实、当下问题才是正道,积极的应对市场变化,在挑战和机遇中,必须服从于“生存下来求发展”的规律,但也不能忽略了如下的一些关注点。
本调查结果对企业正在认真思考、关注和研究的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特别需要处理好“运营、经营”,以及“文化和内部制度建设与贯彻”中存在的传统经营理念和思维模式。
由于参与调查的人员基数不够多,反映的情况不一定非常切合实际,不管怎样,都值得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深入思考,为企业决策纠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