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晨 曹艳杰 曹宝山 李荣来 杨超 宋玉明 李强 龚勋
科学社会学的奠基者 R.莫尔顿相信,科学具有一种特殊的灵性特质,它是一种“情感的束缚”,把科学家的价值观和准则结合起来。换言之,以科学家为媒介,以标准的方式内化科学家的品德或良心。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重视科学精神。任鸿隽是现代中国第一位倡导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他提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动物学家秉志强调科学家应慷慨无私、忠诚忠实、勤勉而不懈怠,坚持以追求真理为唯一目标。竺可桢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应为“只问是非,不计厉害”。当代人文学者对科学精神的讨论亦不断增多,他们认为科学价值规范产生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内化为科学家的品德;强调随着科学的发展,更应重视科学的精神力量。诚如周光召所总结的,中国老一辈科学家除了践行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外,还彰显了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范,值得当代科学家学习。在“采集工程”项目采集研究的500 多位中国科学家身上,既看到他们对科学精神的完美诠释,也看到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科学没有边界,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国家。科学家精神既是科学的体现,又是国家与时代的体现。“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这就是中国科学家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是中国科学家留给全社会的精神财富。
“科学”一词源于西方。17 世纪西方一些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且具备一定专长的人,因相同爱好组成学术团体,共同从事某项科学研究。这种组建学术团体从事科学研究的做法后来逐渐被政府所认同和支持。这样,一些早期的职业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就诞生了,科学技术成果也通过这些科研机构一代一代往下传承。与中国古代科学家相比,西方科学家职业化程度更高,这一特征加速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在不同制度的国家,科技成果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效应不同。19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中提出,“把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科学家本人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逐名利的国家寄生虫、资本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工作者!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它的真正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思想引导和教育,中国科学家们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拥护者和建设者,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主要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作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学家对科学价值和功能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往往决定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人生目标的确立。只有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才会选择艰辛的科学技术的探索作为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们的思想认识、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会对他们的实际行动产生重要影响,或者说他们的实际行动会受到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从而体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因此,我们可以从科学家们的言谈中,尤其是从他们的人生道路的选择、社会活动和工作实际中领略体现在他们身上的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马克思曾说,“没有一条通向科学的道路是通向光明的,只有那些不怕吃苦、攀登陡峭山峰的人才能走上辉煌的巅峰。”技术研究同样也是一种艰苦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马克思对技术发明的描述,从另一方面阐述了技术发明是多么困难。马克思曾说,“一个地方所产生的生产力,若仅局限在邻近的区域,那么这种生产,尤其是发明,常常会消失,或从头再来。”可以想象,当一些技术领域受到严格限制时,人们需要花费多少精力才能掌握新技术。我们国家的国防装备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全体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成果。
科学技术成果具有承载价值,它是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的精神与智力的结晶。科技强则国强,科技胜则国胜,回顾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之路,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五号,再到天河二号,一次又一次伟大成就的实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们的接续奋斗。这些成就,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更凝聚着胸怀祖国,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甘于奉献,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科学严谨,人民至上的伟大精神。
党的科技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科技事业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的一种能力。科技领导力包括科技感召力、科技激发力、科技洞察力、科技助推力、科技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领导水平,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我们提出要推动科学技术的自主发展。中国要建设以先进科技为依托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起人人有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健全社会治理体系,要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夯实社会治理的精神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目标和新任务,必须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在国家安全、新冠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我们要营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创新氛围,学习科学家们大力协同、勇于奉献的精神,发挥中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提升科学治理的社会治理效能。同时,科学技术虽然促进了社会治理效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但也蕴含着公民信息被窃、危机公共信息安全等问题。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10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人民的需求为衡量技术发展的标准,坚持科技进步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中国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始终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当作科技发展的指向标。人民美好生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关系科技建设发展方向。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着中国科技工作者必须要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动民生领域科技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关键点,让科学研究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高的强大助力。
经对科学家精神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1271 名接受调查的公众中有七成以上的人平时会关注科学家新闻、消息或话题,有很多人被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展现的精神所感染。这表明公众对科学家故事是感兴趣的,科学家精神对他们有较深的触动,能起到好的引领作用。然而,对国内较具代表性的科普微信公众号的研究发现,这些公众号上科技人物题材的文章仅占3.9%。这从一个小的侧面表明,目前科普工作对科学家精神的引领作用仍然不够重视。
除了现有新媒体科普未能充分满足公众需求外,在青少年中流行的饭圈文化还使得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紧迫性凸显。一些饭圈粉丝“颜值即正义”的思想观念,尤其是某些明星的不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对流量、资本的崇拜也容易消解以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观念。积极的引导是当务之急,应通过弘扬科学家勇攀高峰、追求真理、爱国奉献等美好的精神故事,帮助减少乃至消解饭圈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此外,学术不端行为在科技界也时有发生,学风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精神上激发和激发科技人员做创造者、奉献者、践行者和先行者,做科学精神的表现者,科技队伍才能不断地向科技领域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新时期,我们要结合时代背景,从多方面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就特别指出,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实际上,要想提高我国的科技和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同时也要加强战略人才的培养,切实增强深入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大力加强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人才是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在中华民族100 年来的奋斗史中,我们党一直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扶持各类人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贡献。习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深入贯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为2050 年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强国奠定人才基础,绘制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新蓝图。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解决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都对科技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以“以人为本”的战略定位,加快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人才要立足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加快国家战略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需要遵循人才培养、使用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在人员构成上,科学的科技人员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组织,其中“塔尖”是战略和技术带头人,是科技人才的最高层次,要根据科技人才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特点,培养和利用科技人才。从人才成长过程来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坐而论道”选不出人才,“论资排辈”熬不出人才,要坚持实践标准,通过“干中学”“学中用”,立足科研实践,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让更多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从人才发展环境来看,优良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阳光雨露,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需要崇尚创新、鼓励探索、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需要让人才心无旁骛、潜心致研的良好条件和环境。
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界的宝贵精神财富,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20 世纪60 年代,我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从理论物理转向核武器理论,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关键性重要贡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院士,为满足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需求,5 次改变科研选题,在每一个科研方向上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时代楷模”南仁东先生24 年心无旁骛,长期奔波在贵州大山深处,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研制“中国天眼”(FAST),引领我国射电天文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要从他们身上汲取优良的品格,大力发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作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使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广大科技人才的精神引领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