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凯
骄阳似火的7月刚走过一半,侯凯的飞行行程就已将近5000公里,既跨越重庆、武汉、南京这几座火炉城市,也将足迹印在了北京、广州。随着小蚁托盘在全国76座工业城市的落地覆盖,侯凯的脚步也变得越发忙碌。
从业15年,侯凯的前十年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重要环节——物流运输中不断磨砺。后来的五年,侯凯则将过去十年所看到的痛点、难点转化为了一个想法:拥抱数字化,用技术武装企业,升级转型。
带着对可持续材料的探索与发现,侯凯与其团队认为,真正的智能共享循环模式,是解决未来制造业转型的一大方案。
经过两年的研发与调试,小蚁托盘正式在2019年11月面世,作为中国首个托盘智能共享循环模式,从物流中的基本环节入手,推动物流行业的健康、环保和绿色发展。
要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实现“双碳”目标,完成碳排放达峰、快速降低碳排放、深度脱碳这一过程。从目前看来,既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也是一次能够借此完成战略转型的商业机遇。
互联网企业中,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正在快马加鞭地设法完成“碳中和”这场任重而道远的计划。这个看不见的“战场”背后,其实也蕴藏着一片广阔天地,身处其中的每一个角色或许都将迎来一次时代机遇。
个人认为,互联网企业会在历史碳排放的中和、高碳排放环节的硬核减排技术、供应链的碳减排推动,以及制定长远、可持续发展、具备雄心的减排目标这些方面做出不同的行动。
互联网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根据企业各自的实际情况而不尽相同,共同的难点大致有两方面:
一是厘清边界范围,在运营层面、项目层面、产品层面及供应链层面对碳排放数据都要有全面的摸排和准确的计算,这部分由于专业性较强,在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计算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求很高,需要借助外部的专业碳咨询公司或碳审核机构的力量;
二是查清排放家底后,对于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的部分,如何制定紧急而科学有效的落地方案,如是否要将机房用电全部优化为绿电直供,厂房、楼宇屋顶全部铺设分布式光伏等,也是一大难点,需要统筹考虑。
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作为生产排放者,需要对其造成的气候影响买单,势必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甚至影响到部分技术落后企业的正常经营。因此对于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来说,谈及“碳达峰”、“碳中和”,实际是在谈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问题,这对于企业来说,当然是无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主要是以电耗为主产生碳排放,本身的碳排放量级,相较于电力、钢铁、建材行业企业偏小。而“碳达峰”、“碳中和”,将会给整个社会和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电脑报:您认为实现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是否会帮助部分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企业的发展必定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促进传统企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二是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三是提高企业抗气候风险能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会帮助部分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实现双碳有多种途径,如源头减量、能源替代、回收利用、节能提效、工艺改造、碳捕集等,企业需根据自身需求与发展状况,选择适合自身低碳发展的手段。“双碳”目标给各个行业带来了30—60年的黄金时间,这期间低碳绿色属性的技术、设备、解决方案更受大家关注,也会催生更多发展机会乃至商业格局的变化,最终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关注环境和气候问题。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升级,将会转变传统行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电动车的持续走强推动了主流车企电动车的强势发展,如上汽、吉利、奇瑞等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突破。如在今年3月比亚迪停产燃油汽车,随后交付的全部都是新能源汽车。从本质上来讲新能源技术给比亚迪等车企在混动或纯电市场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与行业巨头竞争的底气。
长期主义是一种格局,帮助企业拒绝狭隘的零和游戏,在不断创新、不断创造价值的历程中,重塑企业动态护城河。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效节能减排,同时作为可以在企业生产端到端过程中以及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新兴技術,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提高生产制造和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大规模投入使用,并快速带来明显的改善效果,是当下企业破局“碳双控”的最佳武器。
我认为智慧电网、能源互联、碳捕集、清洁能源、储能等技术,将会是未来十年巨头较量的重头戏,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会越来越重视低碳可持续发展,而这些在“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上的重要技术,也将逐渐成为时代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石。
互联网云服务企业排名(来源:绿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