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焦灼推进,美国对中兴通讯发布了七年的出口权拒绝令(Denial Order),令中兴顷刻间“休克”。
一石激起千层浪。禁运事件不仅仅是中兴的耻辱,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影响或许不亚于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它史无前例地刺痛了中国政府和普通民众,感受到“缺芯少魂”之危。
马化腾在事后评价,中兴事件把人打醒,意识到移动支付等科技应用再先进,如果没有手机芯片和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就像沙盘上建起的楼房,一推就倒”。尽管阿里早已在进行基础性研究,但阿里云總裁胡晓明也曾表示,中国在底层技术上与西方国家“差距不是一点点”,阿里想要赶上“需要持续投入数十年”。
龙芯作为科研院所走出来的“学院派”代表,一直希望建立一个中国主导的软硬件生态,与芯片巨头英特尔和ARM分庭抗礼。龙芯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基于美国MIPS架构,进行自主研发的CPU企业之一。产品性能偏弱,但经过市场验证的时间长,被认为安全性强,在党政军工的内网市场具有一定优势。龙芯认为只有坚持自主研发,从底层做起,一点点构建生态的“死磕”,才能保证中国企业在关键时刻不受制于人,这在中美贸易战得到证明。
龙芯中科在今年6月成功登陆科创板,国产替代预期和已经盈利的基本面使其首日收盘价暴涨超48%。但龙芯背后的问题在于,现在MIPS在全球范围内也只能靠龙芯等极少数公司独自支撑,建立成熟的产业生态尚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