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fHEUxvrldLSKPT6Qr8EeV0dIghsKPol7USK8hObFk=
在2018年经历华为事件之后,全国人民对技術标准自主化的关注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事实上早在2004年8月,《电脑报》就曾以技术标准自主化为主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和著名IT评论家方兴东,当时的西方政客为我们扣上了“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帽子,这个源于 20 世纪末美国在科技领域压制日本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对中国制定技术标准的贬称,而倪光南院士当时就提出了“中国应该主导技术标准”的观点,强调在人类共同的知识产权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
事实上,“技术民族主义”近年来也确实呈现出回潮态势,比如我国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就成为了西方针对的焦点,除了打压华为5G之外,还有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风波等等。并且这一风向也并不完全只吹往我国,2019年和2020年,欧盟对脸书、谷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展开反垄断调查。2020年12月,欧盟公布 《数字服务法案》,其多项条款直接指向美国科技巨头。欧盟认为可通过此类政策提升欧盟本地科技企业的竞争力,掌握数字经济的主导权,但这些做法也加剧了美欧之间在数字经济规则领域的分歧……
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们的观点是科技的发展应多以技术角度寻求共识,而非以民族文化区别彼此,中国的行业生态能为全球发展提供独特经验,所以我们应该避免在文化层面被定义,更不能主动呼应保守主义和保护主义,否则只会走上故步自封的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