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军民
调查性报道,属于深度报道的一种文体,是西方新闻界一种比较特殊的报道方式的舶来品。并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其报道方式很快被国内媒体广泛采用。
调查性报道以其深度挖掘的特性,特立独行的风格,使之越来越成为纸媒,也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甚至新媒体“崛起”的理想武器。
中国房地产报也不例外。中国房地产报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该报于1993年创刊,并一直以地产公共意见领袖身份,影响着中国房地产业官方、行业、开发商三方力量。出版周期为周一刊。每期一版深度或调查报道。中国房地产报的调查性报道一直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以其敏锐的触角揭示着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记录着点点滴滴的社会变迁。
中国房地产报的调查性报道在选题策划、采访和写作思维方面呈现如下特点:
选题是新闻生产的第一步。
中国房地产报的调查性报道选题,有着其独特的选题视角。作为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通常把选题人为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选题。购房户(业主)或弱势群体为微观层面,开发商或公司为中观层面,政府(国家)为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的业主或弱势群体的选题则多是维护相关权益,从中观的公司层面寻找视角才更有选题价值。从政府层面寻找视角则更加宏观。
不仅如此,中国房地产报的选题,一般都会把事件放在转型时期的社会大背景下,看这一事件在社会大背景下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并同时考虑这个报道的背后能否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否促进相关制度的建构。在这一点上,我们选择做群体利益受到伤害的公众性案例更能反映相关问题。那些故事性很强、情节很曲折,往往能打动自己的报道,基本上也同样能打动读者。
比如,近期关注报道的某城市城改。本来不具备城中村改造条件,当地相关单位以城中村村民人数造假,土地数据造假的方式,使之符合了城中村改造的条件。那么,村民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如何保障?是人为原因还是国家政策制度的缺失?
基于这样的公众性事件,记者采写了相关的一篇新闻报道。该报道讲述了投资商的巨额投资被打了水漂。一方面,当地相关部门利用了城中村村民人数造假,土地数据造假的方式,使本来不符合城改的城中村,符合了城改条件。另一方面,城改可能滋生腐败。同时,城改留下了大量的“后遗症”。尽管当地为解决这些“后遗症”,也成立了处理遗留问题小组办公室,但也效果甚微。
不过,在网络发达,碎片化信息海量以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新闻资源共享性也随之提高,媒体和记者追求独家新闻和报道也越来越变得更有难度。这种情况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要看,谁能从共享的资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对中国房地产报来说,最好的选题是独此一家的报道。如果大家都做过的选题,那么我们就要力争做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视角,并做别人做不到的深度,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内幕。
对每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事件,根据新闻背景以及已知的新闻消息,对该新闻事件进行梳理和挖掘。针对媒体前期的报道进行深度补充,中国房地产报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发掘这起新闻事件的“第二落点”,并对信息进行“二次开发”。这种报道也已成为当下不少媒体,特别是融媒体的一种不错的调查性报道方式。
比如,中国房地产报2021年8月关注的昆明滇池长腰山事件。该事件于2021年5月初被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后,一场围绕滇池周边房地产项目和违章建筑的大规模整改拆除行动拉开了序幕。通报显示,滇池长腰山90%以上区域已被开发为房地产项目,整个山体被钢筋水泥包围,基本丧失了生态涵养功能;长腰山变成了“水泥山”,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地方整改3个月后的8月初,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赴云南昆明滇池东南岸长腰山实地走访。记者绕着滇池跑了五圈,行驶大约500公里,除了记者观察到的长腰山现状,还针对媒体前期的报道进行了必要的深度报道,更重要的是记者独家获悉了其他媒体没有挖掘到的信息和数据。
当然,中国房地产报在选题上也存在得与失。选题策划是个耐人琢磨的东西。当作者认为选题很好时,读者反馈却并不尽如人意;当你觉得这个选题充满缺陷时,市场乃至社会的反响却很热烈。因此,新闻记者应在调查性报道选题方面不断实践、探究,积累经验。
采访是生产新闻的第二步。要想做好调查性报道,在进行调查采访之前,就必须要做好背景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并制定出周密的采访方案,梳理出事情的主要问题所在,然后根据自己调查采访情况再完善采访方案。必须不断地研究资料,并进行调查核实。实质上,调查走访的过程也是收集资料,对不确定的信息源进行求证的过程。也只有采访调查到位,才能做出客观的报道。从各方获得的信息,都要去搜集证据,去求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我们的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什么捷径,要努力缩短新闻记者与大众的距离。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沉到基层去,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要求些什么,了解党的相关政策在群众中具体化的过程。
调查性报道也是如此。调查采访要必须能够深入基层,进入现场采访。在每一篇的调查性报道中,事件的正方、对立方、中立方均应该采访到,其他相关的部门和人也要努力采访到位,要有准确的信息源。单一的信息源很容易出现偏颇或不准确,有些被采访的对象很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偏见,所以要想调查得客观、公正,就要把事实做到全方位、立体呈现,也只有采访到众多的相关的人和部门,向他们核实,才能了解到事件的真相。
真正重要的有价值的新闻,往往是埋在地下深处的“宝藏”,只有不畏艰苦的记者才能发掘得到。以中国房地产报2020年5月报道的郑州《一纸区划通知“击穿”定向供地潜规则某地城改后遗症发酵》为例。这个选题是因当地政府不给村民拆迁过渡安置房引发关注的。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事件背后是当地政府违规定向出让土地的一个社会深层次问题。为保护南水北调河南段饮用水质,该省四部门联合下发了保护该段水质的通知,确定了该段水质的保护范围。没想到这为该地城改带来阵痛。因为此前,有多个安置房项目在上述保护区域内建设。记者调查发现,这地的土地市场存在不合规的情况。这份区划通知也给当地土地供应市场违规定向出让敲响了警钟。因此,对于新闻采访而言,只有记者深入采访,不断收集相关的资料,对事件进行深度发掘和调查,才能使新闻事件客观、真实、准确、全面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中国房地产报调查性报道的写作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是开头对整个事件高度浓缩,然后再分层次对事件陈述。再者就是,先以一个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或一个小的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再切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合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感性、生动,颇受受众青睐。
比如,中国房地产报的《少批多占,以租代征:某省某市土地开发调查》讲述了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化大背景下,当地的拆迁故事。在10多年城镇化开发热潮中,涉及土地征储和房屋拆迁的成千上万个村民,其命运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跌宕起伏。
这篇新闻开头是这样的:
“我家曾经就住在那个位置。”某人站在一个土堆上,指着一处塔吊林立的地方无奈地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他是当地村民,他的家被强拆了,耕地也被占了;原本在县城一家液化气站谋得了一份临时活儿,现在也没有了,一家人的生活陷入泥潭。
时间回到2018年9月,当地政府征地拆迁,彻底打乱了他一家人的生活……
这篇新闻结尾是这样的:
那片塔吊林立的地方,那个曾经的家,成为了他永远的记忆。他一脸茫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实质上,写作是新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思维是写作的根本所在。而调查性报道写作属于新闻写作,并与一般的文学创作和其他应用文体有着很大差别。写作之前需要先构思和梳理。需要层层深入,不断追问,寻求现象与本质之间的隐性关系。有媒体人认为,一篇好的调查性报道,其工作量配置应该是:10%用于选题遴选;75%用于采访调查;10%用于思考梳理;5%用于新闻写作。甚至还有人把用于思考和梳理的工作量放大至30%,甚至40%。
黄石日报记者董剑新在《深度报道的思维》一文中认为:“思路决定出路”,做重点信息深度分析与披露,要锻炼以下这四种思维:一是整体思维,要把复杂的事物放到开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多维透视,最深刻地反映事实;二是立体思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才能不断开拓新思路、触发新感想,获得新发现。三是辩证思维,要符合逻辑,既要精准到多少片落叶,同时也要符合逻辑地一叶知秋。其核心就是要掌握个度,不能看到非气候因素掉落几片叶子就说秋天来了,要把握质量互变的关节点,把好深度报道的度,是保证其魅力的关键所在。四是超前思维。这就是新闻敏感,所谓一叶知秋。透析事物发展规律,进而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这四种思维,触及到了深度报道写作思维的本质。
四川师范大学写作与思维研究所的马正平教授认为:深度报道要表现的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它不只要报道事实,更要关注新闻场。面对干头万绪的新闻事实,纵横交错的新闻背景,变化莫测的发展前景,何取何舍,这对于一个记者的认识能力、思维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马正平教授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立体化的报道模式,它需要游离于新闻现场,呈现出多侧面、大跨度、动态发展的报道过程。需要建立宏观、立体、全方位的思维模式非常重要。
如果记者缺乏这种宏观、立体的新闻意识,是无法形成对新闻事物的准确理解的,也无法对相关事实及资料的价值加以确认。
另外,在行文时,要注重严格取舍事实材料。要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不能带有个人观点,不能带有主观情绪,不能文学化,不能慷慨激昂、随意宣泄,在报道中不能随意发表个人主观言论,这才是一个调查性报道记者的职业底线。新闻贵在真实,调查性报道的写作必须用平实的语言来叙述。要超然于事件之外,以一个陌生人的心态来看待事件和写作,并要有一个强大的逻辑链条。
在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很陌生的领域,专业性很强,这就需要对专业化的问题通俗化,让受众能够读懂这些专业问题,从而达到新闻报道的目的。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具备一些写作上的叙事技巧,让抽象的事物简单化、通俗化。有些时候需要专家的解释,有时候可以引用法律法规对专业化的问题先作个铺垫或交代,这样就避免了新闻报道涉足某专业领域后使受众难以读懂的问题,一方面以达到新闻传播的更好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所关注事件的认识高度,高屋建瓴。记者做调查性报道往往要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展现调查过程,就是把记者的调查采访的经历写出来。记者自身的调查经历是理顺整个事件的脉络,也是反映这个事件最简单最合理的方法,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理解。一般情况下,受访单位或被采访人不会无故拒绝记者采访。在具体的新闻采访实践中,如遇受访单位或被采访人拒绝接受采访,其实对记者来讲也是一种采访经验的积累。所以,展现记者调查采访的过程符合人们对整个事件的认知规律,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