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披文入情:中职语文思政教育探究

2022-08-03 01:31沈建强
成才之路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沈建强

摘要: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要把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中职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职业要求,发挥好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育人功能,培育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断完善中职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在灵活应用语文教材、联系课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等方面对语文教学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进行探究和实践。

关键词:中职语文;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5-0070-03

语文课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中职语文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在思政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思政教育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使中职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道德素养。本文对中职语文如何有机融入思政教育进行探究。

一、在教材中挖掘“道”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题鲜明,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时代性,都是文学艺术和思想性兼容的文章,蕴含着作者特有的思想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解读、品味、欣赏教材中文本的语言文字,理解作品的主题,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职语文教师应灵活地应用教材,多角度、全方位捕捉思政教育点。

1.活用背景,知人论世

语文课文涉及的创作背景和作家知识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中职语文教师在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时,可以渗透思政教育。例如,《论语》的作者孔子,韦编三绝勤奋学习,坚守理想周游列国;《鸿门宴》的作者司马迁,虽然身遭酷刑,仍然不忘嘱托,负重忍辱,百折不挠苦编13年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林黛玉进贾府》的作者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中,仍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文学巨著《红楼梦》;《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坚守民族气节,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祝福》的作者鲁迅,为救国救民弃医从文。这些作家的形象在语文教材中熠熠生辉,教师可在上新课之前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再联系他们的精彩故事,展现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如坚韧的毅力意志、可嘉的精神品质、崇高的思想境界等。

2.巧设情境,营造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做铺垫。例如,在以母爱为主题的阅读和欣赏模块中,即教学散文《我的母亲》与《合欢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和母亲的故事,可以播放母爱主题的短视频,也可以吟诵关于母爱的诗词及精彩句段。这样的情境导入,能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无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母亲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又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将声音、图文、视频等有效地融合起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作品背景;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词的豪迈风格,同时激发学生读词的兴趣;在品味赏析环节,教师可应用超链接功能播放相关微视频,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在诵读环节,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配乐进行多样化诵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把握准确的朗读基调;在揣摩品味环节,教师可利用幻灯片展示本堂课的探究题目,节约时间,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拓展实践环节,教师可播放《沁园春·长沙》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在诵读吟唱的过程中体验诗词的艺术美,感悟革命青年坚守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勇于奋斗的精神品质。再如,在教读《将进酒》这首诗时,通过短视频《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学生感受到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感悟到李白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清高脱俗的精神气质。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资源,激发了中职学生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在品味欣赏中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感悟诗人的独特情怀,丰富人生体验,有利于语文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3.精选角度,感同身受

中职语文课程的文体样式丰富,主题鲜明,突出价值导向,注重以德塑魂。新修订的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包含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中职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有助于中职学生感受和理解责任与担当、敬业与乐业、坚守与创新等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好这些课文,能够培育中职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拓展中职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要紧扣文本,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精选角度,品读作品,体现作者的情感,把握作品的主题,相机渗透思政教育。在诗歌教学中,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找“诗眼”。例如,《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体现了曹操广招人才、建功立业的博大胸襟,学生可从中体会他坚定的信念及远大的理想;《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出李白对人生的自信乐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现了苏轼积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深切、真挚、炽烈的热爱之情。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细节,感悟人物形象。例如,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里,写母亲送三姐出嫁时连用一系列动词,可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内心的痛苦无奈难舍之情,体会到母亲的通情达理、善良坚忍、无私伟大;在栗良平先生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中,母子三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头碰头”共吃一碗荞麦面,可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相互鼓励,相互祝福,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在《好雪片片》中,描写流浪老人以及“我”的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句,可讓学生感悟到人世间的“最明净的善意”;在黄传会的《国家的儿子》(节选)中,可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感受罗阳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加深对人物精神和人物生活的时代的认识;在崔文华的《“大国工匠”彭祥华》一文中,描写彭祥华技艺精准、敢于决断、无惧涉险的细节,可让学生品味大国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中职语文教师要灵活地应用这些课文素材,因材施教,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联系现实生活,结合中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中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二、在課外阅读中拓展“道”

中职语文既要发挥好课堂主阵地的育人作用,又要利用好课外的语文资源。中职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增加中职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中职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了解中职生的阅读现状,有利于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当前中职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阅读面狭窄或内容单一、漫无目的无效阅读较多等问题。中职语文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中职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教师可在班级里设立读书角,让学生捐助书籍,粘贴读书名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可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列出书单,明确目标,定期检查评价,如每星期读完一本名著,每个月写一篇读后感。教师可向学生推荐手机阅读学习平台,如新浪读书、中文在线、喜马拉雅等,或鼓励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阅读电子报刊,如《人民日报》《读者》《青年博览》《杂文选刊》等。教师可开展课外读书系列活动,如读书交流会、经典朗诵、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读后感征文、读书手抄报等。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兴趣活动,如读书社、朗读社。读书社每周两节课,每周确定一个阅读主题,利用校图书资源推荐阅读书目,要求兴趣小组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精彩句子,写好读书感受。朗读社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各种主题的朗诵视频,推荐主题鲜明、文质精美的诗词散文等作品,进行朗诵指导,在活动课上进行朗诵比赛。通过系列读书活动,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提升了语文素养,形成了良好的精神品质。

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历练“道”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丰富的思政资源。著名教育家钱梦龙指出: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是“最有代表性的学科”,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魂”。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教育。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坚持课堂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实践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充分发挥课堂文化教学的主要作用,而且要注重发挥好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开展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中职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习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立志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认识和理解乡土文化传统,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探访本地区历史名人事迹和古建筑的实践活动。通过上网查询及实地寻访了解诗人丘逢甲、画家华喦的历史故事,参观瓦子古街、探究孔庙文化,观看客家汉剧、木偶戏,欣赏十蕃客家音乐等,学生加深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红色文化里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如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长征精神等。这里有仁人志士的爱国报国情怀,有艰苦奋斗、勇于斗争的气概,有甘于奉献、果敢担当的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已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而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参观革命遗址,欣赏红色电影、纪录片,聆听革命烈士的事迹,学唱红色歌曲,诵读革命诗词,讲革命故事,畅谈活动感受、人生理想。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教育,感悟到了革命先烈的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

四、结语

总之,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能够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文以载道,披文入情,这是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重要法则。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提升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满足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从而实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卫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01).

[2]田建明.浅谈德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天地,2016(03).

[3]曾瑞玲.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策略[J].中学语文参考,2016(16).

[4]潘莉萍.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意识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1(02).

Writings Are for Conveying Truth, Carrying Emotion: Research on Chine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en Jianqiang

(Fujian Shanghang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Shanghang 364200, China)

Abstract: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ires that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organically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occup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hinese discipline, cultivate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contacting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es, and carrying out various forms of Chinese activitie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core competence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