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强
气候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和废弃物等危机持续威胁着我们的地球。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历史性时段,人类正面临着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等多重风险交互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质量健康发展是践行“治愈”地球责任、共建美丽清洁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深刻认知我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新阶段面临的五大创新趋势。
第一,在参与方式上趋于数字化创新。数字时代的信息技术,拓展并延伸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疆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助力。一方面,要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各项制度,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区块链”等技术探索,提高志愿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的有效融合,让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日常参与,例如“蔚蓝地图”“低碳冬奥”等,吸引广大公众为社会绿色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在工作场域上趋于社区化创新。社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也是打造绿色低碳生活等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场域,为此,须致力于打造植根社区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建设体系。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启动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行动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建设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示范样板。因此,要联合多方力量,促进“五社联动”协同发力,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宣教,探索打造社区低碳行为的动态监测和参与平台。此外,激活社区力量,建立社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个体、家庭的行动促进低碳、节能、和谐、舒适的社区建设。
第三,在空间格局上趋于城乡一体化创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格局,即以全面覆盖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抓手,统筹城乡推进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建设,尤其是要以县域为主体,以生态文明为指引,以志愿服务为纽带,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重要功能,通过志愿服务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深度融合,促进城乡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
第四,在发展路径上趋于双循环化创新。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联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格局。依托现有的国际志愿服务平台,结合“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南南合作框架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等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国际化人才培训,同时“走出去”开展国际交流,融入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国际化实践,反向推动国内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标准和体系建设。
第五,在发展目标上趋于韧性化创新。“韧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应对当前全球面临的不确定性复合型环境风险的世界共识。志愿服务不仅致力于环境日常保护和环境危机应对,还可以通过政社协同、社企合作、社社携手等多主体网络在绩效提升、制度倡导、文化共塑的多元维度上发挥助力韧性社会建设的创新作用,激活社会动能,最终助力环境韧性建设。
总之,面向新时代,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充分把握中国特色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在我国新阶段、新格局下的新趋势,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推动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