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明长城保护利用与传承弘扬路径浅探

2022-08-03 06:33王琦儒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嘉峪关长城文化

王琦儒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甘肃 嘉峪关 735100]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考察时明确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总书记同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为广大长城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将今后如何做好嘉峪关明长城的研究、保护、利用、弘扬这样一个宏大的课题呈现在了全体嘉峪关“长城人”的面前。下面,笔者就今后如何做好嘉峪关明长城的研究、保护、利用、弘扬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 嘉峪关明长城概况及保护管理机构的变迁

嘉峪关市境内现有明长城墙体遗存43.6千米,关、堡8座,独立墩台30座,长城沿线敌台19座,壕堑12.9千米。

1961年,“万里长城——嘉峪关”获批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嘉峪关作为“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1997年,“嘉峪关”被中宣部正式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涌现出了《嘉峪关及明长城》《嘉峪关市文物志》《嘉峪关漫话》《西塞雄风》《嘉峪史话》《嘉峪访古探幽录》《嘉峪关城防研究》《嘉峪关志》等一批关于嘉峪关长城的学术研究成果。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及历届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嘉峪关明长城的保护工作,从1950年以来,先后多次筹集人力、物力和资金对嘉峪关境内的长城进行保护和维修。1972年9月12日,组建起了嘉峪关市历史上第一个文物管理机构——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使嘉峪关境内的明长城有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从此走上了正规化保护管理之路。1989年10月,又组建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该馆成为我国第一座以展示长城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国有博物馆。1989年10月,嘉峪关市的文物保护管理单位由原来的一个科级单位发展到了一个副处级单位、三个科级单位、一个股级单位,即嘉峪关市文物管理处、长城博物馆、关城文物管理所、魏晋墓区文物管理所(含魏晋砖壁画博物馆)和悬壁长城文物管理站。文物部门职工人数由原来的12人,发展壮大到66人。2003年1月,正式批准成立了嘉峪关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隶属市文化广播电视局管理,副处级建制,负责全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2016年11月22日,撤销原嘉峪关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组建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和嘉峪关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均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正处级建制。

2 嘉峪关明长城的重大价值及其意义

长城,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先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持续营造,现已成为我国分布最广、体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我国雄伟壮丽的建筑奇迹,而且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历史遗存。长城在其自身发展、演变、完善的过程中还形成了其独特的价值。

一是长城承载了中华民族坚韧自强的民族精神。长城,在其连续不断的营造和完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特质。尤其是在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中,长城更是表现出了它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嘉峪关作为明长城的西端起点,同时又处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具有双重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自豪地说,嘉峪关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的绝佳教材。

二是长城凸显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自信。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及其无可比拟的突出普遍价值,现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同时它还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名片。嘉峪关作为河西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对推动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长城展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系统的建筑艺术。长城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传统思想,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自成一派、日臻完善的土作、木作、砖石作等古建营造技艺,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建筑奇迹。嘉峪关长城的修建,不但反映了明朝以来西北地区的政治局势变化,而且体现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明初修建的嘉峪关关城为黄土夯筑,后来又增修了罗城、加高了城墙、修筑了关城的南北两翼长城。清代又进行了数次较大规模的营建和维修。嘉峪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北部的石关峡本身就是天然屏障,与悬壁长城浑然一体;嘉峪关关城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嘉峪关关城因其选址科学、布局精巧、建筑得法、大气威严等诸多特点,充分体现了明清官式建筑的艺术成就。长城第一墩耸立于讨赖河崖壁之上,雄奇壮美。关城外为开阔的大漠戈壁,向南可见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向北就是宛如铜铸的黑山;南北两翼长城因地制宜,或蜿蜒隐蔽,或横贯戈壁。烽燧屹立于荒漠之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嘉峪关长城,真实地记录了古代防御工事建造技艺的延续和发展。

四是长城具有多元融合的景观价值。长城与沿线地区广袤的山地、丘陵、戈壁、荒漠、溪流、湖泊、森林、草原、农田、绿洲等地貌充分融合,形成了雄浑、壮丽的独特景观。嘉峪关是我国古代长城中设计最为科学、结构最为合理、功能最为齐全、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北边防御体系中的著名关隘。它是我国万里长城关隘中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进行长城研究的重要实物。嘉峪关长城的选址和营造均体现出了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关城地处河西走廊的最窄处,南北为两山所夹,中部平坦,南临讨赖河天险,北有石关峡屏障,易守难攻。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适应攻战和防御的需要。嘉峪关关城南北两侧,修筑了南北两翼长城(俗称明墙和暗壁),它们同周边的城台、墩堡、壕沟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嘉峪关,不仅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而且是明代九边重镇防御体系中的关隘典范,同时还是明长城沿线建筑形制最为壮观、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关城,素有“天下第一雄关”“河西第一隘口”的美誉。它是集文化价值、民族精神、军事思想、建筑艺术为一身的国之瑰宝。

3 当前嘉峪关长城保护利用传承弘扬的目标和任务

一是传承弘扬长城精神。传承弘扬我国历经两千多年才凝聚而成的伟大的长城精神,深入挖掘中国长城所蕴含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采取多种举措扩大长城精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使长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是宣传推介长城文化。向全世界人民宣传和推广长城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展现长城的壮美风姿,不断提升长城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各国广为宣传我国“长城人”在长城保护管理研究方面的业绩和亮点,深刻诠释新时代我国长城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全面、真实地展示长城文化的魅力。

三是积极保护长城遗迹。保护长城作为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和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杰出遗产的价值,保护不同历史时期长城本体的形制、结构、材料、营造技术与工艺,保护古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构筑的山险、水险等其他构成要素及其周边的赋存环境,保护长城所承载的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等历史信息,减少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长城的影响和破坏。

四是延续长城文化景观。保护长城在营造过程中与周边地理环境共同形成的独特而壮美的文化景观带,保护与长城军事防御功能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保护长城周边与长城修筑、管理相关的业态方式、民族习俗,合理控制长城周边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妥善处理好长城保护与生态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4 当前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机遇。文化是国民对自己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曾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自信这样一个时代命题。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将长城定性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所以说,坚持文化自信不但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长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而且要在全社会形成对长城精神的认同。

二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机遇。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包括长城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我们一定要“守住初心,牢记使命”,为“东方巨龙”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三是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机遇。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国家公园建设。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已经开始先行先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将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为改革方向,改变当前建立在游客量严重超载基础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统筹解决当前多头管理、公益性不足等问题,其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构建统一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融资机制、建立国际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平台。

5 具体路径

5.1 策划组建“嘉峪关长城研究院”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长城数据和研究成果,锻炼和造就了一支热爱长城保护、熟悉长城研究的专业技术队伍。下一步,应在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嘉峪关长城研究院”,在现有长城保护所和长城博物馆的基础上,增设长城文献研究所、长城考古研究所、长城古建筑研究所、长城文物保护中心等专业化的保护研究部门以及长城图书馆、文化弘扬中心等辅助机构,以便今后更好地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嘉峪关长城研究院”要力争早日成为西北长城保护研究的龙头机构,形成一批高质量的长城保护研究成果,为长城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5.2 扎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明代甘肃镇长城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影响巨大的长城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明代长城文化,实现保护管理、学术研究、宣传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形成具有弘扬文化自信功能的公共文化载体,将其打造成为长城文化新地标。

5.3 深入开展长城文化研究

长城历史文化研究应在文物考古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入手,重点深化对长城精神、爱国精神的挖掘和提炼。深化对长城遗产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的整理和研究,深入阐释长城的突出普遍价值。长城历史文化研究应针对长城历史沿革、营造背景、营造技术、防御技术等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等开展专题研究。

5.4 积极做好保护技术研究

应该重点深化病害成因及其破坏机理的研究,重点分析病害与长城本体保存状况之间的变化关系,为长城保护维修技术、监测技术等专项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病害研究的基础上,还要加强长城保护材料、保护工艺研究,分类制定砖石质、土质长城保护技术标准,力求在城墙顶部防水、新老墙体衔接、墙体植被处理、酥碱空鼓整治等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

5.5 加强长城人才梯队建设

每年引进5~8名紧缺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以加强长城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努力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性机制;进一步加大同中国长城学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长城研究院、长城保护联盟的交流合作,通过项目实施、课题研究方面的合作机制,培养和锻炼嘉峪关本土保护研究人才,最终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5.6 搭建学术传播共享平台

申请刊号,创办学术期刊《长城研究》,为国内外广大的“长城人”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发布最新的长城研究成果。力争在5~8年内,将其打造成为国内公认的核心期刊,以进一步扩大嘉峪关长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办中国长城保护研究官方网站,为国内外的长城保护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传播平台,发布研究成果,宣传保护长城的文章和信息。

5.7 进一步加大长城科技保护的力度

一是组建成立长城数字信息中心,将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野外长城全部纳入视频监控体系,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视频监控到的画面实时传输至长城数字信息中心。还可将实时监控画面同安保、监测、研究部门对接,实现视频监控信息的共享;二是组建长城保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对土遗址的防风雨、抗盐碱、耐低温及预防生物性侵害等方面进行科学技术实验,以探索和验证西北地区长城修复工艺、保护技术、预防措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5.8 积极倡导建立长城保护专项资金

建议将长城保护专项资金列入省、市财政预算。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和社会捐助,以进一步补充文物保护经费的不足。争取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设立长城保护专项基金委员会,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保护长城,以保护长城的实际行动来爱我中华。

注释

①习近平.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EB/OL].(2019-08-21)[2022-03-17].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821/c1024-31308686.html.

②宋圭武.研究长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19-09-16(015).

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4-15)[2022-03-17].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1/0415/c436975-32078999.html.

猜你喜欢
嘉峪关长城文化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反映的丝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登长城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