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桔
7月的二级市场是科技成长股的天下,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光伏、储能、海风、虚拟电厂等科技细分领域轮番抢镜。加上本周王者归来的半导体芯片和政策倡导的数字经济,科技板块无疑成为当前最耀眼的存在,就个股来说,比如绿的谐波亦如短暂加入千元俱乐部的禾迈股份一样,迅速被广大投资者所熟悉认知。
但是科技领域诸多行业多为ToB端,研究的门槛和壁垒相对较高,况且普通投资者很难有时间和机会到上市公司一线调研,因此往往获得的是滞后的二手消息,大概率无法左侧布局而只能在右侧从众抬升估值,把握不好卖点就会被套在半山腰上。那么,正确的姿势为何呢?
从近期落幕的基金二季报来看,相对资历丰富的蓝筹派基金经理也开始有越来越多人涉足新能源,但是似乎还是仅限于拥抱众所周知的那几家龙头,毕竟其不属于能力圈范围之内。而“80后”、“90后”的一批快速成长的新锐派基金经理,越来越多人已经成为科技股的拥趸,他们对于看好的标的敢于下重注,甚至更倾向于挖掘三四线的科技标的,原因就在于风起时它们的弹性更大,估值很有可能迅速翻番。不过对于当前的科技诸条赛道,或许需要详加区分的主要是处在0~1还是1~10的阶段,应对的投资策略或截然不同。
其实投资科技的成长流派林立,检验的惟一金标就是投资业绩。从机构的成长思维来看,部分資历稍长的舵手多为威廉欧奈尔体系的实践者,但是大师那套CANSLIM选股方法内地实践起来还是相对繁琐。而另一派观点更强调终局思维,比如新能源行业会在能源领域里形成颠覆性革命,新能源车代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具体到其如何结合当下的选股投资或还是让人迷茫,眼下的估值有人看到的还是机会,而不在少数的人看到的却是风险。
本周封面文章的出镜嘉宾张仲维也是一位深耕科技领域投资的成长股高手,但更具国际视野的他强调顺藤摸瓜追寻国际科技巨头的供应链,从合作方挖掘受益的A股标的,由此他选出的拓普集团、德赛西威等今年收获满满。当然,当前科技盛世下隐藏的风险也需警惕,比如基金二季报提示公募重仓新能源已接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