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及其实现路径

2022-08-02 10:34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赵 瑜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韶关 51212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据求是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576277275758991&wfr=sp ider&for=pc。,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发展方向,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贯彻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做到顺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真正意义上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架构,同时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其统一思想的作用,从而为推动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培养大学生斗争精神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于我国在曲折中发展的历程树立了一定认识,在未来会面临相应的挑战,因此高校有必要组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斗争精神。一方面,应从意识层面出发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斗争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要做到从自身出发,以科学的斗争精神来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阻碍。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应充分认识到这样的斗争是长期存在的,将会一直贯穿于学习和工作的每个阶段,因此只有树立斗争意识、敢于参与到斗争中才会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应做到当代大学生斗争本领的培养工作,积极培养新时代视角,通过新观点与新方法来开展舆论斗争,并在研究与判断中做到明辨是非。同时,大学生还应积极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当中,培养专业技能与责任意识,从而练就过硬的本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二)树立大学生政治定力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应积极推动战略安排向实际行动的转变,同时结合实际加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力度,引导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多元化的建设工作会带来利益结构的调整与重塑,进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激化,因此我国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动态发展的环境下进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当前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与工作总体上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态度,但随着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激化,大学生可能会面临来自学业、就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进而出现焦虑失衡的情况。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将其提升到政治高度,加强大学生政治定力的培养。首先,应充分贯彻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思想交锋中把握主流,学会从表面看本质,做到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其次,应不断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立足于自身发展正确认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信心;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应坚定党的领导,鼓励学生社团、学生会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形成合力,高校内思政课教师、团委等也应强化责任担当、转变教育理念,以坚定大学生的政治定力[1]。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

(一)引导大学生响应时代号召、助推时代进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响应时代号召,并为国家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进步作出贡献。为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保证教育内容的客观性,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合理调整与优化教育内容,从而推动学生投身社会发展。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标准与新任务,而大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也应积极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要责任,同时明确教育内容背后蕴含的深刻思想与政治要义,为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新时代下,高校应充分发挥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适应新时代下的发展特点,同时将社会发展与自身的生活学习情况结合起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自觉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提升自身行为的适应性。与此同时,在思政教育的引导下,当代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中国梦的内涵,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发展、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道德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明确“为谁学习”,进而树立明确的学习方向。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思想融合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应做到坚定信念,明确自身在其中的定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始终坚定新时代发展路线;二是以“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理念,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全面发展

目前,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提升教育水平、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提升对其的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促进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不断强化育人功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全面发展人才。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面对当前社会上多元化的思想碰撞,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学生崇高理想信念与正确价值导向的培养,积极应对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道德、良好品行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优秀大学生,并引导其投身于时代建设中。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鼓励大学生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应不断拓展知识面,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融会贯通。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关注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挖掘自身潜能,进而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还应发挥首创精神,将创新意识融入实践中,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活动内涵的发掘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大学生自身收获丰富的体验。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务的实现路径

(一)筑牢网络阵地,掌握思想动向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更多关注教育创新,引导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为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高校应精准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围绕其思想特征对具体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加以调整。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我国持续发展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在网络活动的引导下提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通过信息交换、共享的形式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因此,高校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通过网络技术与网络平台来拓展学习途径,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引导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提升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网络技术还有助于将更多优质的网络学习内容和资源引入其中,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新媒体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就应积极推进传统教育管理方法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进而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更强的时代特征。由此,高校应积极通过新媒体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占领网络宣传高地来充分发挥出相应的引导作用[2]。例如,高校可以在校园内部建立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官方应用程序,更好地借助大众媒介来为学生提供便利,并在丰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融入其中,尽可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接受度。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技术的实施往往也会带来庞大的信息量,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而部分不良信息往往会给大学生带来影响,进而也增大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难度。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应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规避,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网络环境中蕴含着的机遇,并借助多元化手段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网络环境产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相关技术的应用有效打破了传统教育活动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提升了教育效果[3]。因此,高校应筑牢网络阵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引导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政治素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会在潜移默化下影响思维与行为方式,从而自觉肩负起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使命[5]。改革开放至今,更多西方的思想文化进入我国,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其成长与发展中其价值意识形态往往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形态,引导其树立文化自信与坚定信念。高校为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升政治素养,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将时事政治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发展同时也学习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作用。其次,高校应遵循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逻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为灵活地运用多元化文化交流方法,让学生在参与文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和发展要义。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将立足点放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上,引导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文化实践,进一步带动学生文化素养与政治素养的提升,学生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将个人利益与个人发展同国家利益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方面与国家保持同步,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作出自身贡献。

(三)实施“课程思政”,强化课程育人

高校要真正实现从培养专业型人才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转换,离不开“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推进。为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提高育人效果,高校应以“育人”为核心目标,将各类特色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从工作组织运行机制、教学体系设计、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评价四个维度协同推进,构建课程思政生态体系(见图1)。

“一”核心:以“育人”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科学精神与职业素养、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一”内涵:以特色思政元素融入强化课程思政工作内涵。特色思政元素包含区域、行业、专业、校园文化、课程特色及深度合作的企业文化特色等。通过将特色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程,达到“溶盐入汤、增滋添味”的效果,使学生在各种课程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提升思政素养。“四”维度:一是健全课程思政工作组织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落实,实现部门协同联动。组建课程思政研究团队,加强对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入研究和专业指导。二是强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改革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加强教材建设等方面入手,系统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全面融入教学。三是提升教师育人能力。通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研学交流、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为课程思政工作奠定基础。四是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育人效果。通过以上工作的协同推进,确保“课程思政”工作有效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图 1 课程思政生态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立足于国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现状,进而充分发挥出积极影响。在实际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并把握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系统推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