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2022-08-02 09:34胡红云刘梦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腮腺腺瘤恶性

徐 黄 胡红云 刘梦秋 刘 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安徽 合肥 230001)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占所有腮腺肿瘤的60%~80%[1]。临床上治疗腮腺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因腮腺良恶肿瘤采取手术方案不同[2],且重复手术可增加面瘫和恶性转化的风险[11],故术前明确定位定性腮腺肿瘤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3-6]表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t,ADC)在腮腺肿瘤诊断中应用较广泛。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功能学影像特征,以期提高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81例,其中良性49例,恶性32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47.3±14.5)岁,男性34例(42.0%),女性47例(58.0%)。

纳入标准:检查前患者未针对腮腺病变进行任何治疗和处理;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序列及DWI;患者图像清晰,无伪影干扰;病灶均经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使用Philips 1.5T/3.0T磁共振扫描仪,应用头颈联合线圈对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序列检查,且常规MRI包括T1WI轴位 、T2WI轴位及其抑脂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序列扫描,(1)T1WI序列: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540ms,回波时间(echo time,TE)8.7ms,层厚5mm,层距1mm;视野24cm×24cm,矩阵320×192;(2)T2WI序列:TR 4200ms,TE 94.2ms,层厚5mm,层距1mm;视野24cm×24cm,矩阵320×192;(3)抑脂T2WI序列:TR 4400ms,TE 94.2ms,层厚5mm,层距1mm;视野24cm×24cm,矩阵320×192。(4)DWI扫描序列:在扩散敏感因子b值取0和1000时行横断面单次激发SE-EPI序列,扫描参数:TR 3000ms,TE 70ms,层厚5mm,层距1mm;视野24cm×24cm,矩阵128×128。

1.3 图像分析及ADC测量至少2名中级职称以上的MRI诊断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每位患者选取DWI图像上病灶最大的层面及其相邻上下2个层面选择合适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 。参照原始的DWI及ADC图勾画ROI,勾画ROI须遵守以下原则:(1)选择各区中心层面放置ROI;(2)ROI的选择应尽量避开骨化、坏死、出血、囊变区;(3)较小病灶ROI尽量包括整个病灶,病灶较大者取三个以上感兴趣区测量,取平均值作为该病灶的ADC,计入统计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ADC服从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绘制AD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DC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的价值,并计算出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8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良性肿瘤49例(见图1),恶性肿瘤32例(见图2)。良性组ADC[(1.61±0.27)×10-3mm2/s]大于恶性组ADC[(1.32±0.13)×10-3mm2/s],经t检验,两组间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ADC在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AUC为0.814,计算Youden指数(正确诊断指数),当ADC值阈值取值为1.44×10-3mm2/s时,灵敏度87.5%,特异度79.6%,(见图3)。

表1 良性和恶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ADC值对比分析

3 讨 论

唾液腺肿瘤约70~80%的肿瘤发生于唾液腺,腮腺是最常受累的部位[7],因为其主要由肿瘤性上皮组织、黏液样组织及软骨样组织混合而得名[8]。PA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多形性腺瘤多因无痛而缓慢性生长的肿块就诊,绝大多数是无意中发现的。国内外许多研究[9-10]表明MRI的DWI对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及术前评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协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DWI能观察水分子在活体组织内的布朗运动,从而反映组织的生物学特性和组织间细胞间隙、细胞排列等微观结构的信息,其量化的指标为ADC[11],ADC与细胞排列的密实程度相关,在细胞密度高、核质比例高的组织中,水分子弥散相对受限明显,则ADC较低;反之,则ADC较高[12]。因其无需使用对比剂、无创等优势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腮腺多形性腺瘤内部成分复杂,不同组织结构其内部水分子扩散程度不同,因而ADC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近年来国内外大多数研究[13-14]表明腮腺良性肿瘤的ADC高于恶性肿瘤,而且多数报道[15-16]进一步提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ADC高于恶性肿瘤,但诊断阈值并不统一。其中Celebi等[16]对75名患者81个病灶进行研究,所得ADC阈值是1.315×10-3mm2/s时;童娟等[17]通过分析90例病例,以ADC=1.25×10-3mm2/s为阈值,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0.97、特异度为0.90。目前ADC用于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恶性肿瘤的阈值仍不明确,而且关于腮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的资料匮乏。故本文针对ADC对于腮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本研究恶性组ADC低于良性组,与上述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恶性肿瘤鉴别相符合,但本文恶性组ADC较上述研究腮腺恶性肿瘤ADC偏高,这可能是因为多形性腺瘤细胞种类多样,且细胞间质多较丰富,故弥散受限较其他恶性肿瘤低,则ADC值相对较高[18]。本组研究ADC值阈值为1.44×10-3mm2/s,其较上述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恶性肿瘤鉴别的阈值偏高,而且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不高,这可能是因为肿瘤组织的ADC受细胞通透性、基础代谢率等生理因素以及营养状态等外在因素影响[19-20]。

综上所述,ADC 在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ADC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故可以使用ADC比值法来消除部分因素干扰,使ADC标准化,从而更加精确地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良恶性;其次,可以采用不同 b 值 ADC 来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最重要的是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应扩大样本量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猜你喜欢
腮腺腺瘤恶性
基于腮腺径线磁共振测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腮腺形态变化的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效果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是否结扎腮腺导管与并发涎腺瘘的探讨
神回复
因为恶性通涨而消失的货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