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骐(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兴盛,艺术品投资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艺术品投资在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起到保值、财富传承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商业化、金融化趋势,艺术品的投资属性日益凸显。各类艺术金融发展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艺术品股票、艺术银行、艺术基金与信托投资、艺术品按揭与抵押等金融业务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金融机构、艺术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等多种主体广泛参与,在提高艺术品流动性的同时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运转。
中国艺术品投资范围主要由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个部分构成。其中,中国书画约占总成交额的60%,决定了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整体趋势。瓷器杂项对外国投资者具有较大吸引力,但国内市场尚待开发。油画及当代艺术作品的高价也主要在海外市场实现,常玉、赵无极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仍是市场热点。
常玉《五裸女》 成交价:3.039 85亿港元
近年来,新型互联网艺术投资渠道兴起,加密数字艺术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艺术品投资呈现大众化趋势,推动艺术品投资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艺术品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指与艺术品的选择、购买、交割和储藏有关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的风险。艺术品具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因此也具有区别于传统金融市场的投资风险。
艺术品的特殊属性使得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一直是艺术品投资中的首要难题。在低成本、高回报的驱使下,我国艺术品市场中临摹、仿制品等次类艺术品现象屡禁不止。许多经营不规范的拍卖行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取暴利,迫使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
目前我国法律没有对艺术品制假、售假承担何种责任做出具体规定,也没有对艺术品评估鉴定师的机构资质和责任做出具体规定,尽管国家文物局在2014年批准了7家单位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工作,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品的真伪问题。临摹品、仿制品与真品的艺术价值存在巨大差距,一旦投资失败,投资者将承受巨大经济损失。
艺术品保管和贮藏的风险是存在于整个投资周期中的动态风险,主要包括丢失破损风险,展览过程中的掉包、磨损风险、交通运输中的事故风险等。
艺术品作为一种有形资产,其完整性对价格影响巨大。温度、湿度反复变化会对艺术品造成损害,保存方式不当、保养维护不及时都可能给艺术品价值带来致命性风险。
赵无极《1985年6月至10月》 成交价:5.103 71亿港元
艺术品交割风险发生在艺术品售出阶段,具体包括艺术品能否顺利交割和艺术品能否以预期的价格进行交割两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品交割的风险主要受“羊群效应”的影响,这是因为面对不确定性,投资者往往会依赖公众舆论,模仿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忽视信息的可信度,便会出现同一件艺术品在市场火热和萧条时价格差异巨大的现象。
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中长期存在幕后交易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直接引发艺术品价格被操纵的风险,例如拍卖市场中“假拍”“拍假”和炒作现象。
投资者往往会被炒作带来的繁荣假象所迷惑,盲目追涨,意图投机操作。当虚假“泡影”随着艺术品关注度的减弱而破灭后,投资者就很容易成为最后一位套牢者,承担巨大损失。
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市场偏好是决定投资方向的重要因素。受社会政治和审美取向的影响,人们往往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兴趣偏好。例如,景德镇陶瓷雕塑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风靡一时,但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人们的审美偏好发生了改变,陶瓷雕塑便很少出现在市场。
科技创新在为艺术投资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风险,如不法机构利用虚假宣传、关联交易等手段,变相承诺保证本金和较高的年化收益率,进行非法集资。网络平台的使用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实名认证和绑定银行卡、支付宝账户等操作已经成为线上交易的“关卡”,个人信息一旦被平台泄露给犯罪分子,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将难以得到保障。
在对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进行了现状梳理和风险来源的分析后,笔者认为,亟须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艺术投资者多个主体共同发力,为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提供风险规避策略。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是规范艺术品市场的根本举措。
一方面,需要合理且有效地解释现行法律,提高现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多部门联合完善艺术品交易的管理制度,明确文物保护法和拍卖法等基本法律,完善关于艺术品保护、交易和流通的立法,从源头进行艺术品市场的行为规范。
2.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亟须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根据监管细则查清资金来源、经手机构及最终投向,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业务和行为的全流程监督。
首先,确定艺术品投资的行业标准,对市场中各个经营主体进行明确的界定、划分和管理,制定投资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交易方式,采用标准化的合同内容。其次,借鉴金融市场的管理经验,明确艺术品金融参与者的职责和义务。目前,我国采用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模式不足以满足未来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要求,应设立专门的艺术市场监管部门,并配置专门的人员,以确保有效监管。
3.健全信用管理体制
我国艺术品市场中存在众多失信行为,只有引入以合同为基础的信用管理制度,并对违约者进行约束和惩罚,才能对滥用市场的失信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首先,应建立一个信用评级系统并加强监督,定期公布评级结果,对评级良好的公司进行奖励,对失信公司采取惩戒。其次,建立公开的信息交流系统,实现拍卖行、艺术品、经纪人信息的开放共享,提高市场透明度。最后,加大守信观念宣传力度,引导投资者、经营者和艺术家守信经营,提高信用等级,共同抵制市场失信行为。
4.完善艺术品登记制度
艺术品登记制度是在与艺术家本人确认作品的内容、标题、局部细节后,在国家批准的艺术品登记中心建立图像、文本等多重档案,并由国家版权部门备案,然后颁发登记证书作为证明。这样艺术品将被赋予一张“身份证”伴随其流通过程。
景德镇人物雕塑瓷
目前,艺术品登记制度只在全国少数地方进行了小规模试验,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登记范围,建立全国性的登记制度。
目前,我国艺术金融行业发展存在产品形式单一,支撑服务缺失、水平低,缺乏关键性的创新突破等问题。
亟须完善艺术品服务机构和相应的金融机构建设,开发形式多样的艺术金融产品,注重行业人才培养,强化艺术品市场的经营机制。创新突破的重点在于推动艺术品资源资产化进程,以价值链的建构为核心,建设文化金融产业链,从而推动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
1.选择权威的艺术品购买、鉴定渠道
投资者在进行艺术品投资前需要了解艺术品的来源,选择正规的购买途径。拍卖行不保证所拍作品的真实性,所以尽量选择口碑良好或已成为大品牌的拍卖行,这些机构注重品牌维护和配套服务,在鉴定艺术品真实性方面有一定保障。同时,还需要了解艺术品是否经过专家鉴定,鉴定机构的权威性,鉴定专家的水平以及以往的鉴定结论。如有可能,投资者应与卖家签订退货协议,如存在伪造问题,可及时退货,避免造成损失。
2.积累艺术文化专业知识
缺乏艺术文化专业知识是国内艺术投资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还是新手,都有必要关注各种媒体的艺术交易新闻,阅读大量的艺术评论,听取有经验的收藏家建议,关注社会主流的审美取向,收集关于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各种信息。
3.购买艺术品破损保险
艺术品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和经济补偿制度,主要承保艺术品在保管、展览、装卸、运输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艺术品直接损失以及其他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损失。艺术品保险是普通投资者获得投资保护和节省投资成本的良好选择。
4.掌握投资相关专业知识
在考虑投资艺术品前,投资者需要学习投资专业知识,认识和了解艺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分析和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投资者在成功投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自己独到的鉴赏眼光和超前的投资意识,选择熟悉的、有把握的投资品种。
5.培养理性投资习惯
投资者需要拥有独立的市场判断力,培养理性的投资习惯。首先,做到谨慎入市,投资应是资金闲置时的保值增值行为,而不应作为致富手段;其次,克服贪婪心理,当艺术品价格在炒作中不断上涨时,若意图投机操作跟风买入,当热度消散后,将可能承担巨大损失;最后,避免急功近利,注重精神回报,艺术品投资应以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为基础,追求增值和经济效益,这也正是艺术品投资区别于其他投资的特点。
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进程过快,配套法律机制和服务体系未能同步跟进,存在法律、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登记制度不完善,艺术金融体系缺乏创新突破,投资者缺少艺术投资知识等一系列问题。面对风险丛生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唯有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艺术投资者多个主体共同发力,致力于法律、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问题,才能实现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