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彩塑的修复保护

2022-08-02 08:28赵晓凤甘肃省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7期
关键词:彩塑天梯石窟

赵晓凤(甘肃省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甘肃 武威 733000)

1950年初,甘肃省政府为保护石窟遗址而兴建了一座黄河水库,敦煌研究所与甘肃省博物院将部分文物迁移到了甘肃省博物院。天梯山现有18个洞窟,其中13个为石胎泥塑,由于体积过大,不能原址保留,其他包括由北凉到清代各时期的雕像40余尊,壁画526块,约200平方米,均采取异地搬迁保护策略。这件被复原的雕像,是整个天梯山石窟石刻中最典型的一件。泥人的复原通常采用常规和保守的方式。文中提出的修复方法和处理方法,除了参考传统的修复方法之外,还进行了一些革新,特别是采用了边缘注水修复法、泥层分级充填法和裂缝修复法,提高了修复效率,改善了修复效果。同时,专业修复人员还根据彩塑的破损情况,采用了聚醋酸乙烯、糯米汁、ParaloidB72等文物保护材料,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一、天梯山石窟彩塑保存现状

(一)天梯山石窟文物状况

受到多次地震影响和人为损坏,洞窟的保存状况很差,特别是1927年甘肃发生了八级大地震,附近的天梯山窟区崩塌得最厉害。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文物,都是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多年来,文物仓库的保存状况没有得到改进,导致文物长久以来受到环境中粉尘、沙尘、有毒气体等各种侵蚀,壁画颜料褪色;塑像泥中的胶凝物、植物纤维组织老化、变质,导致文物结构疏松脱落,壁画表面掉粉,霉菌病害严重。此外,在拆迁及搬迁后,由于文物长时间被放置于仓库,相关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加固保护措施,加之后期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失误,导致其中部分文物原貌无法恢复。虽然甘肃省博物院已经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了抢救和保存,但是因为经费不足,这些古建筑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切实的修缮和保存。

第8窟后壁右胁侍菩萨(宋塑明妆)

第2窟右壁龛主尊佛(初唐原塑明代重妆)

第7窟后壁主佛右侧菩萨(明代重塑)

(二)彩塑的保存现状

本文选择的彩塑为位于中央柱子左侧下方的一座佛像。根据研究,该洞窟是北魏时期建造的,其上壁画也是同时期创作的。从现有的纸印千佛外表上剥落的暴露层制式特征来看,它存在晚期再塑痕迹。从与它有关的壁画贴纸颜色与其他墙壁上的纸印千佛制图技术的一致性来看,这件彩塑最外层是明朝的样式。塑像表面,除了有一层尘埃之外,还黏附了一层陶粒,这是泥土的钙化导致雕像的头部和脸部出现了一种薄薄的、致密的、坚硬的物质,使得雕像的头颅和脸部变得模糊不清。由于早期地壳运动,从腰部开裂,裂缝最大的地方达3毫米,导致雕像的重心偏移。雕像的身体重心发生偏移后,使雕像的身体向后倾斜,颈部出现了多道裂缝,这使得雕像的结构更加不稳定。

二、天梯山石窟彩塑的清理与修复保护

(一)修复原则与方案

文物修缮要坚持“修旧如旧”的方针,在修缮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古建筑的损害,并保留其原有的形制和风格,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一套实用的维修计划。

其具体计划为:有目的地加强彩塑坐像的主体框架,替换后背断裂部位被侵蚀破坏的淤泥,将错位位置修复原状。对被损坏的彩塑脸部进行修补,尽量还原其原有面貌。对于坐位像颈侧的多个微小裂隙,可以采用灌浆法进行修复。对断裂和油漆剥落的部分采用矿物色素进行补色和老处理,力求色彩统一,修补后要保证彩塑整体的美感。对损坏严重且不能修复的部分,仅采取加固和封闭处理措施。对于已脱落、遗失及无法查证的莲台等其他部件,一律不予处置,保持目前的状态。

(二)彩塑的修复

在调研文物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清理、修复,一般包括清理、拆除、接缝、灌浆、修复等措施。

1.清洁。首先用皮革或柔软的毛刷擦净坐像的表层,而对于色素层的部分,要用酒精缓缓湿化,然后再用棉花擦掉。在去除头颅螺髻和脸部色素表层上的硬皮时,可以使用竹子或木签边敲打边剔除。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棉签在硬纸板上涂抹少量的清水或酒精进行缓慢湿润,待其表面湿润后,再用木棍将其轻轻除去,去除时要非常仔细,避免细小的螺头和矿物色素从表层掉落。

2.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因佛像部位断裂导致彩色塑料像部分脱落、错位的,必须剥离、剔除断裂处的淤泥,修复其错位部分,并进行修补。首先,用绞绳把雕像的身体从断裂处吊起,悬空并紧固,避免在脱模时由于身体的重量减少而损伤雕像的下部。其次,沿着断口处的裂缝,轻轻将草泥层从佛的背面剥落,直到露出泥质(包含棉质的密度)。这时,裂缝处的淤泥距离雕像的表面通常为1~2厘米;接着,将靠近中央立柱支撑的泥质剥去,并将佛像的底部揭开,以便其可以轻微左右移动。

3.接缝、灌浆。裂缝中有一些富有黏性的固体粒子,加上塑像骨架和支架的错位,导致塑像的断口处错位,暂时无法修复。这种部位可以用橡胶将裂缝中的陶粉清理干净,再通过灌浆修复,让错位的躯干位置恢复正常。这里可特别采用边注入修复的方法,常用在坐像的背部,尽量不在雕像的正面运用。在注入之前,应将缝合面和周边暴露部分涂以3%的PB72溶液进行防护。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脱脂棉包封,防止因注入速度太快而导致油漆表面出现流动痕迹,使油漆层产生污渍,引发新的损伤。在将5%的聚乙酸乙酯乳液注入裂缝大约2~3 min之后,即泥土粒子被湿润之后,可以用两只手轻轻地抓住雕像的断口处,轻轻地摇晃一下,对裂缝进行拼接、对接和磨合,并随时调整。边缘注水修复方法依赖断裂层上半身的天然重力。因此,在水流缓慢的润湿性下,可借助重力的作用,将裂缝自然地接合。如果有必要,工序可以反复进行2~3次,直到裂缝闭合为止。

三、天梯山石窟彩塑修复工作讨论

(一)天梯山石窟文物价值及彩塑制作特点

甘肃省博物院目前保存的天梯山洞文物规模、数量和文物品位都是国内各省博物馆中独一无二的。但因资源匮乏、资金匮乏等,40余年来这些岩洞文物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修复和保存,博物院仅对一些受损较大的文物进行了抢救。就天梯山石刻而言,虽然是按照古代传统泥质造像方式制作的,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石窟相比较,仍有不少优秀的作品,称得上国宝级文物。

(二)对不同残损程度部位的处理方法

彩塑像的修复,必须坚持“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使其保留原有的工艺样式。按照设计的修补计划,技术人员对受损严重的地方采取了如下处理办法:(1)对彩塑佛像的主体框架进行加固,替换后部断裂处被侵蚀破坏的淤泥,将错位部分复原;(2)对彩塑脸部受损的地方进行修补,尽量还原它的本来面目;(3)对断裂、脱落的地方和油漆脱落的地方,采用矿物色素进行补色和简易处理,保证整个画面的色彩统一;(4)对残损严重、无法复原的部分,仅采取加固、封护处理措施;(5)对脱落、遗失及无法考证的莲花底座等其他部分,不作任何处理,保持现状。

(三)边缘注水复原法

在传统修补工艺中,一般采用机械外推法修正裂纹位置,并将其重新定位。这种做法既麻烦又耗时。在修复一件彩塑腰身上的裂纹时,修复人员没有采用传统的办法,而是采用了一种大胆的办法,即在其背部“补边”,将裂口附近的缺口补上。该工艺简单,可以根据注入量的大小,实时纠正错位点。因为泥塑制品的材料具有不可逆性和特殊性,可以防止采用常规工艺对古建筑造成的损害,从而减少了维修工作的困难,并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使裂缝进行自粘,其功能和效果是理想的。

第2窟右壁龛右胁侍菩萨(初唐原塑明代重妆)

四、结语

采用边缘注水修复技术,避免了传统方法对古建筑的损伤,具有实用、可操作性强、方法简单、便于操作等特点。泥层分布充填技术是对常规一次灌浆修补工艺的一种改良,它能有效地减少泥浆在混凝土中易出现孔隙、细小裂缝的缺陷,减少由于泥浆层中湿气快速蔓延而对裂缝处造成的破坏,并能有效地抑制淤泥的收缩,使修复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彩塑天梯石窟
彩虹天梯
危险的“天梯”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天梯长在我头上
打雷龙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遥远的永恒——赵杰的彩塑艺术
浅谈云南筇竹寺彩塑
浅谈晋祠圣母殿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