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宏博(齐文化博物院,山东 淄博 255499)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是我国陶瓷史的第一座里程碑,距今约1万年。回顾新石器时代陶器制造发展的轨迹,陶器造型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寓意到有寓意,无一不是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情感体现。正因如此,原始艺术才会独具魅力,发展至今依旧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在现代设计中,设计者应当回归原始艺术,借鉴陶器造型的艺术特点,基于同类事物形态或者自然形态进行设计与创造。
考古学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陶器制造,这一时期所制造的陶器类型有十余种,如盆、碗、瓶、罐等,制造陶器的目的是满足实际生活所需。但笔者从艺术角度分析和研究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会发现古代劳动人民的制造思想在不断转变。从制作粗糙的陶器用以满足生活所需到精细化制造陶器,并注重设计不同造型,这一过程具有非凡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对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特点予以分析。
最早表现出这一造型特点的是直接利用自然物体或者对自然物体稍加改动,将其作为器物使用,目的是满足实际生活需求。在这一阶段,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还未形成。随着他们对器物使用要求的提高,直接应用或者简单改造自然物体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此种情况下他们尝试模拟自然形态,进而制造出了陶器,这一时期的陶器造型很像自然物体。之后,先民们便在器物原型的基础上根据生活或者生产需求进行加工改造,甚至再创造,使得陶器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从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来看,古代劳动人民在制造陶器过程中更青睐模仿自然事物,形成特定造型的陶器。比如模仿人类的头盖骨制造陶器。甘肃东乡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盖钮即为头盖骨造型。仔细观察陶器造型,我们能够从陶器造型表面清晰地看到五官及面部的纹路;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马家窑型器皿彩陶壶,其造型同样为人头形,只是人像刻画不够细致,比较抽象且夸张(图1);陕西洛南出土的仰韶文化红陶人头壶,陶器造型不仅为人头形,还能够清晰地看出人的五官,并且五官比例比较对称。新石器时代劳动人民除了模仿人头像进行陶器造型设计与制造之外,更多的是模仿葫芦等植物形体。对葫芦形陶器予以研究,可以发现古代劳动人民之所以模仿葫芦形状进行陶器制造,主要是因为所制造的陶器不仅能够满足盛物需求,还比较美观。像半坡遗址出土的细颈陶壶、长颈陶壶和马家窑型的一件彩陶束腰罐,可能就是模拟葫芦的外形而创造出来的。比如变体鸟纹罐陶器,即为葫芦形状,高29 cm,口径为15 cm,腹径为25 cm,它的外形为葫芦形状,陶器表面纹样为一对飞鸟,寓意为携连飞翔,意境高远(图2)。这充分说明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制造工艺已经相对纯熟,陶器造型优美,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古代劳动人民为了使制造的陶器能够应用于现实生活,还会制造半葫芦形的陶器,且多为葫芦下半截形状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劳动人民与动物的关系比较密切,动物造型陶器在陶器制造工艺越来越纯熟的后期比较常见。观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动物造型陶器,会发现古人并不是单纯地模仿动物形体,而是基于动物形体进行创造,将动物形体元素融入陶器造型创新。这样制造出来的陶器不仅能够满足使用需求,还具有观赏性。比如云南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夹砂灰陶鸡形陶壶,就是模拟鸡的形体而制作出来的。壶口为鸡首形状,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鸡眼,壶体部分的纹路与鸡的羽毛很相似;背部至尾部居高位饰有乳钉纹,很像鸡身体的后半部分,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鸡的形象,整体造型形象、自然,观赏性较强。
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将动物的整体形象凸显出来,还将动物形体的一部分体现在陶器造型上,如半坡出土的仰韶文化鸟头形盖钮和兽形盖钮等。
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除了模仿自然之物之外,还模仿了很多器物的原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船的造型。这样的陶器造型一般具有对称性,加之匠人会在船体上绘制渔网纹加以修饰,陶器造型显得比较优美,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形态。正因如此,新石器时代船形陶器较多,比如陶舟就是古代制造者基于独木舟原型制作的;浙江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等地出土的木桨,均说明基于船原型构造陶器造型在当时非常盛行。
图一 马家窑型器皿彩陶壶
图二 变体鸟纹罐陶器
如果对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进行研究,一定会从中感受到原始艺术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又能够体会到原始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即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事物的依赖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陶器造型上。分析现代设计会发现,现代设计中的艺术情感表现非常含蓄,难以带给观赏者强烈的情感冲击,甚至难以表现现代设计产品所要传达的艺术情感。所以,为了能够促进现代设计更好地发展,在推陈出新的同时,艺术家还要借鉴和学习原始艺术的表达方式,促使现代设计艺术多元化发展。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解决生活问题为根本目的,其基本功能为盛物,比如盛水、盛放食物或者存储食物等。先人们最初制造的陶器均为圆混造型,比较简单和粗糙,直接使用天然材料或者粗略地改造自然物体即可达成制造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粗制器物的劣势逐渐体现出来,比如拿取不方便、携带不方便等。这就使得人们对器物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陶器制造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增加陶器的功能及注重优化陶器造型,模仿不同物品的形状。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这一本质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没有发生改变。在现代设计中,设计者同样要回顾现实,回归生活,不能空洞地进行设计,否则设计出的艺术品必定缺乏艺术情感,难以吸引观赏者,无法使之产生情感共鸣。只有从生活出发,将生活元素或者物质元素融入艺术品设计,注入情感,才能使艺术品更具魅力。
基于对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特点的分析,可知陶器造型艺术体现在模拟事物形态或者传承自然之物的形状。为此,借鉴陶器造型设计,发展现代设计,应从借鉴同类事物形态和遵循自然形态两方面展开。
1.同类事物形态借鉴
在最早的陶器制造过程中,制造者并没有形成审美观念,相应地不知如何塑造陶器造型。此种情况下,制造者最直接的做法是模拟同类事物形态,比如“人头像”造型陶器的制造,直接模拟人类的“头盖骨”。对现代设计予以分析,不难发现设计者早已摒弃基于同类事物形态设计的方式,更加注重抽象化的设计,意在增强产品的艺术效果。但事实上,为了能让设计的产品更具艺术情感和艺术效果,设计人员反而要回归原始设计,借鉴古代劳动人民基于同类事物形态进行陶器制造的方式,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从最真实、具体的事物出发,基于美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事物形态进行优化设计、创新设计。在不影响艺术情感表达的情况下,增强产品的美感及艺术感,让观赏者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明确感知设计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进而真正欣赏产品。比如,看似简单的球形,其实为中国古代器具造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最早的实践作品,其成为后人遵循的一种工艺设计原则。
2.遵循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之美是人工设计加工所无法比拟的,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非常强烈。正因如此,基于自然形态所设计和制造的陶器,传承至今,其造型依旧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现代设计者应当在学习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然形态模仿的重要性,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观察自然事物的各种形态,选择合适的事物形态进行模仿和创造,将其融入产品造型设计,那么产品造型势必能够呈现出独特、自然、优美的特质。目前,模拟自然物的造型方法已经成为一门专业的仿生学,设计者可以主动学习该学科的知识,掌握模拟自然事物的造型方法,积极学习和创新,所设计的产品造型必然艺术感十足。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之一是陶器,这一时期先人们生产制造的陶器数量庞大,且造型多样,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可以直观地表达艺术情感。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的艺术效果强烈,主要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是基于生产生活实际情况陶器制造的,而陶器造型艺术则伴随着古代劳动人民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而变化。比如早期由于缺乏审美观念,人们直接模仿同类事物形态制造陶器。后期审美观念形成后,人们不仅模仿动物形态设计与制造陶器,还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美化。现代设计应借鉴和学习这种陶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