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立并举疏堵结合 治理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

2022-08-02 08:01:12文李洪斌
廉政瞭望 2022年13期
关键词:大操大办宴席升学

文李洪斌

今年以来,巴中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纪委安排部署,聚焦大操大办陈规陋习,坚持调研引路、网上问计、码上举报、案件开道、部门共治,破立并举、疏堵结合,系统治理大操大办,扎实推进移风易俗。

坚持问题导向,以民生之痛为治理之重

一边不胜烦一边跟风办。调研发现,很多党员干部和群众都在吐槽酒席名目滥、随礼金额高、人情攀比重、铺张浪费大,认为大操大办早就该治了,特别是对一些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同学的同学的各种宴请尽管不胜其烦,但又碍于面子不得不去。同时,不少干部群众又表示,自己年年送承担不起,也想借老人过生、孩子升学等办个酒、回个本。在随礼回礼的恶性循环、他办我办大家办的跟风逐流中,宴席越办越多,礼金越随越高。大家既疲于奔命、深受其苦,又随波逐流、推波助澜。

一边拼命赚一边没余钱。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和完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但铺张浪费攀比之风也随之潜滋暗长,参加宴席随礼的份子钱水涨船高,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年人情消费支出普遍在2万元以上,而城市家庭普遍在3万元以上。一场场酒席吃掉的、耗费的,往往是自己攒下的辛苦钱,吞噬着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绊脚石。有老百姓称“每年夏天吃完学酒,那几个月挣的钱也就没几个了”。

一边该示范一边顶风干。调研发现,群众对基层的书记、主任、站长、所长们操办宴席反响尤为强烈,认为其心术不正,变着法子整钱。有群众吐槽,有支部书记年年给家里老人办生日宴,从60岁起,已经办了10多年了,年年办年年请,也只有年年送。结合我们近年来审查调查情况看,本该示范引领新风正气的党员干部,顶风违纪违规操办宴席的也不少,2021年来全市查处违规操办宴席问题33件33人,操办名目涉及生日宴、升学宴等;掩人耳目的花样有分批作业、错峰办理,幕后操作、请人代办,一边承诺不办一边偷着办等等;从宴请对象看,有人情往来的自然囊括其中,该请的、不该请的一个不落。“人情风”问题在民间,根子在党员干部,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边知道乱一边睁眼看。调研中,很多群众、基层干部认为大操大办乱象,不是没看见,只是没人管;个别党委政府则表示,不是不想管,只因不好管。不少群众呼吁,酒席风成为了基层治理顽疾,党委政府应该管一管了。不少干部表示,现在就希望有人站出来大吼一声,大家一起刹车、集体止损。酒席风泛滥,深层次折射的是基层治理不够彻底、部门监管没有较真。一方面,基层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觉得大操大办是“民俗风俗”,礼金溢价是“市场行为”,管不了;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自治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根源就是个别单位和党员干部不敢担当、不敢斗争、不敢碰硬。

坚持系统施策,让个人之事为共同之治

强化宣传造势。坚持不搞不教而诛,推动宣传部门全媒体发布《治理农村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推动各县(区)以村(社区)为单位召开吐槽大会、算账会、宣讲会,发动群众深度参与;在媒体开辟“治理大操大办进行时”专栏,一边线上线下同步通报曝光查处的典型案件,以案明纪、以案释法,着力形成震慑;一边及时跟进发布先进典型案例、宣传治理成效;同时,深入宣传“四个带头”“七个严禁”等纪律要求,着力形成强大声势。目前,分2批次全媒体通报典型案例10件10人。

实施网上问计。坚持问诊于民、问计于民。围绕22个方面精细设计调查问卷,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调查,全市共14.69万人参与问卷调查。在问卷内容设计上,既聚焦群众大操大办宴席的乱象,又把党员干部分批作业、巧立名目、敛财收礼等违纪违规情节,以及下步治理举措纳入调查内容。调查结果显示,85%的参与者认为大操大办必须治理,67%的参与者认为除婚丧嫁娶以外一律不办,80%以上的群众认为“随礼”金额在300元以内最合适,这些为下步治理提供了方向和支撑。

发动码上举报。以网上亮码、场所摆码、卡片送码、视频推码等形式,将举报二维码、举报电话张贴到全市大大小小的宾馆、饭店、场镇街道、村居中,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发现问题的“线人”。镇村两级纪检干部活学活用《监督一本通》,紧盯农村基层干部开展贴身监督,常态巡街巡院户,着力发现违纪违规问题。推动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的审批监管,主动发现大操大办的问题,及时移交问题线索。

突出案件开道。鲜明“零容忍”的态度,对涉及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升学宴”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一律由市县纪委纪检监察室牵头严查快处、快查快结。4月以来,查处顶风违纪的人和事10件10人。严格落实“一案双查”,查处违规操办宴席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同时,从严追究背后的主体责任、一岗双责、监督责任。对有问题不报、压案不查、高举轻放的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一律查清责任、问责到人、处理到位,倒逼责任落实。

推动齐抓共治。紧扣升学季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推动各级党组织对本年度有子女升学的干部职工台账管控。按照分级负责、市县乡村四级同步推进的原则,围绕大宣传、大调查、大治理3个方面细化15项具体任务,逐一明确到民政、宣传、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定期调度机制。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监督检查、调研督导、发函提醒、情况通报等形式,压紧压实职能职责。目前,已发出提示函10份。督促民政部门用好问卷调查结果,围绕宴席名目、桌数标准、餐费标准、礼金标准等,制定《巴中市红白理事会10条参考指南》,指导1809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社区)红白理事会977个。

坚持常态常在,变一时之功为长久之效

自治才会长治,长治就会彻底根治。近年来,一些村(社区)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一些好做法,巴州区曾口镇太和村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老年协会,及时劝诫制止大操大办23起。南江县红光镇柏山村划定10条硬杠子,对宴席范围、礼金、菜品等进行规范,比如明确一律上热菜、用本地食材,以及用多大的碗盛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该村还建立惩戒制度,对违反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制度的,办酒的、帮忙的、吃酒的都用红黑榜、村村响广播通报等土办法加以惩戒。目前该村形成简办婚丧嫁娶、余事不办的清新风尚。村里老“支客司”(司仪)杨泽兴说:“现在都只办红白事,花费比以前至少节约了一半。”基层的问题还得靠基层、群众的事情群众是主体。只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引导群众自治,假以时日,就能管出习惯、化风成俗。

引路才会对路,对路就会走出新路。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示范是最好的引领。治理歪风邪气需要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针对以前治理工作中,一出问题就是他人、一查责任就是下级、一找根源就是民风的问题,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务必做到“四个带头”、严守“七个严禁”。同时,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升学宴”等问题,坚持从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开刀开路,从今年5月起就启动了违规操办“升学宴”集中治理,对顶风违纪的严查快处、全媒体通报曝光,并录制检讨微视频现身说法,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不少党员干部援引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党员干部的私事一定程度上也是公事,谁叫你是党员干部”的观点勉励自己,表示一定带好头、引好路。群众也说:“党员干部在示范,群众就会照着办,风气自然跟着变。”

心服才会信服,信服就会坚决拥护。治理工作以来,有人欢喜有人忧,个别群众送礼长年支出,一想到红白理事会要推行除婚丧嫁娶外余事不办,心结一时解不开;也有党员干部认为,自己运气差遇上了纪委集中整治这阵风。对此,坚持攻心为上,一方面教育引导群众算好家庭收支账、人情往来账、办席收支账、社会面子账、大办浪费账五笔账,让老百姓明白:操办酒席除了商家赚了,大家都亏了;看似没收回来,实则避免了送更多钱出去的本质问题。另一方面,市纪委监委从一开始就提醒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一定不要低估有的人有一颗为了钱财而顶风违纪的心”,同时严令告诫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决不要低估纪委监委铁腕执纪的心”。目前,从走访调研、民意调查来看,治理工作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认可和积极拥护,厚植了广泛的民意基础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猜你喜欢
大操大办宴席升学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英语文摘(2019年9期)2019-11-26 00:56:26
宴席礼仪7禁忌
中国大运河宴席 下
美食(2017年4期)2017-05-04 04:05:56
移风易俗树节俭新风
党员生活(2017年4期)2017-04-26 23:39:14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浅谈文化主题宴席的打造
美食(2016年8期)2016-08-21 13:57:48
升学啦
狠刹大操大办风
一个人大摆宴席
中国诗歌(2015年12期)2015-11-17 19:30:54
狠刹大操大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