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2022-08-01 06:40白小茗李玉华
河北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产教药学

李 烨,白小茗,李玉华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2)

2018 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将产业与教育两大模块进行了有机融合,其中教师是实现教学模式落地的关键,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新产业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必要途径。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环境变化推动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药行业受到强有力的冲击,行业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背景,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随之发生改变。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健康中国2030”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密切产学研融合,培养符合大健康服务区域发展需要的特色技术技能人才。后疫情时期,面对疫情常态化现状,医药类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医药领域的储备军和生力军,教师的教育在完成人才培育时更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药学专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结合教育体制变革,满足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医药学人才。这需要高职教师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教学内容从书本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从课堂走进企业,教学方法从线上变成“互联网+”。在此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需要不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实现校企双赢,共生共荣。

(二)育人模式推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产教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缩短学校与企业距离,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如药品销售需要从传统销售模式向“互联网+”销售模式转变,但是部分药品经营专业的课程中,仍存在重视传统营销理论,忽视新型营销技术情况。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院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更新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避免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所学已经过时,避免岗前进行培训,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短、平、快”的教育优势。职业院校的教师迫切地需要走出去,与企业合作,通过实践提升专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学校积极建设师资队伍,但教师数量存在缺口

高职院校有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两支队伍。以某高职院校医药学院为例,药学专业教研室专兼职教师总数为10 名左右,其中专职教师只有4名,每周教学工作量达到了20节。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中药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的问题》(教高厅【2008】3 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师资队伍必须稳定,在学历、年龄、职称、学科机构方面要合理设置,其中专任教师不低于35 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教师数量偏少,繁重的教学任务占据了老师们大部分时间,无法再同时参与培训、企业实践、科研能力提升等继续教育培训,师资建设受到一定影响。

(二)部分存在“重学术、轻技术”的问题

高职院校招聘教师时,要求学历为硕士甚至博士,大部分为应届毕业生。这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再进学校,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缺少一线实践能力。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评价指标仍然集中在教学课时量、论文数量等科研工作,缺少专业实践技能、企业实践要求,无法评定教师的实操技能。产、学、研脱节需要积极纠正,教师对专业知识理论知识理解很透彻,学校需要将这部分优势发挥到实践领域,落实到药学专业学生未来实际工作需求中。这就要求药学专业的教师深入医药行业,学习新的技术,将教学、科研、实践快速融合,做到有机衔接。

(三)教师队伍的产教融合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

对学校而言,会通过不同的指标对本部门开展产教融合的成效进行自评,最终呈现出全部“好评”的结果,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具体情况。如有些部门会以某教师教出的学生就业率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或者初次就业的工资收入水平等指标对教师进行评价;有些部门以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行业技能竞赛获奖情况、技能证书获取情况来衡量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还有些部门以校企合作后,教师做到项目科研产出情况、学校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情况、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情况来衡量产教融合成效等等。对企业而言,部分企业管理者表示,企业难以衡量产教融合中的真实获益情况,这会对双方后续的合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传统的产教融合模式,容易出现“学校一头热,企业不积极”的现象,若开展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时不能为企业提供认可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指标,企业可能会丧失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校企产教深度融合。

(四)校企合作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落实

开展产教融合时缺乏经费有以下表现:教师到企业实践,多为教师本人自行与联系,靠“人脉关系”完成实践学习,基本上不再向企业缴纳培训费用;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所需的费用,通常为财政资金,需经财政审批同意后,学校才能用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时间较长,资金使用也需严格按照财政审批清单,不能临时变动;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所需费用,财政经费支持较少,企业在缺乏激励政策,无法明确利益的情况下,也很少直接向产教融合项目投入企业资金。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产教融合为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打开了有效的路径,利用产教融合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利用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中的天然条件,把握产教融合难得的发展机遇,优化专业学科内部教师的结构,借助行业企业在实践技能方面的优势,拓宽教师的发展路径,提升教师教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见图1)。

图1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一)满足专业需求,积极引进“双师型”人才

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学历的同时可加入企业实践经验的条件,调整人才结构,加大双师型教师引进力度。以药学专业为例,传统招聘要求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但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执业药师是201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对全国职业资格进行清理规范后予以核准并公告的第一批职业准入类职业资格。截至2021年11月底,取得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并注册的执业药师有63.8万人。执业药师是药品使用的第一前线,在推动我国医药事业发展、指导公众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公众健康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19年,国家药监局发布政策,执业药师职业资格相当于主管药师或主管中药师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院校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可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同时添加资格证书要求,引进既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师资队伍进一步发展。

(二)关注教师发展,多途径提升能力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职院校要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的要求,全面推动新时代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重心,综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尤其是药学专业,关系着社会的用药安全,更应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未来适应职业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提升学生求职优势,促进药学行业的发展。

2.建设人才管理机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行业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药学专业教师除教师身份以外,大多持有行业资格证书,可实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等,扩大教师队伍的专业性。院校在教师职称评审机制中,可引入行业标准,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科研能力、教学改革、企业实践、校企合作进行综合评定。

3.实行全过程教学评价。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操作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构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打破固有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评估。由于高职教育直接对接企业,企业和社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有助于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更加贴合企业发展,并且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公平。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反思改进,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企业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4.构建教师人才培养机制。实行青蓝工程“师带徒”导师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使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高校教师。

5.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能力大赛,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以药学专业课程《药事管理与法规》为例,团队教师通过竞赛收获满满,将枯燥的法规条文通过大量案例,联系实际生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合理选取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于润物无声的传道授业之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形式多样,可以依据专业特色,全方位开展产教融合,并在相似专业群中形成优势专业的辐射作用,充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以校企合作协议、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教师驻企工作站协议、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协议等多种方式,开展共同育人、教师技能提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科技攻关等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协议中需明确各方参与主体的角色和分工,学校、企业、政府、行业机构各司其职,但紧密团结,实现1+1+1+1>N的效果。只有分工明确、评价体系完善的合作,才能实现长期、深入的产教融合。

实施产教融合“1234”工程,推动医药专业群综合改革,形成“工学交替、学岗融通、技能递进”的特色教学体系,通过“四结合、五对接、六合一”的教师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保证专业教育“岗位的无缝链接”,同时应发挥行业集团力量,提升行业集团效能。某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已经牵头成立了化工医药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协会的成员包含了省内龙头企业、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以行业集团为信息交流平台,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行业集团能从专业的角度,给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指导性意见,给企业和学校长期合作关系奠定基础,从长远来看,也能对省内部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行业改革带来一定的影响力。在尚未成立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地区,鼓励行业集团,积极发挥作用,促进该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

(四)校企合作背景下,实现双元制导师

院校要与企业深度交流,在此基础上开设冠名企业订单班,形成“共建共管、共育共赢”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客观来讲,“共建”要协调资金、设备、技术等各个要素。科学研究团队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科研水准至关重要,老师是学院研究的主体,要提升学院的总体研究水准,需要建设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团队。成为职业学院的专业课教师,除需要掌握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是,某些职业学院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们都面临着一样的现实问题:例如,一些在职教员的教学实践水平偏低,知识面狭小,与学校业务有关的信息系统也相对闭塞;从企业招聘的专家或兼职教师往往缺乏学科背景,甚至没有授课能力,且不能掌控班级纪律。所以,应区别地对待这二种级别的老师。例如,在职专业课程教师应按照要求轮流到企业培训,以拓展其知识和专业市场。另外,兼职教师也应该定期参加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以增强其教育能力和责任心。还可举办在职与兼职教师共同培训,并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举办研讨会。

身为一线老师,必须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齐头并进,以保证教师自身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足够的作用。从精神和物质上予教师相应的奖励,让教师们愿意成为多面手,进一步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只有重视培育“双师型”教师,确保了教师的发挥空间,才能建设起一支综合水平更高的教师队伍。

(五)共享教学资源,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学品质的根本措施,也是学校推动现代职业教学、科学、高效发展的核心环节。在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规划师资队伍,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科间的分层,使得相关专业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专业群内教师的交流与分享。

以药学专业为例,药学研究范围涵盖了许多领域。比如其现有的专业设置包括药学专业、中药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健康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药学专业没有设置中药学课程,中药学专业未设置药学相关课程,但是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并没有药学与中药学明显的划分。学校根据“网络+卫生公共服务+创新就业”的教育理念,重点建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强调通识教学)、专业知识基本课程(着重奠定学生专业技术基础)、专业知识课程(着重培养职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习者整体综合素养),并将学习者核心能力训练渗透于各课程之中,将学科设置重点服务于学习者的核心能力训练。建立基于岗位流程与职业能力为标准的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共享见习与实训基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医药行业发展。

结 语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护药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每位药品从业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受疫情影响,医药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对药品从业者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河南省医药行业协会的一员,学校于2020 年6 月已联合省内11 所高校和医药相关企业,牵头成立了河南医药行业协会职业教育分会,旨在促进省内医药企业和医药类专业院校的深度产教融合,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多赢的合作发展模式。建设新形势下的药学专业师资队伍,要站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依托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用实践检验教学,从而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产教药学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