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国,陈璐璐,朱兵
(湖南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长沙 410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以实现乡村发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乡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导致农村空心化。
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广阔天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部分乡村地区依托森林公园、生态山林等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民宿,成为一种乡村振兴的新时势,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状态。本文结合老祖岩独特自然风貌地域、历史文化进行民宿建筑设计,以促进乡村全面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桃源国家石漠公园,地处陶渊明笔下的“世外仙境”——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公园位于桃源县牛车河镇境内,属武陵山脉西北侧余脉,境内自然景观秀美,历史积蕴浑厚,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道教名地。园内老祖岩,相传因纯阳祖师吕洞宾曾在此修炼并遗存碑碣,人们便将这座山称之为老祖岩,清代时这里是湘西北及云贵地区道家养生胜地。建设用地是邻近老祖岩的一块山地。
在一个深秋的下午,一行人等从山脚的村落,顺着山坡踏勘现场。山道两旁,奇峰森列,巍然耸峙,地段内风光旖旎,空气清新。为了增添建设地块的灵动,建设方特意在地段的低洼处筑坝蓄水,水光山色互映成趣(见图1)。
图1 现状
整个用地范围较大,一期民宿项目选址于地段内山谷之地(见图2)。建设方希望尽一切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建设过程中会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设计的初衷便是使用模块思想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块采用基本的尺寸6.3m×6.3m×3m。在减少建筑构件规格的同时统一建筑的尺寸,为建筑的装配式技术创造了基础。在统一尺寸模块的基础上拢共设计了两类,6 个模块。一类是居住模块,另一类是后勤服务模块(见图3 ~图7)。
图2 民宿规划总平面图
图3 建筑基准模块
图4 居住模块
图5 餐饮模块
图6 辅助用房模块
图7 茶室模块
第一类居住模块包含了客房、卫生间、更衣室、玄关、露台等功能。居住模块根据位置、朝向以及景观视线,演化出3 个标准的居住模块。第二类后勤服务模块则包括茶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等辅助功能。居住模块和后勤服务模块构成完整的民宿基本功能。
现场勘察山谷之地的现状,民宿建筑群北面临水,南侧靠山;北向景观视线朝向老祖岩主峰,景观资源极其丰富。远处的老祖岩,中景场景内的山峰,近景是人工湖,水光山色美不胜收。如何充分利用好北向景观资源是设计着重考虑的因素。场地东、南两面均有山体,北向开口,用地南北狭长,南低北高。建筑无法东西横向展开,不能使房间获得极佳的视野。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南北向布置,由南向北逐渐抬高建筑。南低北高的建筑形态使每间民宿客房都有良好的景观视线,同时建筑架空在坡地之上,也减少了建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建筑模块灵活的错动既避开了山体,也保护了环境(见图8 ~图9)。
图8 设计思路
图9 民宿平面图
老祖岩景区内的毛坪村始建于明代,一个静谧的村落,古朴恢宏,错落别致,简约流线赋值于功能上的实用价值,立面细节上的建筑美学,两者相辅相成,形成独特视觉效果。在民宿建筑立面设计上运用类似元素,极致简洁的民居形式:方形体块,双坡屋顶。木制穿斗式屋顶,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木制梁架和檩条既是结构构件又是室内装饰元素,做到结构与形式的统一,白色粉刷墙面和毛石砌筑勒角,使建筑呈现古朴气韵风貌,隐藏于山谷之中。
民宿选址半山半水之间,浮于元林,无拘内外,这是我们所希望达成的——建筑内、外穿插游走,让人自发走入室外,去探索发现,再回到建筑中,享受一段精心策划的多层次感官体验。通过对场地进行最少量的平整和对周边植被及景观视野的最大保留,景观设计将借用原生态环境和随时铺地,激活场地的“地域生命”,同时进行适量的改造。民宿核心游泳池区设置山泉溪水景观,由上至下,溪水绵绵长流,赋予民宿建筑新活力,同时承载场地“新陈代谢”功能,打造自己独特的气场,坐拥自己的风、光、雨、露,同时又与大环境融入。沿石阶而上,林溪水声潺潺入耳,春夏翠郁,秋冬苍穹,自然幽静;正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林景观重现(见图10 ~图11)。
图10 民宿效果图
图11 室内效果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代诗人王维在诗中描绘出的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映射在民宿建筑与老祖岩景观相呼应之中。乡村民宿建设,从旅居者角度来看,有益于身体健康、心情放松,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从乡村居民角度来看,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提高经济收入,推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是促进乡村自然、经济良好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与实现共同富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