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管理在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01 06:36李本周思雨张宇林炳静晏丹龚峥玮安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乳腺炎哺乳期乳汁

李本 周思雨 张宇 林炳静 晏丹 龚峥玮 安璐

哺乳期乳腺炎是发生于哺乳期产妇乳腺组织的炎症,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红肿及皮温升高,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1],常发生于产后3~4周[2],我国发病率为10.3%~20%[3]。哺乳期乳腺炎可严重影响母乳喂养[4],而维持哺乳、保持排乳通畅不仅能促进婴儿健康,亦有利于缓解症状、加速愈合并预防疾病向乳腺脓肿进展,是该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之一[5]。临床工作中护士常偏重于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母乳喂养、排乳及用药的护理与宣教,对患病期间乳汁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患者排出(吸出)乳汁多未得到系统管理,常因多种因素将其弃去,甚至中断或终止母乳喂养。本研究对在哺乳期乳腺炎住院患者实施乳汁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4月某三甲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将实施乳汁管理前(2020年7—11月)的5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乳汁管理后(2020年12月—2021年4月)的51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条件:符合哺乳期乳腺炎诊断标准;使用哺乳期安全药物治疗;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条件:患有HIV等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的疾病;因病情需要使用哺乳期非安全药物治疗;因医学指征回乳。对照组年龄为22~36岁,平均25.59±2.31岁;平均住院天数3.46±1.12 d。观察组年龄为20~35岁,平均25.47±2.13岁;平均住院天数3.53±1.08 d。两组患者年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哺乳期乳腺炎常规护理[5],具体如下。

(1)保持母乳喂养: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强调双侧乳房哺乳,告知乳头平坦、凹陷及皲裂的护理方法及用药后哺乳注意事项。

(2)协助乳汁排出:示范正确的排乳手法、吸乳器使用方法及乳汁储存容器。

(3)疼痛护理:做好体温监测,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在哺乳、排乳或吸乳器使用后给予冷敷。

(4)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交流,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重树母乳喂养的信心。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乳汁管理,主要包括乳汁收集、乳汁储存、冰箱管理及健康宣教等,具体如下。

(1)乳汁收集:①通过手法排乳、患者自备吸奶器或医用吸奶器收集乳汁,排乳前清洁乳头、乳晕,清洗双手或吸奶器;②使用患者自备储奶瓶(袋),确保其材质为玻璃或聚丙烯,避免含BPA的容器[6];③每瓶(袋)收集乳汁60~120 ml,以婴儿实际进食量为参照,避免收集过多造成乳汁浪费或收集过少不能满足婴儿需求。避免将容器装满,上端预留约2 cm空间以容纳乳汁冷藏后体积膨胀。

(2)乳汁冷藏:①护士在储奶瓶(袋)身标注患者床号、姓名、日期、时间等信息,并与患者核查、登记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暂存;②将储奶瓶(袋)尽量靠冰箱内侧放置以保证冷藏效果。如为储奶袋则竖立放置,避免乳汁溢出造成污染;③患者需取用冷藏乳汁或出院时,护士与其核对瓶(袋)上的标注信息后返还并登记,已返还的乳汁禁止再次冷藏,乳汁在冰箱冷藏室4 ℃温度下冷藏时间不得超过72 h[7]。

(3)健康宣教:①哺乳期乳腺炎患病期间及使用药物治疗期间无需中断母乳喂养[8];②乳汁经冷藏、冷冻后大部分免疫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并不会减少,仍优于配方奶[7,9];③乳汁经冷藏、静置后,可出现上层油脂状、下层颜色变淡的脂水分离现象,或呈黄、棕色等,可正常喂养;④加热冷藏乳汁前可将奶瓶(袋)稍作旋转,不可用力摇晃。使用37~40 ℃温水或温奶器加热,避免使用微波炉;⑤在抗生素用药期间加强观察婴儿过敏及肠道菌群改变的症状,如皮疹、腹泻等[10];⑥出院后保持规范的乳汁管理,以预防疾病复发、保障母乳喂养质量。

(4)冰箱管理:①购设专用冰箱冷藏乳汁,放置于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设专人管理,护士长定期督查;②每日监测温度,冷藏温度设置为4 ℃,冰箱门常规保持关闭状态,减少开关门次数;③每周清洁、除霜,保持冰箱内霜层厚度低于0.5厘米。每周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表面[11];④做好乳汁存取核对与登记,乳汁以患者为单位分区放置,并按存放时间先后排列。

1.3 效果评价

(1)排出乳汁保存:患者将住院期间所排出(吸出)乳汁规范保存,用于喂养或出院带回,于患者住院期间统计。排出乳汁保存率=排出乳汁保存次数/排出乳汁次数×100%。

(2)母乳喂养中断:住院期间中断母乳喂养4 h或1次以上[12],于患者住院期间统计。母乳喂养中断率=发生母乳喂养中断例数/对照(观察)组例数×100%。

(3)母乳喂养终止:患者完全停止母乳喂养,于患者住院期间统计。母乳喂养终止率=母乳喂养终止例数/观察例数×100%。

(4)患者满意度:包括医疗环境、护理服务、健康指导、知情沟通及医德医风等,于患者出院时调查。总分100分,90~100分代表非常满意,80~89分代表比较满意,79分以下代表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排出乳汁保存情况比较

实施乳汁管理后,观察组排出乳汁保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排出乳汁保存情况比较

2.2 两组母乳喂养中断与终止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乳汁管理后,观察组母乳喂养中断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终止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母乳喂养中断与终止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乳汁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乳汁管理的重要性

哺乳期乳腺炎是常见的产后乳房疾病,也是导致母乳喂养中断甚至终止的重要原因,约25%的产妇因此放弃母乳喂养[13],可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母乳被公认为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及免疫系统的建立发挥着重要作用[14]。在哺乳期乳腺炎患病期间,患者母乳中白细胞总量与占比上升,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的含量增加,不仅有助于母亲对感染的自身抵抗,还有利于激活或刺激婴儿的免疫系统[15]。保持有效的乳汁排出是哺乳期乳腺炎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突然停止母乳喂养可加重乳汁淤积、乳房疼痛等症状,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并增加疾病进展为乳腺脓肿的风险[1]。患病期间母婴不分离有助于保持母乳喂养,但在乳腺科病房等成人医疗场所对婴儿的照护条件有限,母婴同室存在一定风险[16],故多数患者住院期间未能携带婴儿同室,在乳胀时患者需自行通过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排出。由于排出的乳汁不能及时喂养、储存条件受限或患者、家属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患病、治疗期间乳汁成分的安全性担忧等因素[17],较多患者选择将排出的乳汁弃去。临床中护士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对患者疾病治疗、用药及母乳喂养等方面的护理与宣教,常忽视患者对乳汁管理的需求,缺乏对排出乳汁的关注与管理,从而造成乳汁浪费,引起喂养、排乳频率紊乱,甚至导致母乳喂养中断,影响疾病康复及母婴健康,故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住院期间的排出乳汁有必要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

3.2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住院期间乳汁管理的效果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乳汁管理,包括对乳汁收集的方法、容器、储量等进行细化管理,实施规范的乳汁冷藏储存流程并提供便捷的乳汁储存服务,同时设专用冰箱、专人监管以保障乳汁储存的安全性,从而让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住院期间排出的乳汁能得到及时、规范、安全地冷藏储存,并在需要喂养或出院时可便捷取回,给予正确加热的强化指导。在管理期间,医护人员可更动态、准确地评估患者排乳手法及吸奶器使用方法是否正确,排乳时间、排乳效果是否合适,排乳量是否异常等,并对存在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与指导。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乳汁管理,可有效避免乳汁浪费。同时,通过系统的乳汁管理,还可保障患者在患病期间保持规律的喂养频率或排乳频率,从而维持其乳汁供需平衡,避免乳汁淤积加重疾病症状或乳量减少低于婴儿喂养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健康宣教,纠正患者、家属认为在哺乳期乳腺炎患病期间及抗生素用药期间需要停止母乳喂养的传统误区,指导其在用药期间观察婴儿过敏及肠道菌群改变的症状,强调保持母乳喂养及乳汁排出反而有利于疾病的愈合,提升了患者坚持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及依从性,并提高了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乳汁的能力。此外,由专业医护人员在医疗环境主导提供的乳汁储存、管理服务,改善了部分患者住院期间需携带自备冰袋、冷藏箱等的现状,并可进一步消除患者、家属对患病及用药期间乳汁成分安全性的疑虑,体现医疗机构对母婴健康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在哺乳期乳腺炎住院患者中实施乳汁管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帮助患者坚持母乳喂养,从而促进母亲康复及婴儿健康,同时还可提升科室及医院对母婴健康的人文关怀效果。

猜你喜欢
乳腺炎哺乳期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乳汁点目需谨慎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哺乳期妇女应定期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