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歌书写在乡村大地上

2022-08-01 13:13李后强
当代县域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诗歌文化

李后强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有三个发展定位: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田园诗歌是诗人的向往与追求,已经形成理论和模式。四川大邑稻乡渔歌就是美丽的田园诗歌,是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和精彩呈现。此地深挖区域农耕文化,是一个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田园艺术教育、亲子娱乐、休闲农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气场震撼,绿意盎然。千亩稻田犹如碧玉,镶嵌在西江河畔。田埂上树木林立,特色小院乡风浓郁,充分体现了 “产景相融、产旅一体、产村互动”的共生经济思路。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与“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涉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精神与物质“双轮驱动”,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与“神”。只有文化才能生发村民创业激情、坚定发展信心,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广义地讲,人造的叫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重要保障、重要途径。要做到以文铸魂、以文提神、以文育人、以文兴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诗人应该心系故土,情洒山河,把诗歌书写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为破解“三农”难题作出贡献。

大地本身就是自然生长的作品,是大自然之手创造的天然作品,没有雕琢和修饰,可能不符合艺术法则,但更真实、更自然、更震撼、更大气。

乡村文化振兴要有强烈的诗歌意识

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诗歌的美和伦理的善以及认知的真。乡村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乡村文化要转变为产业,中间过程是文艺创造。已经有了大地“板块艺术说”(区域组合)、“陆上艺术说”(除了海洋的艺术)、“山河艺术说”(针对自然),还有乡村“立体说”(3D、树木)、“色彩说”(四色定理)、“时空说”(穿越古今)、“人文说”(精神动力)、“人本学”(原动力)。关键在人,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乡村文艺要有想象、有夸张、有神情、有哲理、有启迪,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原汁原味、照搬照套。要按照美学原理设计乡村文化振兴,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塑形要符合黄金分割,操作要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推进生态价值多种形态转化。乡村文化振兴要有强烈的诗歌意识,有诗性、诗意、诗风、诗韵、诗情、诗境、诗话、诗经。

诗歌是一种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震撼力、无形的穿透力是诗歌的主要特征。这些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

诗性就是野性、本性,保持原生态、本底色,朴实纯真,体现儿童眼里的世界。乡村文化振兴要保持精神本真、文化基因,但不是保持原貌原形。振兴要有高超的创造性和务实的创新性,适应现代美好生活的需要。大邑的乡村文化,尤其是稻乡渔歌就具有诗性。保持诗性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基本要求。大邑应该围绕西岭雪山大做文章,突出成都第一峰,千秋雪顶,为公园城市增添原始内涵。

诗意是诗人用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虚拟世界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或强烈抒情的意味。何其芳曾经说,诗意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法国17 世纪最具天赋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曾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追求理想。”诗意是一种发现甚至灵感,凡是超级修饰的形容都是对诗意的一种拒绝。诗意,在情感立场上,有歌颂的也有批判的;在表达方式上,有委婉的也有直抒胸臆的;在形式上,有以《诗经》为代表的风雅颂,也有在唐代达到巅峰的近体诗和古体诗,以及在宋代最流行的词、元代兴起的曲。乡村是凝固的音乐、流动的诗歌。具有诗意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前提,乡村文化要有美感意境和抒情意味。大邑应该在花水湾打造诗歌基地。

诗风就是诗歌的风格和形式,亦指一定历史时期诗歌创作的倾向和潮流。对待乡村文化要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必须突破守旧意识,要体现乡村特色和个性,绝不能千村一面、百乡一貌。要充分挖掘传统德治文化的现代价值,发挥新乡贤群体的带动示范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破解文化振兴主体的“空心化”,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风貌。没有诗风的乡村文化,必定是失败的文化、平庸的文化、无用的文化。大邑可以研究三国赵云、道教张道陵的人品风格,传承优质精神元素。

诗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诗词所押的韵部,再是指诗词所采用的韵书。诗韵分两类,一类是古韵,一类是新韵。古韵,代表作包括《切韵》《唐韵》《广韵》《中原音韵》《洪武正韵》《佩文诗韵》等。新韵,代表作包括《中华新韵》《诗韵新编》《汉语新韵》等。押韵,是指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位置,令诗文诵读起来顺口,并有一种回环的音乐感。乡村文化振兴要有美学感、音乐感,既有古韵的内核也要体现新韵的特色,押韵顺口,流畅通透。保持诗韵的乡村文化才有活力、生机,才能小桥流水、回味无穷。大邑的自然风貌独特,乡镇各具特色,应该强化板块意识,深化色彩印象,做出引领中国乡村文化的典范和案例。

诗情,指作诗的情绪、兴致,美妙意境,包含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情感表达。乡村文化振兴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绝不能虚情假意,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乡村文化印刻着乡情、亲情、友情、爱情,既有疾风暴雨也有风和日丽,既有历史记忆也有现实冲击,充满诗情画意。要推动城乡大交流,鼓励城市文化人才上山下乡,深入乡村开展艺术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有诗情的乡村文化,才是有热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文化。大邑应该深度挖掘红军文化、三国文化、抗战文化,以此丰富完善乡村文化。

诗境指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境界者,觉悟、修养也,乃人之于世界之修为,属自然之性,受经历、悟性之限,有虚实、有无、大小、高低之分。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他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境界的作品,言情必沁人心脾,写景必豁人耳目,即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量。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情景须真,“真景物、真感情”表达。乡村文化振兴要真切鲜明地表现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大邑乡村文化振兴要提炼当地文化IP,以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现代自然主义思想,坚持人本主义精要,做出新时代更高境界的“富春山居图”。

诗话不是诗歌创作,主要指评论诗歌、诗人、诗派及记录诗人故事的著作,其体制有诗也有散文。

宋代许顗《彦周诗话》:“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朱光潜在《诗论·抗战版序》中说:“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炼亲切,是其所长。”乡村文化振兴要立足学理,研究历代乡村发展的得失、兴衰,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感悟智慧和力量,讲好乡村故事,彰显创业精神。大邑要整合乡村文化资源,重塑现代乡村文化空间,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让非遗文化、民族服饰、绿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提供互动式、体验式、嵌入式服务,让乡村文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 篇。《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杜甫以诗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反映了广阔的社会景象,尤其是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在他的诗中有详细记载。乡村振兴,就是一部大诗集,文化是主题。大邑要依托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收集整理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奋斗故事,撰写苦难与辉煌、梦想与拼搏的史诗篇章,形成当代《诗经》,可传于后世,供来者借鉴。

猜你喜欢
诗歌文化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少年总有一个爱上诗歌的理由
诗歌不除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谁远谁近?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