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裁员 风暴即来

2022-08-01 02:56齐策
中国汽车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马斯克风暴裁员

文 / 齐策

6月初的几天,美国那边颇不平静。

5月31日下午,喜欢用内部邮件宣布决策的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用“To be super clear”(非常清晰)作为标题发邮,将员工居家办公的前提条件定为“在办公室每周待够40个小时以后”。他还威胁称:“如果没有在办公室出现,会被视为辞职。”

这意味着什么,熟悉老板风格的老资格特斯拉员工很清楚。很快,6月1日,马斯克又发了新一封邮件,声称要裁员10%,题目则为“停止全球所有招聘”。

风暴的信号

如果整车组装效率比业内平均水平高一倍、产品供不应求的全球性车企,都要裁员,说明全球经济气候,可能有一场风暴来临。

截至2021年底,特斯拉员工数量99240人,其中生产线工人占据了39%。而此前的大举招聘,让特斯拉去年员工劲增45%。马斯克还特别声称,裁员不适用于制造汽车、电池组或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人。现在如果裁掉1万人,意味着其他部门裁员比例要高达16%以上。

而马斯克的理由是他有“不好的预感”,似乎听上去有些儿戏。

当然不用讲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预感,因为从美国乃至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势、从美联储左右为难的窘境、从财长兼前联储主席耶仑承认“去年误判”等“接锅”言论来看,风暴如果要来,可能小不了。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按照年率萎缩了1.5%。这两个月,美联储加息两轮,同时佐以常设性的逆回购,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

但美联储沮丧地发现,加息前通胀是8%,加息后还是8%,这不白加了吗(其实如果不加息,通胀将更快上扬)。美联储不得不祭出大招,6月1日开始缩表。

加息让美元更贵(汇率更高),那么缩表则抛出美元资产,从市场上抽走美元,减少流通。缩紧货币政策来得更直接。

而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声称,缩表节奏将是3个月内逐月递减,每月最终减持美债600亿美元左右,挤掉油价、车价、房价和食品等水分。

但是,如此消费将受到严厉打压。美元更贵更稀少,让人们倾向于保有货币,暂时不倾向于投资和消费(即把钱花出去)。

这么一来会发生什么?历史早有教训,滞胀和加息之后,大概率是衰退。美联储被逼迫得没办法只能打出王牌,加重了这一预期。

马斯克觉得“风暴眼”已经形成,终止扩张,转180度寻求收缩,就成了本能反应。

现在的悬念,到底是1987、1975,还是1929(三次金融危机)?

“饥饿游戏”规则

眼下的问题是,谁先倒霉。如果马斯克对经济周期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制造业先躺枪,则是大概率事件。

作为重资产单位,生产资料中间,固定资产重于人力,人力重于耗材。但是,固定资产面临很强的折旧,产品因为可贸易性强,可以参与全球竞争,所以是全球平均劳动生产率决定了产品价格。

特斯拉在新势力中间,率先全球化,其产品价格也就几乎等同于电动车里面的标准定价体系。价格对特斯拉来说,不仅是价格,更是金融杠杆。

特斯拉调价如此频繁,意味着它很清楚自己握有杠杆,以此不断重新“标定”基础价格,来让对手跟不上节奏。

当然,特斯拉中国在去年不断降价,更多的考虑是完成与上海市政府的对赌条件。条件门槛一旦跨过,价格马上就涨回来了,而且随着原材料上涨,还叠加出更高的价格上升速度。特斯拉算是把价格手段玩明白了。

不过,当货币变贵变少的时候,前三者(固定资产、人力、耗材)通常都会贬值。资本家和工厂主也被迫减少投资、减少扩张,将现金拿在手里。而特斯拉的规模很大,此时的金融资产快速贬值,处理不好,将构成加倍反噬。

所以,必须快速出清“多余”资产,兑换成现金,人力现在也要“部分”兑换成现金。经济学原理,在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变得血腥而残酷。

按照马斯克的理论,如果即将到来的美国经济衰退,将持续12-18个月,本质上现金流为负的企业(价值破坏者)将在这段时间内灭亡,才能停止资源消耗。

如果承认这个前提,那即将发生的事,就很容易推演了。

行业周期低谷如果来了,新能源玩家将面临洗牌。不但靠PPT造车吸引投资者的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就连已经貌似上岸(IPO成功)的新造车企业,只要仍然依靠投资人的慷慨烧钱(即净利润为负且大亏),就可能要经历一轮出清过程。

倒不是说净利润为负的新势力都得玩完。狗熊在后面追,想逃出生天的人,没必要跑得比熊快,只要跑过同伴即可。资产出清过程一定是时间有限的“饥饿游戏”,到点了还活着的人,就不会继续面临清算。

抱团也好,忍辱负重打骨折卖资产也好,扛下去,苟下去,活着就是胜利。

中美不一样,没必要一刀切

先通胀后紧缩的套餐招呼上之后,最先显现的是行业产能过剩(重资产遇到困难),轻资产行业可能还在生长,但大家注定要为资本家的梦想埋单了。

因为资本转嫁到普通人头上,不光后者是员工,也是消费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互联网大厂倒是未雨绸缪,先自家杀了个人仰马翻,先裁为敬。他们的理由只是股价下跌、业务见顶、现金流萎缩,而这几条恰恰也是风暴前哨。

马斯克经营的是重资产企业,他距离华尔街很近,对资本态度变化感知很敏锐。有时候难免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但这一次,似乎赞同者众,马斯克并不孤独。

还记得马斯克正式否决了印度投资的意向吗?印度官员一直声称在印度生产特斯拉成本更低,但懂的人都知道印度的投资和劳工环境是怎么回事。现在连扩张的基本理由都没了,印度项目就毫无必要了。

我们的问题是,中国是否特殊。美联储加息、缩表的时候,中国在降准释放流动性,但没有采取降息做法,因为这样会更加促成外资逃离。

特斯拉2022年第一个财季利润创纪录地增长6倍,虽然上海产能下降,但那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我们看到,上海和北京受到疫情影响后,都正在恢复。特斯拉上海在整个5月份做的事,是努力重启生产,而非限制产能。

尽管马斯克声称“全部暂停招聘”,但特斯拉中国官网还能看到有多种职位空缺,最新一次释放研发创新中心的招聘,截至发稿并未撤回。

而马斯克4月下旬还称,特斯拉2022年全球产量将超过150万辆,增长60%。中国的生产将“强劲复苏”。

现在实施中国政策大转舵,似乎不合情理。特斯拉上海的产能,首先基于中国的需求,其次分给欧洲市场。在柏林项目产能爬坡不尽如人意之后,上海产能仍然需要担负两个市场的供应。

归根结底,市场决定产能。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要的是停止新投资,要求既有产能“减员增效”。简单说,就是更少花钱,但不能先于市场砍产能。

如果市场还在,那么就不必出清。至少,中国和美国整车市场并未打通,从货币供给、通胀指数、市场情绪,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可能全球一刀切。

但是中美两国的市场存在的共同点,就是消费者信心都受到削弱。美国是放水和紧缩“皮筋”政策导致,中国这边则是市场消费和市场受到疫情防控的打压。

两边的监管层都在施加“负反馈”,试图翻转不利局面,但都对政策的副作用保持警惕,这让政策空间变得狭窄。

尽管马斯克发出了警告,但危机意识不等于乱来一气,自断臂膀。在可见的未来,调低复苏预期,谨慎扩张,可能对保有企业的运营健康有利。

猜你喜欢
马斯克风暴裁员
马斯克的“魔鬼慈善”
马斯克入主推特引轰动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比裁员更可怕的,是我知道了新同事的工资
脑风暴大挑战
泽西风暴
头脑风暴
喜庆的春节
2015A/W暗黑风暴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