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亮点锻造上海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2022-07-31 08:46阎梦华贡俊祺
上海工运 2022年6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劳模工会

阎梦华 摄/贡俊祺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时间的指针拨回5 年前:2017 年4 月,一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与亿万产业工人息息相关的重大改革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随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序幕自此拉开。

5 年间,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项改革带来的变化正广泛惠及上海产业工人,并为上海制造积蓄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大军。

5 年间,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交出的“成绩单”,可谓亮点纷呈。本期,记者带你细数上海产改中的亮点工作。

亮点1 传承百年红色工运,引领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在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上海工会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同时用好用活红色工运资源,把红色资源融入产业工人宣传思想工作,团结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一大批产业工人“网红打卡点”建起来

在上海机器工会事务所原址附近的太平湖绿地,毗邻中共一大纪念馆处,2021年6 月21 日上午,“新生的力量——上海机器工会纪念雕塑”正式揭幕。雕塑采用青铜锻造,高约2 米,宽约3 米左右,重约1.5 吨。作品中六位工人形象的人物或坐或站,其中坐着的一位工人拿着书本,边上放着长衫,寓意着党的早期组织中的先进知识分子脱下长衫到工人中去,向广大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与觉悟的工人一起,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上海机器工会。

当天下午,在位于安远路近苏州河南岸,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工人学校——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在原址上建设的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开馆。这是一座集收集、研究、展示、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专业红色文化场馆。

在上海,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场馆星罗棋布,红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与亮色,而红色工运文化是上海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总和市委的领导下,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上海市总工会于2020 年5 月启动“上海百年红色工运资源发掘宣传工程”,已陆续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湖州会馆、三山会馆、上海机器工会旧址、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旧址等近10 个红色工运遗址进行修缮、展陈提升。如今,这些红色工运场馆不仅是产业工人们争相打卡的“红色网红打卡点”,更是职工最坚实的思想教育阵地。

“继承发扬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光荣传统,牢记辉煌历史、锐意开拓创新,团结亿万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去年在沪召开的纪念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100 周年座谈会上,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刚对加强红色工运资源的利用保护提出明确要求。

讲好上海劳模工匠故事

把弘扬建党精神与劳模精神结合起来,把讲好红色故事与劳模故事结合起来。

劳模工匠是产业工人中的杰出代表,用好劳模工匠资源,上海工会开展了一系列劳模工匠宣传引领活动:推出“劳模讲党史”,遴选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年龄层次,具有广泛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劳模,成立“劳模讲党史”宣讲团,走进校园、企业讲述党史和工运史;策划“看望百岁劳模,聆听百年故事”,选取其中32 位健在的百岁劳模事迹进行深度挖掘和深入宣传,生动反映和还原上海工人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开设“劳模工匠双休日学堂”,每周六、周日劳模工匠走进上海劳模馆、工匠馆,向职工展示高超技能、分享奋斗故事。

开设上海职工直播课堂,开展红色文化寻访,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在引领产业工人思想的过程中,上海工会持续探索接地气、聚人气、提士气的宣传载体和活动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参与度和感受度。

亮点2 帮助产业工人修炼“金刚钻”,揽得瓷器活

拥有一技之长,就有一席之地。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

五年来,上海始终坚持把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作为改革核心任务,全力落实全总产业工人队伍技能形成体系建设试点,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试点先行,推动政策落实,基本形成了由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竞赛晋级、等级认定、激励表彰等重要环节构成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以竞赛为抓手提技能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致力于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的海内外人才高地,一场“一十百千万”新片区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正在火热上演:新建1 所产业网络大学,搭建10个产业实训基地,选树100 名“临港工匠”,培养1000 名“临港学徒”,助推1 万名一线职工技能等级提升,储备1 万名重点产业技能人才。

再将目光转移至西边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这里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立足开展青浦、吴江、嘉善三地10 万职工技能大培训,推动三地5 万职工技能等级提升,探索三地联合开展技能培训机制。

近年来,上海工会坚持用好劳动竞赛“传家宝”,以创新为灵魂,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为根本任务,持续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并以“五个中心”建设、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等五个全国引领性劳动竞赛为牵引,通过培训、比武、练兵、竞赛、献计等一系列活动,形成覆盖各层级、各领域的竞赛新格局,锤炼一支能打大仗、善打硬仗的上海产业工人队伍。

校企合作推动学历技能“双提升”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上海电气集团需要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支撑。他们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重点围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依托李斌技师学院,健全“学校+工厂、学历+技能”的培训体系,完善“3+3+3”技能工人培训模式。

“对有3 年工作经历的青年技术工人,用两个3 年时间进行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并取得学历、技师‘双证书’,形成技术工人‘培训—比武—认定—应用—激励’工作链。”上海电气集团工会相关同志告诉记者。

百年造船“航母级”企业——江南造船厂,依托江南技校资源,分批组织船舶钳工、管系工、电焊工、装配工、电工和起重驾驶工等工种产业工人开展虚拟仿真实训,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将生产现场标准和要求融入日常教学,定向培养人才。

加强校企间的合作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而工会,恰是两者之间的“桥梁”。2021 年初,市总工会会同市教委等本市多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出九大具体举措,面上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作。

同时,在市总工会指导推动下,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首批14 所院校与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23 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推动企业技能等级认定

“以前没有网络游戏行业直接对口的技能认定证书,现在好了,终于领证了!”来自普陀区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黄美高兴地说道。

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许多新职业群体应运而生,但新职业群体往往没有被纳入原有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中。随着本市新行业、新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推进,作为网络游戏行业的代表企业,波克公司在获得本市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后,对游戏行业中两个重要工种——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动画制作员展开了认定,让像黄美这样的网络游戏行业技能人才“持证上岗”。

在技能人才的技能评价方面,在2018年试点的基础上,上海正全面推行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围绕新职业领域和紧缺急需领域,探索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本市备案通过的企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已达129家,包含市属企业、市级行业协会、区属企业、央企分支机构等类型,可开展评价项目达6500 个;首批已公布的16 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涵盖36 个职业(工种),已全部面向社会开展评价工作。

亮点3 “六步工作法”,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的“利刃”

今年2 月,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发布2022 年70 个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上海市总工会的“对万家企业实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优化指导服务”为十大市级项目之一,备受关注。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上海工会进一步强化维权服务,积极创新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上海工会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六步工作法”(即强化排摸体检、加强会商研判、完善协商民主、注重多方联动、推动法律援助、推进定向监督),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五个专项排摸”确保“心中有数”

调查摸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为产业工人维权发声的过程中,聚焦重点企业和人群,上海工会全面开展“五个专项排摸”:

专项排摸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和职工队伍稳定情况,对可能出现苗头性倾向性劳动关系问题的企业,工会提前进行预警处置和工作指导;专项排摸年内具有改革调整任务企业职工劳动关系处置情况,联合市区两级劳动保障监察等部门开展劳动监督检查,共同对排摸到的企业开展上门指导,确保九成以上企业实现平稳改革调整;专项排摸受疫情及政策影响的民办培训和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劳务派遣工、项目外包工的就业和劳动关系状况;专项排摸网络舆情,监测大型网站、社交媒体等有关本市劳动关系网络舆情事件并及时介入了解具体情况、给予工会法律援助,推动80%以上的问题得到解决;专项排摸货运司机等从业人员的就业和队伍稳定情况。

强化源头参与,注重资源整合

不久前,因上海市嘉定区某信息科技公司拖欠400 余名职工工资,嘉定区总工会派遣志愿团律师前往参与调处。经协调,该劳动纠纷已得到妥善处理。据悉,嘉定区总注重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和研判,强化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引导企业和职工共担责任、共渡难关,以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企业生产发展。

近年来,上海工会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全过程参与、全领域覆盖,并不断探索创新职工民主参与的渠道和方式,如集体协商、职工董监事、厂务公开,以及以班组民主管理、合理化建议、劳资沟通会等。同时,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全市16 个区和200 多个街镇(园区、开发区)全面建制并切实发挥作用。

市总工会联合市高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制定《关于共同加强本市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工作的意见》,推动市区两级健全完善“四方合作”机制并延伸至各街镇,加快形成劳动关系矛盾预防预警、调处化解、督促整改的协同机制。

据悉,全市400 余家工会法律援助站点以及工会签约律师、劳动关系工作指导员和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连续五年为产业工人提供“零门槛”“应援尽援”法律援助超19.2 万件,挽回经济损失约43.58亿元,市总工会累计拨付办案补贴近7148万元。

亮点4 设立“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

2019 年5 月7 日,首届“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揭晓: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天宫二号综合材料实验装置”项目获得特等奖,以及20 万元奖励金。该项目团队12 人历经5 年攻关,自主研发出用于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进行高温材料实验的新型设备,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在轨参与空间高温科学实验操作。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需要加大对产业工人的荣誉激励力度。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经上海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同意,上海市总工会设立了“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表彰项目,以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提高职工岗位创新能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自2019年评选伊始,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已举办两届,由市总工会联合市科委、市经信委、市知识产权局等委办局开展评选,其荣誉、奖励等同于上海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奖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最高20 万元的奖励创下上海职工创新奖励纪录。

为鼓励一线职工岗位创新,在第二届评选中又增设了一线技能组和专业技术组两个评选组别,评选重点突出一线职工在本职岗位上通过实践创造的具有较高水平、体现一线特色和职工自身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鼓励支持职工提升技能、创新创造,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

通过搭建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评选等各类职工创新平台,更多优秀产业工人代表脱颖而出。据了解,自2006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首次设立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类评审组以来,上海共有7 位一线工人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中有2 个项目获得2021年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劳模工会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数读·工会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大邑县: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产业工人新时代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