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王向前
原阳县农业农村局 张宝光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由北向南分布着山区、山前洪积扇、山前交接洼地、黄河冲积平原、黄河故道、古黄河背河洼地、黄河冲积平原、现黄河背河洼地、黄河高滩地、河漫滩,总耕地面积466 961 hm2,主要土壤为黄河冲积形成的潮土及地带性褐土。全市地势复杂,分布着黄河多次改道形成的砂质土壤及低洼盐碱地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多,中低产田面积大。因此,改造中低产田,摸清产量低原因,消除障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是新乡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10—1996,结合新乡市的耕地情况,中低产田按障碍类型分5 类:障碍层次型、盐碱型、渍涝排水改良型、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见表1)。
表1 新乡市中低产田障碍类型
耕地障碍层次型主要有沙漏型、砂礓型、沙石层型等,面积23 861.24 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14.98%。
沙漏型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古道区,包括延津县小潭乡、榆林乡、石婆固乡、胙城乡、魏邱乡、马庄乡和丰庄镇的部分土壤,封丘县曹岗乡、陈桥镇、鲁岗乡、潘店镇、黄陵镇、李庄乡,原阳县福宁集乡的王杏兰村和新乡县古固寨镇等地。这类障碍层次型耕地分布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吻合。该土壤类型土质疏松、土壤空隙大、渗水快,保水抗旱能力差,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分解快,土壤代换量低,保肥能力差,肥料漏失多,土壤导热率小,土表温度上升快,温差大,作物易遭受干旱。
沙漏型耕地的改良措施为:一是强化灌溉设施建设,增加机井数量,缩短灌溉周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保肥能力,防止土壤侵蚀。二是大量增施有机肥料,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三是开挖河道,引黄灌淤,增加耕层黏粒成分,有条件的可种植水稻,从而迅速改善土壤结构。四是改善种植结构,扩大耐瘠、耐旱可肥地养地的花生、豆类等根瘤菌作物的种植面积,提倡种植谷类、红薯、瓜类、中药材等适宜沙地作物,从而增加沙地经济收入。五是结合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为农田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六是植树造林,调节田间小气候,保持水土作用,春季提温,夏季降温,提高相对湿度,减少蒸发,特别是发展桃、枣等经济林,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七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化验情况,确定各种养分的适宜用量,调整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施用比例,确保农作物高产优质。
砂礓型、沙石层型耕地主要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地区,包括卫辉市安都乡、太公镇、唐庄镇的大部分及顿坊店乡的一部分。砂礓型、沙石层型耕地土层较薄,耕层下部有深浅不等、薄厚不匀的沙石层、砂礓层,漏水、漏肥,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地下水埋藏较深,耕地主要靠库水灌溉,部分地区有井灌,灌溉保证率较低。改良利用措施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推广配方施肥,秸杆还田,协调土壤养分比例,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盐碱土是一系列受土体中盐碱成分作用的,包括各种盐土和碱土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的各种类型土壤的统称。该类型土壤主要分布在黄河、古黄河背河洼地,太行山前交接洼地。其中,黄河、古黄河背河洼地主要是盐土,以含NaCl 为主;太行山前交接洼地在不同的小地形形成不同的盐碱地,半坡地为盐土,以含NaCl 为主,低洼地带多为碱土,以含NaHCO3为主。此类耕地面积4 694.74 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2.95%。经过多年改良,加之地下水位下降,全市农田土壤大多属于轻盐化土壤,但靠近公路的农田土壤有碱化现象。这些地块地势低洼,地下水位相对较低,冬春季节土壤表层盐分上升,pH 增高,对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危害,轻者发育迟缓,重者造成枯死。
盐碱土的改良措施:一是健全排灌系统,深挖排水沟渠,做到渠渠相通,使盐分随水排掉。此外,要井渠结合灌溉,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上升,避免次生盐碱化。二是引黄灌溉,加厚灌淤土层改善耕层质地。三是增施有机肥料,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降低土壤pH。四是施用石膏粉,特别是含磷石膏,既可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又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成本低、效果明显。五是施用酸性化肥,降低土壤pH,有利于作物苗期生长,酸性肥料有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六是发展井灌,实行井灌井排,打井灌溉可起到灌水、排水、加深地下水位等多种作用,对抑制盐碱上升十分有利。
渍涝排水改良类型耕地分布在黄河背河洼地区地形较低的部位,由于黄河水位比堤外地面高出10 m 以上,黄河水侧渗,小地形岗坡洼微度起伏不平,岗洼相间,往往当汛期连续降雨强度大、地面径流多和排水不畅时汇水为患,此类耕地土壤质地黏重,土体下部有灰黑色潜育层,易受渍涝灾害。面积31 242.24 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19.61%。
渍涝型耕地的改良措施:一是疏通河道,健全排涝系统。二是适时耕作,提高整地质量。三是减少旋耕面积,扩大深耕面积,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加厚熟化耕层,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和保墒抗旱能力。四是加强技术培训,及时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坡地梯改类型耕地主要分布在新乡市北部的辉县、卫辉市山地、丘陵区,包括狮豹头乡全部,安都乡的口头村、上枣庄村、下枣庄村,太公镇的道士坟村、神头村、郭坡村、黄山村等以及唐庄镇的盆窑村、后沟村及辉县的高庄乡等。此类耕地面积 28 735.32 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18.04%。
坡地梯改类型耕地属太行山的组成部分,地势自西向东呈梯级下降。低山区大部分山地由石灰岩构成,少部分由砂质岩构成。其北部山势陡峻,多峭壁悬崖,深窄峡谷,地形破碎,土薄石厚,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山坡基岩裸露,只能利用沟底和平缓凹坡作为耕地,农业生产受到限制。这些类型土地的开发利用受生态保护有关政策的制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其中西部山顶和山岭较为平缓。丘陵山区依据坡度和松散物覆盖状况分为碎石土层覆盖的陡坡丘陵和土层覆盖的缓坡丘陵。前者覆盖层一般都很薄,多为荒坡,有少部分林地。后者土层覆盖2~8 m,多含砂礓。本区域内水资源缺乏,干旱问题突出,绝大部分地块无水利灌溉条件,常年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作物,其粮食产量水平低,大部分为一年一熟,部分作物一年两熟,常常是种不保收。
坡地梯改类型耕地的改良措施:一是实施坡地改为梯田,增加土壤耕层厚度。二是修建蓄水池工程,保存自然降水。三是修建转山水渠,引青天河水库和群英水库的水用来灌溉耕地。四是推广抗旱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五是实施配方施肥技术,协调氮、磷、钾养分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六是退耕还林,发展林果业。发展种植柿树、核桃、山楂、苹果、枣树、花椒树等果树和柏树、油松等林木。
瘠薄培肥型耕地主要分布于延津县、原阳县、封丘县、长垣县等地的黄河故道。此障碍类型耕地是全市中低产田最大组成部分,面积达到70 773.1 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44.43%。土壤质地为通体紧沙土、通体沙壤土,土壤质地偏轻,养分含量低。这是限制该区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生产中要增施有机肥,增肥地力。
对这类中低田的改良建议:增施有机肥和加大秸秆还田数量,改善土壤结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从而提高耕地肥力。进一步改善该区的水利条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