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强,郑飘雪,梁 洁,2,3,4,5#a,陈奎奎,曹玉嫔,胡 珏,安施佳,梁晶春,刘星晨,朱晓峰(.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200;2.广西壮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 530200;3.广西优势中成药与民族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 530200;4.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南宁 530200;5.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州 50632)
龙眼叶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Lour.的叶或嫩芽,味甘淡、性平,具有解表清热、解毒利湿等功效[1]。龙眼叶作为广西民间常用中药,分布广泛且资源丰富。有研究表明,龙眼叶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2-4]。本课题组前期证实,龙眼叶主要含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素、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等成分[5-6]。其中,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而发挥降血糖的作用[5];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等酚酸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7-9]。这表明龙眼叶的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虽然本课题组前期已测定了龙眼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但指标成分主要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成分[10],单一指标并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龙眼叶的质量。因此以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作为考核指标,可以对龙眼叶提取工艺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Box-Behnken响应面法能直观反映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可对多因素、多水平结果进行分析,具有实验次数相对较少、检测精确度高等优点[11];同时其可通过对各因素的显著性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确定工艺条件的最佳组合[12]。目前,有关龙眼叶提取工艺的研究较少,主要为龙眼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13-14]。基于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15],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了龙眼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同时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上述6种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 响应面法优化龙眼叶的提取工艺,旨在为龙眼叶的综合评价及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本研究所用主要仪器有LC 2030 型Plus HPLC 仪(日本Shimadzu 公司),SQP 型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XMTD-7000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DZG-303A 型超纯水仪(重庆颐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H1650-W型离心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等。
没食子酸对照品(批号RP1911126,纯度99.99%)、原儿茶酸对照品(批号RP190605,纯度99.99%)、没食子酸乙酯对照品(批号RP200120,纯度99.85%)、槲皮素对照品(批号RP200602,纯度99.25%)、木犀草素对照品(批号RP191106,纯度98.66%)、山柰酚对照品(批号RP200312,纯度99.83%)均购自成都麦德生科技有限公司;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8 批龙眼叶药材(编号S1~S8)于2019 年11 月采集于广西不同产地,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滕建北教授鉴定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longanLour.的叶。8 批龙眼叶药材来源信息见表1。
表1 8批龙眼叶药材来源信息
2.1.1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制成上述各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204.00、17.46、21.30、235.40、6.30、65.70µ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龙眼叶药材粉末2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盐酸(体积比为9∶1,下同)16 mL[3],称定质量,水浴提取90 min,放冷,再次称定质量,用乙醇-盐酸补足减失的质量,于1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1.3 色谱条件 以InertSustain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甲醇(A)-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4 min,10%A→26%A;14~26 min,26%A→28%A;26~38 min,28%A→40%A;38~54 min,40%A→75%A);检测波长为280 nm(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360 nm(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 ℃;进样量为5 μL。
2.1.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空白对照溶液(甲醇)适量,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详见图1。由图1 可知,各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理论板数均不低于5 000,空白对照溶液不干扰测定。
图1 6种成分的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空白对照溶液的HPLC图
2.1.5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1.1”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1、2、4、6、8、10µL,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以各待测成分的进样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6种成分的回归方程与线性范围
2.1.6 精密度试验 取“2.1.1”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6 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峰面积的RSD 分别为0.10%、0.27%、0.52%、0.16%、0.32%、0.11%(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7 稳定性试验 取“2.1.2”项下供试品溶液(编号S1),分别于室温下放置0、2、4、8、10、12、24 h 时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峰面积的RSD 分别为0.35%、1.01%、1.86%、0.15%、0.97%、0.11%(n=7),表明供试品溶液于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性良好。
2.1.8 重复性试验 取龙眼叶药材(编号S1),共6 份,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按外标法计算样品含量。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含量的RSD 分别为1.77%、1.62%、2.29%、1.50%、1.26%、1.23%(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1.9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龙眼叶药材(编号S1),每份约1 g,共6 份,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没食子酸对照品1.452 0 mg、原儿茶酸对照品0.162 8 mg、没食子酸乙酯对照品0.188 6 mg、槲皮素对照品1.764 0 mg、木犀草素对照品0.050 0 mg和山柰酚对照品0.455 8 mg,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3。
表3 6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
取龙眼叶药材(编号S1)2 g,精密称定,加入乙醇-盐酸10 mL,分别考察不同提取方法(水浴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对没食子酸等6 种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提取法中没食子酸等6种成分的总含量低于水浴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结果,且水浴提取法中没食子酸、槲皮素的含量较高,其他成分的含量相差不大,综合考虑选择水浴提取法。结果见表4。
根据表4 结果,按含量高低分别赋予各指标成分权重系数。水浴提取法中没食子酸等6种成分的总含量为5.002 0 mg/g,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30.10%、3.22%、21.24%、35.12%、1.72%、8.61%,因此将权重系数设置4个梯度: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含量较高,权重系数设置为30%;没食子酸乙酯的含量居中,权重系数设置为20%;山柰酚的含量其次,权重系数设置为10%;原儿茶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最低,权重系数设置为5%。据此得到实际综合评分(Y)=ΣDiJ×权重系数[16-17],即Y=DiJ没食子酸×30%×100+DiJ原儿茶酸×5%×100+DiJ没食子酸乙酯×20%×100+DiJ槲皮素×30%×100+DiJ木犀草素×5%×100+DiJ山柰酚×10%×100[17],式中DiJ 表示某指标的含量。
表4 不同提取方法对6 种成分含量的影响(n=3,mg/g)
2.4.1 乙醇体积分数 取龙眼叶药材(编号S1),每份约2 g,共7 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各10 mL,于80 ℃水浴提取50 min,考察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乙醇体积分数为100%(无水乙醇)时,综合评分最高,故选择乙醇体积分数为80%~100%进行后续实验。结果见图2A。
图2 乙醇体积分数等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2.4.2 料液比 取龙眼叶药材(编号S1),每份约2 g,共7份,精密称定,分别按不同料液比(1∶4、1∶5、1∶6、1∶7、1∶8、1∶9、1∶10,g/mL)加入无水乙醇,于80 ℃水浴提取50 min,考察不同料液比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料液比为1∶7时,综合评分最高,故选择料液比为1∶4~1∶10进行后续实验。结果见图2B。
2.4.3 提取温度 取龙眼叶药材(编号S1),每份约2 g,共7 份,精密称定,加入无水乙醇14 mL,于不同水浴提取温度(40、50、60、70、75、80、90 ℃)提取50 min,考察不同水浴提取温度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虽然提取温度为90 ℃时的综合评分最高,但与80 ℃时的综合评分相差不大。从节约能源考虑,故选择提取温度为80 ℃。结果见图2C。
2.4.4 提取时间 取龙眼叶药材(编号S1),每份约2 g,共7份,精密称定,加入无水乙醇14 mL,于80 ℃水浴分别提取不同时间(30、50、70、90、110、130、150 min),考察不同提取时间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提取时间为70 min 时,综合评分最高,故选择提取时间为50~90 min进行后续实验。结果见图2D。
2.5.1 实验设计与结果 根据Box-Behnken 响应面法的设计原理[18]及单因素实验结果,以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以综合评分(Y)为考察指标对龙眼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龙眼叶提取工艺的因素与水平见表5,实验设计方案与结果见表6。
表5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龙眼叶提取工艺的因素与水平
表6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龙眼叶提取工艺的实验设计方案与结果
2.5.2 模型建立与方差分析 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表6中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73.07+11.82×A+11.72×B+4.79×C-1.22×AB+1.39×AC-2.33×BC+5.03×A2-12.20×B2+1.59×C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所建模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该模型的可信度较高;模型的失拟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可以用此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决定系数(R2)为0.996 6,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实验的误差较小。因素A、B、C、BC、A2、B2、C2的影响显著(P<0.05),因素AB、AC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见表7。
表7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龙眼叶提取工艺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
2.5.3 各因素交互作用 利用Design-expert 8.0.6 软件绘制各因素的响应面图。当固定其中某一因素时,可以分析其余任意2个因素交互作用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响应面的曲面越陡峭,表示因素交互作用越明显[18]。结果显示,因素B与因素C的交互作用显著,因素A与因素B、因素A与因素C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果见图3。
图3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综合评分的响应面图
2.5.4 最优提取工艺的确定及验证 利用Designexpert 8.0.6 软件得到龙眼叶的最优提取工艺为A3B2C3,即乙醇体积分数100%,料液比1∶7(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80 ℃。在此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3次实验验证(以编号S1样品验证)。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93 6、0.084 4、0.291 7、2.061 6、0.048 7、0.518 0 mg/g,平均综合评分为97.54 分(RSD=0.33%,n=3),与预测综合评分(99.05分)的相对误差为1.55%,表明优化所得工艺稳定、可行。结果见表8。
表8 最优提取工艺的实验验证结果(n=3)
2.5.5 样品含量测定 取8批龙眼叶药材粗粉约2 g,精密称定,按最优提取工艺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按外标法计算样品含量。每样品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表9。
表9 8 批龙眼叶药材中6 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n=3,mg/g)
参考相关文献及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在280 nm波长处有较强的紫外吸收,且干扰较少;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在360 nm 波长处吸收较强[15,19],故本研究采用双波长切换法(280 nm 波长处测定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乙酯,360 nm波长处测定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同时测定龙眼叶中没食子酸等6种成分的含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提取法时,没食子酸等6种成分的总含量低于回流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进一步对比回流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后发现,采用水浴提取法时,没食子酸、槲皮素的含量较高,其他4种成分的含量相差不大。同时,考虑到回流提取法的装置复杂且操作繁琐,故选择水浴提取法。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甲醇、乙醇、甲醇-盐酸、乙醇-盐酸等不同提取溶剂对没食子酸等6 种成分含量及色谱图的影响,结果发现,以乙醇-盐酸为提取溶剂时,没食子酸等6种成分均能完全出峰且色谱图基线平稳,干扰较小,故选择乙醇-盐酸为提取溶剂。
本研究得到的龙眼叶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100%,料液比1∶7(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80 ℃。经验证,没食子酸等6种成分的平均综合评分为97.54 分,与预测综合评分(99.05 分)的相对误差为1.55%;表明所得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龙眼叶提取工艺的优化。
综上所述,Box-Behnken 响应面法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用于龙眼叶的提取工艺优化,且所得最优提取工艺稳定、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