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党研
1848年2月,共产主义先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翻译《共产党宣言》已迫在眉睫。但直到1919年,此书仍然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
陈独秀等人筹划将《共产党宣言》尽快译成中文,但此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翻译起来并非易事。到底谁能担此重任呢?此时,《民国日报》创办者邵力子推荐了时年29岁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陈望道。他说:“能承担此任者,非杭州的陈望道莫属。”
陈望道1891年1月出生于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他早年留学日本期间,逐渐了解、熟悉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他进一步认识到“不进行制度的根本变革,一切改良措施都是徒劳无益的”。此外,深厚的英语和日语功底以及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素养,更使陈望道成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最佳人选。
1920年2月初,陈望道欣然接下了这个重任。片刻不敢耽误,他当即决定买票回老家。翻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必须安静,分水塘村地处山区,环境清幽,非常适合专心致志搞翻译,而且他已经五年没回过老家了。
这年2月末,陈望道穿着长衫,留着时兴的西洋头,提着装有《共产党宣言》英译本和日译本的大箱子回到村里。他是村里第一个颇有学问的人,因此,一出现就受到村里人的热烈欢迎,倒是他的孩子因长时间没见过爸爸,显得怯生生的。
陈望道并没有过多寒暄,简单与家人打过招呼后,便投入到了翻译工作中。他先是喊来两个弟弟帮忙把家里的柴房收拾出来,后又找来两个长条板凳和一块大门板,将门板横放在两个板凳上,搭建成了简易的书桌。
接着,他嘱咐家人好生照看孩子,决不能让他们跑到柴房附近,又嘱咐两个弟弟在屋外“警戒”,避免外人在周围发出噪音,同时规定一日三餐仅由其母亲负责,其他任何人不能进出柴房。
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陈望道正式开始了翻译工作。他主要依据的是日文版《共产党宣言》,拿不准时会参照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另有两本字典,一个日汉字典,一个英汉字典。
虽然此前已经读过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但真要翻译起来,还是遇到不少困难,其中涉及大量专业名词,因为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他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去翻译,通常一个单词就要查阅大量资料,过程异常艰辛。
为了保持绝对的专注,陈望道从早到晚待在柴房里,几乎不眠不休。母亲看着儿子身形日渐消瘦,心疼不已,时常半夜给他加餐。有一天晚上,母亲特意包了粽子为他改善伙食,并叮嘱他吃粽子时记着蘸红糖水。过了一会儿,母亲在门外问:“粽子吃了吗?”他答道:“吃了吃了,可甜了。”母亲不放心,推门去看,结果发现儿子正奋笔疾书,嘴上全是墨水。原来,陈望道过于聚精会神,竟错把墨水当作红糖水了。被母亲指出来后,他连连苦笑,还跟母亲开玩笑说:“这墨汁也是甜的,是真理的味道。”
就这样,他加班加点工作,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克服各种困难,用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忠诚和激情,完成了《共产党宣言》全文的翻译任务。当他走出大门的时候,村民看着蓬头垢面的他,一脸狐疑,他却哈哈大笑,心情非常舒畅。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史上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正式出版,首印一千册,没有序言没有目录,开篇即是正文,受到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追捧。此后,又经过多次重印。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许多青年逐渐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走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