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欣妤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分公司,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桥梁结构在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管理等各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要求,首先要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使用期间要保证安全性和耐久性,维护管理期间要重视经济性问题。在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长期效应和突变效应共同作用下,不可避免会导致使用性能下降,使用桥梁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结构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大桥立柱的变形监测为研究对象,对监测的方法及结果进行了分析。
某高速公路大桥全长215.12m;桥面净宽:2×12.13m;汽车荷载:公路-I 级;全桥一联,两桥台处设D120型伸缩装置。桥面横坡由柱(墩)高调整。上部结构采用7×30m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薄壁墩、空心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为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该段地形起伏较大,为黄土冲沟地形,冲沟两岸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具大孔隙,直立性较好,垂直节理发育,岩性为粉质黏土夹粉土,坚硬至硬塑,表层5m以上黄土具轻微至中等湿陷性,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黄土下部局部夹卵石层,密实。河谷中斜坡及沟底表层为第四系坡积黄土状粉质黏土,具湿陷性,下部为冲洪积卵石层,中密至密实。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黏土岩,成岩较差,承载力较低。
管养部门巡查发现该桥1#墩立柱基础冲刷严重,土体松散,如图1所示,其中下行外侧立柱尤为严重,桩基裸露6m左右。内侧立柱与盖梁结合处表面出现多处裂缝现象。管养单位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勘察、讨论:建议对1#墩立柱进行防护工程加固,同时对1#墩立柱变形进行监测。
图1 1#墩立柱处松散土体
在抢修过程中,通过对本桥1#墩立柱变形进行监测,为桥梁抢修施工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数据,以确保桥梁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
该项目监测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桥墩处松散土体处理前及处理过程中的监测,第二阶段为处置后的监测,监测时间为1年。
根据专家论证要求,监测的主要内容拟包括:(1)1#桥墩立柱的沉降观测;(2)1#桥墩立柱的水平位移观测。
长期监测主要为掌握桥墩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发展规律,为桥梁安全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捕捉灾害的特征信息,确保公路运营的安全。为此,结合项目需求,测试频率为第一阶段每天自8:00~20:00,每1~2h 监测1 次,监测数据稳定后,可适当增大测量时间间隔;第二阶段除第3季度(雨季)外每季度1次,第3季度(雨季)每月4 次,遇强降雨及突发性暴雨在雨后增加1次观测。
立柱变形监测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监测,监测基准网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并进行一次布网。测量仪器采用高精度的徕卡TS30全站仪。徕卡TS30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为0.5",测距精度为0.6mm+1ppm,高精度仪器为精密测量提供了技术保障。该项目使用的徕卡TS50全站仪如图2所示。变形监测基准网采用导线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的技术要求。根据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后方交会法进行变形监测。
图2 徕卡TS30全站仪
该项目桥梁为大型桥梁,桥梁抢修施工过程中结构周边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环境复杂,结构变形比较敏感。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对于该项目变形测量按二等执行,其精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变形监测的等级及精度
位移监测基准网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并进行一次布网。位移监测采用多点后方交会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度。测量系统布设3个基准点(BM1、BM2、BM3)构成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基准点均设置在远离桥梁的稳定地基上。BM1~BM2基准点为常用观测基准点,BM3为校核基准点,当测量发现监测基准网有异常时,采用基准点BM3进行校核。独立坐标系以BM1点为坐标原点,X轴以由小里程至大里程(顺桥向)为正,Y轴以沿路线由右至左方向(横桥向)为正。监测系统控制网平面布置图如图3所示。
图3 1#墩立柱监测控制网示意图
立柱偏位检查采用莱卡TM50精密全站仪对1#墩立柱进行偏位监测,每个立柱由上至下分别为1#~7#测点,测点间距为1.0m,其中1#测点距盖梁底部0.5m。1#墩4个立柱共设置28个测点,如图4所示。沿路线方向(由小里程至大里程)由右侧至左侧,立柱编号分别为1-1#立柱~1-4#立柱。
图4 1#墩立柱监测点布置图
该项目监测报警主要由变形变化速率控制,首要任务是监测现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危险情况,以保证现场相关人员的安全。该项目监测报警按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警戒状态进行管理和应对,如表2所示。
表2 监测预警与应对措施
为减少随机误差,做到测量、采集数据专人专项负责,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对于手工记录资料要保存好原始记录表,对于智能式记录器要及时将测量数据导入电脑,以防丢失。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应进行重测或补充观测。
自8月16日~8月24日监测期间,该桥1#墩1-1#、1-2#、1-3#、1-4#立柱各测点的顺桥向(由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变形观测曲线分别如图5~图8所示。测点水平变形以小里程至大里程为正,反之为负。
图5 1-1#立柱测点顺桥向累计位移曲线
图6 1-2#立柱测点顺桥向累计位移曲线
图7 1-3#立柱测点顺桥向累计位移曲线
图8 1-4#立柱测点顺桥向累计位移曲线
由图5~图8可知,监测期间1-1#立柱顺桥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2.9mm,方向为由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变化;1-2#立柱顺桥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1.8mm,方向为由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变化;1-3#立柱顺桥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2.7mm,方向为由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变化。1-4#立柱累计位移最大值为1.4mm,方向为由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变化。
自8 月16 日~8 月24 日防护工程施工期间,1#墩立柱各测点的横桥向(由右侧至左方向正)变形观测曲线分别如图9~图12所示。
图9 1-1#立柱测点横桥向累计位移曲线
图10 1-2#立柱测点横桥向累计位移曲线
图11 1-3#立柱测点横桥向累计位移曲线
图12 1-4#立柱测点横桥向累计位移曲线
由图9~图12可知,监测期间1-1#立柱横桥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2.0mm,方向为由右至左方向变化;1-2#立柱横桥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1.8mm,方向为由右至左方向变化;1-3#立柱横桥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2.2mm,方向为由右至左方向变化。1-4#立柱横桥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1.8mm,方向为由右至左方向变化。
自8 月16 日~8 月24 日防护工程施工期间,1#墩立柱各测点竖向变形观测曲线如图13~图16 所示。竖向变形以竖向向上为正,反之为负。
图13 1-1#立柱测点竖向累计沉降曲线
图14 1-2#立柱测点竖向变形观测曲线
图15 1-3#立柱测点竖向变形观测曲线
图16 1-4#立柱测点竖向变形观测曲线
由图13~图16可知,监测期间1-1#立柱竖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1.6mm,方向为由上至下方向变化;1-2#立柱竖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1.8mm,方向为由上至下方向变化;1-3#立柱竖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1.5mm,方向为由上至下方向变化;1-4#立柱竖向变形最大观测值为-1.3mm,方向为由上至下变化。
通过对该桥1#墩立柱变形监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各测点水平位移和沉降无明显变化趋势;
(2)各测点水平位移和沉降随温度变化上下波动;
(3)截至8月24日各测点水平位移和沉降累计值均较小,水平位移最大为2.2mm,沉降最大为1.8mm。结合监测精度要求(水平位移3.0mm,沉降0.5mm)、仪器误差(测角精度为0.5″,测距精度为2mm+2ppm)、测量误差和温度影响,推断1#墩各墩柱在监测期间基本无水平位移和沉降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