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学会,龙行年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共同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从概念到行动的全面开启,也是教育界积极识变应变,推动文科主动求变的重大举措。在会议宣言中指出,新文科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愈发必要。民族传统体育学主要研究中国民族、民间、民俗体育文化事象,它遍布各民族聚居地,扎根中国本土人民生活,得自中华文化浸染,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科核心要义强调,“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山东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长攀丽明),这更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拓宽思路,指明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具有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巨大潜能和独特优势,它具有培养感知中国、扎根中国大地的体育人类学者,具有热爱中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体育文化学者,具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先决条件。其所凝练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能够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鉴于此,在新文科建设重大契机之下,理应指出当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遇到哪些机遇?存在什么问题?又将如何破解推进?面对以上疑惑,笔者将逐一进行讨论,求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问题,助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对学界来说,“文科”一词早已有之,也较为熟知,而当下学界所热议的“新文科”却是一个新的提法。在概念解读之前,需要对概念的出处进行考察梳理,尤其需要对两种声音进行辨识回应。
(1)学界一般会认为,“新文科”概念最早源于美国,是2017年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的。对于这一问题,山东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认为,“美国希拉姆学院,他们所阐释的新文科主要是专业重组,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跨学科学习。”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黄启兵等人也指出,“就我国新文科来说,也非仅仅局限于专业重组、学科交叉,还有许多新的特征,如强调中国特色,强调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等”。中国传媒大学王永强调,“美国希拉姆学院也曾提出过‘新文科’这一概念,但笔者不同意将我国教育部门提出的‘新文科’概念溯源到希拉姆学院的学科改革。我国的新文科是在新工科等一系列学科变革的思路下应运而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我国新文科建设在学科基础、学科特色、学科使命等方面与希拉姆学院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2)有学者指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已经有“新文科”的提法。对此,笔者查阅文献资料,发现1975年《山东师院》上发表的《在战斗中建设新文科——围绕批林批孔战斗任务组织教学的体会》,这是当时记载较为翔实的一篇总结性报道。但是,深入实质内容却发现,这里的“新文科”主要围绕阶级斗争和战斗任务组织教学,是对当时脱离无产阶级政治和工农工兵需要的旧有教学组织体系的打破和变革。它是在“教育要革命”的口号下,基本做法就是“围绕批林批孔的战斗任务组织教学,在战斗中组建新文科”。在文章最后还讲道,“只有坚持围绕战斗任务组织教学,走在战斗中改造和建设文科的道路,旧框子才能被打破,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才能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回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文科建设这段历史,今天的教育学界,早已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并认为这种做法对中国文科教育乃至教育事业造成巨大冲击,是一场灾难性的毁灭。
由此可见,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辨识,可以肯定当下中国所提出的“新文科”概念,与美国希拉姆学院的新文科建设大有区别,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文科也毫无关系。那么,今天我们所大力倡导的“新文科”建设到底是源于何时?又出自何处?
首先,需要追问新文科提出的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何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对“为什么”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最为有力的回答,也充分肯定了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另外,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工作“怎么办”的最高统领和根本遵循。
正是基于以上“为什么”“怎么办”的指示精神,才有了当前我国“新文科”概念的应运而生。其提出过程经历了3个重要时间节点和标志性事件(见表1)。
表1 我国新文科经历的三次重要时间节点、主体事件与标志意义表
以上是我国新文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在这期间也有相关学科和高校举行小型研讨会议,对新文科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过梳理与辨析。
从2018年新文科概念的初步提出,到今天的全国实施推行,已经过去了3年多时间。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社会各界对其进行广泛研讨,学者专家各抒己见。
马骥认为,“新文科是基于全球新技术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注重通过文科内部融通、文理交叉融合来研究、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引领学科发展。”
王学典在《何谓“新文科”》一文中,从新旧文科的比较视角认为,“所谓新文科和旧文科之间的差异,顺理成章的当然应该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西方化学科体系之间的差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的文科,当然就是所谓的新文科。”
王铭玉、张涛认为,“新文科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升级,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以上是学界关于新文科概念的具体表述,可谓见仁见智,通过上述解读,可以澄清中国的新文科建设是基于新科技革命、新社会需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重大变化的背景,以融合与创新为核心要义,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最高目标。
民族传统体育学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程,它是由武术专业拓展而来,经历多次调整。最早在1958年,原国家体委在山东青岛召开全国体育学院院长会议,明确指出武术要纳入体育教育体系,并强调了开设武术专业的重要作用。1961年,全国第一本武术教材《武术》正式出版,武术本科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化。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中,武术被列为体育类八大专业之一,这标志着武术正式步入高等学校教育体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1988、1993、1998、2012年)教育部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4次调整,武术专业名称也几经变化,最终确定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将民族传统体育学设置为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至此,标志着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正式迈入国家级学科群。
从以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重要事件的简要回顾可知,武术项目的“一枝独秀”带来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百花齐放”,武术学科的成熟发展奠定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壮大成型。回首过往,今天的民族传统体育学能够成为一门显学,能够被学界认可,实属不易。
面对当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科的使命呼唤和新文科建设的重大机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应积极回应时代需求,响应“新文科”建设宣言。“面对未来,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为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已经进入百年来最为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期”。在这样重大的社会变革之下,必然会给理论创新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民族传统体育学亦是如此。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需紧紧把握三大历史机遇:(1)顺应当下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变革的社会发展之机遇。科学技术即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第一驱动力。如果说20世纪是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那么21世纪必将是高科技智能化的时代。我们今天的生活几乎已经被无处不在的智能化产品所包裹,我们似乎也离不开科技赋能生活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高科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过往的生活与传统,已经成为整个时代的标签,并引领整个社会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发展自然要顺应当前的社会趋势,并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赋能学科建设。(2)把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坚定方向。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新文科建设目标里面也明确指出,要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完全可以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应该对标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坚定文化创新,积极参与到“新文科”建设的伟大中华文化目标实现行列中。(3)着力构建新文科教育中国化、融合化、国际化的具体指示之机遇。在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科融合,立足时代,扎根中国,面向世界,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应成为深化新文科教育改革的具体操作指示,将引领中国文科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在此具体指示之下,理应进行学科融合、学理构建,切实观照中国实际问题,进行国际化一流学科探索提升。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经过20多年发展,在学者们不断探索、持续研究之下,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为推进学科进一步发展,接下来将围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招生就业等方面展开探讨(见图1)。
图1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部要素关系图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从武术学科拓展而来,发展到今天,其发展的根基乃至大部分内容仍是以武术为主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专业设立之初明确表示,“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武术、传统养生以及其他民间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对其他少数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养生气功等研究对象的关注度不高乃至有所忽视,导致其学科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学科基础根基过窄、不牢固。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存在学科边界模糊的问题,易剑东在《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一文也曾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对象是民族民间体育(含体育民俗),但其倚重和借助的主要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社会学科……,这样一来,该学科就无法避免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交叉”。还有学者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育训练学重组”,甚至还有“将其归并进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去的呼吁”。这种呼吁显然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地位遭遇动摇危机,与国务院学位办提出的“不遗漏、不交叉”的分类指导原则相悖。更为重要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长期依附于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母学科。今天来看,学界的这种理论探索范式已成常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本体构建和主体阐释不足,造成学科趋于游离态势。
此外,从专业建设数量来看,在教育部公布的信息中显示,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 005所(含高职),在这些学校中真正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甚少。据统计,全国有52所院校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办学点,其中有14所体育专业院校,38所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其中,能够具备培养更高水平人才,达到培养硕士和博士的学校更是屈指可数。由此可见,专业建设数量和专业建设规模的有限性,制约着学科发展的诸多可能性。
课程作为专业建设的具体承载单位,是由完整的大纲、计划和教案组成,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支撑学科发展的重要部分。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形式设计则成为扎实推进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需要亟待更新。例如,武术课程在1961年全国出版的第一本武术教材中,其编排的内容主要围绕武术套路进行。具体内容涉及武术基本功练习、初级长拳、简化太极拳、初级刀、初级棍术、对练套路等。这本教材在当时促进了全国武术项目教学活动的标准化开展,使武术教学更加体系化和规范化。60年过去了,再看今天的武术课堂,貌似教学内容没有太大变化。对此,研究者指出,“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过于陈旧……,知识学习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套路技术动作”。这就造成对武术人物故事的挖掘、武术侠义精神的诠释以及武术家国情怀的叙述等内容的设计安排不够,对“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贯穿落实有待深入,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智育的现象。
教学是摆在学校办学的“第一位”,是教师实现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主要通道。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中诸多课程的设计则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育人的重要保障,教学承担着具体执行功能。如今,教学的艺术、教学的形式、教学的组织等已经成为一门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学问,如何让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则成为当下教师亟需提升的工作能力。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虽有其身体运动、技术传授的特殊性,但当前的教学模式依然保留着民间“师徒传承”范式,即遵循着“教师师范—学生模仿,教师下口令—学生做动作”的单一形式。这与当前新形势下教育部倡导的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以及OBE教育理念不相符。
对于大学而言,学生毕业能否顺利就业则是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学科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的一次重大检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将会直接决定专业学科建设的前途命运。因此,在每年的毕业季,“就业”则是那个时段关注度最高的话题。虽然每年教育部都会公布一组就业率数据,看似喜人、实则虚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也概莫能外。学界专家也曾指出,“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就业率极低,这是制约该专业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已经出现了缝隙,亟待弥合。
从多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考生源来看,大部分来自武术馆校、业余体校,通过单招的形式进入大学。必须具备二级运动证书才有资格报考,这一点与其他的升学途径显然有别。曾经有报道,在河南省“因比赛取消,拟参加2014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很多河南考生将因此而不具备报名资格,河南省6所招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校也出现了生源匮乏的局面”。虽然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数量有所增加,“但实际上招生人数并未增加,每年基本保持在2 600人左右,在校生数约1万人”。另外,报考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文化课方面。“这些学生从小接受的只是较为专业的武术技术训练,很少经过全日制初中、高中的学校教育,有些甚至都未完成全日制小学教育”。招生质量也将影响后期的就业产出,这种单招式选拔可否进行优化改革,能否在确保技术达标的同时多去关注和兼顾学业文化测试,力争培养“有文化的体育人”,将决定能否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质量迈向更高层面。
科学研究是推动知识理论创新与生产的重要途径,而学术组织则是开展学科学术交流的平台,是维系学科发展、学术繁荣的重要支撑。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学术组织中,庞杂交织,没有真正形成学科学术共同体。正如有学者所言,“国内民族传统体育学缺少相应的学术组织机构,从而不能为民族传统体育相关学科建设提供定期的、规范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主要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术共同体内部没有形成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问题、方法以及评判的一致性,甚至是知识、方法论和哲学意义上的高度一致性,从而在国内外的体育学术交流过程中缺少相对独立的学术话语权。”究其原因,这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管理归属有密切关系,它既牵扯到民委的民族问题,又粘连着文化和旅游部门的非遗保护,更有体育部门及教育部门的交叉管理等问题。这种多头领导、部门阻隔、平台壁垒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共同体的真正形成。
学术组织松散和分布不均,直接导致其学术科研成果产出不均。例如2019年,在中国知网以“武术”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计论文2 354篇,输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计论文801篇。从这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中与武术相关的研究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中少数民族体育、民俗体育以及传统养生的关注显然较低,其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不可相提并论。学科群整体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如果长此以往,将会进一步加剧学科畸形发展,或难以维持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群的成立。
如何破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在“新文科”理念引领下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学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对此,可以借鉴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樊丽明校长的提议,“新文科建设的要义在于引领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以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为指归,重点工作则在于新专业或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这些论断理应成为指引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发展的着力点(见图2)。
图2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发展“四新”策略示意图
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明确强调要实现文科创新发展,“交叉融合”是核心要义。融合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催化剂”,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则是实现学理突破和知识重组再生产的重要方式。
如前所述,当下绝大部分学科分类是模仿西方的,这种学科分类与过去西方工业化社会分工息息相关,而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和需求变化是有较大脱节的。换言之,今天的社会更加多元化、融合化、复杂化,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够解释和解决的。各个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则成为必然趋势。民族传统体育学也应该在学科内容或者学科专业之间进行多种跨界融合,在冲突中培育新的方向,在交叉碰撞中打造“金砖”。如,民族传统体育与人类学、民俗学、旅游学、美学乃至管理学、城市学、医学等学科都具有融合形成新专业的潜质。与此同时,理应尝试“打造轻量型专业结构,辅助于学生主修专业学习或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成长需要”。加快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融合创新,要注重特色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在组织方式上理应与相近或类似专业集群融合、与其学科专业跨界交叉融合、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嫁接融合等形式展开。尤其要重视全媒体时代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普及,新时代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建设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理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释放的巨大红利。如,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以及新科技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嵌入,让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巧妙对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建设重大突破。
在高校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与创新一直是学科建设发展争论不休的话题,因为人才培养是检验和支撑学科建设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界对于模式的探讨也从未停止。
由于我们的学科分类和学科体系构建,更多模仿西方欧美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采用单一形式的班级授课制。毋庸置疑,这有助于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数量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但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却并未如此。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中,要借鉴如体育教育学科的“一专多能”和职业院校的“一技多能”等思路,要走出一条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突破固有思维。著名学者邱丕相先生早就提出,要反对“四平八稳”的人才培养形式,敢于让学生承担风险,要敢于研究带有风险的问题等,在今天看来仍具重要启发意义。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在多元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互动模式、“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模式,实践探索和实践体验尤为重要。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第一线,深入到民族传统体育原发地,这样或许才能产生真正的感知记忆和知识提升。同时,也要打破头衔、破除学历,让校外民间真正的民族体育非遗传承人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开展讲座交流,技术展示等活动。要结合时代条件变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充分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中养成复合型应用学科人才,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能力。要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新教学模式,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中的文化育人和立德树人价值。因此,需要以多元动态评价方式理念来指引学生成长成人,需要以“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来指导学生成功成才,以此来提升学生高质量毕业就业。
学科课程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承载单位,是支撑学科专业的重要保障。2018年教育部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中明确提出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因此,学科建设中着力打造金课和优质新课就显得愈发紧要。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在课程建设中,可以采用“老树嫁接”或“新枝培育”的办法,去开发新课程,补充时代新内容,升级改造老课程,编写优质新教材。尤其是那些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不高,既没意义又无支撑的“水课”,坚决予以改造。在新课程建设中要坚守“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当前的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文件明确提出要解决好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在课程培养实施过程中,也应该再次聚焦、凝练、解决好这三个关键性、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如,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课程建设需要站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新高度,凝练设计民族传统体育铸牢民族共同体的新课程;在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当下,需要将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相融合,站在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新立场,开发创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新课程;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将民族传统体育嵌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各国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新局面,以讲好中国故事,繁荣世界文化的全球新视野,去打造设计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新课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变革,让教育更加普及和便捷,“处处皆可学,人人都能学”的时代,探索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信息技术展演和传播课程,将新科技元素带入课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为推动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因此,课程设计要强化价值引领,注重时代需求和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新契机,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拓展学科课程专业建设规模。
纵览学科建设发展,学科理论是学科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成熟的学科专业建设都需要自身学科理论做支撑,这也是学科能否“独立门户”的重要标志之一。再者,学科理论建设要紧跟社会时代变革,既要服从于学科发展要求的内在规律性小逻辑,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振兴繁荣的大逻辑。小逻辑与大逻辑相互融合,方得相互促进。
20多年以来,一大批专家学者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如邱丕相、白晋湘、胡小明、戴国斌、郭玉成、王岗、武冬等,成果颇为丰富,对学科发展和学科独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过往的研究中,更多学者采用其他母学科理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阐释,这在学科发展初期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任何学科发展都不可避免的;但在今天,民族传统体育承担着多重角色,彰显着中国特色,担负着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因此,学科独立和学科本体理论的坚实厚重则显得极为重要。在今天看来,简单地进行学术理论重组,已不足以支撑起学科更高质量发展。有研究者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学“虽然可以从哲学、文化学、人类学、教育学、宗教学等相近学科吸取营养,但是如果长期以交叉学科的身份作为学科归属依据,最终会造成学科没有独立学科主张的自洽性问题,也无法实现经典学科标准所主张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三独立’标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本体理论构建就成为当务之急。在本体理论构建中更应该从原点出发,立足时代,增强“主体性”阐释,从“根”上去寻找我们民族传统体育到底有什么。其中实践调查和实地考证是本体理论阐发极为关键的步骤,虽然过程艰辛,但不可或缺。同样也有学者建议,“对于研究视角和手段的丰富和发展,应该立足于我们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实际,着眼于构建具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致力于解决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不完善、学术体系不系统、话语体系不鲜明的问题。”这亦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白晋湘也指出,要“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建设和中国民族问题、文化问题、民生问题等实际相结合,解决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要关注新时代新理念,将自身文化特色融入时代大潮,揭示当下意义与时代价值,全面探索过程中要抓牢学科本质问题,与时代同行,才能不断丰富学科理论内涵。
《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文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文科教育事业迈入崭新阶段,这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我国的政治学、新闻学、艺术学、语言学、人文学、哲学等相关学科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改进、学科规划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而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也激起了笔者想对其进行一番探讨的必要和冲动。在研究中,笔者对新文科概念的产生进行追溯和内涵辨析,回顾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以新文科建设的具体指示为参照,提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发展路向。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庞大工程,是涉及多方面的,而本研究主要是在新文科的框架下进行尝试探索,抛砖引玉,以期后续同仁学者有更多成果涌现,共同助力学科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