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春艳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刘新科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国营郑州第三棉纺织厂(简称郑州国棉三厂)是我国国民经济在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大型棉纺织企业[1]。1954 年建设郑州国棉三厂的同时,在其生活区建设了与之相匹配的居住建筑。该批居住建筑同时融合了当时中国建筑与前苏联建筑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目前,对于住区居住建筑平面的研究,俄罗斯、欧美、日本等国家与地区走在前列,国内起步较晚,且上海、广州、东北等地区又早于西安、郑州等内陆城市。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住宅成套标准设计、影响住宅平面变化因素、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与要点、集合住宅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不同类型住区特征等方面[2-7]。对于郑州国棉三厂生活区居住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造更新策略、再生利用构想、保护与再利用模式、前苏联影响下的生活区建设和生活区空间格局演进等方面[8-12]。而对于郑州国棉三厂生活区居住建筑平面演进方面的研究,依旧具有探讨的空间,因此探析其建筑平面的演进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采用文献整理、实地调研、建筑测绘等方法,通过深度挖掘居住建筑平面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其演进过程,深度解析居住建筑平面的发展脉络。
郑州国棉三厂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其生活区与厂区相毗邻,且位于厂区的南面。本文研究区域范围为北依棉纺西路,南临建设西路,西与郑州国棉一厂生活区隔桐柏北路为临,东与郑州国棉四厂生活区搭界(图1)[13]。由于1990 年前的居住建筑面临着保留、改造与拆除的境遇,为了记录历史发展资料,本文将研究时间范围定为从建设初始的1953 年到发展时期中的1990 年。
在这个时间段居住建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由图2 可以看出,从1955—1990 年,全厂房屋建筑面积整体呈递增趋势。其中1955—1977 年间增长比较缓慢,约20 年增长27.8%;1977—1990 年增长较快,约10 年增长77.3%。居住建筑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1955—1966 年间呈现减少趋势,但变化比较小,约10 年减少1%;1966—1990 年间呈增长趋势,其中1966—1977 年间增长比较平缓,约10 年增长24.6%,1977—1990 年间增长比较迅速,约10 年增长98.5%。从居住建筑面积与全厂房屋建筑面积占比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1955—1966 年间下降比较缓慢,约10 年下降2.71%;1966—1977 年间上升比较平缓,约10 年上升1.01%;1977—1990 年间上升比较迅速,约10 年上升5.54%[14]。
图1 总平面图
图2 郑州国棉三厂建筑面积的变化趋势(1955—1990)
影响居住建筑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从郑州国棉三厂居住建筑的形成到发展,在不同时期,影响演进的主要因素也不尽相同。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建设初期(1953—1957 年):主要受国家政策导向和前苏联有偿援建的影响;发展I 期(1958—1977 年):主要受居民需求的影响;发展II 期(1978—1990 年):主要受住房制度改革的影响。
表1 建设初期平面的形成(模数网格法)
表2 发展I 期平面的形成(模数网格法+基本间设计法)
表3 发展II 期平面的形成(基本间设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建设。由于当时国内积贫积弱,在以毛泽东主席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的努力下,1953 年成功争取到了前苏联的有偿援建。为了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对洛阳、西安、兰州、包头等8 个城市进行了规划,并对郑州等150 个城市和工人镇进行了全面规划[15],在郑州主要建设了棉纺厂、纺织印染厂、热电厂等工业设施。在建设各类工业厂房的同时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与工业相配备的生活区的居住建筑也在同期建设。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郑州国棉三厂生活区居住建筑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随着郑州国棉三厂的大力发展,职工人数迅速增加,职工家庭人口也随之增长。此时,原有的住房数量已不能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建设量;另一方面要对原有住宅进行改造。由于郑州国棉三厂生活区建设初期预留了扩建的空间,因此此时期主要采取增建居住建筑的方法用以满足居民住房需求。
从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就开始了对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不但增加住房投资力度,而且加快住房建设速度。其中1982 年设计了“三三制”(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各承担1/3)的补贴出售新建住宅方案,并在郑州试点;1987 年,郑州国棉三厂采取“公建民助”(即由政府、企业建房或供给建筑材料,个人投资、投料或投工的联合形式)的集资办法建青工楼。由此,郑州国棉三厂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住房数量进一步增加。
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前苏联有偿援建、居民需求、住房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郑州国棉三厂居住建筑在面积、层数、平面形式、功能等方面发生着变化。
在建设初期,郑州国棉三厂生活区主要借鉴与采用前苏联工业化住宅设计的基本方法建设。该方法是运用模数网格法,依据每户的建筑面积,首先计算出需要模数小格的数量,利用模数小格给出不同的方案,作为标准套型;然后由标准套型组合成单元平面;再由单元平面拼联成房屋平面[16]。在这一时期,主要建设了单身宿舍(5 栋)和眷属宿舍(32 栋)两种类型的居住建筑。单身宿舍为通廊式,内走廊单间房型,房间为单朝向,多户共用公共盥洗间和厕所,在走廊支起简易炉灶作为厨房,卧室承担多种功能,如睡眠、起居、会客、用餐、储藏等。由于这种宿舍现已被拆除,所以不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眷属宿舍为单元式,层数均为三层,属于低层住宅;平面形式主要有 字型、U 字型和一字型等。从表1 中可以看出,眷属宿舍根据居住标准的不同分为一室、二室、三室三种类型,共六种标准套型,分别以“子、丑、寅、卯、辰、巳”命名。套型的朝向包括单朝向、双朝向和多个朝向,由于主要采用周边式布局,故多为南北向套型和东西向套型。由于当时引进了前苏联的定额指标体系,前苏联住宅定额为人均居住面积9m2,而中国实际人均居住面积为4m2左右。因此,在实践中执行了“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的住房政策,造成原本为一户使用的套型供几户使用[17]。因此,在一室套型中,只有一户单独使用;而在二室和三室套型中,需要2 ~3 户共同居住在一个套型中,每户只有一个居室,共用厨房与厕所。居室功能较为复合,除了睡眠,还有起居、会客、用餐、储藏等功能,因此没有独立的起居空间。眷属宿舍大多数为多单元组合型,一梯三户或四户(实际为一梯六户或八户),如棉纺西路64 ~67号楼,四个单元拼接,一梯三户或四户(实际为一梯六户或八户);绿化西街7 ~8 号楼,两个单元拼接,一梯四户(实际为一梯八户)。但也有独立单元型,如棉纺西路63 号楼,该宿舍作为高级干部居住楼,一梯五户(实际为一梯五至十户),分为三种套型,均为二室的套型,有厨房、厕所,无客厅,仅梯段平台处有阳台。
在发展I 期,郑州国棉三厂生活区仍有少量的建筑采用模数网格法,延续上一阶段的建设方式。随着我国住宅建筑向住宅标准化方向发展,逐步运用以统一模数制和参数为基础的基本间设计法进行建设:首先将基本间拼成标准套型,然后将标准套型组合成单元平面,最后将单元平面拼联成房屋平面[16]。在这一时期,建设的住宅楼均为单元式,层数多为四层,少数为三层,属于以多层住宅为主,低层住宅为辅的建设模式;平面形式主要有U 字型、一字型和L 型。从表2 中可以看出,除了原有的一室、二室、三室等“整室”套型外,又出现了一室半和两室半等“整室+半室”套型,且在套型中出现了穿套的现象,套型的朝向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为辅。居住模式仍然沿用“多户一套”的情况,居室功能复合,没有独立的起居空间,共用厨房和厕所,但阳台得到了发展。住宅楼均为多单元组合型,一梯三户或四户(实际为一梯五户、六户或七户)。如绿化西街41、58、59 号楼,三个单元拼接,一梯三户(实际为一梯五户或七户);棉纺西路76 ~79 号楼,四个单元拼接,一梯四户(实际为一梯六户);绿化东街31 ~34 号楼,四个单元拼接,一梯三户或四户(实际为一梯五户或六户)。
图3 不同年份郑州人均居住面积、全国人均居住面积(m2)对比
在发展II 期,郑州国棉三厂生活区采用基本间设计法建设居住建筑。住宅楼均为单元式,层数多为五层、六层,少数为八层,属于以多层住宅为主,中高层住宅为辅的建设模式;平面形式主要有U 字型、一字型、L 型和凸字型等。从表3 可以看出,主要为一室、二室、三室的标准套型,由于主要采用行列式、点式布局,因此套型的朝向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为辅。在这一时期,由于住房标准的提高,由“多户一套”模式转化为“一户一套”模式,每户都拥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房间功能进一步被细化,出现了具有起居、会客、用餐功能的小方厅,达到了餐寝分离的目的,且阳台得到了普及。住宅楼大多数为多单元组合型,一梯三户。如绿化东街26 ~30 号楼,五单元拼接,一梯三户;向荣街43 ~46 号楼,四单元拼接,一梯三户。但也有独立单元型,一梯三户或六户。如绿化西街27号楼,一梯三户;向荣街53号楼,一梯六户。
在1953—1990 年这段时期里,从人均居住面积上看[18-22](图3),全国人均居住面积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建设初期、发展I 期呈减少趋势,发展II 期呈增加趋势),且发展II 期增加幅度(86.1%)>建设初期减少幅度(11.1%)>发展I 期减小幅度(10.0%)。郑州人均居住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且增加幅度发展II 期(103.8%)>发展I 期(39.2%)>建设初期(24.1%)。在接近1978 年前的某时间点时,郑州人均居住面积=全国人均居住面积。在这一时间点前,郑州人均居住面积<全国人均居住面积。在这一时间点后,郑州人均居住面积>全国人均居住面积。由此可见,郑州人民的居住条件由最初的落后于全国平均标准,经过逐年稳步提高,在20 世纪70 年代末期达到并赶超全国平均标准。
居住建筑在层数上逐步增加,由建设初期的低层住宅,向发展I 期的以多层住宅为主,低层住宅为辅发展,再向发展II 期的以多层住宅为主,中高层住宅为辅发展。在平面形式上逐渐增多,由建设初期的 字型、U 字型、一字型等,到发展I 期增加了L 字型,再到发展II期增加了凸字型。在套型朝向上,由“南北向与东西向相当”,逐渐向“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为辅”发展。
在居住模式上(表4),由建设初期和发展I 期的“多户一套”向发展II 期的“一户一套”进行转化。在居住功能上,随着居室数量的增加,居室功能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进行转化,起居厅开始出现;随着套型模式的标准化,厨房和厕所由公用向私用转化;阳台空间逐步得到普及。但在这一时期,电梯仍然没有出现,虽然在发展II 期出现了八层高的住宅楼,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电梯服务设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郑州国棉三厂居住建筑的平面演进主要受国家政策导向和前苏联有偿援建、居民需求、住房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系统地梳理其在建筑平面方面的发展脉络,记录其演进历程,一方面对工业住区居住建筑平面的形成与发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为工业住区居住建筑的适应性更新寻求内在的机制,以便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图表来源:
图1、图2、表4:作者结合参考文献[14]绘制
图3:作者结合参考文献[18][19][20][21][22]绘制
表1:作者整理参考文献[10][11]改绘
表2、表3:作者自测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