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兆祥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刁紫芩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赵诗琪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21 世纪以来,我国海洋事业迈入新阶段,海洋牧场等海上平台建筑迎来蓬勃发展。海上自然环境复杂恶劣,对海上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都具有巨大的影响,而海上平台建筑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人员海上长时间生活的生理心理需要。干栏建筑和桩基式海上平台在场地环境、建筑形式、空间布局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通过对比分析法,以求同为目标,分别对两种建筑进行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探讨建筑形式、空间和生成逻辑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为海上平台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建筑形式,是建筑空间界面的实体部分,用以展示自身内在素养的外在模样,包括建筑形态和建筑构成。建筑形态是指建筑的外部形状,包括建筑的高度、体量和组合形式等,而建筑构成则指外形姿态的组织与构建,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要素。干栏建筑和桩基式海上平台虽然在建筑溯源上相关性较弱,但在建筑形式上具有诸多相似点,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结合两种建筑的特点,将建筑形式细分为立面、屋顶和色彩等形态要素和材料、结构、架空形式等构成要素,分别进行对比(表1)。
表1 建筑形式要素对比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干栏式建筑采用传统坡屋顶形式,以木或竹为骨架,其上覆草,再以瓦片或剖开的竹子覆盖,达到排水防雨的效果。除屋顶外的主体部分呈长方形,建筑进深和面宽相近,高度相对较低,组成一个扁长形的立面。立面横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外廊,利用屋顶形成雨廊;底部层高较低,属于户外的架空部分。桩基式海洋平台的主体立面同样呈长方形,但不使用坡屋顶,立面相比干栏建筑更加整齐,上下两层层高相近,开窗对应,具有现代建筑特点。
干栏建筑作为传统民居,通常采用当地盛产的木、竹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不饰彩漆,仅以桐油或清漆涂刷以防雨防虫,故而呈现出竹木材料原本的绿色或褐色。桩基式海上平台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材料不仅需要易于搬运而且还要便于组装,同时要兼顾防水、防腐蚀等性能,因而选用钢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与玻璃等现代材料组成主体围护结构。钢材表面刷有油漆以防锈蚀,颜色以蓝、白等海洋色彩为主,在桩柱、塔楼等部分选用更加鲜艳的橙、黄色,有利于航船提前发现和识别。
干栏建筑主体结构为木或竹结构,采用穿斗式,底层通过桩柱架空,架空高度依地形而定,通常为1.5m 左右,部分干栏由于凭坡而建,架空高度可达2m 左右。上层居住空间1 ~2 层,整体建筑高度6 ~10m。桩基式平台以直达海底的钢骨架或桩柱作为支撑,作业水深5 ~30m,平台通常距离水面3 ~5m,与干栏建筑的架空形式基本一致。
综上,虽然两种建筑在色彩、材料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在对建筑空间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建筑结构、架空形式、建筑形体等方面较为相似,对两种建筑空间产生类似的影响。
图1 建筑案例平面及功能关系图(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干栏建筑和桩基式海上平台形式的相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二者空间组织的相同。建筑空间是指能容纳并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要求,由连续的实体或虽间断但存在虚拟联系的界面所界定,并被使用者所感知和鉴赏的三维场所及领域。在两种建筑的对比分析中,建筑空间是指由建筑直接或间接影响和界定的场所,包括室内空间、建筑构件下方的灰空间以及建筑中心或周边的庭院等。
在形式上,利用桩柱架空主要空间是两种建筑最为显著的相似之处,由此产生的架空空间也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目的。干栏建筑演变自古时的树居和巢居,人们为了远离湿气、躲避虫豸野兽而选择在高处生活。干栏建筑利用架空的方式既拓展了栖息地又保持了在高处生活的做法,同时将架空空间作为储藏室或是畜棚,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创造经济效益。海上平台的原理与干栏式建筑一致,只是将利用架空空间作为先决条件,在海域中开展养殖和科研等活动。平台建筑利用架空与水体隔离,保证了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海洋上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除了架空部分,两种建筑的室内空间布置也具有相似之处。早期的干栏式建筑沿袭了早期南方原住民常常迁徙的树居习俗,建筑布局整体较为简陋,带有一定的临时性;内部空间不舍分隔,房屋二层既是家庭日常活动居住的场所,还兼有厨房、阳台、工作场所的功能,家庭成员均聚集在同一空间内就餐就寝。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的流动性减弱,干栏式建筑的建筑空间随之扩大,出现内墙、内门等分隔构造,但内部空间仍保持着最初的空间布局。所有功能仍围绕中央的活动空间展开,包括厨房、寝室和储藏等空间,各卧室内部除了床铺外并无过多空间,与早期不分男女老少均聚集在一起生活工作、就餐就寝的布局模式相同(图1)。
桩基式海上平台建筑由于功能定位是以实现生产效益为目的的生产建筑,故而实际生活空间普遍较小,常位于整个平台建筑的中心或一角,其余部分均为室外工作和生产区域。建筑内部空间相对自由,顺应周围环境和结构形式进行设计,通常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内部功能一般包括生产、居住、厨卫等基本功能,部分空间较大的兼有休闲、娱乐和旅游等功能,如山东沿海的海洋牧场,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各类桩基式海上平台看似形式各异,其实均遵循了围绕中心公共空间和交通空间布置其他功能的布局,且周边功能空间普遍较小,人员起居空间呈密集态,个人空间面积较小,人群聚集性较一般住宅显著提高。
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两种建筑都采取了以公共聚集性空间为核心,环绕布置其他功能的布局。与一般的陆地住宅相比,两种建筑都呈现压缩私人空间和人群密集程度提高的空间布局特点。这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复杂自然环境时对于两种建筑空间的处理方法是相似的,而且其背后隐含的心理因素同样值得探讨。
人们最初选择干栏作为居住建筑的形式,是为了躲避自然环境中如潮气、瘴气、虫豸、毒蛇和野兽等潜在威胁。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应对危险的能力也处于较低的水平,面对地面上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潜在危险,人们只能选择在高处躲避。这种行为本质上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中潜在威胁产生的恐惧心理,由于缺乏应对手段,只能以“避趋之”的姿态以满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需求。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在地面搭建木构架以实现同样的目的,最终形成了干栏式建筑。
20世纪以来,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日趋加快,除了传统的航运和渔业产业,海洋中更多富有价值的产物被人们发现和利用,人们开始渴望能够在海洋中进行长时间的作业和生活。然而,人们对海洋仅仅探索了数百年,相比于陆地,海洋中存在着更多未知的危险,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需求再次成为重中之重。故而人们出于同样的心理,选择了远离危险,从而形成了和干栏式建筑具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桩基式海上平台。两种建筑的诞生,都反映了人群对如海洋之类的复杂环境具有高度的警惕心理,希望通过建筑能够满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需求。
虽然人们通过干栏式建筑避开了大部分来自地面的危险,但仍有如匪患、洪灾等因素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人们为了自保,不得不采用了聚集的方式。一家人均聚集在干栏式建筑内劳作生活,共同应对突发的危险。即使如今社会已经相对安定,但建筑内仍然还保持着聚集的空间布局。虽然围绕中心活动区域布置了众多的私人空间,但私人空间尺度很小,空间被压缩以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白天人群大多处于同一空间生活劳动,夜晚由于私人空间较小,人群密度仍然较高,彼此间协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在外部环境复杂且充满未知的情况下,尺度相对较小的空间可以缓解个人的孤独和紧张感。建筑的空间生成逻辑会受到建筑功能和人员心理等各因素的影响,而满足居民对于生命安全的心理需求和提供居住功能正是干栏式建筑空间生成的原因和目的。
同样的,桩基式海上平台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也体现了人员对海洋复杂环境的警惕心理。建筑内所有功能围绕中心公共活动空间或交通空间进行布置,私人空间尺度普遍较小,常采用两人或多人同住一屋的集体居住方法。日常活动密集的公共空间面积占比较高,增强了人群间的聚集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陆地相比,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心理安全距离大大降低,人群对于社交活动的需求大大提高。这些现象表明海洋建筑空间不仅要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要保证海上人员的心理健康。由于以生产活动为主的定位,海洋牧场等海上平台建筑往往会忽略人员生活上的需求,对海上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带来重大健康隐患。
自古以来,人类在享受、利用和开发自然的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环境中的诸多威胁。人类热爱自然,同时也敬畏自然。干栏式建筑和桩基式海上平台建筑的对比分析,清晰地展示了在海上等复杂环境下人类的恐惧和敬畏心理,揭示了其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海上建筑空间的生成逻辑除了满足功能需要,还应遵从人员的心理需求,建筑形式应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空间布局应能缓解人员紧张、孤独的心理,建筑空间应围绕公共活动空间布置,满足海上人员的社交需要,以科学分析支撑设计,为未来我国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