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丰平,杨通管,韦荣福,余欢,周思泓,曹雄军,韩佳宇,时晓芳,白先进,谢太理,刘金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中国热区是指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1],位于18~24°N,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台湾以及云南、贵州、四川干热河谷地区,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2]。我国葡萄产量位居全球首位,拥有世界第二大的种植面积,且不断增加[3]。葡萄属于温带作物,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冬季不能满足葡萄休眠需求,且病虫害发生严重,种植很少[4],被视为葡萄的次适宜种植区[5]。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破眠技术、避雨栽培、一年两收、限根栽培等新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应用,广西葡萄栽培面积已达3.26万 hm2;云南近几年通过设施促早栽培获得较好的效益,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4.4万 hm2,是中国葡萄产业新兴的核心栽培产区[6]。但是专门针对热区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的报道很少,为此,作者以广西和云南两个热区葡萄主栽区为例,根据生产实际经验,并结合多年调查,将两地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措施进行总结,为热区葡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广西拥有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日照丰富、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的特点,其中年降雨量达1309.7 mm,主要集中在3—7月;秋冬季高温少雨,年均温21.8 ℃,有效积温7822.3 ℃[7]。主栽品种有‘巨峰’‘夏黑’‘红地球’‘阳光玫瑰’‘温克’等,以及当地野生资源毛葡萄‘野酿1号’‘野酿2号’。
云南立体气候明显,有类似广西的湿热地区西双版纳,也有不同海拔高度干湿季节分明的干热河谷地区。该区域气候温差大、日照长、干燥炎热,具有高温低湿的特点,适合葡萄生长[8-9]。主要栽培的品种有‘红地球’‘夏黑’‘阳光玫瑰’‘无核白’‘水晶’等。
云南、广西两地都具有光热资源充足、无霜期较长的特点。葡萄种植有露地和避雨两种栽培模式,用于加工的毛葡萄和‘水晶’葡萄以露地栽培为主,主要的病虫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10]。鲜食葡萄主要采用避雨栽培,该模式人为改变了葡萄生长的微环境,导致葡萄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状况发生变化。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中的霜霉病、黑痘病危害较轻,但是白粉病、灰霉病、酸腐病、红蜘蛛、蓟马、蛾类危害较重[11]。广西葡萄生长季节高温多雨,葡萄病虫害相对严重。热区复杂的气候条件、多样的栽培模式使田间小气候多样化,导致病虫害发生无规律可循,这给病虫害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
发生规律:葡萄霜霉病是限制南方热区葡萄栽培的主要病虫害之一,雨水是影响霜霉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云南7—10月、广西4—8月是降水量较为集中的时期,此期气温普遍为20~28℃,适宜霜霉病的生长。采用避雨栽培可以显著降低霜霉病的危害,但遇春秋季湿度极大、露水较重的天气仍会发生。大部分毛葡萄和‘水晶’葡萄采用露地栽培,在葡萄花期经常遇上连绵的雨水,导致霜霉病危害严重。如广西的都安、罗城等地有些年份因霜霉病的危害,毛葡萄减产60%以上。
绿色防治措施:在雨前、花前花后10 d各使用一次30%代森锰锌悬浮剂600~800倍液或25%的吡唑醚菌酯1000倍液做保护剂,坐果前可用波尔多液全园喷施进行保护。生长期可用内吸性杀菌剂66.8%缬霉威·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交替使用,也可以用哈茨木霉生防制剂和氨基酸寡糖素进行生物防治[12]。发病严重时可采用保护剂与防治剂混合使用,重点喷施花序、叶片的背面。由于毛葡萄为露天栽培,可采取产期延后技术使花期避开雨季,降低防治成本。
发生规律:白粉病为热区避雨栽培模式下的主要病害。干旱闷热多云的天气,25~30 ℃的气候条件下,白粉病危害较重。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4—12月都能发病;在广西葡萄白粉病的发生因南、北地区气候不同及两收栽培模式而异,总体上对二季果影响更为严重。白粉病可以侵染叶片、果实、枝蔓等幼嫩组织。白粉病危害果实后易造成裂果,可引发酸腐、灰霉等霉菌二次侵染,导致葡萄产量下降。
绿色防治措施:硫磺可湿性粉剂150~25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具有高效杀菌作用[13],但当环境温度高于30 ℃时易产生药害;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戊唑·嘧菌酯2000~2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还可以使用1%蛇床子素1000~2000倍液、0.5%大黄素甲醚800~1000倍液、10%多抗霉素800~1000倍液、6%嘧啶核苷类抗菌素400~600倍液等生物制剂进行绿色防治[14]。需要注意的是白粉病易产生抗药性,在生产上应轮换交替使用。
发生规律:灰霉病主要发生在葡萄开花前后和采后低温贮运期间。在花期遇降雨导致温度降至20 ℃、空气湿度达85%以上,加上昆虫、农事造成花序伤口,可导致该病发展迅速[15-16]。采后低温贮存时的高湿度及包装挤压形成伤口也能造成危害。在云南和广西葡萄产区,鲜食葡萄普遍密植导致该病的危害严重。
绿色防治方法:葡萄灰霉病防治要抓住3个重要关键期:花前、花后、套袋前。在花穗分离期先喷施保护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福美双可湿性粒剂800~1000倍液。开花前、后再喷40%嘧霉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22.2%抑霉唑乳油1000~1200倍液,也可以使用木霉素300~500倍液等内吸性药剂配合保护剂。套袋前喷一次以保护剂为主配合内吸性药剂。
发生规律:葡萄炭疽病是近几年危害热区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在幼果期开始侵染,于葡萄转色至成熟期表现危害的症状,表现出潜伏浸染特征[17-18]。高温、多雨是导致葡萄炭疽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红地球’‘维多利亚’‘温克’等欧亚种易感该病,‘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欧美杂种抗病性较强。
绿色防治措施:在开花前后结合灰霉病、霜霉病进行防控。在花前可用30%代森锰锌悬浮剂600倍液、8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0 g·L-1的克菌·戊唑醇1000~1500倍液做保护剂。套袋前用22%的抑霉唑水乳剂1500倍液,40%的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喷洒果穗。
发生规律:葡萄穗轴褐枯病的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枝蔓表皮越冬,在萌芽至开花期侵染幼嫩组织,能借风雨传播再侵染,主要危害花穗。幼果上发病在果皮表面形成深褐色斑点,后期在果面产生黑色霉状物[19]。在热区花期雨水多、湿度大、气温偏低有利于该病流行,果园微环境通风透光不良、树势弱则发病重,巨峰系品种发病最严重。
绿色防治措施:重点在幼穗至幼果期结合灰霉病的防治,喷施10%多抗霉素1000倍液、300 g·L-1醚菌·啶酰菌1000~2000倍液。在田间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架面通风透光,采取滴灌、渗灌等方式控制田间湿度来减轻该病的危害。
发生规律:葡萄白腐病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4~27 ℃,相对湿度大时发生更重[20]。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的果穗和新梢。新梢感染后期形成梭形淡褐色大斑,严重时病皮组织纵裂,与木质部分离,易折断[21]。该病的菌丝体可以在土壤和枝蔓上越冬,伤口、雨水、高湿度是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在热区,因农事操作和疏果不及时造成的果粒挤压形成的伤口,再遇高温高湿天气是导致该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花果和树势管理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
绿色防治措施:使用硫制剂、50%的福美双及其复配药剂对白腐病有良好的疗效。在热区葡萄发芽前后雨水普遍较多,可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三唑类杀菌剂如40%氟硅唑、80%戊唑醇8000倍液。开花前后结合灰霉病、白粉病、穗轴褐枯病等病害进行综合防控。谢花至封穗前预防为主,以保护性药剂为基础配用内吸性杀菌剂,到套袋前喷药2~3次。暴风雨过后要及时喷药,防止病菌侵染。
发生规律:蓟马属于锉吸性昆虫,是危害热区的主要虫害之一。蓟马喜吸取葡萄幼嫩表皮细胞的汁液,可危害葡萄的花蕾、幼果、嫩叶。嫩梢生长点受害后,生长被抑制;幼果表面受害后形成黑斑,增大为木质化褐斑,影响外观和品质。蓟马一年发生多代,可在树体、杂草、土中越冬。设施栽培和反季节栽培中,蓟马危害较重,在云南促早栽培中蓟马危害主要发生在2—5月[22],广西两季栽培主要危害期在3—6月和8—10月[23]。蓟马喜弱光,高温高湿不利于蓟马的发育,因此可以利用蓟马的生活习性进行科学防治。
绿色防治措施:利用蓟马的趋性在田间设置黄、蓝粘虫板对蓟马成虫进行诱杀。在热区,蓟马主要发生在花期和幼果期,除了物理防治外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化学防治,25%的噻虫嗪3000~4000倍液或者5%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00~4000倍液效果较好。生物防治农药可选3%多杀霉素1000~1500倍液,或乙基多杀菌素1000~2000倍液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同药剂要轮换使用。
发生规律:葡萄的二斑叶螨属真螨目又名红蜘蛛,是危害热区葡萄的另一种重要害虫。成虫体型椭圆,锈红色或深红色,体背两侧各有1个深色斑。在热区,红蜘蛛在3月开始危害[24],一年可繁殖20个世代以上,特别是二季果9—12月的高温、干燥气候是其发育为害的适宜条件,危害较为严重。主要危害葡萄叶片和果实,受害叶片失绿,逐渐呈现红色甚至焦枯脱落,严重影响葡萄的花芽分化和产量。
绿色防治措施:防治重点在萌芽前后、采收前后。使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者97%矿物机油乳剂100~200倍液、80%硫磺500~750倍液,及4%啶虫脒3000~4000倍液、24%的螺螨酯4000~6000倍液等,每隔5 d轮换使用2次以上。
发生规律:斜纹夜蛾是热区危害葡萄的常见昆虫。该虫属鳞翅目,成虫前翅有两条波浪状纹,中间有明显白色斜阔带纹,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该虫喜高温,年发生9代以上。该虫在热区无真正越冬现象,幼虫4龄后进入暴食,主要危害葡萄叶片,严重时只留主脉,严重影响葡萄的光合产物[25],在全年温度最高的季节危害较严重。
绿色防治措施:利用成虫的趋性,使用性诱剂诱捕和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使用生物农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2000~15000倍液、苏云金杆菌1000倍液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发生规律:葡萄根瘤蚜是一种刺吸式吸取葡萄汁液的单食性、孤雌生殖、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葡萄根部,寄主须根被危害后,形成根结或根瘤。根瘤蚜的发育与葡萄根系的发育密切相关。危害后可消耗葡萄光合产物和营养,也能造成继发性病原菌浸染,造成水分和营养胁迫,影响植株发育,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2017年广西兴安县发现了葡萄根瘤蚜[26],2021年出现严重危害,导致果园减产40%以上,严重威胁热区葡萄产业安全。
防治措施:葡萄根瘤蚜是检疫性重大害虫[27],应当采取分区防控措施。在疫区的苗木、插条、砧木应禁止流动;非疫区应加强监测,使用无虫苗木。通过使用温水(52~54 ℃)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处理苗木、抗虫砧木、改良土壤性状减少根瘤蚜的危害。选用噻虫嗪、吡丙醚、螺虫乙酯等3种药剂和助剂对葡萄根瘤蚜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8]。
发生规律:葡萄粉蚧在本地区可发生多代,且有世代重叠现象。主要通过若虫在根基部土壤内和老蔓翘皮下群体越冬,春季气温升高进行发育及取食产卵,从萌芽期开始生育期都可危害,果实成熟期危害更严重。
绿色防治措施:加强苗木、果实检疫,防止扩散。结合清园措施,清除病果残叶杂草,刮除老翘皮,并将主干涂白(可用45%石硫合剂20~30倍和石灰粉混配糊状药剂或专门涂白剂)。在萌芽前后,用45%石硫合剂结晶粉50~75倍液清园,还可利用瓢虫、跳小蜂、草蛉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也可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4%啶虫脒交替喷施进行防治。
热区葡萄地处南亚热带和热带,常年高温多湿,病虫害发生规律较传统产区有很大差异。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热区常发生极端的天气变化。由于气候多变与多样化栽培模式形成复杂田间小气候,形成葡萄病虫害复杂的发生规律,对葡萄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在云南热带河谷鲜食葡萄产区如建水、元谋、宾川多采用连栋大棚做反季节促成栽培[33],主要的病虫害是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蓟马、蚜虫和红蜘蛛[34-36]。在广西北部兴安、灵川、全州、资源等葡萄产区主要采用小拱棚避雨栽培模式,雨季集中在4—7月。主要的病虫害有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白粉病、蓟马和一些生理性病害[37]。桂中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主要葡萄产区是柳江县,以露天栽培为主,霜霉病是危害本产区的最重要病害,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和蓟马也有发生[38]。桂南主要葡萄产区是南宁及周边县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大部分时间高温多雨,鲜食葡萄主要采用避雨栽培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主要的病虫害是白粉病、霜霉病、白腐病、蓟马、红蜘蛛、粉蚧和气灼等;在第二季葡萄生产中,白粉病为主要病害[29,39]。基于热区葡萄小气候复杂多变性,需要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亟需建立科学的防控体系。
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指导方针,集成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一体的防治方法。通过合理密植,创造不适宜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培育健壮的树势,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热区作为新兴葡萄产区,对农药的使用缺乏科学的认识,还存在乱用滥用现象。为进一步合理使用药剂,应大力开展各地区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监测预报工作,在葡萄的不同生育期建立病虫害的防治机制,建设科学用药体系,加强对种植户的培训。如夏季高温多雨容易发生霜霉病的流行,应在雨前喷施保护性药剂,雨后及时喷施霜霉病的治疗剂,能够大幅减少该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在两收模式中,冬果的白粉病发生较为严重,需要及早进行监测预防[29];极端天气条件会导致日灼病、气灼病发生,需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联合科技部门进行准确的预警,防范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使用无病虫苗木,从源头上获得健康种苗;利用套袋、人工/机械捕杀、对光波适应性、物理阻隔等开展物理防治;利用害虫信息化合物、天敌、生防菌及其代谢物和植物源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其中植物源农药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农药,如蛇床子素是草本植物蛇床子次生代谢物质,可用于防控葡萄白粉病[30];苦参碱是苦参植株经有机溶剂提取的生物碱,用于防治霜霉病、炭疽病[31];苦皮藤素是从苦皮藤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用于防治刺吸式和鳞翅目的害虫[32]。这些植物源农药具有绿色环保、生物安全等特点,在我国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可结合化学防控措施对病虫害进行更科学、高效的防控,促进热区葡萄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