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22-07-26 08:26:00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4期
关键词:造口膀胱癌输尿管

黄 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湖北 宜昌 430000)

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2%,50~70岁中老年男性为多发群体。临床常采用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是常见的尿流改道术式,该疗法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且术后恢复快,但易导致术后尿流方式不可控、尿液渗漏等问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给予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优质高效的护理至关重要。自我管理干预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护理管理方式,该护理管理方式主张在护理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强调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水平,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但自我管理模式以往多应用于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护理中,本研究将此种护理模式应用于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中,探索该护理管理模式更为广泛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膀胱癌的诊断标准,经术后病理证实;②接受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术治疗;③无远处转移;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②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其他造口者;④合并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无法正常沟通者。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1.49±3.29)岁;其中31例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例为多发复发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0.38±3.24)岁;其中30例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3例为多发复发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组年龄、性别及癌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后严格禁食、禁水,肠蠕动恢复后再给予流质饮食;健康宣教、造口袋更换指导、出院指导;定期随访。

1.2.3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自我管理干预,主要包括①为所有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一般资料、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自我管理现状等。根据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其实施针对性的自我管理干预。首先,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输尿管皮肤造口对于膀胱癌治疗的重要性,提高其对造口的重视。通过个体指导等方式,教授患者及其家属造口护理的技能并传授经验,包括造口底板及造口袋的更换、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等,鼓励患者出院后自行护理造口,增强自我护理技能。②给予患者充分的信息支持,纠正患者对造口的认知偏差,消除其对造口的负面情绪,引导其正确认识造口的存在、排尿途径及自我形象的改变,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以积极的情绪与态度带动增强造口护理中的主动意识。护士需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和言语鼓励,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并适应环境,促使患者获得充分的社会支持,以应对自身形象改变带来的心理压力。③患者出院后以电话的方式对其开展随访,30 min/次,1次/月,共5次。了解患者居家造口护理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优化指导意见,指导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适当进行运动,如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等,为患者应对不良情绪提供建议。对患者认为造口带来的社交障碍进行应对指导,如采取分散注意力等方法转移、分散对造口和自我形象的关注度,采用穿着宽松衣物遮掩造口袋、喷洒清香剂掩盖造口位置异味、使用防漏膏防止造口漏尿等方法减少社会交往时的不便影响等。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及护理后使用简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8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3.2 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前及护理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1.3.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造口渗漏、尿瘘漏尿、造口皮炎、肠梗阻及坠积性肺炎等,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膀胱癌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一般采用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尿道改流术加以治疗,但部分患者年龄较大,且合并心肺疾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术后恢复缓慢,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恢复。

此外,接受膀胱癌根治术联合尿流改道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面临着输尿管皮肤造口的问题。输尿管皮肤造口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预后良好等优势,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但输尿管皮肤造口长时间伴随患者,需要患者定期更换单J管并携带引流袋,容易引发各类并发症,患者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的适应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自我管理是应对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自我管理模式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其主张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促使其认识到对疾病恢复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自我管理干预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自我管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根据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特点,给予患者针对性优质高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自我管理干预中护士指导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充分认识造口的重要性,并传授患者造口自我护理管理的经验,帮助其树立积极的应对意识和技能,辅助其获得充足的家庭及社会支持,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自我管理干预的患者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下降,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自我管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分析认为,在自我管理模式下,患者对于疾病治疗及护理的重视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及积极性提高,所以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接受自我管理干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自我管理干预可减少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可见自我管理干预在膀胱癌输尿管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分析认为,自我管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后可发挥较大作用,患者在居家进行造口护理时,可以得到护士的远程指导。护士的定期随访可针对其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干预在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造口膀胱癌输尿管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33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