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晋
(昆明理工大学 交通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应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汽车设计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车辆相关专业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应时代对汽车行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同时对于汽车设计这门工科课程更应将法治教育融入到课程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和素养。
汽车设计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里的必修课程之一,涉及汽车理论、机械设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构造、互换性、汽车制造工艺学等诸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任务,充分挖掘并运用汽车设计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助力车辆相关专业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为行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当然,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不能喧宾夺主,不是在汽车设计教学中固定抽出课时单独去给学生讲解思政内容,而是应该在汽车设计课堂上挖掘并运用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达到“1+1>2”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汽车设计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汽车相关人才的总体培养质量。在汽车设计课堂上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明确育人目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在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渗透进课程思政教学思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深入挖掘并运用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力求将汽车设计这门课建设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
汽车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我校的理论学时设置为40 学时,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讨论、讲授及课外自主学习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结构方案分类、分析,了解汽车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汽车开发的各个阶段以及汽车开发的一般流程,了解并掌握对汽车底盘各总成进行设计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能够判断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掌握汽车设计过程中涉及到零部件主要参数的确定原则、设计计算、载荷确定、刚强度校核等知识,具备对汽车底盘主要总成系统及其零部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设计的能力。
汽车设计教学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基本载体,其思政教育目标是从汽车设计知识体系中发现并提炼其所蕴涵的深刻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进行“三全育人”,在传授汽车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以及个人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汽车设计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中,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增强“四个自信”,激发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将汽车设计教学目标和思政建设目标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辅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即以最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最终学习成果或顶峰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汽车设计课程的设计,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建设较完善的汽车设计思政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境界、个人修养、文化涵养、道德情操,使之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对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思政课程的任务,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师大多数都没有认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仅仅关注汽车设计专业知识的教授,忽略了教书育人中育人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学校排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缺乏重视,校内还没有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风气,间接导致了教授汽车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一部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也只注重学习汽车设计的专业知识,忽略了正确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日常专业课知识传授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时正确认识中国梦,激励学生自发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但是隔行如隔山,目前很多汽车设计的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的经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也存在不足,而且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教师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也可能会比较落后,因此汽车设计教师的思政理念急需加强,以满足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要求。
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主要是汽车总体设计和汽车底盘主要总成设计的一般设计思路和基本设计方法,具有客观现实性,符合客观规律。但是,目前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学未深入挖掘汽车设计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关系,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联系较少。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点时强行加入思政元素可能只会适得其反,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而思政教学的效果也不佳。因此,如何全方面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汽车设计课程中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大难题。
汽车设计如其他传统工科类课程一样,上课通常是老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观看老师演示的内容和听老师讲课来获得知识,尽管整体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但对于单个学生来说却是一种负面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老师也很难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相互之间的互动较少,这也使得课程思政难以实施。因此,如何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加强课程思政的效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汽车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以期末考试为基础,以学生的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检验其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如果考试不及格将面临着补考乃至重修的后果,该学年也将失去评奖评优的资格。汽车设计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应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考核来检验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因此,需考虑通过考试来检验思政学习效果是否会和相关思政课程教学冲突,以及在汽车设计考试之外单独开设这种特殊的思政考试对汽车设计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的要求。但是如果不通过考试进行考核,学生的积极性将会降低,老师也难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并且无法通过学生考试的总体情况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此,以何种方式考核“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的一大阻力。
目前汽车设计教学一般都只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主,缺乏人格培养和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导致学生的思政教育存在不足。因此,为了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进行,挖掘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势在必行。
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1+1”,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的关键举措应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例如:(1)通过在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穿插进与其相关的红色故事、社会事例,有利于引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的人生向往和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成为一名将自身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紧紧绑在一起不懈奋斗的新时代有用人才。(2)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整个汽车设计授课课程中,在讲解知识点时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大国工匠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敬业、创新创造等职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通过让学生理解汽车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法规,知道汽车设计必须满足国家的相关法规,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法治意识。
传统汽车设计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有问题大多只能在教室里向老师请教。而课堂上的时间很短,汽车设计教师难以接收到学生的反馈,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授汽车设计这门课的教师应积极运用翻转课堂、情景教学、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以及小组合作教学等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将汽车设计课堂从教师教授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让学生完成课程思政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目的。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的教育模式,通过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而推进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和学生在线交流,在交流汽车设计专业知识时融入思政理念,使线上、线下教学同向同行,相得益彰。
在汽车设计课程思政实施中应不断完善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在课程思政建设基础上,采用线上和线下、授课过程中的评价与最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课程思政学习评价,在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加入思政元素的同时将思政元素和汽车设计考试内容联系起来,达到调动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对于思政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效果。汽车设计教师需对评价标准有深刻的了解,在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
只有建立完善的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强化本课程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存在性相结合,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将汽车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提高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
如何实现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首先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挖掘汽车设计教学大纲里蕴含的思政元素,明确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教书育人的目标。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的关键对象。正确的汽车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汽车设计课程教学从老师教授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使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积极健康地发展,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所以在汽车设计课程教学中,应将思政教学和专业课知识教学有机融合,挖掘出汽车设计教学大纲中的思政元素,在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明确要求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政目标进行要求,见表1。以课程思政提升课程内涵,以课程内涵丰富课程教学,进而实现“1+1>2”的教学效果。
表1 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简表
教学内容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如何实现汽车设计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达到“1+1>2”的教学效果,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至关重要。在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穿插进思政元素,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和提高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深入挖掘知识点里的思政元素,例如:(1)通过介绍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发展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还不处于汽车行业的前列,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奋斗的决心;(2)通过对汽车总体设计的分析,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意识;(3)通过介绍每一章节的设计都必须满足汽车设计相关法规,培养学生的安全与法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在汽车设计课堂上讲授汽车相关参数的选择时,可以通过问题式教学让学生思考参数选择应遵循什么规则,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车辆轴距选取时并不是越大或越小就会越好,理论上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载质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应取得长,而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则应取得短一些。同理,在第三章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教学中,变速器中心距相同时选取较小模数齿轮齿数会对应增加,此时再增加齿宽则可以起到减小噪声的效果,但是若需要齿轮质量小些,则需要增加模数和减小齿宽。汽车相关参数的设计与选择应从实际出发,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向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看齐。
深挖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是实施课程思政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汽车设计知识点里含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创新汽车设计的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教学方法是保障教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只有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有效利用起来,才能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为了能够将思政元素渗透进汽车设计课堂中,实现隐性教育,就需要改变以往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知识的授课方式,拓展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如下方式。
1.小组合作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针对专业问题进行合作讨论,然后各个小组互相发表讨论的结果,最后由老师来总结,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进行制动器形式的选择时,可对学生提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优先选用的问题,引导他们结合本节知识点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思政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看事情不但要全面,而且善于抓重点的能力,既抓住从优缺点分析的主流,又不忽略从制动系总体设计方面上考虑的支流。
2.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等方法搜集信息,获取知识,在教师引导下探讨方案,让学生相对独立地了解和掌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比如,在进行悬架设计时,教师可将悬架K&C 仿真分析作为项目名称,以如何改善悬架的K&C 特性为驱动问题,让学生通过了解悬架的核心知识和上机练习等来锻炼独立自主的处理项目的能力,最后在课上或课下向老师展示成果,探讨对这个项目的认识以及参与项目的收获与反思,教师则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3.“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汽车设计课程中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加强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线下上课时可采用雨课堂等平台建立讨论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课堂问题探讨中来。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超星学习通、慕课等网络学习平台向学生分享关于汽车设计的优质学习资源和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通过互联网得到最新最全的知识。最后可通过在平台上布置章节任务点和章节课后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于汽车设计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掌握程度。
在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具体评价过程中,教师可综合观察汽车设计授课过程中学生实际的思政水平、科研精神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将该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对于思想政治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根据其思政知识的薄弱点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效率。教师可按照思政课程的标准,结合汽车设计课程的考核内容制作详细合理的表格、调查问卷等,指导学生利用这些表格、问卷进行自评和互评,做好统计、概括、反馈,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汽车设计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汽车设计课程是车辆相关专业学生必修专业课之一,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着汽车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联系较少、缺乏详细评价机制等诸多问题,教师在汽车设计教学中应立足于“立德树人”这项根本育人任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度挖掘出汽车设计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汽车设计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联系起来,辅以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形成协同效应,通过不断建立较完善的思政效果评价机制最终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致力于为汽车行业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全方面可持续发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