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闽东畲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探究

2022-07-25 15:10徐烁昕金祥婧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闽东畲族传统

徐烁昕,金祥婧

(1.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安 355000;2.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它为我国乡村规划提供了全新的蓝图和机遇。乡村振兴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大方面进行了科学论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和重要基石,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201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的记忆,是人们精神文化遗产的再现和延续。

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立足于乡村文明建设,结合时代要求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支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迫切需要。

一、闽东畲族音乐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宁德地区位于我国福建省的东北部(又称闽东),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闽东畲族历史悠久,居住区的地貌环境多样,他们在服饰、婚嫁、祭祀、节庆等方面至今仍保留独特的民族传统习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闽东畲族音乐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被称为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闽东畲族音乐文化类型多样,一般分为山歌、舞蹈音乐、器乐音乐、法事音乐这四大类。舞蹈音乐、器乐音乐、法事音乐多用于祭祖、婚俗、葬俗,而山歌又可依据时期先后、歌曲内容、篇幅规模等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具体如表1 所示,正歌包括历史歌、小说歌,正歌与杂歌统称为聊歌;长篇叙事歌、小说歌(绍鹊苟)统称为全连,杂歌、风俗歌统称为短连,其中杂歌又包括十条起、散条、字歌、分字歌、谜歌、叙事杂歌。

表1 闽东畲族音乐文化之山歌的分类

山歌简称畲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特色,被誉为畲家人的传家宝。由于畲歌具有历史稳定性强、传承价值高的特点,因此唱畲歌一直是畲族人民记录历史、保存文化的主要方式。早在2006 年5 月,闽东畲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歌是闽东畲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它是人们互相交流的重要纽带,另一方面,它可作为一张地域名片向外界讲述闽东畲族人民的故事。可以说,畲歌所蕴含的宝贵精神力量和独特文化内涵是畲族人民情感和智慧的结晶。畲歌中呈现的情爱喜悲、仁爱恶憎,以及宣扬的勤劳勇敢、诚信友善、自由快乐、坚韧顽强,正是畲族人热爱生活、自强不息、乐观开朗、宽广包容、胸怀仁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映射。在一定程度上,畲歌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导人们正向发展[3]。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畲族音乐在闽东乡村的道德培育、乡规民约、价值导向、情感激励、精神凝聚等方面起到了文化基石的作用。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发展带来了福音,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畲族音乐作为闽东地区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在闽东乡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闽东畲村基层公共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畲族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其目的就是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广和发扬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承和发展闽东畲族音乐文化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将乡村文化建设与闽东畲族音乐传承共建,并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这对于促进闽东乡村经济发展、打造闽东特色文化品牌、营造闽东美丽乡村、培养民众文化认同、重构乡村乡愁情怀,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文化自信、建立友好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团结与地域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闽东畲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再现,在我国民歌宝库中也是独树一帜的。畲族民歌作为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不断传承下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指引价值。然而,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随着能传唱畲歌老艺人的先后谢世,后续跟进力量出现了断层。畲歌传承面临新鲜血液供给不足、传统村落乡村文化传承氛围淡薄、文化振兴人才缺位等现实困境。

(一)传承环境改变,原有文化生态土壤供给不足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的日渐便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加强,乡村的生态环境也在悄然变化着,如今闽东地区的畲族已不再是以往那种较为封锁闭塞、原始原生的状态。由于长期的畲汉融居,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汉化,畲族内部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带来了全新文化元素的发展,同时导致区域特色文化的模糊同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人们接触的文化逐渐多元化、社会生活交往日趋多样化。畲族音乐的生存发展脱离了原有乡村文化生态土壤的营养供给,乡村民俗与日常生产也难以为畲族音乐提供丰富的传承环境。

(二)传承模式单一,基于新时代的创新不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元文化交流频繁,本身就缺乏听觉张力的原生态畲歌受到现今市场娱乐性行业的冲击和现代外界音响的干扰,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根本不愿意去学唱。外来的视听文化赋予人们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加速了畲族年轻一代告别古典、脱离传统的步伐。畲歌传统家族师徒制的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弥合乡村大部分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认同,原有的文化传承适应不了当下的发展,缺乏现代化传承教育模式来承接传统文化的延续。因此,畲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考虑与现代文化的完美对接,结合时代要求去创新创造,从本土音乐文化元素创作入手,以全新的形式满足现代人基于新时代的需求。

(三)传承主体外流,乡村“空心化”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信息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增多,导致畲族农村土地荒芜、乡村“空心化”严重,孤寡老人养老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重叠。乡村原有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乡村文化传承缺少传承主体的支撑,畲民对乡土文化的热情不断减退,使得畲族民俗节庆活动减少,传统习俗仪式内容简化、功能逐步消退,畲族传统音乐艺术的社会实用功能降低、受众不断减少。以畲族传统的婚嫁和祭祖礼仪活动为例,规模大、人数多、天数长、场面重、节目多等固有的历史文化场景在当下的闽东畲族仪式中已经不多见了。城市现代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社会的经济发展,但同时造成乡村文化日益衰落。经历城市化洗礼后的畲民,文化主体意识淡化,返乡意愿薄弱,对乡村失去了原有的认同和自信。因此,畲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迫切需要广大畲族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解决乡村传统文化无人传承和继承的问题。

(四)传承资金不足,缺少产业化支撑

自古,每年的“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中”“七月七”“九月九”等是畲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些节日都会举办盛大的歌舞聚会。然而,资金不足成为现今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最大“瓶颈”。闽东畲族传统节庆因为缺少社会资金的支持,由此使原本历史固有的节事习俗只能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场合才能看到,甚至还是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才能进行,即使是获得了各方企业、专家的支持,也很难有效推进,其根本原因是投入时间长、短期取得成效难、投资回报率低等。现阶段,畲歌在畲民们平常的生产生活中已经绝少唱和了,畲族乡村的那种长夜对歌、即兴表演更是很难见到。相反,由于时代改变,传统节庆活动大多以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被搬上乡村舞台,这就说明乡土文化传承有了新兴产业支撑也就获得了资金来源。因此,闽东畲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应顺应当下,让畲族音乐与其他文化共融,重点去打造畲族音乐产业化发展项目,将遗产转化为资源优势,让非遗传承“活”起来,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创收同行的目的。

(五)传承人才缺位,后进力量断层

如今,畲族老传承人大龄岁增、先后作古、老带新传帮带断裂,拜师学艺、师承礼仪逐渐退化,专门从事畲族传统文化事业传承的人员很少,传承招不到学生,所学无用武之地,说到底还是出路难、就业少、薪水低等问题,大部分传承人是以其他行业为主业,兼职畲族传统文化事业。据统计,福建省内畲族音乐传承人也就10 余人,年龄普遍在50 岁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畲族小说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钟昌尧老先生已达90岁高龄,年龄最小的雷美凤女士作为畲族民歌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也已经52 岁。畲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延续亟待引进和培养人才。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闽东畲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策略

(一)重构闽东畲族音乐生存的乡村文化生态

生态造就文化,文化影响生态。人类赖以创造文化的环境构成了文化生态,它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生态应是一个包括自然、社会、人类、文化、经济等综合的复合有机整体[4]。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优秀的乡村文化建设推动着乡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才能留得住人,从而激发更多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指出,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应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2]。畲族音乐是闽东乡村“活”的文化现象,是农民田间地头最熟知亲近的文化表现形式,是诠释传统农业社会价值观念的载体,是增强闽东乡村文化自信的特色文化符号,是传承农耕文化、留住乡愁的精神纽带。乡村作为文化传承的生态载体,只有让原生音乐真正回到百姓生活,才能获得生命力。通俗地讲“从哪来到哪去”,就是要把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根植到闽东民众所生存的乡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去,在闽东乡村文化生态建设过程中传承畲族音乐。换言之,以文化传承型和产业发展型为导向,建立畲族音乐文化与其它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机制,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现代社会的正确表达[5]。闽东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畲族音乐的优势,促进其与多样化的乡村文化协调发展,如打造畲族音乐特色文化旅游、创新畲族音乐民俗节庆表演方式、开展畲族音乐文化道德讲堂、建设畲族音乐文化播布区、举办畲族音乐文化惠民活动、创编畲族音乐原生态歌曲、创建畲族音乐风情村等。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传承回归到乡村这块起源地,发挥其优势与特色,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而重构闽东畲族音乐生存的乡村文化生态的最终目的是为畲族音乐创建一个良好的传承环境,布局传承发展的立体空间,使其不脱离赖以生存的文化乡土,形成以人为本、重回活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模式。

只有把乡土文化传承下去,让有形文化留得住、活态文化传下去,才能使从泥土里酝酿出的独有文化焕发新的魅力。为了让乡土文化承载更多乡愁,关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一定要回到本属原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去讨论[6]。事实证明,那些文化传承做得好的地方,其原生地的文化生态都是比较和谐的。因此,闽东地区可以依托当地特有的畲族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形成“运动+养生+文化+农业+休闲+旅游”等多重元素有机复合的业态模式,打造生态精品小镇。

(二)保护非遗传承人,培养音乐人才,加强乡村社区文化传播和校园传承教育

畲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基因,进行固化保存是相当必要的。地方政府对非遗传承应给予足够重视,设立专项基金,成立专门机构予以抢救和保护。如,设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陈列、档案馆。2019 年11 月,宁德市艺术馆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其项目为畲族民歌。另外,政府要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去保护非遗传承人,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制度,对传承人进行选拨和确认,发放津贴和补助,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发展空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文化振兴除了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还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因此培养一支有智慧、有才能、懂乡村、爱乡村的多层次文化人才队伍,有利于解决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人才缺位这一难题。建立传统音乐现代化的传承教育模式,关键是人才培养,包括民间音乐艺人的培养和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传统与现代要互补并进。传统家族制和师徒制的口耳相传、面传心授,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带有明显的滞后性,而现代化的学校课堂、文化机构和传播媒体的授课模式正好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和创新。实现传统音乐的时代转化需要专业的音乐人才队伍,因此闽东畲族音乐传承教育要实行畲家教、大家传、畲汉融合共发展,关键是要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的、充满乡土情怀并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师资力量,尤其要培养畲族音乐方面的创作型人才、教学型人才、传播型人才。

从地方高校到中小学的校园传承教育要有梯度性,对高校音乐教师要有专门的培训体系,如开设畲族音乐文化课程、组织“畲歌进校园”文艺汇演、邀请传承人到高校进行专题讲座、定期组织相关教师深入乡村基层学习和交流、参与乡村民俗表演,以及与传承人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回校后的学生教学反馈;中小学应当有针对性地开设地方性畲族音乐校本课程,形成畲汉融合授课,由本族老师担任,或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进课堂进行面对面教学,通过大力弘扬民族音乐,鼓励中小学生学习和了解本土音乐文化,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间音乐艺人要承担起乡村社区文化传播的接力者责任。可以在乡村搭建民间艺人培训班,对民间艺人的专业能力无需太多的干预,重点是培训他们在掌握传统手艺的同时,如何结合现代传媒手段传播民族文化,培训他们对音乐背后的文化理解,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识,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的解读。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日趋回升。外流的人口回来了,便于建立一支乡村专业性人才队伍,乡村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有了专业人才的指导,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有了保障,农民的文化爱好也可以得到更好地激发,乡风文明得到提升。在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上,除了引进专业音乐人才返乡,还要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本土农民中有一些本身就是工艺巧手,绝技能人,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就是本土人才的代表,因此要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本土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广泛培养喜爱当地民间音乐的忠实听众、歌手,定期组织有益的音乐文化民俗活动,通过众人的传唱可以有效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通感,为畲族音乐拓展受众和传播空间,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丰富不同年龄段参与者的闲暇生活,满足广大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基于音乐本体文化创新,促进地方传统音乐的现代化转型,找到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

“遗产能否转化为资源,首先取决于人们对遗产价值(如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的认识,并能与人类现实生活相关联,为现实生活的需要所利用,使其成为未来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驱动力。这也关乎传统文化能否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进行有效传承的前提”[7]。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脱离不了时代所赋予的社会土壤,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要顺应时代性,因此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找到与现实相适应的创新发展之路尤为重要。传统音乐的现代化转型可以从传统音乐作品本真性的保留和形式的更新上多作思考,即传统与现代的创作融合将使少数民族音乐迎来新的发展。这种发展过程一定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传统音乐的发展应是继承传统上的创新,是对原有文化的不误读、不歪曲、不滥用[8],是用新的创作理念(包括思想、观念、形式、技法),在保留地域文化、原有音调与风格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编,产生“新形式、新视野、新曲调”,创作出富含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风格的艺术佳作。

受众者和创作者是决定这种新音乐形式在当今社会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受众角度讲,地方传统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传播渠道上进行创新。一般大众喜欢、乐于接受的作品才是音乐文化发展壮大的根本,作品本身的吸引力体现在既能满足人们视听和欣赏的需求,又能促使人们去借助某种信息传播媒介以寻找自我归属或表达其内心更想要发挥的自我空间,而这种媒介就是自媒体时代特有的网络虚拟空间。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给每一位民众尤其是偏远乡村的村民开通了向外了解其他区域人民的生活状态、文化娱乐和精神追求的便捷通道,同时引导民众对自身文化修养及精神追求有了新的思考和规划。自媒体可以让受众成为文化的自主传播者和推动者,使广大民众拥有了艺术作品表演和创作的主动权。平时难以走上舞台或渴望在舞台上一展歌喉和舞蹈的普通民众,如今在家里就可以运用自媒体来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普通民众成为虚拟舞台的表演者,带动了文化的快速传播。从创作者角度来看,传统音乐的创新一定要在歌曲创作本身上下功夫,创作表演形式丰富、满足人们视听需求,符合现代人审美,内容和主题具有时代特点、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音乐作品才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型音乐创作者在传统音乐作品中融入流行音乐、戏剧曲艺等诸多元素,或运用传统音乐核心元素结合现代创作技法等手段来增强音乐的吸引力和冲击力,使得原本枯燥平乏的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民众的视野中,并得以广泛传播。打造地方原创歌曲或乡村旅游歌曲,采取更符合现在传播习性的方式,用一首歌唱响一座城,成为近些年音乐创造者和爱好者们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热门话题。通过发掘与创造乡村原生音乐,民众能借由对歌曲的感知效应来了解乡村历史与文化,唤起乡愁和回忆,凝聚人心和希望,这样既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又满足了精神文明需求,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宁德畲族“网红”们唱响了创新畲歌,其中有一首响遍闽东大街小巷的创新畲歌《畲乡歌谣》走红网络。该曲由现代流行音乐融合原生态畲歌而成,这种既有现代特点又保留原生韵味的创新畲歌“圈粉”了一大批音乐爱好者和畲族同胞。网红穿上畲服、唱起畲歌,在网络平台通过直播和发小视频等方式来弘扬本民族的畲族文化。更值得庆贺的是,历时近一个月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于2021 年9 月24 日晚上在北京民族剧院落下帷幕,由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出品,福建省歌舞剧院与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共同创排的大型畲族原创音乐剧《畲嫂》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该剧以畲族传统文化为基础、闽东红色故事为发展主线,采用音乐剧时尚的舞台表现形式,展现革命忠诚与人性勇敢。该剧自上演以来,无论在剧院还是在云端,受到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全民化的到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新,从而产生新业态的“互联网+”模式,正日益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优势。“互联网+”凭借自身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得传统行业能够适应当下的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传统音乐向现代化音乐转型的目标。

相对于受众者和创作者来说,“互联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二者的距离。“互联网+”不受乡村发展的时间和交通限制,创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传统音乐本体添加文化创意达到升级和转型,也可以对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及时了解受众者的兴趣爱好和消费倾向,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生产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文艺作品。受众在运用自媒体展现自我、传播音乐的同时,也可以将与之相关的乡村特色文化产品放到互联网平台上来销售。例如,闽东畲族乡村的村民们运用互联网做起了乡村电商产业,在取得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文化故事。畲民们在屏幕前直播或录制畲歌表演活动的同时,也推销售卖代表他们自家文化的畲家茶叶、畲族工艺品、原创设计抱枕、钥匙扣、畲族银器、节日用服饰、演出服装、畲族音像制品和文化相册等畲族文创产品。

(四)推进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构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双型活态模式

乡村文化和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双腿,二者需要协调平衡地发展。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乡村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保障,乡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托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如音乐、旅游、民俗、节庆、生态、历史等。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组成,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有机结合体,是促进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共同发展的粘合剂,进行乡村文化产业化开发更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在保护乡村文化的前提下,对乡村特色文化进行产业化思考,以文化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以产业挖掘乡村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构建文化传承型和产业发展型相结合的乡村文化产业模式,使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将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活力。乡村传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产业带动得到了更好的利用,文化魅力得到了彰显,实现以利用促创新、以创新促传承、以传承促发展、以发展促弘扬的效果。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闽东畲族音乐的产业化发展,首先要思考如何对畲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而产生的区域经济价值效应,具体而言就是对闽东畲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重组与加工、创新与转化,并融通其他乡村文化资源为载体打造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所带来的现实生产力。例如,开辟闽东畲族音乐产业化渠道,加大畲族音乐的商业价值研究,将畲族音乐与闽东当地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建立富含地域气息的“闽东畲族音乐文化之旅”产业品牌(如图1 所示),研发具有个性、特色、专业化,能够让游客获得物质和精神满足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双向协调发展。

图1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双型活态模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文化以旅游形式实现具体化表达,旅游通过增添文化色彩得以升华[9]。乡村旅游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10]开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局面,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最终是为了将乡村旅游产业与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相融合,达到乡村经济的增长和乡村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将畲族音乐融入旅游开发,一方面丰富了畲族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让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消费中复活,另一方面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文化特色,激发游客兴趣,加深人们的旅游体验和文化感知,吸引更多的游客回归乡村,重拾乡土记忆,感受乡村文化魅力,从而带动了人流量的增长,增加了乡村经济收入,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将闽东畲族音乐与当地旅游业互动融合,建立区域特色文旅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而且有利于真正实现闽东畲族音乐文化为现代乡村中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提供现实支撑的目的。

(五)培养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将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

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自知有助于提高文化自信。乡村文化是农民在特定生产与生活情境中创造的文化,乡村文化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民众的文化认同,要尊重和顺应农民的审美习惯与认知方式,要积极去挖掘他们熟悉和喜爱的地域特色文化,让农民在物质上、精神上都能有所满足,同时积极培养和调动农民参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兴趣,帮助他们建设自身的文化,进而更好地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归根结底,农民才是地方乡土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守望者,是乡村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受益者,更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发展者、弘扬者。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表现为农民对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集体认同与肯定,培养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需要。

组织振兴是文化振兴的保障,提高农民文化主体意识,振兴乡村文化,不能单靠农民自身力量,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基层组织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乡村基层组织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担当起政府联系广大乡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出基层干部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基层组织要及时把党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农民,使他们感受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以农民为主体,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并鼓励他们为乡村振兴献言献策。国家关于乡村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保护的政策要及时地向农民群众作出详细解答和普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文化主体意识,使他们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中来,让他们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为了满足他们自身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是为了建设他们自己的幸福家园。

四、结语

“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国家对非遗工作的总方针,传承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传承和发展是并行不悖的[1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时代要求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本体的研究与保护,挖掘和整理更多重要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融入身边的乡村振兴工程,帮助人们对乡村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认识、熟悉、理解、认同、支持,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激活,将乡村传统音乐文化转化为资源优势,在保持原有本真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做到活态传承、利用有度、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下为之努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闽东畲族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畲族三月三
老传统当传承
畲族民歌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