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卞江岐 通讯员 徐 欣
镇海炼化乙烯裂解炉。万里 摄
3月份,镇海炼化1号乙烯装置应用理论配比燃烧优化技术,通过控制系统优化燃烧和空气的配比,达到理论值,使得裂解炉能以最小的燃料消耗满足工艺要求。据测算,单台裂解炉每年可节省燃料气300吨。
这是镇海炼化“东海炉王”技术团队攻关的又一成果。自2010年乙烯装置开工后,技术团队就开始了节能降耗攻关,十年如一日,从未停止。他们结合实际工况,通过创新技术应用、设备节能改造、优化能源利用等措施,装置吨乙烯综合能耗逐年下降。2021年,镇海炼化1号乙烯装置吨乙烯综合能耗比2011年下降了11.5%,创投产11年以来最好成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遴选中,连续第三年获得全国乙烯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
裂解炉运行一段时间后,炉管内会结焦,要保证长周期稳定运行,必须进行烧焦操作。一般单台裂解炉所需烧焦时长接近两天,而1号裂解炉日前烧焦操作只用了24小时就完成了,这得益于镇海炼化“东海炉王”技术团队2021年的创新成果。
炉管上的结焦绝大部分都是碳,烧焦简单的说,就是碳和氧气反应成为二氧化碳,烧焦太快会造成焦块脱落,像“血栓”一样堵塞炉管,不但影响烧焦进程甚至影响裂解炉的长周期运行。
怎么能够做到既快又安全呢?技术团队从2017年开始攻关,他们和北化院合作进行了快速烧焦的试验,积累了部分数据。此后4年,每次烧焦时,技术团队都加大数据监测的力度。大数据成为创新攻关的基础,他们在软件上模拟烧焦进程,不断调整优化,形成了新的烧焦技术方案。
新方案实现了烧焦过程提速。数据统计显示,实施一次快速烧焦,可以节省燃料气34.5吨、中压蒸汽600吨,可节能83.4吨标油。
多年来,围绕节能降耗的目标,技术团队应用新技术,自主创新技术的步伐不曾停歇。“只要有优化空间就不放过,现在‘西瓜’都捡得差不多了,‘芝麻’我们也要。”烯烃一部技术组组长陆向东说。
每月初是裂解炉特护巡检的日子,日前一大早,乙烯裂解装置一区三班副班长吴洪伟来到了裂解炉区域。他仔细测量炉膛、炉管上定点位置的温度,检查风门开度,观察炉管形状,记录预热器翅片温度,特别是改造后的低氮燃烧器状况,都一一记录在案。
裂解炉是乙烯裂解装置的耗能大户,裂解炉的燃烧器好坏直接影响燃料的损耗。2020年开始,镇海炼化技术团队与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合作,进行老型号燃烧器国产化攻关。
镇海炼化乙烯装置裂解炉按照原料的不同,分为气体炉和液体炉,同样原料的裂解炉因运行状况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技术人员和科研专家一起对每一组燃烧器的高度、角度、朝向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这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一个燃烧器朝向的一点点改变对整个炉子的热效率影响都是巨大的。”烯烃一部一区高级主管朱伟说。
热效率越高越节能,经过技术团队和科研专家的努力,研发并应用的设备既节能又环保。数据显示,1244台燃烧器国产化改造后,在满足裂解炉正常运行工况下,有效降低了燃料气耗量,平均每台裂解炉每小时可少用燃料气100千克以上,11台裂解炉全年可节省1.18万吨标煤。
不仅仅是裂解炉燃烧器改造,镇海炼化技术团队瞄准装置设备,采用了很多改造升级措施以降低能耗,为乙烯装置连续获得“能效领跑者”提供了有力支撑。
炼化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利用得当则节能效果显著。建立炼化一体化上下游装置联动的换热网络,一直是镇海炼化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技术团队在综合评估后于2012年开始,持续进行改造攻关。通过对几台裂解炉装置一系列优化改造措施,年节能量超过1万吨标煤。
今年1月,对2号加氢裂化装置进行了改造,出装置的热水温度降低,不能满足裂解炉空气预热器的需求,技术团队不断联合其他装置进行攻关、推演、计算,最终计划改用3号加氢裂化装置低温热水,目前该方案管道铺设已完成。